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发型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发型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发型的演变

栏目:特别企划

主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型、以及美发产品的演变史

《美容美发发型师》编辑王芳

======================================================================== ==

Q 西唯老师请问您是从哪年开始真正接触美发行业呢?

A 我刚开始接触美发这个行业应该是1994年吧,那个时候上高二。学习成绩不好,担心考不上大学没工作,就在暑假的时候自己找了个美发店当学徒,在我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很多正规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可以很快的晋升到理发师,刚学徒的小孩只能干扫地和洗头的活,每天还被师傅骂,一起的学徒挨打的都有,现在想想都觉得好辛苦,干了一个夏天,也没学会什么有用的东西,到了暑期结束的时候就又回到学校,直到最后95年9月真的没考上大学,才又重新回到理发店做学徒,当时学这个的目的就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让学个手艺,害怕将来没饭吃。哪知道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当时可真是没想到这个行业会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成长成今天这样的昌盛状态。

===========================

Q 那么您从业这么多年来对这个行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你感觉现在这个行业与您当时刚刚学习的时候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呢

A 感受真的好多,我想不光是我,你随便叫出一个哪怕是刚刚入行的发型师来他也会有说不完的感受,但是要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古人的哪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学无长幼,达者为先”,在这个行业里你不学习是不行的,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越是做的好的人就越是经常学习的人,而那些总是抱着手头上那点技术想混口饭吃的那些老师傅,现在的生活都可以用凄惨来形容,我现在住的社区楼下有很多穿着白大褂站在公园里为老人理发的老师傅,剪一个头发几元钱,他们可能不会正确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剪个头发上百甚至上千元,每当看到他们我就在想,如果我不能不断学习进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的话,很可能再过十年就在那里和他们抢生意。至于我上面说的…达者为先?其实就是鼓励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不错过每一个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的一种精神,这一点这么多年我始终在坚持着,有些时候我也可以从我的学生的作品里发现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东西,而事实上很多感觉自己已经高高在上的大师们不会这样做,但是我总觉得,学习没有什么丢面子的,真正不会才真的没面子。

至于你前面问的,现在这个行业与我当时刚刚学习的时候最明显的变化,从我前面说的你大概就可以明白的看到,是残酷的竞争,是危机感,当然也正因为有了危机感,才有了行业的不断进步。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经历经济飞速增长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传统美发行业由国有服务体制成长为商业盈利加服务的成熟模式本身对于行业就是一种良性的促进,我刚入行的时候的那些所谓的“铁饭碗”那些国营美发厅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充满竞争和发展的私有制业态,谁的技术好,谁的服务好,谁就发展的更快,而那些还抱着“混日子,混生活”的思想的从业者,正在被市场竞争所考验,与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同行竞争,从而产生优胜劣败的淘汰制,现在在国内,几百平的大沙龙满目皆是,发型师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于同行的竞争,你没有新东西来满足消费者,不学习新技术来吸引消费者,还没等你混明白日子,你的位置就已经被新来的有能力的发型师顶掉了,发型师满街都是,老板却还在抱怨好师傅难找,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到行业竞争多激烈,不经常学习,缺乏进取心,早晚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掉,好在现

在很多发型师已经意识到这些,开始提高自身服务素质和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技术能力,看现在的情况再过几年,中国的美发行业将会成长成一个优质的服务与技术双枪合并的高效益盈利平台,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在亚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是这种成熟模式,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发展成亚洲的龙头地位,各行各业也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成熟起来,这中间自然也包括我们国内的美发行业。而在这个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皎皎者,套一句现在电视经常播出的光告词来说“越磨砺,越锋芒”。对想要不参与竞争,独善其身的朋友,我也告诫一句,当大环境来的时候,想靠现在那点技术保住“铁饭碗”不参与到竞争中去是不可能的,你一味闪躲只能被动挨打,与其这样,还不如勇于学习和开拓,到风浪里去一展宏图,有激情才是真人生。

==========================

Q 看来您还是对国内的美发行业存在很多独到见解的,现在很多的从业者都想了解未来美发流行趋势会向着那个方向走,还有您从业的这些年中,发型都经过了怎样的流行趋势,美发产品都经过了哪些更新换代,您能给大家讲一讲,让大家了解一下吗?

