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陶弘景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穀子》陶弘景注
《鬼谷子》历代研究综述(鄭州大學馮立)《鬼谷子》成书以来,历代文献学者对其文本进行了认真的注释和辑校,对其真伪进行了严谨的考辨分析,并针对其价值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定。

一、文本整理。

分为注释和辑校。

(一)、注释。

以皇甫谧、陶宏景、乐壹、尹知章的唐前四注较为著名。

1、皇甫谧注。

皇甫谧是为《鬼谷子》作注的第一人。

皇甫谧,据《晋书·皇甫谧传》载“皇甫谧,晋人,嵩曾孙,……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后得风陴疾,犹手不释卷。

武帝时累征不起,字表就地偕书,帝送一车书与之,所著诗赋颂论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烈女等传,甲乙经,玄晏春秋。


皇甫谧注《鬼谷子》,据《隋书·经籍志》载皇甫谧注《鬼谷子》三卷,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则不见载,恐唐时已经散佚。

但在《艺文类聚》上保留皇甫谧《鬼谷子》佚注两条,为研究者留下些许资料。

从《隋书·经籍志》上的记载来看,《鬼谷子》三卷本应定型于皇甫谧注。

除《隋书·经籍志》外,另有长孙无忌的《鬼谷子序》、郑
樵的《通志·艺文略》载有皇甫谧注《鬼谷子》。

2、陶宏景注。

陶宏景是第二位给《鬼谷子》作注的学者。

据《梁书·陶宏景传》载“陶宏景梁秣陵人,字通明,幼得葛洪《神仙传》,便有养生之志,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

性好著述,尚奇异……武帝即位,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咨请,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陶氏“读书万余卷”、“好著述”,注《鬼谷子》也是完全有能力的。

今《鬼谷子》传本中秦恩复嘉庆十年刊本、道藏本均署为陶宏景注。

陶注的特点是分篇分段低一格作注,注文全为已意,不引他说,篇目下面亦著明篇旨,同时对各篇标题作注。

陶宏景注三卷本,在长孙无忌的《鬼谷子序》、陈骙的《中兴书目》、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郑樵的《通志·艺文略》、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中均被收录。

3、乐壹注。

乐壹是第三位给《鬼谷子》作注的学者。

乐壹,有文本做乐台,据《中国人名大字典》载“乐台,唐人,有《鬼谷子》注”。

另外在唐马总《意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做“乐台注”。

但在《隋志》、《四库》本、秦刻本《鬼谷子》中,均作“乐壹注”。

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写作“乐壹”。

在这里采“乐壹注”说法。

在《隋书·经籍志》、长孙无忌的《鬼谷子序》、郑樵的《通志·艺文略》、《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
载有《鬼谷子》三卷本,马总《意林》载为五卷本。

今《四库全书·子部·意林》,依然能够看到乐注。

但《太平御览》所引《鬼谷子》的注文与四库本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那些方是乐注,其篇名亦与今四库本异。

4、尹知章注。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载《鬼谷子》有尹知章注。

尹知章,据《旧唐书·尹知章传》载“尹知章,绛州翼城人。

睿宗初即位,中书令张说荐知章有古人之风,足以坐镇雅俗,拜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

武后时翟为定王府文学,出为陆浑令,坐事辄弃官去,覃思经术,一张说荐。

为国子传士,卒官。


尹注目前国内己不见。

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已不见载,其大概亦亡于南宋时期。

但据严灵峰编著的《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所载,尹知章注尚存于日本,日本人皆川愿著有《鬼谷子考订》,即以尹知章注为底本(1)。

