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群体行为与组织管理(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家克瑞奇(D.Krech)等认为,一个士 气高昂的群体应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 群体内部凝聚力高,群体的团结并非 源于外在的压力,如监督、控制等;
第二, 群体内部无敌对的小群体倾向; 第三, 群体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冲突
的能力;
第四, 群体成员对群体具有较强的认同
续 感和归属感;
三、 群体的功能
(一) 群体对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对成员心理的影响与改变
–群体可以使成员满足其安全需要; –群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的归
属需要;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尊重需要; –群体可以满足成员的成就需要。
பைடு நூலகம்
2、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和改变
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和改变主要 表现为四个方面:
影响。
续 3、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为组织目标服务 –(1)要做好非正式群体中心人物的思想工 作。
–(2)增进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意见与感情 沟通。
–(3)发扬非正式群体的优点,自觉修正管 理中的不足。
–(4)引进竞争机制、公平机制,协调非正 式群体成员的行为。
4、要分化消极非正式群体。
续
–对于那些对组织运作起着明显消极影响的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致弱作用 –(3)社会趋同作用 –(4)从众效应
(二) 群体对组织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群体是组织的正常工作机制,组织 一般必须通过群体达成或实现其总目标。
–其次,群体是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载体和 对象。
四、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一)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非 正 式 群 体 形 成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概 括 起来说,主要包括三种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时空条件
2、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消极 的影响。
(四)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1、应努力加强正式群体的影响力,使 正式群体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良好 的信息与感情沟通。
2、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1)了解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2)认清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背景及现状; –(3)分析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或组织的
第五章 群体行为与组织管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 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集 合体。
– 首先,群体成员有其共同的目标 – 其次,群体成员存在明确的群体意识 – 第三,群体拥有公允的 – 最后,群体存在一定的结构
二、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指那些由官方正式文件明文 规定的群体。
–正式群体是一种工作群体或称为职能群体, 这种群体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达成组织特 定目标而设立的。
2、非正式群体:是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自 发形成的群体。
–这类群体往往是由一些性格相投、志趣相近、 信念一致、感情亲近、关系密切的个体在人 际交往过程中聚合而成的。
第五, 群体目标不只是群体领导者了解, 所有成员都能明确了解;
第六,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领导者持 肯定与支持态度;
第七, 群体成员承认群体存在的价值, 并有维护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
表明,群体的规模、群体规范也会影响群体凝 聚力。
(三) 群体凝聚力与 生产效率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曾借助实验, 专门探讨过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该实验研究对于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 要启发作用。
1、实验变量: 自变量:凝聚力 诱导 因变量:生产效率
工作时间
实验小结
沙赫特的实验说明,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 关系受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
因此,组织或群体的领导者在增进群体凝聚力 的同时,必须加强成员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克 服群体中的消极因素,使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 协调统一,做到这一点是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 基本保证。
四、群体士气与生产率
–群体凝聚力还可以理解为群体对其成员的 吸引力和向心力。
–概 括 起 来 说 , 群 体 凝 聚 力 实 质 是 指 群 体 对 其成员的吸引力程度。
2、高凝聚力群体的特点
一是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和谐、稳固;
二是群体成员乐于加入到群体中来,积极参加 群体组织的各种活动,群体每个成员都具有较 强的向心力;
2、诱导:即对群体成员进行劝导,以影响和改变 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分正诱导和负诱 导。
分组
续
高
C组:
A组:
负诱导
正诱导
高凝聚力
高凝聚力
凝聚力
D组:
B组:
负诱导
正诱导
低 低凝聚力
低凝聚力
负
诱导
正
生产效率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图
@
工作时间
生产效率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图
A组 B组 D组 C组
(一) 什么是群体士气 管理心理学者史密斯(G.R.Smith)等人把士
气定义为“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 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达成群体目标”的 一种态度。
概括而言之,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愿意为达到 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群体态度,它源 于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二)士气高昂的特征
(二)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首先,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非正式群体的中心人物具有较强的
权威性。 第三,非正式群体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以
及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 最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归属具有重叠性。
(三) 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具有两 面性:
1、一方面非正式群体可能对正式群体 形成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是成员对群体拥有责任意识,自觉维护群体 的利益和荣誉;
四是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自 豪感。
(二)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群体成员的相容性; 2、群体成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3、群体的领导行为与管理方式; 4、群体目标的设置; 5、群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除了上述五种大的影响因素之外,一些研究还
非正式群体,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成员的心
理和行为,使之不要越走越远;
–另一方面还要运用一定的手段分化非正式 群体的结构。
–对于那些破坏性非正式群体则应坚决取缔 之。
第二节 群体内部的互动行为
一、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 (一) 什么是群体凝聚力 1、涵义
