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第44期
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一个必考点。

信息的筛选是指同学们从阅读文段中选取符合题目要求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来回答问题;信息的整合是指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归纳,使之符合考试题目要求。

一、审清题干,明确要求,锁定区间
审清题干,才能明确筛选和整合的要求及信息指向的区间。

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选项;其次,要明确题干中筛选和整合信息涉及的区间。

一般来说,题干涉及的信息区间是全文,但也有例外。

如【2014年全国课标卷】《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第一题的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涉及的信息区间就是局部区间。

同学们若能仔细留心,快速锁定信息区间,做题就能事半功倍。

再如【2014年辽宁卷】《幸福的哲学》第一题的题干是“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则是在话题上有所限制,四个选项的内容必须符合“幸福”这一话题范畴。

二、立足整体,宏观把握,细研局部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要有整体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段落乃至全文的内容,要在整体框架内进行比对,否则,容易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1卷】《美的奥秘》第3题的选项D,考查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

根据原文第1段亚里士多德的话可知,悲剧确实“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

同学们如果仅仅着眼此处信息,就极易产生误判。

实际上,根据原文第2段和第5段,“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可知悲剧也能使人获得快感,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D项的概括是错误的。

此外,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要求对局部信息仔细研读、梳理,寻找遥远信息,发现隐蔽信息,挖掘潜在信息,确立重要信息,并理清各种信息间的关系。

三、识破陷阱,认真比对,去伪存真
攻破此类题型常用的是“比对法”。

“比对”,要对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有所了解、认识。

如常见的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混淆肯定与或然、现在与将来,无中生有等。

“比对法”还要掌握三个角度:①内容角度。

选项中有或者没有的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

②语法角度。

有时可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选项对应的原句,如看句子的主语,选项与原文陈述
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在对句子改造时是否丢掉了或增加了一些修饰限定词。

③逻辑角度。

在选项中出现了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选择句,就要考虑它与原文原句所表述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有无改变原句的逻辑关系。

经过这种“提炼”,就可以去伪存真,得出答案了。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除社会、学校外,在家庭中主要是由父亲规训来完成的。

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使得父亲被赋予了更多的社會权力。

父亲不仅拥有处置财产的权力,而且具有规训儿女人生道路的权力,尤其是依据“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迫使儿女接受和皈依这套规范体系的权力。

父亲所承载的权力是对纲常名教的皈依和担当,其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父亲作为纲常名教特别凸显的权力类型,是确保文化得以完成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

不管任何情况,作为父亲的“老子”的思想都先验地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其对“子”的化正是把他所认同的外在理性规范灌注到“子”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成为“子”的外在行为的指导思想。

“父”对“子”的文化规训,实际上也是父权发挥其社会效能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循循善诱,让纲常名教的理性规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子”在耳濡目染中,把外在的理性规范自觉不自觉地植根于自我的思想与情感中;其二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把外在的规范强行地镶嵌到“子”的思想和情感中。

正是通过“父”对“子”的不断训化,文化完成了代际传递。

所以,儿子一旦做了父亲,便会用自己所传承过来的“规矩”来约束规范下一代。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诱导方式无法承载起规训的使命,那么,强制性的训诫方式便成为最重要的选项,甚至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绝大多数是伴随着训诫等强制性方式得以完成的。

“父”所恪守的文化作为文化传承的结果,往往会转化为他的一种“从来如此”的文化信念,这不仅使他失却了对自我所信奉的文化理念的质疑能力,而且失却了挣脱既有文化理念的羁绊而构建新文化的能力;而“子”则不然,其文化心理结构作为一个不断建构的历史过程,他们更容易接纳并信奉那些在父辈看来难以理喻的文化理念。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如果“父”对“子”的规训这一链条没有外力干扰的话,如此的传承方式将会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但是,随着父亲的死亡使得既有的文化传承链条中断了,而“慈母”又难以取代“严父”承载起“父权”的使命,况且,在人们所恪守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经典戒律中,承载父权的不是母亲,而是长子。

按照“三从”规范要求,长子在家庭中的权力获得了凸显,这为“子”挣脱父亲的羁绊、超越“父”的人生疆域的限制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社会的进步以及父权的衰弱,使得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链条出现了断裂。

那些缺少父权“规训”的孩子,便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
权力松弛地带,这为他们走出既有父权设定的人生疆域,相对自主地选择自我人生的展开形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摘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权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根源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主要是由父亲来完成的,“规训”这一方式赋予了父亲很多的权力。

B.从内容上来看,父亲除了拥有财产处置权外,在儿女选择人生道路上还有权规诫教训,甚至还使他们自愿接受“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体系。

C.从权力结构上来看,父亲承担的这种权力皈依和担当的对象是纲常名教,这就决定了父亲在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D.从社会作用上来看,父权是传统文化能够完成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父亲把他所认同的外在理性规范变成“子”的外在行为的指导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父亲在对“子”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可以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外在的理性规范,并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上体现出来。

B.父亲在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诱导的方式无法承载起规训的使命,便采用强制的方式把外在规范镶嵌到“子”的思想和情感之中;反之亦然,二者结合有较好的效果。

C.父亲对“子”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在父亲的眼里往往已经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从来如此”的文化信念,这对于父亲来说,既是一种坚定文化传承的信念,也是一种自身的束缚。

D.父亲死亡以后,根据“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戒律,能代替父亲行驶“父权”的不是母亲,而是长子。

这使得“子”有可能挣脱父权的羁绊、超越“父”的人生疆域的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对“子”进行温和的或者强制性的代际文化传承,而儿子一旦做了父亲,又会用自己所传承过来的“规矩”来约束规范下一代,正是这样,传统文化完成了代际传承。

B.“父”所严格遵守的文化在“父”看来常常是“从来如此”的,而对于“子”来说,则不同,“子”们也许不得不接受这些文化,但更容易接受那些很难用道理说明的文化理念。

C.“父”对“子”所进行的代际文化传承,也可能因为父亲的死亡而中断,也可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改变,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文化传承链条的断裂。

D.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随着父亲的死亡,那些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没有外在的、尤其是来自父权的规范约束,他们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生长空间。

参考答案
1.D (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第一句“传统文化的代際传承除社会、学校外,在家庭中主要是由父亲规训来完成的”可知,此项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

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是“迫使儿女接受和皈依这套规范体系”而非“自愿”。

C项,根据文中第二段第一句“父亲所承载的权力是对纲常名教的皈依和担当,其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知,“其”指代的是“父权”而不是“父亲”。


2.B(曲解原意,并且二者之间没有先后、因果的关系;“二者结合效果”,原文没有讨论,也没有依据。


3.B(仔细阅读并分析原文第四段,从“在父辈看来难以理喻的文化理念”看,是指父辈而不是指自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