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腹泻的综合防治1(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羔羊腹泻的综合防治与保健
摘要:在羊饲养过程中,羔羊腹泻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高达20%,特别是断奶前后的羔羊更易发病,给养羊户和养殖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特征是羔羊出现不同程度的拉稀、下痢。
该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1~3周龄以内的羔羊发病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
关键词:羔羊腹泻防治诊疗保健
1 发病原因
引起羔羊腹泻病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常见的有:
1.1 饲养管理因素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传统的平养方式由于羔羊接触感染粪便的机会多,而且地面不易干燥,阴暗潮湿的环境,寄生虫、细菌易滋生繁殖,所以平养模式比网养模式的发病率要高得多;管理粗放、饲养水平较低的,特别是让羔羊吃了变质或不洁的饲草,容易发病,另外,产羔舍、育羔舍的温度低于3℃,相对湿度高出一定值,羔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4]。
如怀孕母羊的营养不良、羔羊的护理不当等,使羔羊出现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病。
1.2 生物性因素由于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产气荚膜梭菌,其中以B型魏氏梭菌危害严重,D型也能引起发病;非厌气性的主要有大肠杆菌K88、K99埃希氏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轮状病毒、BVD病毒等病源微生物侵入羔羊体内而引起腹泻[5]。
1.3 寄生虫性因素是指在羔羊体内有寄生虫侵入、寄生,如隐孢子虫、球虫等引起的虫源性腹泻。
寄生虫因素几乎所有的羊体内都或多或少地感染寄生虫,据我区相关资料报道,羊粪便中线虫虫卵检出率为100%,吸虫虫卵检出率为4.8% ,其中引起我区羔羊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捻转血矛线虫、贝氏莫尼茨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长角血蜱、粗纹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细颈囊尾蚴、肝片吸虫等[5]。
1.4 气候因素在天气变化较大的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或温差变化较大,使机体的适应能力下降,低抵抗力降低而引起腹泻。
冬季突然降临的寒流、早春昼夜变化极大的温差、黄霉天郁闷潮湿的阴雨天气,在这些时间段上,羔羊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在阳春三月和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羔羊腹泻的发病率很低。
如6~8月份由于连续阴雨天气,环境郁闷潮湿,羔羊腹泻发病率与死亡率较其他月份高;环境卫生条件差防疫消毒措施不严格,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长期潜伏,羔羊出生后,通过脐带、母羊乳头、母羊体表及舔食杂物等便会造成病原微生物侵入消化道,此时,羔羊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很难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并产生有害毒素,当此毒素达到一定强度便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影响羔羊的正常吸收功能,从而导致腹泻。
1.5 营养状况,母羊怀孕期、泌乳前期营养好,所产羔羊体况健壮,抗病力强,因而发病率低。
但如果带奶母羊身体状况差或者羔羊未吃上初乳或摄乳量严重不足时,将增加羔羊腹泻的发生率。
此外,某些微量元素(如硒)缺乏也对羔羊的发病构成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母羊长期食用营养水平差的草料,体况普遍差,造成奶水严重不足,加上天气潮湿等因素而引起大批的羔羊腹泻,尽管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太明显。
1. 6 应激反应大。
规模化全舍饲羊场大多采用同期发情技术,产羔时间相对集中,产羔数量大。
羔羊从出生到出栏或育成,要经过分群断奶、防疫、驱虫、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每项工作环节,对羔羊来说就是一次强应激,加之此期饲养员工作任务重,若不能及时发现患病羔羊,稍有不慎便会导致羔羊应激性或传染性腹泻,甚至大量死亡。
2. 治病机理
羔羊腹泻病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小肠运动增强,分泌的小肠液过多;另一方面是小肠的吸收发生障碍,使小肠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吸收或不吸收而导致腹泻。
这是由于羔羊小肠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因为羔羊的小肠粘膜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有些结构还没发育完全;由胃进入小肠内的胃液酸度小,消化酶的活性低,导致进入小肠的食物分解不全、发酵而产生许多中间产物。
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刺激小肠,使小肠的蠕动加快,出现腹泻、下痢。
