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提要】以牺牲生态谋求经济增长、以牺牲劳工谋求资本增值、以牺牲他人谋求自身福利、以牺牲整体谋求局部发展、以牺牲长远谋求眼前利益、以牺牲精神谋求物质占有、以牺牲后代人谋求当代人享受,这种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正面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作为全人类精神财富和工人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不仅给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而且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蕴涵的循环和节约经济思想、适度人口思想、全面协调发展思想、适度和绿色消费思想,是指导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私有化是过去和当今世界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根源,践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正是回归和推动马克思主义指向的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节约经济适度人口绿色生产和消费
作者程恩富(1950-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北京100732);王中保(1976-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10073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倡导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集中体现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因为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本的发展、不全面的发展、非协调的发展,以及非和谐的发展,都将导致发展的延缓或者停滞,是不可持续的。
同时,我们看到,可持续发展涉及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伴随当今世界的经济日益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当今世界的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除中国之外的世界赤贫人口还在继续增加,全球失业人口居高不下,劳动人口的人均工作时间减少徘徊不前、甚至变相增加。全球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还不断地开拓新的投资领域和扩大生产规模,以更快的速度耗尽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并不断地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有害物质。以追求享乐和功利为时尚的现代人类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还在不断地挖掘人的消费潜能和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并不断向自然界遗弃更大规模的生活垃圾。现代工业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超过自然本身的吸收能力、补偿能力、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这不仅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处于危险之中,人类正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危机。
因此,人类不得不思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不得不反思以牺牲生态谋求经济增长、以牺牲劳工谋求资本增值、以牺牲他人谋求自身福利、以牺牲整体谋求局部发展、以牺牲长远谋求眼前利益、以牺牲精神谋求物质占有、以牺牲后代人谋求当代人享受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得不挖掘当代人类社会经济走向不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深层根源,不得不探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式和前景。作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在发展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把自然置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地位,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自然资源。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
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自然不仅给人类生产和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活动场所,甚至直接提供生活资料,而且自然环境的差异是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制约着社会生产的布局、结构和规模。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否则,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人类就不能够也无法在地球上生存,当然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表明,自在的自然世界自身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导致发展的非可持续性。恩格斯告诫人类,“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恩格斯当时就看到人类因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遭受到的惩罚和导致的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4]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指明,作为自为的、主体的人,能够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保持发展的持续性。既不主张忽视和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控制”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又不主张人是自然奴役和无条件地顺从自然的“生态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符合“生态原则”或“自然原则”的前提下达到经济丰裕和社会自由的充分实现。
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资源限制的关系。缺乏环保意识、忽视生态自然规律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发展的非可持续性;而注重环境保护、尊重生态自然规律的集约式的经济发展又会有助于环境的改善,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不能因为保护环境就“限制增长”或者要求“零增长”或“负增长”。若不解决人口的贫困问题,也不可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贫困人口会为短期生存需要而破坏环境和掠夺性使用自然资源。因此,停止经济发展,甚至负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解决环境问题。同样,既不能因为经济发展受到现有资源的约束而放弃经济发展,又不能因为人类开发新资源的潜力巨大,而在经济发展中不注重资源节约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停止经济发展或者采取负增长只能是延缓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并没有解决现有的资源的有限性问题。而经济发展却给人类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开发新资源和替代资源。人类发展史也正如此,以能源为例,19世纪中期以前,人类能源以柴草为主,在1860年全世界的能源结构中,木柴占75%,煤以及少量的石油、天然气仅占25%。1900年,进入煤炭时代,煤在能耗中占到57.6%,柴草下降到40%以下。20世纪60年代中叶,进入石油时代,石油和天然气在总能耗中的比率超过了煤炭。虽然以现有已探明的储量和开采趋势等数据进行乐观的估计,煤和原油也将会在未来200-300年的时间内开采完和消耗尽。[5]但是,人类一定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科技能力在煤和石油枯竭之前开发出更经济的替代能源。然而即便如此,人类依然需要节约和集约地使用这些能源资源,因为这些能源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释放的过量温室气体和大量有毒气体如果没有处理,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为保持发展的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