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的植物生态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盐碱地的植物生态修复
摘要:我国的滨海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废,从而影响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科学、合理地治理盐碱地,应当以系统论的观点,从盐渍土资源、植物资源、水资源等诸方面综合考虑,把盐碱地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统筹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经济效益与景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结合我国滨海盐碱地资源现状与分布,根据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海盐碱地进行植物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目前植物生态修复在盐碱地改良方面的应用,并展望植物生态修复改良盐碱地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植物生态修复;资源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stal saline soil with the measure of
plant
Abstrac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oastal saline soil in China ,and 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a large number of this kind of the land had been abandoned, thus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reas.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 the way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such as biological measures to reclaim and exploit saline soils is feasible and available in view of salt-affected soils as on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habilitation ec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 it is crucial to handle well the relations among land exploitat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 economic benefit s and landscape values.
Key words: coastal saline soil;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 resources
前言
目前,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废,同时我们还面临着耕地减少不可逆转的形势,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就变的尤为重要。迄今为止,我国尚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得到开发利用[1],有着巨大的潜力,滨海盐碱地作为我国盐碱地的五大类型之一,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对于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盐碱土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部分植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适应,并逐渐发展成为耐盐植物。利用耐盐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即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又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盐碱地变为真正的资源。
1 我国滨海盐碱地资源分布于现状
1.1 我国滨海盐碱地概况
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的面积为512 亿亩,已开垦种植的为8652.58 万亩,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滨海盐碱地是我国主要的盐渍土型之一,占全国盐渍土总面积的相当大的比重。
滨海盐碱地地的分布范围,大体上与滨海平原一致,但其盐碱程度由于距海远近和脱离海潮影响时间长短,特别是受开垦耕作的影响而不同。一般是离海越远,耕作时间越长的地区,盐碱就越轻。滨海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板结,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地下水位在1.0—1.5米左右,矿化度5—10克/升,高的可达15—30克/升。目前,耕作土壤的合盐量,轻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重的千分之六至千分之十,有的甚至高于百分之一,而且土壤含盐量上下比较接近。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随着盐分含量增高,氯化物比重越高。土壤多呈微碱性反应[2]。
1.2 我国滨海盐碱地的分级
根据其含盐量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四类[3]。
1.2.1 滨海轻盐碱地:多分布于距海较远、脱离海潮影响的地区,地下水位2米左右,矿化度5—10克/升。作物的生长一般受到抑制。生长的野生植物有茅草、芦草等。
1.2.2 滨海中盐碱地:多分布于距海较近的地区。土壤经多年雨水淋洗或适当冲洗后,含盐量大大降低,可以开垦为农田。作物生长一般受到抑制,小麦、玉米等抗盐性弱的作物
很难生长。野生植物有芦草、马绊草等。
1.2.3 滨海重盐碱地:多分布于距海较近的古河道及现代河流两侧,地下水位1.5米左右,矿化度10—15克/升。作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野生植物以马绊草、篙子、碱蔓荆为主,也生长稀疏的黄须、桎柳。
1.2.4 滨海盐碱荒地(滨海盐土):多分布于距海较近的低乎地带、洼地不定期受海潮影响或脱离海潮影响时间不长的地区。地下水位1米左右,矿化度15-30克/升,高的可达100克/升。作物已不能生长,仅有盐生植被存在,以生长马绊草、黄须为主,有的则为光板地。
1.3 我国滨海盐碱地成因
不受人为影响、自然发生的土壤盐碱化称为原生盐碱化。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土壤盐碱化称为次生盐碱化。发生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一为灌溉不当,二为植被破坏,三为海水入侵。滨海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海潮对滨海土壤的影响。海潮影响滨海土壤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海潮淹没土地;二是海水溯河流倒灌;三是海水渗漏补给地下水[4]。由于海水的矿化度很高(约21—35 克/升),在上述三种方式影响下,海水既是滨海平原盐分来源,也是引起土壤积盐的主要因素,经过长期的积累自然便形成了盐碱地。另一方面在沿海地区,气候干旱时,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呈漏斗形分布,打破了淡水层与咸(海)水层之间的界线,海(咸)水进入淡水区,再提水灌溉时,过量的盐分离子进入农田,引起土壤盐碱化。
从成因看,我国滨海地区盐碱化土地主要由海水的影响作用所致;据邢军武研究[5],盐碱环境主要由含有较高盐分的水和土两大要素组成,如滩涂、盐碱地和咸水微咸水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
2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2.1 生态修复的概念
生态修复是指将被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或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况的管理与操作过程,即重建该系统被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生态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及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退化是干扰引起的,它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原生演替[6]。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