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基础教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
分辨琴弦
弹奏基本手型
❖手是直接与筝弦相触的部位,手型的正确直接影响弹奏的速度、力度、音色等。 虽然各人手的形状、手指的长短等不尽相同,但演奏时的基本手型却必须完全 一样的。弹奏时手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型放松呈半圆状(半握鸡蛋状),手指自然弯曲。 ❖2、每个手指要能独立进行弹奏,弹奏时其他的手指不可乱动,更不能靠腕部 或手臂的移动的力量来带动手指弹奏。 ❖3、弹奏时应注意手指触弦的瞬间力度,触弦面要小,动作要富有弹性,触弦 后即恢复手型的自然放松的半握状态。 ❖4、假甲与弦的接触要平行,不可用甲片的侧面触弦,会影响音色及触弦发力。 ❖5、弹奏换弦时,应注意手型的保持,整体移动,而避免手型上下跳动,或因 手指的移动造成动作太大,而影响速度。
指法
右手指弹 [托]——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
\ [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 ∩ [勾]——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 ^ [提]——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
左手按弦 用食、中两指按压筝弦
接下来再看一看大指常见的错误手型及触弦角度
注意事项
❖大家在练习放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右手半握拳时手指放松,掌关节微微突出,不要塌陷; ❖2)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呈45度角左右以放松舒服为宜; ❖3)大指义甲尖放在弦上,距离前岳山一寸左右,注意义甲入弦不要太深; ❖4)初学扎桩弹奏时无名指可不佩戴义甲,其放弦位置根据手大小而定。 ❖5)右手弹奏时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6)左手放弦时大指小指既不要翘起,也不要夹紧手指或藏于手心。
❖
义甲的佩戴
❖ 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
❖
❖ 2、右手其余手指的佩戴方法。
❖
❖ 3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
❖ ❖ ❖
小贴士:一定要清楚自己经常弹奏的一面,换胶布的时候要固定下来, 通过练习跟演奏,这一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光滑,音色也会越来越好听。
演奏姿势
•
2.上臂。弹奏中上臂经常需做外展、内收和屈伸等动作。上臂向外上方和内上
方抬起,分别叫外展和内收。上臂向前方运动叫屈臂,向后方叫伸臂。这些动作都
是在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部的背阔肌、萎形肌、斜方肌,肩部的三角肌等肌
肉群协同作用下实现的。演奏时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紧张程度直接影响上臂动作
,只有在大脑支配下,才能使演奏动作舒松自然,协调一致。
❖ 1、 坐姿
❖
❖ 2、 手臂
❖
❖ 3 、身体
❖ ❖
小贴士:
❖ 注意身体各部位的放松(松而不驰)。
❖ 演奏时的动作不可过于摇头晃脑,但也要避免呆板僵硬。恰到好处的动作以
❖ 更好的表达乐曲的内容。
分辨琴弦
❖ 21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
❖
❖分别是: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
❖
❖ 小贴士:
拇指,伸拇伸动作以腕关节为枢纽。腕关节由 八块小骨组成,便于上、下、左、右和旋转运动。在演 奏中,手腔的松驰、灵活与否,直接影响手指弹奏,因 而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手腕不灵活,必然导致前 臂过多参加运动,使力臂加长,演奏动作加大,造成动 作迟缓,发音生硬,呆板。
古筝课程
主讲:叶露
• 一、关于古筝演奏的一般技巧
• 在古筝演奏中,肩、臂、腕、指是主要 运动部位,本文将上述部位的肌肉在演奏 中的作用以及伸、缩原理,演奏姿式与演 奏方法分别简述如下:
•
• 1.肩部。弹筝时的肩部运动,主要由肩关节外面的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 ;肩胛上方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等作用下实现,初学弹筝的 同学,由于方法掌握不当,这些肌肉容易过分紧张,时间稍长,即感到疲劳,如果 不及时把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下来,就会出现背部、肩部酸痛症状。所以肩部的放 松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肩部高度放松,才能使上臂、前臂、手部处于放松状态 ,能以较少力量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
节奏的概念和特点、作用
1 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纯粹的节奏表示状态:
用于简谱中:
Ⅹ
具有一定规律的特征的节奏型式
常见的节奏型: 1、 四分音符 2、 八分音符