A 判断未来的发型趋势会向哪一个方向走并不困难,每一个行业里都会有它的独特的风向标,在我们聊这个之前我先给你举个小例子,也许你从中就可以感受得到。大概五六年前吧,我们身边生活的这些城市,只要有那个大师来表演,必定场场爆满,不管你是谁,都一样受欢迎。最近几年,在一些大中型城市里几乎你看不到大师们的表演的身影,你光有靠炒作出来的知名度,没真东西,没新技术,没受欢迎的发型,你来开演示会,根本没人捧场。这就说明国内的发型师在逐渐从盲目的追星族成长为更为务实的专业发型师,不再盲目本身就是一种成熟,而这种成熟就是来自于越来越迅速和便捷的媒体传播渠道,在边远山区里的发型师照样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介知道外面在流行什么,这就是进步。

90年代我们深受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发型也好,服饰也好都是跟着港台走,而那个时侯的港台发型就是美国60年代的一个缩影,时尚的明星们烫着爆炸头,梳着高刘海,男明星们也都是把头发吹成类似“猫王”的那种感觉,满街的年轻人都是大背头,牛仔裤。现在看一看当时的那些照片都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搞成那个样子,再往后的94年,中国摇滚势力开始抬头,满街是“一无所有”和“无地自容”的呐喊,发型趋势也渐渐充满叛逆精神,满街的愤青们留着燕尾长发,穿着喇叭裤和格子衬衫,带着蛤蟆镜。当然这样的叛逆形象是不受当时受传统欢迎思想束缚多年的父母和长辈欢迎的,很快被淘汰掉,接下来就是港台的柔情主义风潮,郭富城,林志颖代表新生代的蘑菇头成为主流,女孩们都梳着类似bob那样的小短头发或者也和男孩一样梳着蘑菇头,长头发就都是那种长直发,边远修剪的齐齐的,以至于我看现在的飘柔广告总会回忆起那个年代的某个女孩。那个时侯的发型至今在我心中仍然是经典,而今天的发型师要再去重复学习那些经典,和反复练习那些东西就有些浪费时间的味道,就像今天你给顾客烫完头发后给她吹一个高刘海,很少有顾客能接受一样,虽然是很好的技术,但是已经很难有用武之地了,也许你会说,时尚是会反复轮回的,现在不也还是有人梳那样的头发吗》没准那天还会流行回来,我也不好说什么,我只想问你,清朝满街都是的流行的大长辫子什么时候还会流行回来??可能到你死的那一天都等不到,那么现在你去学习它有用吗,了解就可以了,用宝贵的工作时间和青春去研究和学习所谓的那些经典实际在我看来就是浪费时间。回顾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你会发现不同朝代有不同朝代的发型,几百年间几乎没有那一个朝代是相同的,学习过去的那些所谓的经典实际上你很难在未来用的上。由97年以后,香港回归了,更多由古惑仔那部电影引进我们视线的明星个个帅的可以,发型一时间变成中国内陆年轻人的榜样,短碎发,长碎发,啫喱膏造就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形象,我们开始真正的时尚起来。而近几年的中性风潮也把中国美发推到又一个崭新的舞台上,尽管很多的国外的知名机构在大肆宣扬古典主意精神,但是仍然无法抗拒当代年轻人对于自然感觉的发型和个性又要符合视觉审美的要求,看看那些受年轻人欢迎的{瑞丽}{昕薇}{米娜}你就可以很简单的明白,明天的潮流方向要流行什么。以上这些历史证明,在发型的世界里,温故并不能知新,要想真正的创新和了解将来的

发展趋势,你需要去研究更多的其它门类与美相关的媒介,比如时装,比如流行音乐,比如时尚杂志,从中发现并找出当下最受欢迎的,并去系统的学习它,将这些真正受顾客欢迎的发型带给你的顾客,你自然也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为你到那里都可以受到顾客的欢迎,不管你开店或者是你打工,你都需要研究实用技术和受顾客欢迎的发型。说句看玩笑的话,如果你觉得自己找不到,你可以直接看我们西唯造型每一季推出的流行趋势发布,直接从中吸取工作的灵感,因为我们一直主张研究实用的,实用至上,作品说话,顾客满意最重要一直是我们的追求。

