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与价值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货币与价值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摘要

如何正确理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当代金融经济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货币与价值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出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使金融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加大, 大大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可能性, 因此要注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货币;价值;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货币,如同凯恩斯所说,除了疯人院的人外,任何人都喜欢它。但货币又十分奇特和古怪。弗里德曼说,研究货币的货币学家,经常受到货币的愚弄,就象恋爱的小伙受到女朋友愚弄一样,爱恨交织。东亚金融危机不就让人目瞪口呆吗?资本主义的历史画卷就从货币开始展开。在此之前,货币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货币的形成,是由商品的价值形式演进而来的。

价值形式的演进过程有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物物交换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一种商品的价值有了一系列的等价物——商品的价值第一次体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但此时商品全体,它们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一种商品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劳动一般的性质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

所有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都通过这个特定的商品表现出来。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商品的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

4)货币形式阶段:货币是商品价值最成熟的表现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货币的形成与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趋势:

1)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

2)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形制逐渐缩小到货币的符号化(金属币、纸币)。

3)从货币的有形化到货币的观念化,这是当今出现的新的趋势。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揭示:货币是价值形态与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史的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因为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来表现的,因此,随着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原始公社阶段,在公社之间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可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还不多,随着一些偶然的交换行为的出现,价值也就偶然地表现出来,产生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用于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一种物品不再偶然地同另——种物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同许多种物品相交换;这时,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不再是偶然地被另一种物品表现出来,而是经常地表现在许多与之相交换的物品上,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交换已经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行为。交换物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时,直接的物物交换就产生了很多困难。这就迫使人们采用迂回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众多参与交换的物品中,人们逐渐会发现有某种物品较多地参与交换。并且能够为大多数人所需要。于是人们就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这种物品,再用它去换成自己想要的物品,从而这种物品也就成为交换的媒介。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发展为利用某种物品充当媒介的间接交换了。与此相适应,价值表现形式也发生本质的变化:不再是一种物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其他许多物品上,而是许多物品的价值经常地由一种物品来表现,这个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就是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交替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表现时,这种价值形式就成为货币形式。

在经济活动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 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

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由于虚拟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使资本市场积聚了大量货币。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与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有统一的价值形态,它们之间可以通过货币这一媒介而转换,转换必然带来这两个经济体状态的变化,改变他们的稳定和均衡水平。可以认为通货紧缩实际上是货币数量相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和虚拟经济发展严重不足而产生的,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失衡造成的,既有实体经济的问题,也有虚拟经济方面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货币供给量与这两方面需要之间的关系失衡。原来只考虑实体经济与货币,不能解释为什么货币供应增多,实体经济不胀反缩,现在考虑到虚拟经济的因素,一切问题便豁然开朗了。当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时候,如果虚拟经济活动,如证券的投机活动膨胀,往往会有更多的货币压向证券市场。GDP越是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证券市场就越是容易得到较高的股息、红利和利息,证券的价格就会提高。在经济前景看好的时候证券的投机也就越活跃,就越容易引发证券市场的过度活跃,货币的供给量增加,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就相对较小。

如果说,实体经济是以商品或服务的创造为基础的(已经创造的价值),以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来实现其价值的,以商品或服务为买卖标的的,以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和使用价值为目的的,通过劳动实现其价值物化为商品价值的,以商品供求规律为依据的(各种实际商品与服务的实际供需关系围绕商品服务价值变化),消费货币与投资货币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实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投资资本在各实体经济产业间的转移。商品价值,即劳动价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早期的资本主义是实体经济时代,即商品经济时代。

实体经济应该是以获取商品服务的使用价值的经济,不能简单以其商品实物形态定义实体经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的定义也是以获取商品使用价值的定义,由此定义实体经济为好。而当代经济中,大宗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都不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已不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如零售业是实体经济,因为他是提供服务价值,也是物化在商品上的价值,跟物流行业一样。例如我们现在经常会上淘宝网、携程网买东西买机票或订房间,虽然在网络上,虚拟的,他们是提供了服务,提供了使用价值,尽管他们本身不提供机票、房间、但他们也是商品中的一环,商品服务价格中包含了他们创造的价值的部分,他们还是实体经济范畴,不是为了资产转移增值。

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在于劳动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体经济包含商品与服务两个方面,其劳动都有社会价值,都能满足社会需要。实体经济的价值也有可能泯灭,主要是体现在由于科技进步、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制度变迁等因素引起的社会需求变化而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