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政理性论文
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

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摘要】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微博问政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
通过利用微博平台进行问政,可以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提升政治参与的便利性,促进民主治理的实践。
微博问政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微博问政机制,促进公民更多参与政治事务,实现更加民主和开放的政治环境。
通过微博问政,公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和民主化,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关键词】微博问政、公民政治参与、路径创新、政府互动、政治参与便利性、民主治理、完善机制、促进参与、新途径、公民政治事务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
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影响力,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公民用于问政、发声和参与政治讨论。
政府部门和公民纷纷将目光转向微博平台,通过互动和沟通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和提升。
在过去,公民对政治参与的途径有限,往往只能通过传统的上访、举报等方式来表达意见和维护权益。
而随着微博问政的兴起,公民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向政府提出问题、反映意见,政府部门也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
这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有效地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推动了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
微博问政的出现,既是政府提升政治透明度、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也为公民提供了更便捷、直接的参与政治的方式。
通过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提升政治参与的便利性,微博问政有助于促进民主治理的实践,推动社会政治生态的进步。
2. 正文2.1 利用微博平台进行问政在微博上进行问政还可以帮助政府了解民意、收集意见,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推动政府工作。
通过微博平台,政府可以开展在线政策咨询、征集意见等活动,让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来。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修改版]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052bb82e3f5727a4e96222.png)
第一篇: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载体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部分官员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但是在“微博打拐”如火如荼进行,不少官员成为网络“红人”赢得了许多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同时这种“微博问政热”遭到了群众的质疑,更不乏“广州交警”事件受到网民的指责,此外,部分官员将微博作为传统信息发布的附庸,内容官腔、空洞,对于群众关心的问题敷衍塞责等问题频频出现。
因此,加强微博问政力度,对于切实解决百姓问题,建设民主政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博问政已经日益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形成了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效果显著,不仅拉近了与干群关系,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是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是提高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首先要完善监督制度,建立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微博问政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
相关部门要根据微博问政的特点、趋势,针对当前部分政府官员微博问政“虚热化”、“泡沫化”的现象,制定严格和详细的规定,使我国微博问政有法可依;规范官员的微博语言避免措辞不当引发公众的不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有敢于接受群众监督的自信、直面评论的勇气,以开阔的胸襟集纳民智,抛弃官话、空话、套话,善于问计于民,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得到更多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营造和谐的民主政治氛围。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其次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政府工作的衔接度,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及时解决“问政”过程的问题。
目前问政过程中出现政府部门相互推诿责任,搪塞敷衍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因此必须细化各个部门的问政职责,明确分工,各个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统筹协调,依法行使职权。
加强微博问政力度,最后充分发挥社会名人和草根领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导舆论走向更加公正化、公平化。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了青年群体表达观点、关注时事政治的重要渠道。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微博问政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青年群体微博问政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1. 缺乏专业知识尽管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在一些政治问题上,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给出准确的观点。
有些人缺乏专业知识却仍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往往会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
2. 缺乏客观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常常看到微博上有人恶意攻击对立的观点或人,甚至有些人的言论偏执、极端,这些都导致微博上的讨论没有客观性。
3. 没有代表性微博问政虽然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代表性并不完全,因为微博的用户群体有其局限性。