以上皇甫谧、陶宏景、乐壹、尹知章四家《鬼谷子》注,皆为唐前所做,为后代的学者研究《鬼谷子》奠定了基础。

唐后,还有许多注本,如宋陆可教、李廷机编写的《鬼谷子玄言评苑》,录《鬼谷子》“内篇”全文,篇名间有双行简注。

加以圈点、眉批。

其批点杂引虞集、高似孙,林希元、陈厚山、罗大经、王维祯、舒芬诸家说。

民国时期常宁尹桐阳撰《鬼谷子新释》,三卷本,民国二十年铅字排印本。

(2)民国时期俞棪的《鬼谷子新注》,以秦恩复校勘陶弘景注本为
底本,分章双行夹注,取秦汉诸家学说,以资诠诂,并校正错简、讹误。

近代房立中的《新编鬼谷子全书·鬼谷子新校》,以太平御览本、正统道藏本、秦氏嘉庆十年本、意林本、四库全书本等互校,并参考《诸子评议补录》的成果,代表了新时期《鬼谷子》注解的新水平。

另外还有棕琼评注《鬼谷子》,王导柱译注《鬼谷子方法》,方向东注评《鬼谷子》,王燕玉、张庚桃注本《鬼谷子注本点校》,徐德欢注释的《白话鬼谷子》,陈蒲清的《鬼谷子详解》等等。

但这些注本往往非从学术本身出发,而仅仅是从普及古籍知识、满足社会需求出发,并没有抓住《鬼谷子》真实意旨而任意发挥,故显得有些仓率不足,学术价值不高。

另,在《子书二十八种》里,收《鬼谷子》武进庄氏本,载为高诱注。

估计是受了高诱注《战国策》的影响,误把《鬼谷子》作《苏子》来看待。

或为《子书二十八种》版者误。

除《子书二十八种》(广文书局)外,本人没有查到有关高诱注《鬼谷子》的其他资料。

另,据顾廷龙的《章氏四当斋藏书目》载有“刘殿芬写本,朱墨笔校”。

据傅增湘编的《藏园群书经眼录》另载有别三个注校本。

(3)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对《鬼谷子》进行作注,但多非专注,或为选注,在下文里将陆续引出。

(二)、辑校。

以版本论,世传《鬼谷子》大致有正统道藏
本、子汇本、十二子本、二十子本、绵眇阁本、崇德书院本、钱遵王抄本、守山阁本、苏州文氏藏明蓝格抄本、武进庄氏本、抄补道藏本、百家全书本、鲍以文校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古书丛刊本、扫叶山房本、明临安高氏刻高金体评本、四库全书本、乾隆五十五年江都秦氏刊陶弘景注道藏本,嘉庆十年江都秦氏重刻陶弘景注三卷本、卢抱经述古旧抄补道藏本、子书百种本、指海本、人人文库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本等二十六家之多。

对《鬼谷子》的辑校工作,尽管历代都在进行,比如《隋书》、新旧《唐书》等在收录的时候都进行过辑佚和校勘,但作为专题研究,则是从明代开始的。

明焦竑校正、翁正春参阅、朱之蕃圈点《二十九子品汇释评》,有《鬼谷子》,节选,每篇有眉批、夹批、尾批,集宋明名家评语甚多,以论析辞章为主。

金堡辑评《金卫公汇选·鬼谷子》,节选,有眉批尾批,集多人评语(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汤滨尹编《历子品粹》,有《鬼谷子》,扉页题:“新锲百大家评注历子品粹,百大家批评,会元汤滨尹校,诸名家录注,书林余象斗梓。

”每家之首有汤滨尹读记,属总评性质,每篇有眉批、尾批,夹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

