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提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探索发展农业服务业,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已刻不容缓,
本文结合埇桥区三农工作实际,对全区农业的服务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服务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农业服务业主要是指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和农业生产者;服务内容一般是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整合营销,以及农资、农机、供销、气象、加工服务、水利、植保、收割、林业、畜牧兽医、水产等专业服务。发展农业服务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在07年2月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上就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当前,我区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期,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等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富民强区,皖北崛起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农业服务业建设,把其当作现代农业建设的切入点来抓,已成为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实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埇桥区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为适应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的要求,积极培育交通运输、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科技、农民培训、农村金融等行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为农服务体系,推动了现代农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

全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其中种植业52个,畜牧35个、水产1个、特产品7个,其余类8个,发展专业合作社33个,入会入社农户数量达到16723余户,从业人员达到13000余人,以市无籽西瓜协会、邵杨大葱协会、王圩蔬菜协会,夏刘寨村种植合作社、永镇甜叶菊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组织完善,体系健全、功能齐备、效益较好的能连接市场和农

户生产经营“纽带”的经营服务典型组织得到大力扶持和发展,完善了生产经营间的利益连接方式,并发挥了营销、指导、生产、增收的重大作用。

(二)、市场经营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已培育种粮大户32人,省市区各类致富带头人120余人,发展农民经纪人15000多人,拥有民间运销组织53个,经营大户队伍的发展壮大,活跃了市场,畅通了流通渠道。
(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以乡镇农技站为重点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得到整合加强,目前全区共有基层农技综合站16个,农技推广服务覆盖全区所有乡村;以经营为主体的农贸公司,科技服务实体也迅速发展,并参与技术推广等农业服务,经不完全统计,仅光彩城大市场就有科技服务经营实体300余家,并涌现出时村镇张亚洲植保服务队等典型;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为主体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也日渐完善。已建成以“埇桥区农业信息网”和“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平台、农业各涉农部门及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站(点),延伸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中介组织、乡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主的完整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并拥有信息站所30余个。
(四)、农业金融服务悄然起步

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带动了农业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种金融服务广泛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农机具购置贷款等;同时农业保险业也开始起步,09年由区政府和省农业财产保险公司签约,启动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农业保险的试点。先期推出小麦、养猪和农民人身意外险。农民每亩水稻、小麦只需参保费5元,生长期内如因自然灾害发生了绝收,就可获得每亩地100至200元的赔偿。其中,5元的参保费农户只需承担一半,其余一半由区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农业保险补贴资金承担。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推广力度,将“农业保险”纳入政策性“绿箱”,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减少自然风险对农民造成的损失。
二、我区农业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不足,农业服务比重偏低

我区农业服务业比重为35%左右,比重明显偏低,与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和发达国家(其中美国为76%)的差距十分明显。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供给与需求双重不足。一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导致农业服务业发展不足。二是农业企业效益低和农

民收入少,只愿接受免费服务,不愿接受有偿服务,直接影响了农业消费、农业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二)、结构不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埇桥区农业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主要体现在常规单纯的农药、种子经营、技术指导等传统农业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服务、农机跨区作业、农业技术承包服务等新兴农业服务业发展不足。主要原因是对新兴农业服务业的地位认识不够及投资扩张不足。
(三)、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功能弱

全区现有乡镇农技站28个,农技推广专业人员97人,其中高级4人中级28人。但办公条件差,推广工作经费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无必要的化验、检测仪器设备,使服务功能农业发挥,加上技术推广断层,没有村级农技人员,使农业服务没有到位,效果弱化。
(四)、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业跟不上
特别是农业、农民和小企业贷款难,单一农业经营实体抵御风险能力差。
(五)、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全区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百余家,且规模小,不能适应农业服务的发展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组织发展资金不足、自筹资金难,支柱产业少、政府扶持资金投入不够、企业自身管理跟不上。
(六)、龙头企业带动水平有待于提高

全区现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区级龙头企业50家,每年农产品加工总量300多吨,加工产值20多亿元,带动农户10万户。但存在龙头企业多而不强,牵动能力较低;与基地结合程度差,比例失调;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意识差,出口创汇能力弱;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放任自流现象严重;土地流转速度较慢,集约化经营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七)、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时效性、及时性差

尽管我区已完成区级农业平台和90%乡镇信息服务站,已培训农村信息员120多名,但网络延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从信息行政村的覆盖面来看,“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是阻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子。尤其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站的建立、人员的配备、设备的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的方式,亟需探索新的方法。

(八)、农业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受计划经济顽疾的影响,现在农业经营者和消费者,仍习惯于找政府、托关系解决问题,农业服务实体难以得