微博上的讨论仅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见,未必能真正反映出社会的整体意愿。
二、对策1. 引导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微博问政政策是否正确,往往需要有一组专业人士来审视。
通过引导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微博问政,可以让民众更加了解政策的实质和应有的考虑因素,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
2. 加强微博问政的专业培训针对微博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微博问政的专业培训。
对于那些对公共政策感兴趣的人,可以参加一些政策研究课程或者政治学习课程,从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3. 改进微博问政议题的选取方式为了减少讨论的偏差性,我们可以改进微博问政议题的选取方式。
议题的选取应尽量代表更多的人群利益,讨论的目的应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4. 多方面收集信息,提高代表性为了提高微博问政的代表性,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以代表社会的不同群体。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民意调查、联合讨论、专家评估和会议讨论等。
结论微博问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问题,我们应该通过采取适当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引导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微博问政,加强微博问政的专业培训,改进议题的选取方式和收集信息,我们可以提高微博问政的效率和代表性,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问政当中。
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民主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

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民主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随着2009 年国内微博平台的兴起和发展,微博特有的覆盖型网络传播模式,快速改变了网络舆论载体格局:以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为基础,微博已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信息发布源、舆情助燃剂,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事件的走向和结局。
微博问政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它会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执政兴国的重大课题。
一、微博问政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2009 年 8 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的出现为广大民众搭建了信息互联的平台,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2009 年 11 月 21 日上午,昆明螺蛳湾批发市场因拆迁问题发生上千商户集体上街堵路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不但及时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还在新浪网开设了“微博云南”,及时通报事件的最新进展,这一做法使其赢得“中国第一家政府微博”的称号。
微博的异军突起也使其迅速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使其成为与群众沟通的一种新平台。
二、微博问政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被政府和普通民众接受。
近年来,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与公共决策,我国政府都努力支持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之一。
特别是在政治方面,微博更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政平台,许多政府部门也在微博上设立了官方账号,方便公民向政府提出问题和建议。
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青年群体问政意识淡薄青年群体普遍使用微博,但在问政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弱,很少有年轻人会在微博上向政府提出问题或建议。
相比之下,年长一些的群体更多地利用微博问政,青年群体在这方面的参与度较低。
2. 问政信息发布不及时政府在微博上发布有关问政的信息不够及时,有些问题可能需要立即解决,但得不到政府的及时回应,影响了问题的解决效率。
3. 信息回应不够人性化政府对于青年群体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回应,不够人性化,缺乏对青年群体的尊重和理解,这也导致了青年群体参与微博问政的积极性不高。
二、对策分析1. 提高青年群体问政意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举办问政宣传活动、开展问政知识普及教育等形式,提高青年群体的问政意识,让他们意识到问政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参与价值。
2. 加强问政信息发布管理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问政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问政信息可以及时发布,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回应,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具体对策1. 制定青年群体问政激励政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方面进行激励,比如设立问政奖励制度,鼓励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微博问政。
2. 设立青年问政专区政府部门可以在微博上设立专门针对青年群体的问政专区,定期组织一些青年喜欢的问政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年群体参与。
3. 建立青年问政交流平台政府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青年问政交流平台,指导青年群体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微博进行问政,并在平台上提供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增加青年群体的问政积极性。
“微博问政”发展对策论文

“微博问政”的发展对策研究2008年是网络问政的起始年,2009年网络问政红遍全国各地,2010年网络问政风靡于全国各地。
对“网络问政”高度重视的政府机构以及官员也丝毫不显得落伍,许多政府机构和官员也纷纷抢在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大胆尝试网络官民互动的新模式,他们将微博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微博问政的概念微博,就是微塑博客,是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email、web等方式向个人博客发布各种消息,文本内容大都限制在140个字符(约70个汉字)以内。