归有光选评《诸子汇函》,辑录宋明评点一百九十一家,其中宋十二家、元三家、明一百七十六家。

附录“谈薮”,即评论资料摘录;“诸子评林姓氏”,即评点家姓氏籍
贯仕履。

所引评语多不可靠,有的显然托名,含《鬼谷子》。

陈深辑评《明万历刊本诸子品节》,有眉批、尾批,含《鬼谷子》。

方疑的《且且斋初笺十六子》,含《鬼谷子》内外篇,无注,惟篇目下间引陶弘景注,内篇末附事略、鬼谷子考。

汪定国《诸子褒异》每篇皆有眉批,含《鬼谷子》。

焦竑纂注,陈懿典评阅的《诸子折衷汇锦》,节选先秦至唐三十六家文,加解题、眉批、尾批,含《鬼谷子》。

张懋采辑《杨升庵先生评注先秦五子全书》,每篇有评点,含《鬼谷子》。

无名氏编《十三子全书》,无序跋,目录在最末,含《鬼谷子》(白雪斋评点)。

陈继儒选评《古今粹言》,含《鬼谷子》。

明陈仁锡选评《诸子奇赏前》,含《鬼谷子》。

陈仁锡选评《子品金函》,选先秦五十二家,每家有眉批、夹批、尾评,含《鬼谷子》。

潜庵子作《校订鬼谷子》,内十四篇,转丸、胠箧二篇有目无文。

外篇题“本经阴符七篇、持枢及中经篇间引陶弘景注,前有长孙无忌序并高似孙子略文”。

吴勉学作《鬼谷子校订》,白文无注,附外篇。

原缺转丸第十三、胠箧第十四两篇。

首题“汉黄石公撰,明新安吴勉学校”,前有鬼谷子序。

清代学者继续对《鬼谷子》进行辑佚和整理,有秦恩复的《重校鬼谷子》,对《鬼谷子》各篇篇目进行认真的考订,并对《鬼谷子》佚文进行了精确的辑佚;《四库全书》本只对标题稍加注解,篇章很少注解和修正,文本是两江总督采进本。

李宝淦《诸子文粹》,节选《鬼谷子》部分篇章,有简注,并进行版本比较,补正讹脱现象。

俞樾的《诸子平议补录》,对《鬼谷子》辑校较为认真,引据《管子》、《礼记》、《国语》、《说文解字》、《尔雅》、陶弘景注校正文字文义,并附己见。

张文治的《鬼谷子治要》,节录捭阖、揣、摩、权、谋五篇,无注,加以断句。

陈乃乾的《鬼谷子校记》,以缪荃孙所藏校本为底本,校于秦恩复石砚斋刊本之上,分上中下三卷,标以文句,附以校语,以明同异,引缪荃孙、俞樾、劳权诸家校文,并自附按语。

另有孙诒让的《鬼谷子札记》,缪荃孙的《校明钞蓝格本鬼谷子》,卢文弨的《石砚斋刊本鬼谷子补正》,严元照的《校订明抄本鬼谷子》,劳权的《校正严元照本鬼谷子》,徐鲲《校述古堂抄本鬼谷子》等等。

这些校本中以秦恩复校注《鬼谷子》的成就最大,并且于乾隆五十四年和嘉庆十年两次校刻《鬼谷子》。

嘉庆十年《重校鬼谷子》本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好的版本。

(4)今人研究《鬼谷子》多是以此为底本进行研究。

今人对《鬼谷子》的辑校,尽管有唐突生的《鬼谷子与伐谋伐交》、徐德欢的《白话鬼谷子》、杨庆旺的《鬼谷子谋略》、陈英略编著的《鬼谷子神机兵法》、郑杰文的《鬼谷子传》等等,但都在前人基础上的再综述,或附会以小说形式,创新方面不是很大。

成绩较为突出的要数陈蒲清编著的《鬼谷子详解》,综合道藏本、《四库》本综合译著,附有佚文五则,
并附有其研究成果和有关鬼谷子的资料与传说。

应该说此书还是颇有价值的。

另外,《鬼谷子》大约在唐末流传至日本,受到日本历代学者的重视。

今可见较好版本者,有皆川愿的《鬼谷子考订》,二卷本,以唐尹知章注本为底本进行的校注,加假名断句,眉栏校订文字、文义。

前有安永皆川愿刻鬼谷子序,首题“尹知章注、平安皆川愿考阅”。

田冈佐代治的《和译鬼谷子》(一卷本,日文译著)在日本流传也较为广泛。

另还有儿岛献吉郎的《国译鬼谷子》(日文译述)也比较不错,以皆川愿订正本为底本,译文训点,下栏用数字标注重要词语。

参校《群书治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

这是《鬼谷子》在日本的三个本子。

二、
真伪考辨
自唐人柳宗元《鬼谷子辨》涉及《鬼谷子》真伪以后,掀起后世学者对《鬼谷子》一书的真伪考订之风。

明前多数人认为是伪书,明后学者认为不伪者居多。

近人利用出土文献和传统文献相对照,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真伪问题——部分篇章真,部分篇章伪。

