蔡元培思想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思想研究综述
10021536
章纯
一、研究概况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戊戌时期同情维
新派,倡导新学。20 世纪初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光复会,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五四时期,担任北
京大学校长,使北大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最近20 多年来,对蔡元培的研究不
断深入,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研究高潮,即1988 年蔡元培诞生120 周年前后和1998 年蔡元培诞生130 周年前后。
综观国内学术界的蔡元培思想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资料的搜集整理
出版。中华书局于1984 年出版了6卷本《蔡元培全集》;高平叔编选了《蔡
元培论著专集》,这套专集包括《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蔡元培哲学论著》《蔡元培政治论著》(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蔡元培教育论集》、《蔡元培美育论集》(湖
南教育出版社,1987)。进入90 年代后,对蔡元培思想资料的搜集、整理更
为充分,1997 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8 卷本的《蔡元培全集》,这是迄今
为止最为完备、具有权威性的大型蔡氏文集。另外,近年来还出版了多种版本
的蔡氏文选及专业性著作集。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张汝伦编选的《文化融合与
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绿林书房辑校的《蔡元培学术论著》、沈善泱编选
的《蔡元培选集》(上、下)、刘梦溪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桂勤编选的《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雷颐编选的《蔡元培语萃》、高
平叔编注的《蔡元培书信集》(上、下)等等。二是出现了一批研究专著、传记、年谱和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年谱方面有高平叔编写的《蔡元培年谱》和《蔡元培年谱长编》;传记方面主要有蔡尚思著《蔡元培》、崔志海著《蔡元
培》、唐振常著《蔡元培传》、周天度著《蔡元培传》、赵庆元著《蔡元培传》、张乐天、檀传宝著《蔡元培传》、张晓唯著《国学大师丛书:蔡元培评传》、胡国枢著《蔡元培评传》、马征著《教育之梦—蔡元培传》等,代表性
研究专著则有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王世儒著《蔡元培与近代中国》、张晓唯著《蔡元培与胡适:中国文化人与自由主义》、金林祥著《蔡元培教育
思想研究》、孙世哲著《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聂振斌著《蔡元培及其美
学思想》等。至于研究论文则数量相当可观,仅论文集就已出版了5 部:《蔡
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论蔡元培》(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蔡元培纪念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蔡元培研究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蔡元培研究文集》(中华书局又,2001)。三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增强。学术界最集中关注的就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
蔡氏的哲学、政治、文化、科学、学术等方面思想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
视角也不断创新,对蔡氏思想的来源、性质、特色等进行深入探索,获取了一
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教育思想
关于蔡氏的教育独立主张,雷克啸认为:该主张主要是用来反对封建科举
教育制度的。[1]另一研究者黄建章也赞同这一看法,并指出:教育独立思想之精义在于超轶教会和专制的政治,反对封建科举制度。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
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2]欧阳哲生则认为,“教育独立”是蔡元培先生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主张,是其作为
一个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的特质所在,这一主张至今仍有建设性的意义。[3] 在教授治校思想方面,学术界对其起源有不同的看法。陈发美指出:根深
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是蔡元培“教授治校”改革之“源”。[4]而宗盟却说:蔡氏提出“教授治校”的主张,主要是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
影响。[5]夏蓉从5 个方面概括了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从胎教到母教;从
转变“贤妻良母”型为事业型;从全面发展教育到独立完全人格培养;从培养
自立意识到社会责任感;从开放“女禁”到男女共校等。[6]曾跃霞则指出:蔡元培主张仿效西方国家,尊重妇女的人格和平等权利,实行社交公开,男女同校,平等互助,以改变我国男女的不平等现象。[7]近年来,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尤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匡尹俊指出,蔡元培的大学教育观念可概述为:大学
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理想的价值取向,大学
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民主、自由是大学理念的氛围,大学当以
培养“健全人格”之人才为宗旨。[8]另有不少研究者着重探讨了蔡氏“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蔡建国认为:“兼容并包”并不是无所选择,而
是“无所不容,有所不为”,它不是对新旧文化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是要
在旧文化的夹缝中兼容新文化,保护新文化的传播。[9]也有文章指出,这种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
(二) 哲学思想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融合了中西文化,学术界在深讨其性质、特点、渊源时,意见有些分歧。关于其哲学思想的源起,蔡建国认为主要是由他早年接触日本
文化而产生[10];张晓唯却认为主要是由他早年学习中国旧学经典而滋生[11]。而陶侃则指出: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他吸收了西方哲学的精华,形成自己具
有二元论色彩的世界观,但在方法论上却主要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儒家哲学之本——中庸之道或者说是折衷主义。[12]关于蔡氏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问题,肖
万源指出:在物质与精神两者关系的根本观点上,客观唯心主义始终是蔡元培
的基本思想。但当他根据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阐述自然的演进、说明人的认识、
批评宗教神学时,却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13]黄书光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分
析和阐述,他认为:蔡元培在哲学上接受康德的二元论,将统一的世界分为
“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两个方面。他认为现象世界是相对的,受空间、
时间的制约,属“经验”的范围;实体世界是绝对的,不受空间、时间的制约,全恃乎“直观”的体验。其中,作为意志的精神实体,则被他赋予世界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