它可以点对面,点对点地传播。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即指政府机构或官员不需要采用传统的亲临现场的方式,而是通过微博等网络工具,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处理政务等活动。
二、微博问政的存在的问题(一)形式主义严重目前各级政府机构的微博,更多发挥的还是信息发布平台作用,而非交流平台作用。
而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突破甚微,与网友们所期待的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有的网民对广州公安系统的官方微博只可浏览门户信息、关闭评论功能提出质疑:“官方微博缺乏网络问政的最基本的常识和问政诚意,即使开通了官方微博,如果问政最终沦为作秀,也只会让网民加深对政府部门的某种偏见,效果往往恰得起反”。
(二)官员角色定位难谈工作,还是谈生活,或是其它方面?微博中的官员们往往身不由己地面临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之间转换的纠结,以及官员与网民之间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很难做到收放自如。
而更重要的是转变话语表达方式的挑战。
微博交流平台草根化的话语环境,对话语表达方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传统的“官话”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假大空”则只会徒增笑柄。
(三)监督管控难由于微博问政的互动性较为灵活,主要采用“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网民参与问政交流的程度远远高于博客时代,但是网民互动也存在着集群行为,特别是当一种错误的声音通过网络迅速地放大并形成舆论时,加上微博传播所特有的其他网络形态无法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信息通过复制和转载等,往往会把事实真相所掩盖,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网络暴力、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出现。
浅析人代会“微博问政”现象

浅析人代会“微博问政”现象浅析人代会“微博问政”现象(摘自清远市人大网)1人代会“微博现象”浅析2011年1月25日清晨,广东省人大代表张丽杰点开了自己的微博。
最新统计的“粉丝”数量把她吓了一跳:2.8万人。
相比近3万双关注的眼睛,更令张丽杰感到惊喜的是,“真的没想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关心人代会、关心人大代表的履职。
”事实上,本届人代会上,以微博为代表的政务公开早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改变着传统的议政生态。
而在政情的发布和民意的上传中,人代会正成为人人皆议的大会。
[[1]]1.1微博的源来“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 Blog),是Web2.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
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于2006年创办了twitter这一微博服务网站,其理念为“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沟通”。
用户通过网页、手机、IM软件等方式,可在个人微博上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即时消息。
微博在中国同样掀起了一股不可遏止的浪潮。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腾讯、搜狐、网易等也紧随其后。
[[2]]通过便捷的时效性与广泛的传递性,微博可将一些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聚集起来,形式虽小,却俨然已成为社会圈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舞台。
1.2人代会的“微博现象”2011年1月8日举行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闭幕会上,汪洋要求广东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上线”“触网”,开设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在线回答。
在现代社会,网络是意见的发祥地,是一个巨大的舆论场,任何公共决策都不应当忽略这个阵地。
人大通过微博,开通“民意直通车”,既有利于打开大门,广纳民意,又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实际上,这是参政议政模式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一种创新。
1.3微博问政两会: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广东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侨民宗委副主任委员郑通扬曾说过:“幸福不是赐予,也不是发大礼包,而是要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幸福应该是参与而得到的自豪感。
关于微博问政推进行政管理改革的探讨

关于微博问政推进行政管理改革的探讨引言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在中国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政务互动平台,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当前的微博问政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政管理改革,以提高其效能。
本文将探讨微博问政推进行政管理改革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微博问政的现状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在线互动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来了解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意和收集意见的渠道。
然而,当前的微博问政存在一些问题:1.信息过载:由于微博的特殊性质,信息的发布速度快,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导致公众难以筛选有效信息,政府难以及时收集并处理民意。
2.激进言论泛滥: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自由度使得部分用户滥用自由表达的权利,发布激进的言论,甚至发起网络暴力行为。
这既给政府带来了舆论压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
3.信任危机:由于微博问政平台的公众账号众多、初创时间较短,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公众对于微博问政的信任度不高。
进行政管理改革的必要性鉴于微博问政的现状,进行政管理改革具有以下必要性:1.提升问政效能:通过改革,提高政府在微博问政平台上的回复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问政的效果和公信力,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