至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在我看来虽然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概念被拿出来炒作,但是实际上多数是换汤不换药,换个名词,厂商忽悠一下发型师,发型师再忽悠一下顾客。真正的换代只有几次,98年我到日本第一次见到了离子烫技术的时候,很震惊,感叹科技的神奇,要知道当时在国内还只能烫直板烫,并不能作出象离子烫一样的光滑垂顺的效果。等到2000年当我回国的时候,看到这种技术已经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里流行起来,救活了当时很多濒临倒闭的店铺,也开始了专业沙龙的暴利时代,那个年代我在北京甚至给顾客烫过3000元一个的,再后来随着技术的普及,离子烫江河日下,现在小一点的店几十元也烫的笔直。至于后来的什么游离子,冰离子,水疗离子等等产品就都是炒作概念了,效果都差不多。2003年就是陶瓷烫技术和产品出现,做出来的花型效果要比冷烫立体得多,虽然操作时间相对讲比较长,但是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所以瞬间风行,但是由于技术流程需要软化发质等反复的技术操作,所以直到现在很多发型师还是不能完美操作,失败的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再往后出现的spa烫和名目繁多的热烫还是和最初的陶瓷烫原理相同,产品也还是换汤不换药。当然面对着中国巨大的美发市场,研发者们是不会停止脚步的,酸性烫发又再一次被引进中国,这开创了韩国发品时代,由于离子烫和陶瓷烫的流行和操作技术的不完善,当很多受损发质出现的时候,酸性药水凭借弱碱性对头发伤害小的有点冲击我们的国内美发市场时,我们对的烫发的学习和研究才进入一个专业时代,大家明白了ppt和lpp的功效和系统的掌握了专业酸碱度知识,一部分店家借助良好的专业技术培训迅速建立了顾客群,成了国内美发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再往后就是快速烫的短期繁荣,一种与传统热烫相同的操作方法,但是可以缩短操作时间的药水出现了,但短时间又消声觅迹,原因是效果差,烫出来头发干,保持时间短,缺点远远大于优点,无法经历市场考验。现在最新的烫发技术和产品是什么呢??我想这才是大家关心的,它就是“酵素烫发”,一种靠发酵原理改变头发中蛋白形状的药水,在不切断头发链条的情况下,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的烫发,由于不切断链条,所以受损发质也可以放心使用,由日本资生堂专利技术酵素加半胱氨酸的产品迅速在一些大城市里的高档店内风行,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对于专业发型师来说,现在大家都明白实用的修剪技术结合优秀的烫染产品和技术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和创造沙龙效益,本着这个原因你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掌握新的技术,现在的途径有很多,你可以经常看专业杂志,从实用的作品里吸收灵感,你可以上网,看专业美发论坛和视频,去掌握最新的发型制作知识,很多的途径可以帮助你成长,只要你记得我前面说的“实用技术至上,发型作品说话,顾客满意是你每天的追求”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3.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4.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6.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7.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C.1988.9——1992.2 D.1992.2——2003.10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十四大的内容? A.把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思想变成我们全党的一个纲领。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邓小平理论。 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3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 一时期内国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历史的颠簸前行中,一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并初 步定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也开始越来越清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尝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方面做一个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简洁的概念,但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 从总体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 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探索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 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所有这些 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 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在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 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开 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在这些理论中贯彻 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目标,即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的基 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是通向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 和路线。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蓝图,更 重要的是向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地说,这就是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以此为基础 形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古代发式上的演变 2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中国古代发式上的演变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拍摄古装剧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题材,古装剧中大致可分为武侠剧,历史剧,神话剧,魔幻剧,宫斗剧,穿越剧,宫廷戏,传记题材等。从远古到明清,纵观中国发式文化发展史,发式的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种发式无不深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域的影响,使得发式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发式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发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始终都反映出社会的交替、进步与繁荣。了解中国发式文化发展史,对我们从事影视化妆师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发式上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远古先民的“披发”时期;二、纺织技术发明后至春秋战国的“辫发”时期;三、战国至明清的“发髻”时期。历史发髻虽然款式众多,但依人而定,髻的部位不同,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颈背的垂髻,另一类是结于头顶的高髻。垂髻流行的时期较早,以战国、秦汉时代为主。高髻则以东汉、魏晋开始流行,至唐宋达到巅峰,变化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从宋末到明清,发髻的高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摆脱华丽炫耀的外衣,逐渐走向清丽、典雅、庄重的造型。汉代、唐代、清代是发式文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发式位置从低到高,再由高到底的审美变化过程。