到有效发挥,竞争力较弱。
三、加快埇桥区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加强农业服务业建设,应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对服务对象-广大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单位和个人,从农业政策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
(一)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为重点,建立完善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
重点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宏观指向,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实施综合配套,建设高效灵活、上下贯通、左右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强化拉动能力,培育货畅其流的市场体系。一是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扶持和发展多专业、多品种的长途调运、销售的民间运销队伍,促进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流通;二是培育和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产销衔接、内外相连、城乡开通的大流通格局。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原有的农产品综合市场的辐射功能,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流通,四是积极组织优质农产品参展,增强产品知名度,提高生产效益。五是加快“农改超”步伐。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改超”和“农加超”,走农贸市场超市化之路。推广
“衔接基地、连锁配送、全程控制、保险承诺”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2、加强资金融通服务,建立资金投入体系。一是突破信贷等专项信贷资金的使用范围,重点是向有效益和发展前景看好的项目增加资金投入。二是打破农业项目申报的资质限制,支持从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户、企业多方引进项目、争取资金。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对口帮扶资金,增加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充分发挥民间资金雄厚的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资金流通能力。

3、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大力推动“科技兴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针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计划地安排科研攻关。积极抓好技

术培训和推广,建立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农业示范区、示范点,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强化技术部门专业化服务功能,建立农技服务组织,及各类农研会,走科技带动产业化发展之路。鼓励各种类型的科技人员大力开展科技承包,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到产业化发展第一线去建功立业。三是强化运行机制服务。加强产前产中产后配套建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二)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建设为中心,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

1、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包括推进广播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的等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推进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注重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村组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干事创业的农业信息专业队伍。

2、加快信息服务应用的系统建设。重点是抓好“二个平台、三个系统”建设,即抓好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抓好农村致富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抓好乡村电算化应用系统建设,抓好农业农村社会化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抓好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集中在区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以“埇桥区农业信息网”和“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平台、农业各涉农部门及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站(点),延伸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中介组织、乡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主的完整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农业信息和咨询服务进村入户到企。

3、强化农业信息综合项目的投入。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抓好农业信息服务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资金或支农资金来重点扶持本地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宽带进乡入村功能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农村示范村镇的政务信息网站群建设工程,“三电合一”工程等,并结合农技110、供求一站通等工程的实施,不断推进信息的普及化,提高普通农户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推进信息化的普及速度,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从而真正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

争能力

1、以科技知识培训为重点,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平台建设。结合“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整合人才教育培训资源,启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分行业、分层次地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培训网络。采取以会代训、科技讲座、参观考察、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的合作理论、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争取两年内轮训一遍。并重点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每年至少培训200人次,三年内轮训一遍,确保每个专业社、协会有二至三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将农村种养加大户、农民经纪人的培训,纳入各级培训计划,促其提升素质,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

2、以市场活动为重点,建设合作经济组织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博览会、产销洽谈会,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打开通道。依托信息网络,建立综合性的“合作经济信息网站”,并在区级网站上建立网页,每个合作经济组织设立网络终端,争取实现区、和合作经济组织及会员三级联网,同时搞好与其他涉农信息网站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贯通,并积极发展网上交流、网上宣传和网上交易;支持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

3、以多元的投入为重点,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平台。采取财政扶持、会员入股、银企联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建区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担保公司,与有关金融机构合作,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贷款担保支持,解决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完善政府搭台,“银企”合作为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四、当前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结合我区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突出工作。

(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服务。近几年,各地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最大工程来抓,充分利用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大力开展劳务中介服务,以农村劳务中介服务为重点的农经五项服务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开展农民

创业培训与辅导,改善创业环境,探索创业孵化机制,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鼓励法人与自然人开展劳务中介服务,推进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完善南北对接机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券制度。


(二)、搞好试点农业观光服务。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需求,把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以观光农业为突破口,拓展农业功能,着力培育农业主题公园,完善提高农家乐观光农业专业村;重点建设四大休闲观光农业群,即宿州市小黄河观光农业园、五柳观光农业区、曹村、解集丘陵生态观光农业区、沿汴河观光农业带。突出文化、生态、科教和载体功能,开发和完善一批农业观光休闲区,规划和建设一批生态休闲度假区,完善和发展一批农业科技主题园区,宣传和举办一批农事节庆、节会。加大观光农业发展宣传、推介、展示、考评、考核力度,推进观光农业发展促进工程。

(三)、扩大试点农业保险服务。
继续在小麦、生猪等农业保险服务的基础上,扩大农业保险对象的范围,延伸的其他大宗农作物和特色农业产业上,使农业生产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提高农民生产和投入的积极性。

(四)、抓好良种服务。良种是农业服务业最基础的产业。近年来,种子市场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种子种苗产业的蓬勃发展。培育了德龙、绿风等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当前良种服务业要加强种子企业的整合,推进种苗专业化生产,做强做大良种产业,提高种业市场竞争力。

(五)、开展农资连锁经营服务。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是净化农资市场,保证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以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和统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资连锁经营,初步凸现了高效、畅通、有序的农资经营新体系的优势,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六)、探索新型农技服务。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各类农民中介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改革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扶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技物结合型的技术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信息等经营

性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充分调动农业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