由于运动增强、分泌增加、中间代谢产物等的作用,使小肠消化功能发生紊乱,使食糜中的氢离子浓度发生改变,给小肠内的病原性细菌创造了生长繁殖的条件。
使其大量的生长繁殖,加重了羔羊的腹泻、下痢。
中医观点认为羔羊腹泻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外感湿热,饲喂腐败霉变饲料和青贮草料,以致脾失运化,郁而生热,湿热郁结肠内,气血相搏,损伤肠道经络,化为脓血,下注成泻。
3.临床特征
3.1主要临床症状:羔羊病初精神沉郁,垂头弓背,不吃奶,随即腹泻,有的呈粥状,有的呈水样,颜色有绿、黄绿、灰白等,并有恶臭味,体温升高到39.5℃,排粪呈里急后重,后期肛门失禁,努责,腹痛,尿短赤,摇尾不定。
病程长者,食欲减少或废绝,眼窝下陷,被毛粗乱,身体震颤,哀叫,心跳加快,脉象虚弱,衰竭而死亡。
大肠杆菌引起的病程稍长,因脱水死亡;应激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粪便色泽常与草料颜色相近,灰白色或黄褐色,带有未消化饲料;粪便呈黑褐色或带血多为魏氏梭菌,感染者多约1天~2天内死亡,有时无明显症状而死亡;病毒性腹泻,多为水样腹泻,感染迅速,死亡率高。
3.2临床症状主要分为:轻度腹泻型。
以排出稀软粪便为特征,粪便呈黄白色、酸臭,尾根被粪便污染,排粪时表现腹痛,体温正常,食欲无影响,精神较好。
这种病例如治疗及时,治愈率较高,且痊愈后状况良好,此种类型多发生于发病初期;肠炎脱水型。
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粪便稀如水样,呈黄绿色、恶臭,内有脓性黏液及絮状乳或混有少量血液,腹痛剧烈。
病羔失水,被毛粗乱,食欲废绝,卧地不起,最后窒息死亡。
这种类型多发生于产羔中后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死亡。
有些病例痊愈后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如饲养管理不当,或突然更换牧场,仍能导致死亡;神经型。
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
其特征是突然发病,步样蹒跚,倒地不起,口吐白沫,腹胀抽搐,体温40.5℃,腹痛呻吟,很少有腹泻症状,死前四肢滑动,呈游泳状。
这种类型发病急、疗效差、死亡率高。
3.3从笔者多年接诊处理的215例羔羊腹泻综合征病例来看,该类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而引发腹泻:二是由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等),侵入羔羊体内而引起腹泻:三是由气候突变引起抵抗力降低而引起腹泻。
三类病因引发的腹泻在临床症状上稍有差异[3]。
其中由饲养管理不当和气候突变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病羊精神不振,喜卧:食欲减退或完全拒食,体温正常或稍低。
排粪稀软或呈水样,色淡黄或灰黑色,味道不大,粪内含凝乳块或未消化的饲料.但发病呈现零星发生而无传染性。
对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具有传染性,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多呈急性持续性腹泻,粪便由粥状很快转为水样,后期便中带血,体温下降且脱水,治疗不及时在1~2天内死亡。
个别羔羊表现神经症状,四肢瘫软,昏迷,四肢向后仰。
4.病例剖解
被解剖8只死亡小羊的后躯被稀粪污染,被毛杂乱。
皮肤松弛,组织脱水严重,有的可视粘膜苍白。
剖解可见胃肠内容物稀薄,瘤胃、网胃粘膜眼观单薄透明,肠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
小肠伴有是肠炎和腹水,炎症几乎波及整个肠管,肠内有多量气体,皱胃粘膜和粘膜下层有出血点,皱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
块,大肠内有轻微的浸润状出血,肾脏较大,心脏有凝血块,后腔静脉回流受阻,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有的羊胸腔积液,心外有灰色条纹病变。
纵膈上有纤维样渗出物。
少数羊肘关节或膝关节肿大,切开可见白色扁圆、直径约为0.5cm的纤维样增生物。
寄生虫性腹泻病例剖检变化:小肠粘膜表面有大量菜籽、米粒等大小的结节,呈淡黄色、乳白色、圆形、卵圆形。
检查粪便和肠粘膜刮片,可见到大量的虫卵[7]。
诊断方法,羔羊腹泻病因众多.各个季节发病也各有不同,但根据上述病因可以看出各类病因引起的腹泻在临床上有一定差别。
在生产中应首先根据有无传染性对疾病进行定性分析,其次根据整体羊群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和粪便特性进行具体分析。
临诊时,还要参考羊舍的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
必要时,应先进行治疗性诊断。
通过病史与临床症状调查,必要时配合血、粪常规化验、微生物学检查及尸体剖检进行诊断,并进行临床观察或追访调查。
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
一般情况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解剖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病原菌[7]。
7.防治与保健
7.1防治
7.1.1 治疗法则:除去病因、加强护理、消炎解毒、整肠止泻、对症治疗,具体实施时依病型不同而有所偏重。
肠炎腹泻:(1)庆大霉素注射液 2 0万 u,维生素B1注射液适量,分别肌注, 2次/d 。
粪便带血者在上述基础方法中加注维生素 K3液4.0 ml;拉稀重者,加l%阿托品注射液0.5mL;腹泻不止的,内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木炭未各lg,2次/d ;脱水时,可静注(或腹腔注射)5%糖盐水lOO ml ,2次/d 。