3、十六分音符 4、二分音符
节奏练习
2/4 × × |×× × |×××× ×‖ 2/4 ×× × |×× × |×××× ××|××××× ‖ 3/4 ×× ×× × |×××× ×× ×‖
•
6.手指。控制手指运动的肌肉在弹弦的瞬间,屈
肌要迅速收缩,伸肌要迅速放松、完成弹奏动作后,屈
和伸肌同时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紧张度(恒常性紧张)
,以备下一个演奏动作的进行。
乐理知识 基础知识 指法教学
音高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 1、2、3、4、5、6、7
唱名:do、re、mi、fa、sol、la、si
节拍与节奏
节拍: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 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 有规律的强弱变化
节奏:是一种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他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音的组织形态。
“节拍”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 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 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 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 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 于半拍加半拍)
•
3.肘。上臂屈肌(肱二头肌和肱肌)和伸肌(肱三头肌)的起点在肩,止
点在前臂,中间跨越肘关节。因而它们的伸缩能使肘关节产生运动。当屈肘时,屈
肌收缩,伸肌则适当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
4.前臂。前臂屈肌群可屈前臂,使前臂旋前,屈腕,使手内收,屈近侧指关节
,掌指关节,屈拇指关节。前臂伸群可伸腕、使手外展、伸指、使前臂施后,外展
乐理知识 基础知识 指法教学
弦轴盒
琴弦
前岳山
琴码
底板
面板
后岳山
侧板
14
古筝的摆放
❖
❖ 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 ❖ 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
❖ ❖ ❖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 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
❖ ❖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
分辨琴弦
弹奏基本手型
❖手是直接与筝弦相触的部位,手型的正确直接影响弹奏的速度、力度、音色等。 虽然各人手的形状、手指的长短等不尽相同,但演奏时的基本手型却必须完全 一样的。弹奏时手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型放松呈半圆状(半握鸡蛋状),手指自然弯曲。 ❖2、每个手指要能独立进行弹奏,弹奏时其他的手指不可乱动,更不能靠腕部 或手臂的移动的力量来带动手指弹奏。 ❖3、弹奏时应注意手指触弦的瞬间力度,触弦面要小,动作要富有弹性,触弦 后即恢复手型的自然放松的半握状态。 ❖4、假甲与弦的接触要平行,不可用甲片的侧面触弦,会影响音色及触弦发力。 ❖5、弹奏换弦时,应注意手型的保持,整体移动,而避免手型上下跳动,或因 手指的移动造成动作太大,而影响速度。
指法
右手指弹 [托]——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
\ [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 ∩ [勾]——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 ^ [提]——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
左手按弦 用食、中两指按压筝弦
接下来再看一看大指常见的错误手型及触弦角度
注意事项
❖大家在练习放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右手半握拳时手指放松,掌关节微微突出,不要塌陷; ❖2)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呈45度角左右以放松舒服为宜; ❖3)大指义甲尖放在弦上,距离前岳山一寸左右,注意义甲入弦不要太深; ❖4)初学扎桩弹奏时无名指可不佩戴义甲,其放弦位置根据手大小而定。 ❖5)右手弹奏时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6)左手放弦时大指小指既不要翘起,也不要夹紧手指或藏于手心。
❖
义甲的佩戴
❖ 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
❖
❖ 2、右手其余手指的佩戴方法。
❖
❖ 3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
❖ ❖ ❖
小贴士:一定要清楚自己经常弹奏的一面,换胶布的时候要固定下来, 通过练习跟演奏,这一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光滑,音色也会越来越好听。