汉代宫廷大多流行梳平髻,通常将顶发向左右分梳二环、二角,发髻的高度趋于平缓。当时仅限于少数贵族女子选用发式,称为“仙髻”,在当时被奉为高贵华丽的发式。 这是一款正髻,发髻高耸,两边对称。以粗线条组合层次结构,外形轮廓呈塔形。搭配上宝石镶嵌的佩饰,象征着在宫廷处于绝对的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Post By:2008-8-29 16:20:00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2007年GDP超过24万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用袁绪程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评价》中的数据来说,就是“1978年GDP总量仅3624亿元,2007年已达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9.7%,增长速度极为罕见,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人均GDP过2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和工业化中期阶段。”(来源:中正网) 在当今国家已经变得富裕强大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为什么国家强大了、富有了,而工人、农民却由领导阶级,同盟军变成了“弱势群体”,长期处在贫困的状态?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新的“三座大山”?改革以后流行的顺口溜“房改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把你提前送终”所描述的严酷现实,说明了什么? 中国政府拥有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什么? 请看张宏良教授的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政治上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在经济上再次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所不同的只是19世纪末2 0世纪处,西方列强是用各种条约瓜分了我们,现在西方列强则是用各种规则在瓜分我们。中国被瓜分的主要标志,就是正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随意挤压的“奶牛”,身上被国际垄断资本插满了财富吸管,用断子绝孙的资源毁灭式开发,所透支形成的巨大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的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提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可怕的是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基础。可以说,用牺牲子孙后代资源基础的办法,来换取一代人的富足,已经是一种犯罪了,更何况这种资源的毁灭式发展,连这一代中国人都没有享受到,完全被这一代西方人给消耗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约30年的经济起飞,日本工资赶上了美国,中国工资却只有美国3%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掌握了70%财富的0.02%(最新统计)的人口拼命向国外转移财产和亲属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民会重新陷入“三座大山”压迫的原因。并且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已经做好了奶挤干净后的杀牛准备,这就是通过金融市场股市和汇市的对冲操作,将中国最后的剩余资产全部卷走。(张宏良《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教授又说:“就外汇来看,中国用民工的如河血泪和矿工的如山骨灰,换来的巨额外汇完全无偿的奉献给了美国。面对中国空前的资源劫难和百姓劫难,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却是一片欢呼,声称我们赚取了宝贵外汇。我们的确拥有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些外汇储备与其说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不如说是美国的宝贵财富更加准确。一方面,一万亿外汇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美元资产,美元是什么,说穿了就是美国印刷厂印刷的纸张,美国想印多少就可印多少,随着美元印刷的增加和美国经济的减弱,中国血汗换来的外汇在随着美元大幅贬值,用欧元计算的美元资产,几年来已经贬值50%,中国外汇储备中7000多亿美元

中国历代发型演变

中国历代发型演变 先秦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石妆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妆饰品。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氏族社会的披发氏(据甘肃、青海出土彩陶绘)殷商戴帽箍男子发氏(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殷商剪发梳辫男子发式“总发至顶,脑后垂辫”(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殷商双丫角童发(传河南安阳出土玉雕)

殷商辫发盘顶男子发式(河南安阳小屯出土)西周双笄发式(河南洛阳东郊出土玉人)西周披发式(玉雕)战国梳双辫女孩头形(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铜人) 战国梳垂髻发式(玉雕)战国舞女发式(玉雕) 战国梳垂髻舞女发式(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玉人)战国士兵头形(故宫博物院雕像) 战国爵弁头形战国时期楚国男子(左二人)女子长辫双鬟(右二人)发式(据战国楚墓彩俑绘制)战国爵弁头形(塑像) 秦、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经战乱,终于达到了“六王毕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综合各国文化,化异为同,为今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汉承秦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体制,废除了秦末的苛政,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得景象,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发展和提高。汉王朝的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又促进了与外国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社会风尚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

