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英语课程标准》将“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列为基本学习策略之一。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系统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时代的需要,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

三、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课堂当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问题。

2)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性的协同发展。

3)由于本年级学生整体基础比较差,通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共同提高成绩。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分析目前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

2)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方法及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取得成功

六、研究对象:本校七年级学生(40人)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首先对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进行学习,结合我校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指导本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对学生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及开学对学生进行

摸底,掌握研究实施情况,使实验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认真撰写经验总结,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以此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八、实验步骤:

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在各班原有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基础上,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行为习惯,文化背景,初步构成分组方案。

实施阶段:2008年2月-2009年10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切实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总结,撰写报告

九、课题研究过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

首先带领学生学习了关于“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动手查资料,对合作学习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就为学生以后在课堂内外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特别强调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方式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小组。将学生进行了“异质”分组,即把成绩、特长、性别、爱好等各不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六人小组前后排合作效果最佳,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十二人小组合作最佳。十二人小组是将两个六人小组进行合并。在一学期中,每个六人小组的组员固定不变,十二人小组的组员也固定不变。

3、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人人参与,共同完成任务。为了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尽快尽美的完成任务,要对各六人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分工分别是:合作小组长——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内进行调控,课外精心管理;记录员——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监督员——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各尽其责;资料员——资料搜集;对外发言人——组外交流、向老师、相关人员交流信息等。

4、有效合作

通过在生词、阅读、分角色朗读对话、口语交际、写作等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调控下共同探究,完成任务;反馈交流;老师小结。经过课内外的合作,校内外的合作,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实现了有效合作。

(二)合作学习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流程的设计根据教材性质、教学时间、学生学力来安排。一般流程如下:

(1)全班教学。在导入和准备阶段,建议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全班授课。(2)分组探究学习。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期间,小组同学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借助合作学习菜单,完成小组学习内容,并保证组内每一位同学理解、掌握该内容。(3)交流反馈。各小组汇报合作探究学习结果,学生和老师分享成果,及时反馈,确保学习结果的正确性。

(4)学习评价。教师评价小组合作技能、学习效果,得出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和个人得分,及时公布优秀小组和进步个人并做好记载。

十、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图书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

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三)教师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水平,认为通过努力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可以被改进和提高。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通过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把学生转变为更有知识和更能投入地学习的人而使其“增值”。合作学习将师生互动作为教学的前指导性因素纳入教学系统,扩大了教学系统外延,并将之视为教学过程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

十一、课题研究的反思

回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过程,发现了以下问题:

1、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合作学习失去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该讲的不讲,该示范的不示范,该指正的不指正,没有给孩子及时的帮助与指导,“点与拨”是合作学习的“养分”,没有“养分”合作学习就会枯萎,教学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2、缺乏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职责分工,合作学习变成个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目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行其职。如果在练习中,同学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小组合作成份,这都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原因。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合作学习变成个人学习,如果学生明确了分工,就会增强责任感,相互的支持与配合就会更默契。

3、有时教师布置任务后,没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立即分组合作解决,缺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独立创造性。在强调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4、在课堂上不能滥用合作学习,该合作时再合作,即对太难的问题进行合作,否则会造成课堂上的混乱,也浪费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