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

摘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阶段是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语言、个性发展、思维方式等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教育尤为重要,其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让幼儿认知世界的同时懂得自我保护;如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创设。作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进步,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利用国外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念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突出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原则来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幼儿。

关键词:教育;身心健康;自我保护;环境创设;理论;实践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指幼儿在学习阶段,身体和心理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不断转化和实现的过程,这种变化既存在量变又有质变。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正确认识教育、身心健康、自我保护和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合幼儿实际身心发展的精华渗透到整个保教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同样如果仍以过去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幼儿,以过去的方法来教育幼儿,就不能符合现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满足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当然受教育的幼儿也就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健康、自主地发展为原则,为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有益的指导与帮助。

1. 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支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决定着未来发展。教育是搭起幼儿认知世界的桥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使幼儿得到完整的身心发展,在体力、认知、生理、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幼儿教育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比社会和家庭那种对幼儿分散式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实际问题,幼儿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可以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当然,幼儿教育也应该遵循以下几点规律:

(1)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按照皮亚杰的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幼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身心特点。例如幼儿3岁前是潜意识语言学习时期,教育幼儿的方式主要是以幼儿多听、多看为主;4-6岁除了要使其在听、看语言信息的积累外,教育的容要以口语表达为主,肢体动作表现为辅。因此,教育要遵照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在教育容,教育方法上体现出因时施教。

(2)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顺序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不能超过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反会防碍幼儿身心的发展。因此,教育中要做到不“凌节而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儿童一定的发展阶段施以相应适宜的容的教育。

(3)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不同的幼儿的发展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一幼儿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对有良好素质的幼儿进行特殊的培养、训练,让他们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对一些发育不良、有缺陷的幼儿进行特殊的训练,以改善、弥补他们心理发展上的某些不足。例如我们小班有位小朋友患有小儿麻痹症,几乎无生活自理能理,行动不方便,所以有些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刚来园时,他哭闹着不肯上学,后在老师的鼓励和耐心地劝导下,她能够坚持每天来上课,而且乐意动手动脑,尽管手脚不灵活,但她能勇敢地去尝试一些课间活动,虽然只是幼儿点滴的进步,却正是我们老师努力付出,用心教育的最大回报。故教育既要做到按照幼儿一般的发展规律施教,又要照顾到特殊幼儿以及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

2.身心健康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

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有助于幼儿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基础,而心理健康则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将为今后成功的人生奠定决定性的基础。因此,幼儿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能适应幼儿园生活等。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有个好的开始能减少孩子在以后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走弯路。所以心理健康对幼儿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2.1 积极营造充满爱心的健康心理环境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使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一个能够激发爱的环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具有了“爱孩子”的本心,才会有“爱孩子”的行动,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2)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幼儿潜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环境。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和热爱主体。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在日常的教育中,对于一些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在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时应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味地责备,而应该循循善诱,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样才能让幼儿有条件激发出潜能。

(3)创造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纳的环境。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受到伤害,那么其结果是可怕的。一个坚强好胜的孩子,由于失去了自尊心,会很快成为一个懦夫,一个无赖。”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应在遵守《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精神的前提下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向乐观的方向发展。

2.2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是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整体性决定着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幼儿生活的各方面协调培养。此外,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和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全面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应该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幼儿入园之后,学习就是幼儿的一大任务了。有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或者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而产生了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各科教学的教学特点和严格的培养目标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涵,不仅仅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

(2)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安全、信任、互动的情感氛围,使幼儿找到培养积极情绪途径,而且良好的气氛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能够对幼儿身心健康产生感染和熏。由于幼儿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感染性,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氛围可以熏幼儿美好情感的追求。此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在、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更好地充分发挥教学游戏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我们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日常活动中,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