(一)、伪书。

自唐以后,为伪书说比较盛行,几度已成定局。

《鬼谷子》一书真伪的问题,最早是由唐代的柳宗元提出来
的。

他在《鬼谷子辨》一文中,指出
“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所以《鬼谷子》是后世伪书。

柳氏说法欠妥。

刘向《别录》中虽然没有收录《鬼谷子》,但是不能说他并没有见过此书,因为在其《说苑·善说》中就曾引文《鬼谷子》:“《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也。

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辫之不明也。

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

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

辫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

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

”这说明,早在西汉之前,《鬼谷子》经已经存在,并为刘向所引用。

班固《汉书·艺文志》节略刘歆的《七略》,而《七略》又是承袭《别录》,所以,《汉书艺文志》未载《鬼谷子》亦不能作为《鬼谷子》是伪书的证据,况且,在《汉书》中也曾化用《鬼谷子》的文意,比如在《汉书·杜周传》中载有“业因势而抵垝”,《注》引服虔曰“低音底,垝音戏,为罪败而复抨弹之,苏秦书有此法。

”师古曰:“一说:垝读与戏同。

《鬼谷》有《抵戏》篇”。

据此来看,班固也是有可能看到过《鬼谷子》的。

在刘向、班固之前,司马迁也曾经引用过《鬼谷子》上面的原话,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载《论六家之要指》曰: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司马贞《史记索隐》谓,“此出鬼谷子,
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

”据此,实际上在《史记》、《说苑》、《汉书》上面,或直接引用《鬼谷子》原文,或化用《鬼谷子》文意。

再者,余嘉锡先生已经考证出“诸史经籍志皆有不著录之书”,“……是《七略》及《汉志》,皆有不著录之书也。

”(5)所以,柳宗元仅仅依靠“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就说“《鬼谷子》后出”,这种立论是不能成立的。

明代的胡应麟在柳宗元说的基础上,提出《鬼谷子》乃是东汉时人荟萃苏秦、张仪之书附益而成,或皇甫谧所伪造。

清姚际恒继承其说,并将伪造者定为六朝人。

梁启超赞同姚际恒的说法。

(6)张心征也持相同观点,他在《伪书通考》中说:“案《意林》注:‘鬼谷者,谓无其人,犹无是公云尔。

’斯说得之。

”则其所论亦是以人之有无断书之真伪,与胡应麟、姚际恒同。

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鬼谷子辨》亦曰:“《鬼谷子》则为东汉后晚出伪书。

”认定《鬼谷子》是伪书。

在第一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上,吉林大学古籍所吕文郁认为《鬼谷子》一书未必为鬼谷子本人所作,但该书确与纵横学派有关系;南京大学历史系范毓周则认为《鬼谷子》一书非鬼谷先生所撰写,可能是根据《苏秦书》衍化而成。

(二)、真本。

在《鬼谷子》的研究史中,亦有许多学者认
为《鬼谷子》乃鬼谷先生所作,而非伪书。

证据或论说如下:刘向《说苑·善说》中有“鬼谷子曰”段,《汉书·杜周传》中载有“业因势而抵垝”,可见,在两汉时期,《鬼谷子》一书已经在社会上流行。

到晋时皇甫谧、梁时陶宏景为《鬼谷子》作注,其中陶注今天仍可见到,此时《鬼谷子》也应该盛行于世。

刘勰《文心雕龙》也对《鬼谷子》的文学成就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隋书·经籍志》第一次著录《鬼谷子》,可见隋时《鬼谷子》是得到官方认可的先秦典籍。

