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经济法第一章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法律基本原理第一章导论
本章所涉及的内容在历年考试中主要有法律渊源和法律关系主体有关规定,题型均为客观题,考点较少且比较简单。

第一节法律的一般知识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赋予社会关系的主体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律规范具有以下特征: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含义
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1.
2.
3.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准用性规范的是(D )。

A.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B.新股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
C.别除权人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处于最优先的清偿顺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适用拾得遗失物的处理规则选项A属于委任性规范;选项B选项C 属于确定性规范。

(三)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或称条件)、模式和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假定,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适用该法律规范的情况和条件。

一个法律规范要在一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必要条件就称为假定。

只有合乎某种条件、出现了某种情况,才能适用某个法律规范。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

”该法律规范中,“设立公司”就是假定部分,意指这一法律规范是在设立公司时适用。

处理,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允许人们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或者要求做什么的部分,实际上即为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本身。

如上例中,“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的规定,就是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

制裁,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违反本规范将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制裁常常集中表现在一部法律的“法律责任”部分。

法律规范是一种最发达、最完善的社会规范,它应当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

这种逻辑结构实际上表现为“如果……则……否则”的公式。

假定、处理和制裁即分别体现这3个部分。

一个完整的法
律规范,上述3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法律文件,就会发现在一条法律条文中把这3个部分都明确表述出来的情况是很少的。

例如,常常把假定部分省略或没有把假定部分和处理部分明确分开,把制裁部分放到另一条文或另一法律文件中,这是为了使法律条文简明扼要,从立法技术上所作的处理。

因此,绝不能把法律规范同法律条文等同起来。

另外,在许多重要规范性法律文件中,除了规范性的规定外,往往还有一些非规范性的规定,这是为了帮助人们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该法律文件,它们本身并不是法律规范。

三、法律渊源
法律的渊源,亦称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仅次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法规
(1)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
(2)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4.规章
(1)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
(2)地方政府规章:省级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5.司法解释:最咼人民法院、最咼人民检察院
6.国际条约和协定
例1:(201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属于( C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例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B )。

(2004年)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四、法律体系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文件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
、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二)刑法
(三)行政法
(四)民商法
(五)经济法
(六)社会法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二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但是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均属于法律关系,有些社会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

【法律关系VS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法律关系。

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均属于法律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是一种明确、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种权利和义务可以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权当事人在法律的范围内自行约定的。

(三)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部分构成。

矢丄1J.
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例题•多选题】为购买货物,甲公司的会计张某签发一张汇票交给乙公司的会计李某,该票据关系的主体有(AC )。

A.甲公司
B.张某
C.乙公司
D.李某
1.法律关系主体的类型
(1)公民(自然人)。

(2)法人和其他组织。

(3)国家。

可以成为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国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国库券。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必须具备权利能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法律关系主体要自己参与法律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补充】“以上”是大于等于,“以下”是小于等于;“不满”、“不足”或“未达到“是小于;“过……”是大于,“未超过”是小于等于。

【相关】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却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单选题】(2009年•新)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A.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单选题】小明今年3岁,智力正常,但先天腿部残疾。

下列关于小明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2013年)
A.小明有民权利能力,但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小明无民权利能力,且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小明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
D.小明既无民事权利能力,也无民事行为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
者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由他人的法律义务作保证的资格。

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约束。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

如建筑物、机器、各种产品。

【相关考点】物权法上的物指的是有体物,是除人的身体之外,能为人力所支配,独立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之物。

(2)行为。

如旅客运输合同的客体是运送旅客的行为。

(3)人格利益。

如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4)智力成果。

如文学艺术作品、科学著作、科学发明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 )。

A.大气温度
B.房屋转让信息
C.商标使用权
D.政府采购行为
三、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一一法律事实(掌握)
所谓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一)事件
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但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人的出生与死亡。

人的出生与死亡能够引起民事主体资格的产生和消灭,也可能导致人格权的产生和继承的开始等。

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3.时间的经过。

时间的经过可以引起一些请求权的发生或消灭(二)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活动。

1.法律行为,即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2.事实行为,与表达法律效果、特定精神内容无关的行为。

例如创作行为,从事发明创造的行为,侵权行为等。

【解释】(1)甲公司和乙公司因订立有效合同(法律行为)而发生合同关系(法律关系);(2 )因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侵权行为(事实行为),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因甲死亡(事件),其继承人乙继承了房屋的所有权;(4)诉讼时效(时间的经过)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的有(AB )。

A.甲请求乙代理购买一台电脑
B.甲委托乙修理一部手机
C.甲看到乙发布的一则招聘广告
D.甲听说乙丢失了一辆自行车
【例题1 •单选题】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C )。

A.承兑汇票
B.签订合同
C.地震
D.签发支票
【例题2 •单选题】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C )。

A.人的死亡
B.承兑汇票
C.侵权行为
D.自然灾害
第三节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律
、调整经济的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
在市场经济初期(自由竞争市场经济阶段),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以及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得到普遍尊重,经济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政府的职能受到限制和约束,公共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受到抵制。

进入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以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逐步向注重政府干预和协调的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法与民商法共同成为调整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两大部门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其中,民商法构成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基础,经济法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有益补充和有力保障。

二、教材的名称与体系
1.本教材继续使用“经济法”的名称。

2. 本教材主要选取了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中与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联系较为密切的有关重点法律制度,其中,民法相关制度篇包括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三章;商法相关制度篇包括公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和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四章;经济法相关制度篇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三章。

3.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税法被单列为一个独立科目,因此,本教材不包括税法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民商法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主要法律部门。

(调整经济的法工经济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