2.加强信息管理:改革目标之一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建立分类、筛选和排序机制,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3.保护公众利益:通过改革,规范微博问政平台的行为规则,防止激进言论的泛滥,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4.增加问政透明度:政府回应公众关切和问题的过程应该更加透明,改革可以增加政府的问责程序,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微博问政的管理改革建议为了解决当前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效能,推行以下管理改革:1. 完善信息管理机制•设立信息审核机构: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审核机构,负责审核和筛选微博问政平台上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可信度和质量。
申论范文之微博问政

申论范文之微博问政来源:半月谈网作者:微博问政范文时间:2012-09-05微博问政贵在平等、可亲微博一般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
博主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或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也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
这样,微博就成了一个快速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互动的平台。
与博客相比,微博具有短小、快速、方便、随时随地,所得即所见等一系列新功能。
用户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就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博友的各种观点和看法。
微博的这些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新阵地。
现在已有不少官员也开起了微博,这就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首先,微博能够使官员更方便了解民情、民意。
微博为每一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客观条件。
微博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他的用户还可以通过一键转载把信息很快捷地传播出去。
这样,信息会很快传遍所有的微博用户,官员开微博就能够很好地了解民情民意。
其次,微博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平台。
针对政府的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咨询,官员也可以通过微博给以回答。
另外,官员可以通过微博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公开,使广大群众尽快了解相关的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进一步打造廉洁政府、阳光政府。
再次,快速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微博是辟谣的有力工具,如果运用得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就能让谣言没有生存和发酵的空间。
突发事件中,掌握相关信息的官员在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可以快速准确地给大众一个权威的回答。
这样就会避免一些谣言的产生,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损伤。
最后,官员开微博体现了官民平等、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在封建传统思想残余的影响下,官员往往被认为是权力的象征,是高高在上的。
如今官员开微博体现了官员主动走近群众,与广大博友处于同等的地位。
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探究

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探究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以Web2.0技术为主导的网络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垂青和逛到网民的欢迎,引起了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网络工具之一。
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在中国的兴起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议政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
与此同时,微博问政也存在“未能客观代表民意”、“公众议政的无序性”、“缺乏必要的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的约束”等问题。
因此,加强我们微博问政的研究,解决其存在问题,积极探索规范问政之路就变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微博微博问政公众参与一、微博与微博问政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各种新信息技术可谓层出不穷。
作为一种新媒体的Web2.0技术,微博成为继IM(即时通信)、博客(Blog)、开心网等诸多社交工具之后发站内信起来的又一种新型网络社交工具。
微博,全称为微型博客(Micro blog),是一一个基于永福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永福可以用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记录自己想要表达的一段文字(140个字符)或一张图片,然后把信息发送到自己的网络空间上,供他人分享、新闻推送等功能,成为当下中国又一具有网络问政特色的优质平台。
微博问政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问政形式,是指通过微博这种新型的网络工具盒虚拟手段来进行参政、议政、处理政务的活动。
早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微博就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之一。
之后,微博问政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网络问政的一种新途径,在惩治腐败、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微博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兴的问政方式,其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只在部分省市地区、部分政府机构和行业部门进行了应用,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发展模式,因而我国微博问政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微博问政命名的混乱。
我国_微博问政_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_申毛毛