《史记·苏秦列传》云:“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

东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

”《集解》云:“《鬼谷子》有《揣》、《摩》篇也”。

《索隐》曰:“王助云:《揣情》、《摩意》是鬼谷之二章名,非为一篇也。

”《正义》谓:“《鬼谷子》有《揣》及《摩》二篇,言揣诸侯之情,以其所欲切摩,为揣之术也。

”又《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索隐》:“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

”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田)庄子卒,子太公和立。

田太公相齐宣公。

”《索隐》:“庄周及鬼谷子亦云‘田成子杀齐君,十二代而有齐国。

”可见,唐代时依然有《鬼谷子》。

宋晃公武《郡斋读书志》云:“《鬼谷子》三卷,鬼谷先生撰。

按《史记》,战国时隐居颖川阳城之鬼谷,因以自号。

”高似孙《子略》:“《鬼谷子》书,其智
谋,其数术,其变橘,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

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

一翁一张,老氏之几也。

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翁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

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一代之雄乎。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鬼谷子》三卷,战国时苏秦、张仪所师事者,号鬼谷先生。

其地在颖川阳城。

名氏不传于世。

”明陆可教、李廷机二人作《鬼谷子玄言评苑》,焦竑的《鬼谷子品汇释评》,归有光、文震孟《鬼谷子评点》等,分别对《鬼谷子》进行了评说。

可见,宋明《鬼谷子》犹然流行于世。

清阮元和钱曾也认为《鬼谷子》不伪。

阮元《鬼谷子跋》中云:“元读《鬼谷子》,中多韵语。

又其《抵巇》篇曰:‘巇者,罅也。

’读巇如呼合,古声训字之义,非后人所能依托。

”钱曾《读书敏求记》:“陶宏景注《鬼谷子》三卷。

鬼谷子,无乡里族姓名字。

战国时隐居颖川阳城之鬼谷,故以为号。


今人台湾萧登福、陈英略等亦皆认为《鬼谷子》乃鬼谷先生所著。

萧登福先生著有《鬼谷子研究》,对前人的记载考之甚详。

另外,在第一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郑光、天津师大杜勇、中国文物研究所吴九龙、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陈新、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田旭东等人皆认为《鬼谷子》一书不伪。

(三)、有争议、无法确认,或认为是《苏子》。

在《鬼谷子》版本真伪校勘激励争辩过程中,还有一种观点是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不能确信其真伪。

清纪昀等“四库馆臣”针对前人对《鬼谷子》真伪评价进行了理论批驳,并自评为“《鬼谷子》一卷,旧本题鬼谷子撰,唐志则已为苏秦撰,莫能详也,其书为纵横家之祖”,“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

”认为真伪难以确定。

李学勤先生把《鬼谷子·符言》篇与《管子·九守》篇及马王堆帛书作比较印证,认为《符言》篇早于《九守》篇,从而得出《鬼谷子》部分篇章不伪的结论。

(7)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古书通例》,对《鬼谷子》作了较为详实的考证,余氏摆脱过去的单纯依靠书志材料的研究老路,从古书成书的特点出发,认为《鬼谷子》不是伪书,而是《苏子》中的一部分。

(8)
三、价值评判
对《鬼谷子》一书的评价,自古异说并存,褒贬悬殊。

早在春秋时候,孔子就对纵横家们做过评价,孔子曰:“使于四,不能专对,虽多,亦系以为?”又曰:“使乎使乎。

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及邪人为之,自上诈谖而弃其信”。

不但认为纵横家们人多而无用,反而更认为他们,谲诡多端,人品低下,不守信用。

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亦对纵横家学进行了评定:“纵横家
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上诈远而导其信。

’”真正对《鬼谷子》本书进行评价,是从齐梁时期的刘勰开始的,在《文心雕龙·诸子》中,他对《鬼谷子》的文学价值进行过简要评说:“鬼谷唇吻以策勋”,《论说》篇又说:“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