中国历代领土变化

中国历代领土变化 我一直想对这个课题做一个总结,今天总算完成。这里的中国领土主要指的是历史上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绝没有破坏民族团结之意。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约210万平方公里。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疆域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成汤灭夏至盘庚五迁,始居于殷。面积大概320万平方公里。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面积大概340万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_方创琳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1-0019-0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 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 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镇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1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 在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30年。在这辉煌的30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5.94亿人,历年平均增长速度4.4%,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9%[1],年平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城市个数由190个增加到661个,平均每年增加16个,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2000多个增加到1.89万个,平均每年增加640多个[2]。城镇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7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239亿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9%。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 2扩展到2005年的 32520.7km 2,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6.7m 2增加到2007年的27.1m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36.3,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1.5%,城市燃气普及率由11.6%提高到82.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5m 2增加到7.9m 2。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拉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为国民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3],要继续坚持把城市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城市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se ,2000年)所说: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4]。在未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将有超过发达国家劳 收稿时间:2008-08-10;修回时间:2008-12-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321-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编号:2006BAJ05A06,2006BAJ14B03)资助。 第29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29,No.12009年1月ECONOM IC GEOGRAPHY Jan.,2009 DOI:10.15957/https://www.360docs.net/doc/c14084269.html,ki.jjdl.2009.01.005

中国5000年历史版图变化

中国5000年历史版图变化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 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塑造了封建帝制中国的雏形。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裝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当时典型的服饰及形象 男子服饰 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裝,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还有衬衫和大衣。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 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服饰品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

中国五千年版图演变史

中国五千年版图演变史,一目了然,国人必看! 第一个朝代——夏朝,维持了近440年,主要活动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 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带。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陆续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大国。 公元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皇朝,北方是匈奴和东胡这些 民族,这时还尚未和西域接触。

西汉 汉朝将西域纳入版图,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同时西汉的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 的领地纳入中国。 东汉 汉朝和北方匈奴的战争一直不断,后匈奴内部分裂,鲜卑趁虚而入占据匈奴各地。 三国 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这 三国加起来的面积就是汉朝的面积,其中魏最强大。 西晋 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之势。

东晋 西晋末,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立了多达16个割据政权。公元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 蜀盆地的长江以南。前秦的东北是高句丽、挹娄等国,境外为高车、匈奴等族。 南北朝 南北朝四阶段 隋朝结束了长达40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前唐 前唐的版图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的强大,西部北部疆域的开拓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 唐后期 唐后期版图大为收缩,吐番达到了鼎盛时期,对唐王朝有着巨大的威胁。 在中国主要王朝中,宋朝无非是版图最小的一个。 南宋 辽与北宋南北对立,除辽、宋、夏三国之外,其时云南为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黑汗王朝。辽之北则为斡朗改和辖戛斯。

南宋时期,蒙古崛起,不久后将扫平亚洲诸强,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 铁木真建立的王朝可以说大的没边了,元朝大军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亚洲,人类已 经无法阻止元朝的脚步了。图中的四大汉朝都听服于元朝皇帝,归中央管制。 元朝后期 后期四大汉国独立,只剩元朝本土。 明朝疆域相比元朝大为收缩,元朝剩余势力退居蒙古草原,分裂成瓦刺和鞑靼两个部 落,对明朝一直是很大的威胁。 清朝皇太极统一东北诸部,并不断扩大领土,于1759年完成一统大业。 民国承袭清朝康熙二十 八年(1689年)及雍正五年 (1727年),中俄先后订立 条约,划定黑龙江、吉林与俄 国远东地区间边界,并划定外 蒙古与俄国西伯利亚间边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又定盛京与朝鲜之间以鸭绿 江、图们江为界。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84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3.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B.和平 C.保持现状 D.赶英超美 4.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5.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6.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7.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8.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历朝历代女子发型的变化 景夜凌54页word