( 下接第 225 页) 就是把优势落实的实践中 , 成立针对慕课版权的学科 服务团队,依据国内外有关开放 、存取资源的法律、 法规, 做好针对慕 课版权的服务工作。 3 、建设开放教学参考系统,提供泛在化的学科服务 慕课的设计理念就是教育开放 、民主。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 用户 [9 ] 需要开放的、能够个性化的解决面临问题的资源 。 学科馆员作为沟通 各院、系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桥梁 ,一方面要加强学校 慕课教学过程中的学术性数据资源建设 ,同时更要加强慕课课程的开放 资源建设,对各类慕课资源进行组织 、分类、排序、 评价等。 现在各高 校基本都有自己的统一检索、学科导航、在线咨询、 社区讨论、 公共微 信等信息服务手段,学科馆员可以数字化慕课教学参考资源 , 将课程信 息、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 工具 书、 讨论 内容 等 统 一 集 成和整合起 来,构建以关键词为主体的慕课知识库 ,提供配套于慕课教学的资料推 送、个性化需求定制等服务,为慕课教与学提供泛在化的资源支持。 4 、在慕课发展的各环节开展嵌入式服务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学科服务与广大师生进行合作与互动 , 了 解其个性化信息需求,发挥学科服务服务的主动性 、服务能力的重要方 式。学科服务要针对本学校慕课的制作 、引进、推广、 评价各环节, 学 生对慕课选择、学习、答题各环节广泛开展嵌入式服务 。 与教学部门建 立协作,嵌入慕课教学管理; 与各院系老师建立共建 、 共享, 嵌入慕课 制作与教学; 与学生建立有关慕课微信群 ,嵌入学生的慕课学习。 图书 馆学科馆员要凭借其自身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底蕴 ,对学科的发展动态 和前沿问题了解,更好地服务本学校的慕课发展 。 四、结语 与慕课融合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扩展和延伸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 教育模式,特点就是大规模 、在线、开放、共享,倡导的是课程的无国 界,减少的是获取信息的障碍 ,缩小的是贫富之间的信息鸿沟, 这同样 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学科服务应充分认识到慕课运动的重要性, 在慕 课浪潮下发挥自身服务与教育职能, 创新观念, 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 务。(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训练部图书馆) 2015 年度河北省图书馆学会课题 “MOOC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 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 2015030 )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 1] 叶艳鸣. 慕课, 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 [J] . 国家图书馆学 刊,2014 ,02 : 3 - 9. [ 2] 陶媛. 英国开放 大 学 创 新 教 育 报 告 2013 : 十 大 最 新 教 育 术 语 [ J] . 世界教育信息,2014 ,01 : 73 - 74. [ 3] [ EB / OL] . 2014 - 02 - 26] . http: / / www. mooc - list. com / ini - dative / moot - ed. [ 4] Kara Kohn. As the Spirit M00Cs You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nd onlion is Libraries [E B / OL] . 2013 - 10 [ 2013 - 12 - 01]. http: / } fvww. ilaorg / Repor} r / octopber 2013 / Pages 4 - 7. pdf [ 5] 董晶. 慕课 ( MOOC ) 的发展现状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D]. 山东师范大学,2015. [ 6] 陈良. 国外部分大学图书馆为 MOOCs 提供版权服务的动态与评 J] . 图书馆学研究,2015 ,04 : 91 - 94. 价[ [ 7] 任友群. “慕课 ” 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J] . 中国高等教育, 2014 ( 7 ) : 26 - 30. [ 8] 王觅. 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 [D]. 华东 师范大学,2013. 张阿樱,王梁.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 J] . 图书馆学刊,2014 ( 8 ) : 68 - 71. 式研究 [ [ 9] 张宏. 慕课背景下的用户信息行为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策 [J]. 情报探索,2015 ,03 : 95 - 98.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微博问政是指在微博平台上,公众通过发布微博对政府部门或者公共事务进行咨询、投诉、监督等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微博问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公共参与方式,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空间。
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中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尽管青年群体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但在微博问政中,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一方面,青年群体可能对政策或公共事务关注度不高,缺乏主动性;政府部门在微博问政中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不够,可能是由于信息传递方式不符合他们的习惯或者对他们的需求不敏感。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参与意愿;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年轻人更喜欢的方式,如短视频、图片等,来提高信息传达的吸引力。
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来源众多,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中很难获取准确的信息,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一方面,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可能较为正式和官方,难以满足青年群体的需求;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谣言、虚假消息,青年群体很难分辨真伪。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政府部门应该在微博问政中加大信息的公开度,提供更多相关的信息,让青年群体能够轻松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加强对谣言、虚假消息的辟谣和监督,提高青年群体的信息辨别能力。
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中存在信任度不高的问题。
由于历史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青年群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这使得他们在微博问政中对政府的回应持怀疑态度,逐渐形成了一种“问政无益”的观念。
对于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改进自身的形象和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青年群体对其的信任度,例如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回应公众关切,及时解决问题;政府部门还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媒体等中立的角色进行监督,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青年群体在微博问政中的参与度、信息不对称和信任度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微博问政”

