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营销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营销研究

论文

课程数字媒体传播理论

姓名陈甜甜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学号**********

2017年1月10日

摘要

微信凭借丰富的表达形式、点对点的传播方式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沟通和获取资讯的信息交流渠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号上线至今,已经走过了近 4 个年头。从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到现在企业、品牌、商家以及个人重视的营销平台,公众号的运营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微信平台的特性以及内容功能,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特性,最后讨论了微信公众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优势。

关键字:微信公众号;运营;传播特性;优势

一前言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信、微博、APP 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也蓬勃发展起来。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为渠道,以及电脑、手机、ipad 等终端,采用更加民主个性的表达方式、快捷迅速的消息推送,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本文着重讨论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性以及传播方式,并就微信公众号在传播营销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简介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曾命名为“官方平台”和“媒体平台”,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微信在2013年8月5日从4.5版本升级到5.0版,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也做了大幅度调整。微信公众号是媒体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的新方式。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

微信公众平台分订阅号和服务号、企业号三类平台,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实现展示商家微官网、微社区、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还可以实现部分轻应用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至2014年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账户已经超过600万。这是微信的一个附带功能,任何个人或组织均可免费申请微信公众帐号,获得帐号后可通过后台编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并群发给订阅该帐号的用户。每天可群发一次,分多图文和单图文信息,具体根据发布者的编辑决定。

四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结合运营主体及主要内容特征,当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可细分为新闻阅读类、综艺明星类、科技数码类、生活购物类、影音娱乐类、社区交友类、文化教育类、地方政务类、公共名人类等几个大类。

其运营主体主要包括四类:第一,官方微信平台,一般由门户网站频道申请

管理,如腾讯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等;第二,传统广电及平面媒体申请管理的,如央视、南方周末、每日头条、百姓关注等;第三,独立科技媒体,如虎嗅网等;第四,自媒体,如逻辑思维的创建人罗振宇等知名媒体人。

“门户网站频道、独立新闻媒体进驻微信时间较早”,因其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吸引力,能在较短的时间获取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的订阅量。比如贵州电视台频道申请管理的“百姓关注”官方微信平台,拥有上百万的订阅量,其“百姓关注”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在本土拥有同类节目最高的收视率,其官微一出便获取了较高的订阅量。

五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具有在融合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从宏观上呈现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但不同于微博任何一个网节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公众平台的所有网节的信息(主要指分享)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总的信息流之中。微信公众平台中人际传播的交互性被发挥到极致,受众可以迅速及时的反馈信息。从微观上则强调一对多的点对点的传播结构,推动信息流进入传播系统,并通过受众的反馈,最终构成一个或闭合或开放的传播系统。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的形式则是多种媒介(如书面媒介、声音媒介、视频媒介、触摸媒介)的杂交或融合协同而释放出的传播形式。

5.1 宏观传播流程

从推送者到受众产生信息流,从受众到推送者产生反馈的信息流。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内容、形式往往不同。信息流量有大有小,对于推送者而言,收到的反馈信息流越多,则表示收到的反馈信息越多,与受众互动的越多,通常也可以判断,此公众账号的受众多,而且活跃度高。对于受众而言,收到来自推送者的额信息越多,则表示受众关注的微信公众账号较多。从宏观角度讲,在公众传播平台中,推送者也可以充当其他公众账号的受众,即推送者与受众是一组相对概念,但是两者的角色不可互换。由于“分享”功能的设置,受众变成了关键节点。受众分享,则从推送者到消息被分享,构成开放的传播系统:受众不分享,则从推送者到受众变为闭合的传播系统。

5.2 微观传播流程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消息的推送者只有一个,通常会有多个受众。受众与受

众之间依旧是独立的个体。推送者向受众传递产生信息流,受众反馈产生信息流。尽管同样是信息流,但两者并不一样,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对于没有与推送者直接互动的受众,表示没有正面进行反馈。在受众的关节点上,有的选择分享,使整个系统变为开放的传播过程,尤其使得代表大众传播的公众平台和代表人际传播的朋友圈实现完美结合;有的受众选择不分享,则受众成为闭合点,公众平台的传播则变为闭合传播系统。在微观结构中,机构成为传播者就不能再充当此系统中的受众,同样,受众充当受众的角色,也不能上升为内容推送者。两者不可互换。

5.3 传播结构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符合手机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由于手机的界面屏幕相对较小,且信息的传输还有流量的限制,因此,人们用手机的阅读方式主要是以浅阅读为主。为此手机媒体的内容特点往往呈现为短小精悍、图文结合,极少有长文。与此相适应,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也是非常简洁,文字表述在对内容进行充分表达的同时,也是追求短小精悍、简单易懂。在版面设计上注重视觉传达,突出图片在迅捷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在字体上强调简捷,字号、行距都较大,以凸显手机阅读的适应性要求。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结构中,其信息的发布者是唯一的,他们或是注册者,或是运营者。公众号中的信息向所有微信用户开放。微信用户只是通过“订阅”,即可获得发布者定期更新的内容。而订阅者可以通过“点赞”、“留言”等方式反馈信息。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系统结构是一种“一对多”的结构,即一个信息传播者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对应众多的“订阅者”。而这一传播的结构模式也为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在这里以传统的广电媒体公众号为例,它们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利用公众号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和营销,成为实现媒介融合的突破,为其在新媒体高速发展境况下的媒介生存提供了一条比较亲民、传播效果更为直接的渠道。借助公众号这一社交媒体平台,广电媒体助推了融合互动的进程,在传播特征上比较突出地呈现出以下优势。

1. 传统媒体的传播“触角”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