”肯定《鬼谷子》说辞巧妙,辩术奇特。

唐长孙无忌认为《鬼谷子》的思想内容是“便辞利口,倾危变诈”。

唐柳宗元在《鬼谷子辩》中否定《鬼谷子》的价值,说:“《鬼谷子》要为无取”,“《鬼谷子》后出,而险赘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其言益奇,而道益陋,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

他还对《鬼谷子》的真伪提出怀疑,认为《鬼谷子》乃后出之书,“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

柳宗元对《鬼谷子》真伪问题首次提出质疑,价值较大。

宋欧阳修对《鬼谷子》评价较高,认为此书“因时适变,权事制宜,有足取者”,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

稍后高似孙《子略》中亦对《鬼谷子》全书作出评定:“《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

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

一翁一张,老氏之几也。

《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翁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

”首次在宏观上对《鬼谷子》全文作出评价。

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里则评为“昔仓颉造字,鬼为之哭;不知
鬼谷子作是书,鬼复何为也”,评价极高。

高似孙在《子略》中高度评价《鬼谷子》:“《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

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

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

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明代的胡应鳞却对高似孙予以抨击:“高似孙之辈取而遵信之(指《鬼谷子》),近世之耽好者,亦往往如是。

甚矣哉,亦易入人邪说。

”宋濂也激烈否定《鬼谷子》一书,曾写道:鬼谷子所言之捭阖、钩钳、揣摩之术,“皆小夫蛇鼠之智。

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

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

”明陆可教、李廷机二人作《鬼谷子玄言评苑》,焦竑的《鬼谷子品汇释评》,归有光、文震孟《鬼谷子评点》等,也分别对《鬼谷子》进行了评说(前文已介绍,在此略述),并作了考证等。

此外,明郑子龙、方疑的《鬼谷子批点》、钟惺的《鬼谷子辑评》(已佚);李元珍的《鬼谷子类编》、陈仁锡的《鬼谷子奇赏》、李云翔的《鬼谷子拔萃》、高金体的《鬼谷子评点》等,亦对《鬼谷子》作出了不同的评点,但大多沿袭前人之说,此处不再赘述。

清阮元《鬼谷子跋》中提到“窃谓书,苟为隋唐志所著录,
而今仅存者,无不当精校传世,况是编为纵横家独存之子书。

陶氏注又世所久佚,诚网罗古籍者所乐见也。

”在认为《鬼谷子》是世传真本的情况下,评价其为“网罗古籍者所乐见”。

秦恩复在《鬼谷子序》评点,“今观其书,抉摘幽隐,反复变幻,苏秦得其序余即掉舌为纵月长,真纵横家之祖也”,评价颇高。

卢文弨《鬼谷子跋》只是直斥称其为“小人之书”,但并没列举出任何证据,有主观臆断之嫌。

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评《鬼谷子》为“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承认“非后世所能为也”。

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鬼谷子辨》,对鬼谷子其人其书进行研究,“今传《史记》、《国策》所载苏氏兄弟之辞,而《鬼谷子》则为东汉后晚出伪书,不得谓今《鬼谷子》即出《汉志》、《苏子》三十一篇”。

(9)稍后蒋伯潜在《诸子通考》中也对鬼谷子其人其书进行讨论,并否认鬼谷子史有其人。

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古书通例》中作了较为详实的考证,认为《鬼谷子》不是伪书,而是《苏子》中的一部分。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张心征《伪书通考》、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等均对鬼谷子其人其书问题有所阐发,但均未能超过余嘉锡先生。

五十年代后,台湾学者梁嘉彬、赵铁寒等也曾进行专门研讨,但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成就不大。

近代的学者则大多是从《鬼谷子》思想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对全文进行研究,运用鬼谷子的各种思想为时代所用,如唐突生编著的《鬼谷子与伐谋伐交》、黄石公编著的《白话鬼谷子》、杨庆旺编著的《鬼谷子谋略》、王少华撰写的《<鬼谷子>与管理艺术研究》、许富宏撰写的《<鬼谷子>中的心理学思想》、陈英略编著的《鬼谷子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