【盘点】历朝历代女子发型的变化 作者:景夜凌 代为整理人:西斑牛 景夜凌的恳求:本贴所用的资料会是网络提供,亦可能有差错,图片资料可能跟影视剧中的发型稍有出入~请各位大虾眼下留情 西斑牛的话:一、在保证能看清字的前提下一些图片作了缩小,如感觉不够大,可点击图片后拖边角放大。二、作者景夜凌盘点并考证这些东西颇费时间亦费力,纯为个人业余兴趣和分享,非专业人士难免有错误或疏漏,而西斑牛也纯为愿意多了解古代知识的人作些分享上的努力,请勿谩骂,那样既不尊重劳动也很没素质。如有指正,请直接把本文编辑,附注上例如《盘点:历朝历代女子发行的变化—修订版1》,末尾数字请延续修改的人进行延伸。三、百度贴吧里的留言及沙发什么的,西斑牛就不作收录,但指正、建议类型的会附带上。四、本文西斑牛基本不作修改,但因为按照BBS架构排序,仅做语言指向性的修改,如特指上图或下图或某图片,会加上“上图”“下图”“下图右图”等等。四:附带于发型的还有头饰,并且西斑牛附加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修改,如元朝瓦楞帽的并非是女子所戴的。五:红色字体为争议部分,梅红色字体为网友补充部分。 秦、汉 据迄今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高髻只是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的一种发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汉有坠马髻、盘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发式妆饰也已日趋流行。 九鬟仙髻:自秦代开始在贵族女子中盛行。鬟意为环形发髻、九鬟之意是指环环相扣、以多为贵。仙髻之名则来自于神话传说,汉武帝时王母下凡,头饰仙髻,其美艳超群。故这种美与仙

所结合的产物,自然为当时的贵妇所青睐,奉之为高贵华丽的发式之一。 这款找不到其他资料图片,因描绘跟这唐的飞天很接近,所以就拿来用了 坠马髻:“坠马髻者,侧在一边”。“髻式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状,坠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古人描绘此种发髻既有妩媚之色,又具娇柔之态。其式样如同骑马坠落之态,故名之坠马髻。这是当时最具特色,且历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发式。自汉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历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们在西安任家坡西汉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凤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思所得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1 年 6月 09日

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思所得 摘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至今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之久,这三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让我们有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一、回顾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内的一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上中国闭关自守,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迅速发展,而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 看看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经济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文革的错误思想使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极化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各种建设处于低迷状态,国家经济亟待积极政策的拯救。 政治思想上: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上升为阶级斗争,让一些人成为冤案的主角,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反右倾斗争加上文革,人们处于一片恐慌之中。 教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取消高考制度,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国家大批人才的流失,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才真空。 科技上:闭关自守,外交上的失败,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我身历的生活实际中,也曾听家里的长辈讲过,六七十年代,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棉布要用布票,买食用油要用油票,人民经济生活都离不开票,计划经济体制禁锢着经济的发展;而生活上,像肉类这种普通百姓的奢侈品也只有等到过年才舍得吃,人民的普遍状态是吃不饱,穿不暖。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实际状况。 二、改革开放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认识到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于是,在中国刮起了名为“改革开放”之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三、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 1、经济的腾飞

中国古代发型发展史

中国古代发型发展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发置于人首,是为人体美的关键之处,从所使用的发饰来看,朝廷所禁用的材质几乎全部存在。这充分说明,朝廷的禁令也不能泯灭人们对美的追求,而正是人们对美的不懈的追求使得中国发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人类发文化中的瑰宝。 1.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尚不存在审美观念,同时也缺乏美化自我的能力。故而,男女老幼都披散着头发,任凭其自然生长,还未萌发修饰头发的念头,发型与发饰就更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了追求美的意识,修饰头发的实践使得各种发型与发饰被创造出来。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到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固定,这树枝便成为簪子的起源。 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发型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妇女的发型主要有三种,即披发、椎髻和编发。 披发。披发亦称“散发”,是我国最古老的发型之一。我国青海柳湾出土了一个彩绘人像陶壶,壶上描绘了一个赤裸的妇女,其头发呈披散状,是典型的披发发型。披发这种古老的发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就时间上而言,直至建国以前,我国独龙族妇女仍然披发,前额齐于眉毛,左右齐于耳朵,后面披散在肩上,长则以刀截之。就空间上而言,披发在我国许多地方皆存在。如云南出土了一件西汉的青铜器,上面就有滇族妇女披发的图象。 椎髻。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汉书?陆贾传》后颜师古注曰:“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魏学洢《核舟记》亦有关于“椎髻”的记载,曰:“居右者椎髻仰面。” 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发型,它的出现是中国发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挽发成髻,头发自行缠绕,没有束发的头饰。《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氏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束缚。”二为以绳束发成髻。《事物纪原》载:“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采绢、名头巾,绳之遗状也。”三为以笄贯发成髻。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山西襄汾出土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有一具35岁左右的女性骨架,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是为以笄贯发成髻之明证。 伴随着发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出现了,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即为此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始为髻,女娲之女以荆杖及竹为笈以贯发,至尧以铜为之,且横贯焉。舜杂以象牙、玳瑁,此钗之始也。”这段记载描述了我国原始发饰的发展过程,虽为后世之人的追述,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中国原始发饰的模糊的图画。 编发。所谓编发,即为将头发编成发辫。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编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5、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5、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7、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8、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9、2007年《物权法》出台 30、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原名邓先圣,于1922年参与组建了中国旅欧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1927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底代表中央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等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然后逐渐成为兴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 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 .在生产发展同时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古代女子发式

