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赵学功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8期
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作为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体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研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分析
1.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情况分析
(1)我国大多数中小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但存在着地区差异。
开课率和开课节数是反映开设体育课的数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就开课率及每周开课节数而言,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城市地区最高,城镇地区次之,农村地区最低。
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乡镇中学、乡村小学及教学点,体育开课率非常低。
(2)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总体情况较好。
体育大纲实施情况是反映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质量状况重要指标。
教案和教学进度是体现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大多数学校都能按体育大纲制定教案、安排教学进度,进行规范化体育教学,这不但有利于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较为系统科学地接受体育教学。
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地区差异,城市地区中小学明显好于农村地区的中小学。
(3)我国中小学一致将体育课成绩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就体育课成绩的作用、地位和顺序而言,城市或农村学校均把体育成绩列入评选“三好学生”的条件并放在首位,并将其列入升学科目,仅次于文化考试成绩、居于第2位。
但从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学校比率上来看,仍是城市地区高于农村。
2.我国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在我国,各小学除特殊情况外,半数以上的学校坚持天天做早操和课间操。
其中,农村中学早操、城镇中学课间操以及城镇小学两操开展率较高。
少部分学校从不开展两操,这种情况主要分布于农村小学。
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在有比赛任务情况下组队开展集训,其中约有
20.12%的学校针对体育“中考”、“高考”的考生开展长年课余训练,但各级各类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都相对薄弱。
3.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物质条件分析
(1)我国中小学体育经费总体投入水平偏低。
学校体育经费总体投入水平偏低,学校体育经费在学校预算内事业费、公用经费中所占有比例极小,校均、生均体育经费城市高于农村且差异相当显著。
各级学校每年投入的体育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开支,实际用于添置器材的经费极少,因而未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条件。
(2)体育器材配备率明显不足,农村中小学更加突出。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率须在80%以上,但是当前只有小部分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能达到这个标准。
农村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普遍低于城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器材达标率则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而自制器材率则与之相反,农村和城镇学校远高于城市学校。
由于地区经济落后,缺少对体育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我国大部分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体育器材的状况与有关规定相差甚远。
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中,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的学校占到本地区学校总数的60-80%左右,仅有20-30%的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基本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3)城市中小学体育场地严重不足。
体育活动场地城市中小学明显不足,部分学校与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教学大纲所规定项目的需要。
农村地区的学校生均水平则远远高于城市。
据哈尔滨市教委调查,目前全市有139所中学划不出50平方米场地,占中学总数的63.8%,小学有277所,占小学总数的78.2%。
许多学校只好在马路上上课间操、跑步。
体育场地符合规范的学校寥寥无几,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仅一个篮球场大小,广播操也要分几批做,排球场平均800多人才有一个,严重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4.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师资现状分析
(1)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男女比例、教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男教师比例远远高于女教师,从全面发展人的角度而言性别比例适当的体育教师队伍有利于师资互补,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
体育教师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多要素动态综合体,就年龄结构而言,老、中、青三代相结合是最佳的,而在三代相结合中如果能呈现正态分布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龄结构分布呈圆锥形,以青年教师为主,缺乏富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职称构成是中学以初、中级为主体,小学以初级为主,高级教师比例偏低,缺乏教学带头人。
此外城乡差异明显,在偏远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偏低,职称评定工作滞后。
(2)教师学历结构普遍较低。
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按照国家于2000年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大专学历的标准要
求,目前我国各省、市体育教师的质量与上述要求相比差距很大。
例如河南省小学体育教师现有11064人,学历合格者不到1/5。
对1728所中学抽样调查,不符合要求的体育老师有959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2.1%。
山西省调查180所中学体育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者达
50.1%,仍有49%的体育教师没有达到学历要求。
内蒙古中学体育教师达到大专学历的占49.3%,小学体育教师达到中师以上的占11.1%。
同时教师的学历结构还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3)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分布多样性欠佳。
从专业教师分布上看田径、篮球、足球、体操、武术及其他专业依次呈递减趋势。
田径专业的教师数量最多,说明田径仍然是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的基础项目,篮球、排球、体操、武术等运动形式颇受欢迎。
从总体上看,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发展远远不够。
(4)教师工作量大,工资待遇较低。
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职业特点决定不仅要按课表进行正常教学,还要负责两操、课外活动及课余训练等工作。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成比例,应该享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差异对学校体育的制约性
城乡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极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同时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这表明我国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的边穷地区。
区域经济文化发达程度的差异性对学校体育具有制约性。
2.受升学率的影响,体育锻炼意识淡漠
我国中小学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认识是好的,在体育需要的程度上主流倾向是积极的,但尚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
因此还需通过教育,提高这部分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动有所获,动有所乐。
进而把体育看作生活的需要。
兴趣是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首要因素,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引导与开发。
因此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更多地给以学生享受运动乐趣的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3.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从调查知道,健身实效好,娱乐性强、能体现运动美感的三大球及小球类、健美操等项目是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对此体育教师应予以充分了解和研究以便因势利导,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运动教育能力,使学生已形成的对某些运动项目的爱好和兴趣逐步趋于稳定,并能以这些项目为手段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而终身受益。
三、促进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对策
1.加强和重视课外体育训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各级学校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制度建设,制订年级、班级课外活动日程表,确保课外活动的时间、场地、学生、辅导教师落到实处,建议各级学校将课外活动列为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之一。
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应注重调动班主任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带头兵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各种类型体育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杜绝课外活动时间被挤占的现象。
推行大众体育,使课余训练和竞赛高水平地运转筹划和草拟大众体育的锻炼标准或体育测试标准,并在学校体育中推广。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条件
应从各地区实际出发,贯彻灵活多样的方针,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应提倡自制器材多样化、规范化;城镇等发达地区力争在达标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规范、优质、丰富的体育器材,使学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合理有序地发展。
同时,应继续鼓励与提倡农村地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自制一般教具与器材,如小学生自制毽子、跳绳、沙包等,保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基本需要。
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具有乡土和民族传统项目的特色体育。
不能完全照搬城镇学校体育发展的模式,应立足本地,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展花钱少、场地器材要求低的乡土体育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真正使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人享有体育卫生”教育。
3.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规划和管理,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分布合理。
制订、完善有关体育教师培训的制度,加速体育师资培训的步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体育师资的素质水平,使体育师资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对现职未达学历要求的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在职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农村兼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重点要加强对农村小学兼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以有力保证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
开展。
将体育师资学历达标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评估条件之一,以保证体育师资培训的有力进行。
各级各地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教师法》,落实相关师资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世界62个国家教育概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社超.论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4).
[3] 冯俊.我国教育市场效率与规范的非均衡分析.经济科学,2000,(3):78-86
[4] 王宁.西北偏穷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非均衡发展因素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3-5.
[5] 周元超.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研.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150-152.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