演奏姿势
•
2.上臂。弹奏中上臂经常需做外展、内收和屈伸等动作。上臂向外上方和内上
方抬起,分别叫外展和内收。上臂向前方运动叫屈臂,向后方叫伸臂。这些动作都
是在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部的背阔肌、萎形肌、斜方肌,肩部的三角肌等肌
肉群协同作用下实现的。演奏时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紧张程度直接影响上臂动作
,只有在大脑支配下,才能使演奏动作舒松自然,协调一致。
❖ 1、 坐姿
❖
❖ 2、 手臂
❖
❖ 3 、身体
❖ ❖
小贴士:
❖ 注意身体各部位的放松(松而不驰)。
❖ 演奏时的动作不可过于摇头晃脑,但也要避免呆板僵硬。恰到好处的动作以
❖ 更好的表达乐曲的内容。
分辨琴弦
❖ 21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
❖
❖分别是: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
❖
❖ 小贴士:
拇指,伸拇伸动作以腕关节为枢纽。腕关节由 八块小骨组成,便于上、下、左、右和旋转运动。在演 奏中,手腔的松驰、灵活与否,直接影响手指弹奏,因 而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手腕不灵活,必然导致前 臂过多参加运动,使力臂加长,演奏动作加大,造成动 作迟缓,发音生硬,呆板。
古筝课程
主讲:叶露
• 一、关于古筝演奏的一般技巧
• 在古筝演奏中,肩、臂、腕、指是主要 运动部位,本文将上述部位的肌肉在演奏 中的作用以及伸、缩原理,演奏姿式与演 奏方法分别简述如下:
•
• 1.肩部。弹筝时的肩部运动,主要由肩关节外面的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 ;肩胛上方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等作用下实现,初学弹筝的 同学,由于方法掌握不当,这些肌肉容易过分紧张,时间稍长,即感到疲劳,如果 不及时把这些部位的肌肉放松下来,就会出现背部、肩部酸痛症状。所以肩部的放 松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肩部高度放松,才能使上臂、前臂、手部处于放松状态 ,能以较少力量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
节奏的概念和特点、作用
1 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纯粹的节奏表示状态:
用于简谱中:
Ⅹ
具有一定规律的特征的节奏型式
常见的节奏型: 1、 四分音符 2、 八分音符
3、十六分音符 4、二分音符
节奏练习
2/4 × × |×× × |×××× ×‖ 2/4 ×× × |×× × |×××× ××|××××× ‖ 3/4 ×× ×× × |×××× ×× ×‖
•
6.手指。控制手指运动的肌肉在弹弦的瞬间,屈
肌要迅速收缩,伸肌要迅速放松、完成弹奏动作后,屈
和伸肌同时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紧张度(恒常性紧张)
,以备下一个演奏动作的进行。
乐理知识 基础知识 指法教学
音高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 1、2、3、4、5、6、7
唱名:do、re、mi、fa、sol、la、si
节拍与节奏
节拍: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 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 有规律的强弱变化
节奏:是一种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他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音的组织形态。
“节拍”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 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 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 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 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 于半拍加半拍)
•
3.肘。上臂屈肌(肱二头肌和肱肌)和伸肌(肱三头肌)的起点在肩,止
点在前臂,中间跨越肘关节。因而它们的伸缩能使肘关节产生运动。当屈肘时,屈
肌收缩,伸肌则适当放松,但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
4.前臂。前臂屈肌群可屈前臂,使前臂旋前,屈腕,使手内收,屈近侧指关节
,掌指关节,屈拇指关节。前臂伸群可伸腕、使手外展、伸指、使前臂施后,外展
乐理知识 基础知识 指法教学
弦轴盒
琴弦
前岳山
琴码
底板
面板
后岳山
侧板
14
古筝的摆放
❖
❖ 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 ❖ 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
❖ ❖ ❖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 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