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微博问政”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微博问政”【摘要】近年来,在信息高速网络平台的大跨步发展和提高以及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知名网站的引导下,微博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活动中经常提及的话题,它已经走进了普通网民的生活。
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官方微博,借由此平台来与普通网民搭建一座和谐沟通、和谐问政的桥梁也已蔚然成风,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形式,微博问政必然会给个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政府的交往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拟从微博问政的含义、特点和网络社会学基础及发展趋势几方面做探讨。
【关键词】微博问政;社会学;社会冲突;政务微博一、“微博问政”的内涵和特征(一)“微博问政”的内涵截止到目前,学术界关于“微博问政”含义的理解各有看法。
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三种:(1)“微博问政”是政府机构、公务员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手段。
(2)“微博问政”即公民问政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其实质是公民政治参与和管理。
(3)“微博问政”是指政府机构、公务员与公民之间,就公共事务进行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4)赵?和许亮则认为,“微博问政”是指通过微博这种新型的网络工具和虚拟手段来进行参政、议政、处理政务的活动。
○1纵观学术界对于“微博问政”的主要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其内涵:首先,从问政的主客体来看,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客体即是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
其次,就问政的形式和渠道来看以微博平台为主,无论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还是其他网站推出的平台成果都可视为微博问政的形式。
再次,就微博问政的内容来讲,主要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事业和社会管理事业等领域。
最后,微博问政的参与者既有公民又有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此过程是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微博问政”的特征1. 简短性熟悉微博的公众都了解,微博用户需将字数控制在140字以内进行信息分享和发布。
网民只需用一句单一性较强的话概括和描述当下的心情、状态、所闻。
在这个媒体信息爆炸的微博时代,躁动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人们越来越难以脱离复杂的工作,曾红极一时的博客也因其过于正式的特征越来越难以迎合人们的需求。
浅析我国微博问政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微博问政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微博问政是中国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想的实现搭建了可展望美好前景的平台。
但是目前我国微博问政还存在着发展失衡、个性尴尬以及非理性因素等问题。
在现有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管理条件下,必须从重视微博管理、加强官员培训、提升媒介素养三方面着手,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微博问政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博问政;政府微博;官员微博;草根微博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指不按传统的亲临现场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工具微博,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处理政务等活动。
[1]尤其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委员们纷纷开通微博与民众进行零距离互动,使得“微博问政”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一、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微博问政给全民参政议政以崭新的便捷通道,但随之而来的发展失衡、个性尴尬、非理性因素威胁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政府微博——发展失衡根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的国内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南方省份发展政务微博意识较强。
在各省级行政区域中,开通数量超100个的有江苏、福建、广东、浙江、四川等五省,均为南方省份。
[2]在全国政务机构微博地区10强榜中,南方省份就独占了8席。
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微博分布广泛但未全面普及,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报告》还显示,在政府众多职能部门中,公安部门微博注册数最多,交通、司法和政府机关微博的总数仅为公安微博的五分之一,公安微博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
可见,涉及民生方面的党政机关微博开设情况不尽如人意,它们都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官员微博——个性尴尬微博由于使用门槛低,使得更多的草根声音活跃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惯用生活化、口语化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也就要求我们政府机构、官员个人也要使用这种方式与民众进行互动。
但由于我国政府部门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说话的用词、腔调明显具有官方特征,而微博这种草根言论语境与他们惯常使用的政治语态存在很大反差,因而出现部分官员因为无法厘清私人微博与官员身份而产生的纠结,导致许多官员不愿意实名微博。
微博对网络问政的影响利大于弊立论稿

微博对网络问政利大于弊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明确我方的立场:微博对网络问政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让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如今,我国的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民众对是非的判断力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不断地增强,这便为人民讨论政治打下了基础。
