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大学校训的区别与联系
大学精神文化所具备的特征: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和多元个性
(二)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1、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内涵
2、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内涵
3、走向“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第一节大学精神文化的涵义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大学文化或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的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主要有大学精神、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用等。
精神、理念、校训等精神文化元素属于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它着重体和申明大学的价值诉求。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用等则属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大学的精神文化往往通过大学的人、物、事承载和践行。
大学精神文化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二、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关系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的区别
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而大学理念更多的是表达大学人(包括个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
2、两者的联系
(1)大学精神源于大学理念。一所大学在其漫长发展过程的各个时期,都会有各自主张和坚守的大学理念。当一个时期的大学理念对大学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促进了大学的发展,那么这一时期的大学理念就会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积淀下来,成为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最终成为大学精神组成部分,从而使得大学精神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
(2)大学理念基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是基于大学的优秀文化传统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
(二)大学精神与大学校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校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文化元素。它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重要彰显,是获得外在认同和支持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所大学的校训在提出之初通常是从应然的角度表明大学的一种办学理
念,这一理念起着引领这所大学不断发展的作用。处在理念形态的大学校训,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终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即大学精神。
大学校训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
这里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两个方面。所谓继承的发展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
所谓创新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大学精神文化。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
所谓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性而言,对多元的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包;二是从学术自由而言,大学精神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是对各种各样的学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行为的兼容并包,这是大学学术繁荣之路,也是大学发展的途径。
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非同化,也就是说它不仅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完全否定与排斥,而是通过优势互补,一方面使得大学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满足大学人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从历史来看,大学的精神文化的兼容性不仅促进了大学精神文化自身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也是大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整合性
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思路是,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依据,根据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各自文化功能,来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功能整合的大学精神文化系统。而这种整合具体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之间的整合,二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的整合,三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
(四)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
从根本上说,大学特色即文化特色。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极富价值的个性的标识。
特色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首先,特色与特点不同。特点要比特色广泛得多,或者更确切地说,特色是那些更为深刻、更具内涵的特点。如果说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某种特点,但不是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
其次,大学特色与单一的特色项目也不同。大学特色体现了大学发展的战略取向,对大学发展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影响,是大学形成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而单一的特色项目则是大学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
再次,如课说特点所表达的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大学特色更注重其积极意义.。也就是说特色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是形成大学品牌的基础。
大学特色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然生成,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
不论是自觉追求,还是自然生成,一所大学特色的形成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嬗变现象。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最终决定大学特色的主要力量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传统的不断继承与扬弃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与改造。
第二节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履行使命、发挥作用等这样一些有关大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大学理念根本上是大学之目的,是大学之内在逻辑,是大学存在之最后理由。
(一)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理性主义的源头可追塑至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其代表人物是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茉布尼兹等人。
理性主义强调以理性为核心,而理性既是神的属性和人的本质,认为凡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理性是永恒的。
布鲁贝克认为,在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里,人永远是教育对象,追求知识和智能本身就是教育目的。教育必须培养人的理性,人的个性发展和传播理性知识,始终是大学教育目的的最高原则。它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认为教育是为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为就业做准备。所以必须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与职业性;同时,它强调对永恒真理的追求,甚至为了维护这一追求的纯洁性而极力主张知识与市场和政治的分离,而实现这种分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把大学作为“象牙塔”。
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有洪堡、纽曼、怀特海。
洪堡的大学理念:一是大学活动的非政治性与大学建制的国立地位的统一。二是科学体系的内在完整性和科学对整个文化和社会的批判、启蒙意义的统一。三是教学和研究的统一。强调两者并重,重点在于研究。
纽曼是系统阐述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的第一人。他的大学理念是:他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知识本身即为目的,教育是为了理智的训练。他不赞同在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他认为大学的职能是教学,而不是科研,大学是为传授知识而设。大学应该提供博雅教育,而博雅教育存在于文化之中。大学通过传授知识,培养造就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
怀特海的大学理念:他主张智力训练用“智慧率知识”,把教育从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中解放出来。他认为,大学既是教育机构,也是研究机构,但它存在的根本原因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青年人和老年人联合起来。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大学的任务就是要把想像力与经验融合为一体,培养智慧的力量。大学的理念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