(2)磺胺脒1g ,土霉素1 g,酵母片,维生素B1片,常规用量,加水投服。
胃肠卡他腹泻:(1)磺胺嘧啶、食母生、维生素B1、秦皮、姜酊、碳酸氢钠常规用量,加水投服,2次/d。
(2)乳酶生、胃蛋白酶、龙胆未、维生素B1 、酵母粉,常规用量,加水内服,2次/d 。
中毒性腹泻:用特效解毒药及清理胃肠药物治疗。
肠道寄生虫病腹泻:应用特效药驱虫,并配合对症治疗。
羊细颈囊尾蚴病选用丙硫咪唑0.2mg/kg;羊片形吸虫病用敌百虫0.01~ 0.05g/kg;驱虫净适量一次内服。
传染病腹泻:选用杀灭剂30ml、土霉素1.0g 、胃蛋白酶1.0 g ,加水灌服,2次/d 。
磺胺胍1.0g 鞣酸蛋白1.0g 、次硝酸铋1.0g、碳酸氢钠0.2g或呋喃西林 0.5g ,加水灌服,3次/d。
粪便带血者加注维生素k3,脱水时,适当补液[1][2]。
疗效标准:经 1 - 4次治疗,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3d内不复发者为痊愈。
经5-7次治疗,精神、食欲好转,腹泻减轻者为有效,经7次以上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未减轻或加剧,甚至死亡者为无效。
7.1.2羔羊腹泻综合征必须早治疗.治疗时机耽误很容易引起羔羊脱水而死亡。
治疗时,首先停止羔羊哺乳,给予大量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饮水,同时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预混剂。
对于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以适当采用益生素调整胃肠道菌群。
对于中毒性腹泻,应首先清理胃肠道,应先灌服6%硫酸镁溶液20毫升,经过6~8小时,灌服0.5%高锰酸钾溶液20毫升。
同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单位1~2只,对于病情严重者,在抗菌消炎的同时,应配合补液,以强心并纠正酸中毒。
对于细菌性腹泻,应首先选择高敏药物。
对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可以选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进行肌肉注射,对于严重脱水者,更关键是补充液体,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主要采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0~25毫升,氢化考的松10毫克,维生素C 毫升混溶后,给羔羊1次静脉注射,轻症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补液速度2~3毫升/分钟为宜。
特别危重羔羊,可以输全血,以该病羔的母亲血液为好。
输血方法:2.5%柠檬酸钠5毫升与全血45毫升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
对一般症状的羔羊也可采用中药:石榴皮30g山奈15g荜拔6g白胡椒6g肉豆寇6g桂皮6g当归子(或小香)3g草豆蔻适量,研成细末,每次内服3~7g,1~2次/d。
对粪便中带有白色粘膜
或带血者,则采用乌梅散:乌梅3g郁金2g姜黄2g诃子2g干柿2g,研末口服或煎服,2次/d[1]。
羔羊腹泻,重在预防。
大部分是由于饲养管理差引起羔羊抵抗力差而诱发细菌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羊圈潮湿、饲养密度大、空气污浊等:同时羔羊初乳不能及时供给、母羊没有按照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各种细菌性疾病的预防等.众多因素使羔羊在出生后1~3周内得不到有效保护而使其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腹泻。
7.2预防保健措施
抓好产羔母羊的饲养管理首先应做到饲草料充足,母羊体况是影响羔羊生长发育的直接因素,母羊在配种、妊娠和泌乳各环节都应科学搭配日粮,确保营养全面。
其次,做到母羊具有相应的运动场所,冬暖夏凉的棚圈,科学卫生的饲喂及饮水设施。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母羊生长良好,保障出生羔羊体质健壮,充足哺乳,提高抵御外界致病微生物的侵害。
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措施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圈舍和母羊体表和乳房等的卫生消毒工作。
优化羔羊管理方式一方面要改善羔羊生长环境,做到既有利于进行各环节工作,又有利于羔羊生长发育,同时,科学处理各项工作环节,尽量减少对羔羊的应激,饲喂方面,哺乳羔羊以早开食,早补饲喂以全价代乳颗粒料为好,断奶后育成羔羊宜分阶段分体重,逐渐加大全价育肥颗粒料的饲喂量全价颗粒料,不仅营养价值全面,同时羔羊适口性好,易采食,而且有助于促进羔羊消化系统的发育完善,疾病控制方面,可于饮水或饲料中适量添加抗生素或口服补液盐,春夏高温季节,要保证羔羊有充足洁净饮水,增强抗病力。
7.2.1母羊产后缺乳或无乳的预防缺乳或无乳母羊产下的羔羊都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初生后如不能及时吃到初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正常哺乳的羔羊。
对瘦弱母羊临产前及产后适当补饲含有豆类及油料的精饲料,对增加泌乳有一定效果。
无乳羔羊最好由死羔母羊认领或由泌乳充足的母羊代乳,但此法的局限性较大,一般采用人工补饲。
补饲方法因条件不同而异,有的用小米或黄豆面调成糊状饲喂,也有的用奶粉饲喂,有条件最好用鲜牛奶饲喂。
补饲的关键是营养和卫生。
补饲极易引起羔羊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极易引起大肠杆菌感染,应特别注重添加助消化药物预防,通过上述方法可增强羔羊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羔羊腹泻的发生。