–群体凝聚力即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及共同 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
第一, 群体内部凝聚力高,群体的团结并非 源于外在的压力,如监督、控制等;
第二, 群体内部无敌对的小群体倾向; 第三, 群体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冲突
的能力;
第四, 群体成员对群体具有较强的认同
续 感和归属感;
三、 群体的功能
(一) 群体对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对成员心理的影响与改变
–群体可以使成员满足其安全需要; –群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的归
属需要;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尊重需要; –群体可以满足成员的成就需要。
பைடு நூலகம்
2、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和改变
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和改变主要 表现为四个方面:
影响。
续 3、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为组织目标服务 –(1)要做好非正式群体中心人物的思想工 作。
–(2)增进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意见与感情 沟通。
–(3)发扬非正式群体的优点,自觉修正管 理中的不足。
–(4)引进竞争机制、公平机制,协调非正 式群体成员的行为。
4、要分化消极非正式群体。
续
–对于那些对组织运作起着明显消极影响的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致弱作用 –(3)社会趋同作用 –(4)从众效应
(二) 群体对组织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群体是组织的正常工作机制,组织 一般必须通过群体达成或实现其总目标。
–其次,群体是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载体和 对象。
四、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一)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非 正 式 群 体 形 成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概 括 起来说,主要包括三种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时空条件
2、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消极 的影响。
(四)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1、应努力加强正式群体的影响力,使 正式群体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良好 的信息与感情沟通。
2、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1)了解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2)认清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背景及现状; –(3)分析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或组织的
第五章 群体行为与组织管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 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集 合体。
– 首先,群体成员有其共同的目标 – 其次,群体成员存在明确的群体意识 – 第三,群体拥有公允的 – 最后,群体存在一定的结构
二、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指那些由官方正式文件明文 规定的群体。
–正式群体是一种工作群体或称为职能群体, 这种群体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达成组织特 定目标而设立的。
2、非正式群体:是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自 发形成的群体。
–这类群体往往是由一些性格相投、志趣相近、 信念一致、感情亲近、关系密切的个体在人 际交往过程中聚合而成的。
第五, 群体目标不只是群体领导者了解, 所有成员都能明确了解;
第六,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领导者持 肯定与支持态度;
第七, 群体成员承认群体存在的价值, 并有维护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
表明,群体的规模、群体规范也会影响群体凝 聚力。
(三) 群体凝聚力与 生产效率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曾借助实验, 专门探讨过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该实验研究对于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 要启发作用。
1、实验变量: 自变量:凝聚力 诱导 因变量:生产效率
工作时间
实验小结
沙赫特的实验说明,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 关系受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
因此,组织或群体的领导者在增进群体凝聚力 的同时,必须加强成员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克 服群体中的消极因素,使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 协调统一,做到这一点是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 基本保证。
四、群体士气与生产率
–群体凝聚力还可以理解为群体对其成员的 吸引力和向心力。
–概 括 起 来 说 , 群 体 凝 聚 力 实 质 是 指 群 体 对 其成员的吸引力程度。
2、高凝聚力群体的特点
一是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和谐、稳固;
二是群体成员乐于加入到群体中来,积极参加 群体组织的各种活动,群体每个成员都具有较 强的向心力;
2、诱导:即对群体成员进行劝导,以影响和改变 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分正诱导和负诱 导。
分组
续
高
C组:
A组:
负诱导
正诱导
高凝聚力
高凝聚力
凝聚力
D组:
B组:
负诱导
正诱导
低 低凝聚力
低凝聚力
负
诱导
正
生产效率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图
@
工作时间
生产效率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图
A组 B组 D组 C组
(一) 什么是群体士气 管理心理学者史密斯(G.R.Smith)等人把士
气定义为“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 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达成群体目标”的 一种态度。
概括而言之,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愿意为达到 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群体态度,它源 于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二)士气高昂的特征
(二)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首先,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非正式群体的中心人物具有较强的
权威性。 第三,非正式群体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以
及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 最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归属具有重叠性。
(三) 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具有两 面性:
1、一方面非正式群体可能对正式群体 形成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是成员对群体拥有责任意识,自觉维护群体 的利益和荣誉;
四是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自 豪感。
(二)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群体成员的相容性; 2、群体成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3、群体的领导行为与管理方式; 4、群体目标的设置; 5、群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除了上述五种大的影响因素之外,一些研究还
非正式群体,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成员的心
理和行为,使之不要越走越远;
–另一方面还要运用一定的手段分化非正式 群体的结构。
–对于那些破坏性非正式群体则应坚决取缔 之。
第二节 群体内部的互动行为
一、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 (一) 什么是群体凝聚力 1、涵义
–群体凝聚力即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及共同 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