今晚我们判断辩题标准是看是否对社会科学和民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我方的论述如下:首先,政府需要做出科学的决策。
微博问政是集中网络民智,是推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形式,也是网民人意愿的表露。
政府通过微博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制定并执行相关法规,满足民众的诉求。
民众借助微博,也能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执行力度,保障每项决策无论是在婴儿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都合理规范,符合大众利益。
我方也不否认,有些领导开微博有作秀之嫌,但我们也相信,好官还是占绝大多数的!从社会民主来看,微博的广泛性和草根性,无疑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零距离地接触到政治。
透过微博,民众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人与人之间能有直接的交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人平等,就拿今年两会来说,微博,让普通百姓也能“走进”人民大会堂,网友们盛行着这么一句话,“捎句话到人民大会堂”,难道这不正是微博带给这个社会最可贵的进步吗?我们也注意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了微博捏造消息,破坏社会稳定,但还是那么一句话,好人占着绝大多数,而且我们也有足够的判断力去鉴定这些消息!!!总之一句话,微博在通向民主的路上整体上还能高速的前进。
万物之中,利弊皆存。
因此,在利用微博进行网络问政推动社会的和谐、民主进程时,政府不能将微博的作用任意的夸大化,在征集民意的同时,要避免“偏听偏信”;此外,人民也应该遵守社会诚信道德准则,充分利用微博等网络工具反应民生,不能无中生有、无事生非。
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这种屋漏补屋,政失补政的情况下,就更能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进程!显然,瑕不掩瑜,以上两个观点,一个提倡论证了“微博对网络问政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年群体微博问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政府与群众互动的方式从过去的单向传递转变为了双向互动。
在这些渠道中,微博平台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社交媒体,许多年轻人将其作为了向政府表达意见和建议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青年群体微博问政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
问题一: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对于青年群体微博问政,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来源众多,且微博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往往受到了干扰。
同时,政府部门有时也会刻意回避一些敏感问题,这也影响了问政的效果。
对策:政府部门应该提高信息公开度,及时有效地回应民众的关切,让民众更加信任政府。
另外,政府可加强对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虚假信息和谣言的监控,并加强对相关账号的认证和管理,防止恶意信息的传播。
问题二:互动质量一般互动质量一般是青年群体微博问政的另一个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仅仅是口头表示关注,但是没有实际行动,或者仅仅是给一个标准的回复。
结果让群众感到他们的诉求只是被视而不见,这样仅仅是形式上的互动无法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对策:政府应该积极回应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公布政策调整、项目实施进展等信息,满足群众合理需求。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问题解决机制,对于问题的解决应该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让民众感觉到他们的诉求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和处理。
问题三:互动主张单一青年群体微博问政的问题还表现为互动主张单一。
由于政府缺乏变革意识,难以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很多政策措施不够新鲜有趣。
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政府部门有不断创新意识,以及与年轻人的心理和价值观紧密结合的政策措施。
对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年轻人的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
同时,应该多举行一些创新性的活动,并拓展政策宣传和传播的渠道,如使用短视频、情景剧等与时俱进的方式。
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

从微博问政谈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创新【摘要】随着微博问政的兴起,公民政治参与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从微博问政的特点、优势和挑战入手,探讨了路径创新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具体举措包括加强信息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
微博问政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而路径创新则助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化。
通过对微博问政和路径创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的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微博问政、公民政治参与、路径创新、兴起、重要性、特点、优势、挑战、必要性、具体举措、促进、深化1. 引言1.1 微博问政的兴起微博问政的兴起使得公民的参与更加方便快捷,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公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连接到网络,发布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
微博问政的兴起也推动了政府部门更加关注公众的声音和意见,加强了政府的民意沟通和政策制定的透明度。
微博问政的兴起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加强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推动了政治参与的扩展和深化。
1.2 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实现民主决策、监督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政治,公民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保障自身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公民政治参与能够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使政府更加贴近民生、服务民众。
公民政治参与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民主意识。
