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多种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利用多种资源,积极进行评价改革

康利(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中学高级)

徐丽(北京市清华附中朝阳分校,中学一级)

一、有效利用多种资源

1.什么是教学资源

从广义上说:教学资源就是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教学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资源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根据资源来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根据资源性质,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资源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等。

2.《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2)尽量组合不同类型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3.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教学资源。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却也是比较难做到的一点。因为,在实践中,想找到和教学目标完全契合的资源有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很多老师都习惯于打“擦边球”,只要这段资源能和教学内容多少沾点边,就拿来用,反而使教学目的不明确,干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综合性原则:所谓综合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实效性原则:所谓实效性原则是指要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教师应当树立“善于观察、注重积累、灵活运用”的意识,养成“多读书、勤看报、善用网”的习惯。善于观察是指要具备思想品德教师的敏感性,对于看到的、听到的事情都不放过;注重积累是指随时随地遇到好的素材,都要用特定的形式积累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灵活运用是指要善于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改造,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案例资源的使用与设计

(1)依托案例、重视用“案例”承载意义,是转变课程观、知识观和教材观的重要表现。但存在“案例不优”的问题:

一是案例不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是案例不能有效地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三是案例不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深层逻辑的必要环节;

四是案例缺乏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

五是案例脱离学生的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例:《让我们选择坚强》教学环节

我的点评:

教学资源经典而具有教育性。老师选用并充分利用了5.12汶川地震中的许多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坚强。这个典型教学资源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利用的,但如何利用得巧而有效、如何利用得激发情感而引发深思这是老师们教学中的难题。

在本课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时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资源利用有整体感;

二是资源呈现的独特性;

三是资源内容的有效性;

老师依据教学内容,以“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为主线对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有益补充和拓展了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环节特点:

一是教学内容的教学主线,即“感受坚强(坚强的意义)——理解坚强(坚强的表现)——需要坚强(坚强的行动)”;

二是教学资源的故事主线,即“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

三是隐含于故事其中的道德教育主线,即“我要活下去——我要让他人活下去——我要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四是教与学活动的主线,即“在情境中理解(一组数据)——在感受中思考(一组故事)——在感悟中升华(一组选择)”。

四条主线相互交织,清晰而有层次地展开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理解观点、接受教育具有突出的作用。

针对性。案例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与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紧密联系,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时效性。案例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能让学生感觉很陈旧。例如九年级教材中的有关时政材料、重要数据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教育性。案例要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生活中的案例非常多,但是教育性很强的案例并不多,因此,必须精心挑选,选择那些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案例,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动学生的心灵。

精练性。案例的呈现要言简意赅,用最精练、最简洁的话语阐明道理,拨动心弦,引发思考,启迪感悟。

――真实,采用真实的事例,效果会较好。

――贴近。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甚至学生自己的故事。

――新颖。尽量选择他们没有听过的那些故事,这样才新颖有趣。

――灵活。遇到意外情况,应该随机应变。

二、积极进行评价改革

1.《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提高的有效手段。

实施要求:评价客观公正,准确记录学生情况;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唯一方式。

2.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

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评价是促进发展的手段。

评价依据上,由以往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往的评价是对“过去”的关注,现在的评价理念是对发展、提高、未来的关注。

评价主体上,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过去单一主体,外部评价,现在有包括学生在内的多元评价、互动评价,评价结构能够更好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评价焦点上,不再以结果为中心,而是在评价反馈后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以及原有状态的改善。

评价内容上,更加全面,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方法上,在原有的纸笔测试的方法上,增加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过程和结果。

3.可使用的具体评价方式

考试:口试、辩论、情景测验;观察;调查;项目评价;谈话评价;同伴评价等。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使用。

4.重点介绍成长手册的使用

(1)什么是成长记录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