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
作者:乌黎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
摘要: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不不挠的英雄史诗,本文通过对作品时代背景、写作技巧及音风格的分析,揭示了贯穿全曲的民族特色,论述了本曲在中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黄河;民族;钢琴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17-01
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绵延起伏,洄旋迭宕,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背负着五千年历史的沧桑,诉说着中华儿女的勤劳与善良;流出中华民族的气魄,承载炎黄子孙奋争不息的悲壮与刚强。
谈起“黄河”,就如同亚马孙河对于巴西人,卢瓦尔河对于法国人;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都会升起深深的眷恋与诚挚的爱,这发自内心深处的依恋化作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黄河情,中国心”;这种特殊的情感依托使所有以“黄河”为题材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均蕴含着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人们在倾听上述艺术作品时,更容易产生情感上与心灵上的共鸣。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始于1969年,首演于1970年2月4日,这个时期属于中国“文化大革命”前期。
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具有巨大影响的、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为创作基础,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二、创作团队
(一)钢琴家殷承宗
我国著名的钢琴家殷承宗是钢琴协奏曲,黄河作集体的关键性人物,他不仅承担创作的工作,而是这部作品的第一诠释者。
钢琴协奏曲《黄河》改之前,殷承宗在钢琴演奏和乐曲创编方面的经历为这部作品最主要的创作基础。
殷承宗参加了维也纳第届青年联欢钢琴比赛,荣获第一名。
他幸运的成为“文革”前最后一批留学前苏联的学,不仅师从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拉夫琴科教授系统地学习俄罗斯乐派的钢琴音乐而且学唱了许的俄罗斯民歌他学唱的俄罗斯民歌就像他儿时唱的基督教赞美诗一样,无论是发音还是旋律都常的纯正也正是这些传统的,浓郁
的俄罗斯音乐化气息,造就了殷承宗早期钢琴演奏的传统俄罗乐派的风格。
1962年,殷承宗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斯科举行的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荣获了第二名的佳绩,当时许多的评委给予了他极高评价,殷承宗有着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和无懈可击演奏技巧。
(二)创作小组的其他成员和主要演奏者
兼具钢琴音乐创作,表演才能的音乐家加入协奏曲《黄河》的编创小组,为这部作品的产生功上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作曲为主与钢琴演奏的音乐家储望华和当时的中央音乐作曲系配器教师盛礼洪,以及素有“刘快手” 之称有样板戏音乐创作经验的女作曲家刘庄,他们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此外叔诚、许斐星、李德伦等在钢琴演奏、乐队指挥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音乐家,他们为这部作品功演出贡献了力量。
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西方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创作植于西方音乐思维,适用于表现西方音乐的精神和西方文化涵;但其因为音域宽广、转调便利等优势,为中国民族音文化与其结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的钢琴音乐作为世钢琴音乐的组成部分,要想屹立在世界钢琴音乐的文化长之中,就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走“中国钢琴艺术族化”的道路。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精神文个性,同时也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就是要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坚持以“民族化”为根本,追求“中国风格”为向导,充分地把握和理解中国钢琴音的内涵,不断地完善作曲理论体系。
紧密结合中国传统音的内涵和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特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化精髓,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发展中坚持自本民族的特色,在艺术创作上运用本民族特有的形式、手来表达民族特征和风格,反映特有的民族精神。
钢琴协奏曲《黄河》用音乐唤醒民众、鼓舞人民的斗,展现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作为一部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受到无数中国人及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
也正是由于深远的社会影响,使钢琴艺术在“文革”这个特殊的时期以生存和持续发展,并推动了中国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为后来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进一普及与传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黄河水,浪澎湃”,钢琴协奏曲《黄河》作为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一个典范,从主题与形象性出发,展现母亲河雄伟壮阔、奔腾不息气势,演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华夏儿女的悠悠赤子。
参考文献:
[1]李浬.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色彩与时代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孙中伟.黄河之声,龙的精神——钢琴协奏曲《黄河》漫谈[J].教育链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