在一个充满复杂矛盾和多元利益的社会中,公民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2. 正文2.1 微博问政的特点微博问政的特点包括信息快速传播、互动性强、参与门槛低、民意表达直接等特点。
微博问政是利用微博这一即时信息传播工具,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和直接。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发布信息或政策,而公民可以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回应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问政的理性思考
微博问政的说法源自博客问政,近两年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
之所以被炒得如此火热,受到业界和学界的诸多肯定,是因为其在理论上具备问政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以通过政府、代表委员、地方官员及草根阶层的微博问政来实现。
一、政务微博是形象放大镜
政府的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指向虽然是社会公众,但其本质是处理民意,政府既要学会从舆情中察民情、识民意、知民心,更要做到及时调整政策,同时要善于驾驭各种媒介形式尤其是新兴的媒体技术,把握舆论的方向、善导民意。
微博的简单、迅捷和互动性强等特点,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发展和新闻舆论的传播,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受到大量关注,因而,政府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微博转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发挥其问政功能并积极塑造自身形象。
政府的信息公开通过微博来实现,及时发布新的政策法规、政务信息以及其它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网民也可以在接收到信息后有选择地进行转发,扩大传播范围。
微博在给政府机构搭建了一个宽大“舞台”的同时,也将其置于众目睽睽的关注之下。
另外,微博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模式为众多草根阶层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件提供了可能性,让“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个人表达和情感宣泄的出口。
二、官员、代表委员微博是民意“中转站”
(1)广泛采集民意。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的重要渠道,网民这一庞大的草根群体为各级官员、代表委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民意采集资源库。
各级官员、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可以通过开通个人微博的方式,“走访”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微博是一种相对便捷的民意采集方式,及时互动性的交流特征,可以媲美现场对话,信息反馈及时,可及时掌握普通民众的所感、所想。
(2)进行提案预演。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大部分人关注的焦点,而各地的“两会”也会引起当地人们的关心和注意。
随着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涌现,许多代表委员也积极顺应潮流,掌握各种新技术加强与普通民众的互动,以便使提案所涉及的内容更加贴近民生。
微博在代表委员提交议案的过程中,更具互动优势:首先,文字内容的简短,要求代表委员晒提案时需要简短精悍;其次,微博内容发布门槛低,可吸引更多人参与讨论从而完善提案内容;最后,信息互动的即时性,可在短时间内汇聚大量信息。
(3)塑造亲民形象。
在传统观念中,政府机构和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明显,二者的心理距离也是显而易见的。
微博的草根性,使其成为很多普通人展示自己的“秀场”,这种平民化路线是很多人喜爱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草根阶层微下情上达,聚沙成塔
微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从少数人的前卫时尚,变成了众多网民竞相参与的网络潮流,草根阶层的力量变得越来越不可小觑。
事实上,网民运用微博参政议政,与以往的网络问政方式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其意见可以传播得更加快捷,公共监督的力度也
更加明显。
在微博平台上,网民的各种观点进行交流、碰撞,形成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经过讨论沉淀后占据主流的观点,可能被更多人接受和理解,形成观点的合力,进而促进公共事务的决策。
四、微博在问政功能中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1)信息互动的即时性,可以建立通畅的信息通道,扩大问政范围。
官民在微博上的互动交流既是大众传播,又有人际传播。
平等对话、互为对象不仅使传、受双方在地位上的差异大有改观,而且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和交流的顺畅。
(2)信息互动的便捷性,可以进行良性的舆论监督。
在目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国内外舆论环境相对复杂,微博这一平台也容易成为各种观点传播和交锋的场所,因而利用好微博进行观点引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舆论监督,进而引导舆论才是正确的选择。
(3)信息互动的开放性,便于凸显主流价值观。
微博当前已成为舆情和信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各种观点在这里相互交锋碰撞形成一个舆论场,媒体、政府都可以通过相对特殊的方式担任“把关人”角色,用一种简洁、亲和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主流价值观。
不足:(1)微内容限制了信息内容的深度和全面。
学界把微博发布的信息称之为“微内容”,这种简短的文本形式是微博吸引大量用户的重要原因,但微内容限制了对问题的深入阐述的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信息内容的深度和全面性。
(2)“背对脸”的交流方式影响互动效果。
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博上是“背对脸”的交流,好比通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
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在吸引众多“路人”围观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交流的不畅通,从而失去微博问政应有的功效。
(3)警惕拟态环境下的“伪民意”。
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虽然庞大,但网络民意并非民意的全部,微博能自由、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动向,但这种现实有时是虚拟的现实,是以互联网为支撑下的产物,各级政府在实施“微博问政”时必须注意有效防范不实言论信息。
总而言之,通过微博问政,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心声,群众也可以及时把想法传达给政府,但微博问政在目前只是一种手段,是新的技术条件下一种创新,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微博问政来实现,政府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