中华民族繁衍千百万年以来,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享有“文明古国”的美誉。极为丰富且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历代发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闪光的一页。畅翔于我国浩瀚的史籍、文物之中,有关发式及其装饰品的记载,浩如烟海。这一切为我们今天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式造型及演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 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还过着极为简陋的穴居生活,由于当时没有发明锐利的器具,所以当时的人类都是留着长发,任其自然生长,十分零乱,出于劳动和生活的方便,把长长的头发,用石头相对砸断、变短,保持自然垂落状态。 新石器时期,人类掌握了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距今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出于劳动时较为方便的需要,将一贯的披发过渡到了挽髻。以后又出于交际和审美的意识,开始懂得了梳理头发。近年我们从山东墓葬中的象牙梳等文物中所见到的梳发工具,就是历史的佐证。 自夏、商起至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已经完善了一整套的冠服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水平。统治阶级愈益注重自身的仪容。而发式及其装饰尤为显著。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兴起,百家争鸣,社会思潮趋于活跃,衣冠服饰亦呈百花齐放之态。 秦汉时期,各类发式及其装饰日趋讲究。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年代,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活充裕。此时的妇女发式及装饰可谓达到了历史上的登峰造极之势。 自宋明始,社会发展步入低谷,人们的思想渐趋保守,发式及装饰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自低俗作品请删除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风渐进,延续二千余年的封建习俗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辛亥革命后,各种束缚人们的禁锢被逐步解开,民风民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发式妆饰也随之变化和开放。 民国初年,西洋文化艺术逐步渗透,民间的发式及装饰受其影响,朝着明快、简洁的方向发展。年轻妇女除部分保留传统的髻式造型外,又在额前覆一绺短发,时称“前浏海”。 前浏海:出自于古代雏发覆额发式。到清光绪庚子年后,则不论是年长年幼都时兴起此种发式了,此发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前额的一绺短发,只因为这一绺短发的不同变化,还在一个不太长的流行时期中,经历了自一字式、垂钓式、燕尾式直至满天星式的演变过程。因此还被冠之为“美人髦”。 辛亥革命以后,时兴剪发。30年代国外妇女的烫发经沿海几个通商口岸传入国内,一时间,人们的发式妆饰大多崇尚西洋,群起仿效,由一少部分达官贵人为代表的追求西方烫发而产生了时髦发式,由传统的挽髻向简洁的方向过渡演变。 建国时期,人们受政治影响,发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男士发型兴起了三七、四六、中分、等分缝发型,使中国的男士有了新的形象,而女士的三齐发型也相继诞生。 60年代,由于我国的经济还很落后,发式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转变。 70年代后,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兴起烫发。使中国的发式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发式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发式开始了新的追求,时尚发形由此时产生了。影响最大的是吹发,男士吹发三七、四六、中分、老板头(沈阳勒子头)、女人吹晚装、高刘海、菊花头、烫爆炸式、剪长碎发,一时间,发廊群起,人们的情绪高涨。 中国的美发进入了演变、改革、繁荣的时期。之后随着西方的影响,染发也再度兴起,开始流行黄色(漂染头发)。 进入2000年,受西方影响,烫发、染发更加盛行。标榜教育机构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通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的知识教育推动了中国发型美容艺术的发展。 但是,中国有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国情不同、种族不同、人体特征不同,就该有区别于西方而适合于我们国情的新发型。 纵观中国发饰文化发展史,发式的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种发式无不深受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及不同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