7.2.2在接羔时要注意对羔羊的胃肠消毒和母羊的乳房消毒,脐带要用温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分钟:将母羊乳房周围洗净以让初生羔羊及早吃上洁净的母乳,减少污染。
必须保证羔羊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对于人工饲喂初乳的羔羊,应现挤现喂。
对于储藏的初乳,应保证初乳的温度而避免过凉或过热,3日龄前要达38℃~40℃,3~7日龄35℃~38℃,加热时不能直接热奶,应采用“隔水加热”,以免容器直接加热破坏白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的功能,温度不能超过42℃。
初乳和常乳喂奶要定时定量,不能时饱时饥。
过多供给会使羔羊过饱伤食而消化不良。
10日龄以后的羔羊进行采食草的训练,并训吃粥料以锻炼消化道以促进其消化功能,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羔羊断奶前腹泻。
7.2.3鉴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传播途径均为消化道感染,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产房要保持温暖、干净、通风,有条件的要铲除旧的垫草及地面污垢,重新铺上新石灰再在上面铺一层新干草。
产房和羊圈潮湿是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控制产房湿度。
7.2.4对于规模化羊场,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措施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圈舍和母羊体表和乳房等的卫生消毒工作。
出生羔羊断脐后,立即用2.5%的碘酊消毒脐部,挤去乳塞,确保羔羊及时吃到初乳,对病羔要及时隔离,加强护理,羊场每周不少于 2次全面清扫和消毒圈舍,保持产羔、育羔环境和用具的清洁卫生,魏氏梭菌常发羊场,可于母羊产前35-40d注射四防苗,大肠杆菌常发羊场,可借鉴仔猪腹泻病预防办法,于母羊前2 1 d注射K88、K99等双价基因工程苗等。
羔羊生后第3天注“补铁王”注射液l毫升/只,第7天注射亚硒酸钠一维生素El毫升/只:21日龄注射亚硒酸钠一维生素E 1.5毫升/只[6]。
7.2.5药物预防:在羔羊出生日开始服用土霉素,每次服0.02-0.05g每千克体重,日服2次,连服6天。
羔羊下痢一般多在初生后 2-4日龄,7日龄后则明显减少,如果在 7日龄后发病,治愈率也相应提高。
对下痢羔羊可选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链霉素、痢停爽(复方硫酸粘菌素)、黄金2号(硫酸黄连素)、特快( 氟苯尼考)等。
如能使用本场分离菌株制备的高免血清,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下痢严重者应配合补糖、补液,保护胃肠黏膜。
调整胃肠机能等对症治疗。
对湿热型下痢佐以黄连素片剂,对寒湿型下痢佐以附子理中丸,对非菌型泄泻口服茯苓白术散、鲜姜汁等中药制剂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用上述方法可有效预防羔羊腹泻病发生。
用抗生素对羔羊痢疾进行药物预防可收到显著效果。
7.2.6传染性羔羊痢疾传播很快,羊群中一旦有个别羊发病,应对发病羔羊立即进行隔离;对羊圈进行彻底消毒,针对病因采取措施消除传染渠道;积极对症治疗,防止传染扩散。
8小结
综上所述,羔羊腹泻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其流行形势亦十分复杂和严峻。
羔羊腹泻以7 -20kg重的小羔羊发病率最多,病因主要与饲管不当、传染病、细菌、寄生虫、天气骤冷、阴雨等有关。
在病型方面以内科病腹泻发病率最高。
在发病季节上,以冬、春为多。
因此搞好羔羊的饲养管理,加强对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加强药物保健、有条件实行同期发情,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防寒保暖、减少应激、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防止无关人员及其它动物的进入,做好这些工作可有效减少仔羔羊疾病的发生。
羔羊腹泻疾病发生时,要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可采用对发病羔羊补液或服用抗生素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因对症治疗。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机体免疫力,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做好羔羊腹泻疾病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6—63.
[2] 龙馄,临床药物手册(修订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75—82.
[3] 王建华家畜内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M] 2003 .2
[4] 律相涛、王林等.羔羊腹泻的综合症的诊疗与预防[J].今日畜牧兽医,2007.8
[5] 贾春英,羔羊腹泻的发生原因及防控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1.02
[6] 郭继柱,规模化全舍饲羊场羔羊腹泻病综合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 2005.03
[7] 黄嘉驷、陈新华,羔羊腹泻病原的分离与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19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