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第二章-岩石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岩石圈

第一节岩石圈的表面形态特征

地球的表面呈高低起伏不平,有海洋和陆地两大地貌单元组成

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9.2%

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0.8%

海洋平均深度为-3728m(-3794、-3908)

地球最高点:为我国西部的珠峰、海拔88

地球上最低点:为太平洋西部的马利亚纳海沟约为-11034m

海陆最大高差近20公里

海洋面积占总面积的2/3,多分布在北半球

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北半球

一、陆地地形

地球上的陆地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大块的叫大陆或大洲,小的叫岛屿

根据陆地表面的海拔高度和起伏形态,陆地分六种基本形态

山地:

对不同高程山的统称,线状延伸的山称为山岭;由若干条山岭组成的山称山脉,山地海拔高程大于500米,相对高程大于200米。

根据海拔高度山地:低山区(500—1000米)中山区(1000-3500)高山区(3500-5000)极高山区(大于7500)

高原:

海拔600米以上,顶面平坦,面积大,起伏小的宽阔高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

盆地:

四周被山地或高原所围,中央低平,如四川盆地

丘陵:

起伏小,海拔高程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一般是峰圆坡缓,分布于不同高程

平原:海拔高度小于200米,地面高度变化很小,略有波状起伏,表面平坦,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洼地:陆地上地势低于海平面以下的地带,如我国西北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称为克鲁沁洼地。

由以上可知,陆地面积起伏变化十分复杂,有峰峦高耸、地面崎岖的山地、山脉,也有高低不大坡地缓和的丘陵,有海拔较高、面积广大的高原、也有低平宽广、起伏微小的平原、还有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等。

二海底地形

地球表面被海水覆盖的大洋底部也是起伏不平的,根据起伏特征分为

1 大陆架

是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构成围绕大陆的浅水平台,水深区在200米以内,平均坡度为-0.3,宽度几十至几百公里。

大陆架面积广、资源丰富,是主要的渔场和海底油田区域,如浙江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渔场。

我国东部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架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我

国国土的一半,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矿产,已探明近海石油资源估计储量有40-50亿下

2 大陆坡(大陆斜坡)

大陆架外缘坡度较的区域是大陆架与洋底的过度地带,处于较厚的大陆性地壳和较薄的交界的位置,过度地区多火山、地震。

3 大洋盆地(大洋底、盆地)

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又称大洋底。水深3000-6000米,洋底地貌复杂,有海岭、海沟和盆地,洋底地形最大高差超过陆地的高差。

(1)底山脉,长达上万里,宽1000-3000公里,高2000-4000m,

(2)海沟:长而宽的陷落地带,长达几千里,上部宽可达数百里,底部仅几公里,一般位于大样边缘于大陆邻接的地方,如马亚纳海沟。

(3)海盆:是洋底为海岭或隆起分割的盆地。

第二节石圈的物质组成

一、岩石圈的化学成分

地球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在地球圈中的分布量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质量集中在地球的内圈(地壳、地幔、地核),占地球面积总质量都(60万亿吨)的99.9%,外圈质量只占铅粉之一。

1 元素的丰度和克拉克值

地壳元素丰度:指地壳中集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又称克拉克值。

丰度和坷拉克是指地壳中集平均含量,但是也有区别。

克拉克值:是指某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的百分比。

丰度:是以10-4%为单位(百分之一),相对于g/t(克/吨)长写作10-6(ppm),而克拉克值是百分含量(%)

化学元素在任何宇宙体或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都可以称为丰度,它可以用语任何天体或整个地球,当然又可用于地壳。

而克拉克值是指地壳中各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是为了纪念克拉克的贡献。

2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由表可知,根据元素的丰度,元素含量分布是不平均的,O、Si、Ai、Fe、Ca、Na、K、Mg八种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99%(称常量元素)其他80多种元素之和不足1%,(称少量元素和为微量元素)。

地球的物质组成:Fe34.6%,O29.5% Si15.2% Hg12.7% Ni2.4% S1.9% Ca+Al2.2% 地壳

地幔 O Si Al Fe Ca Mg Na K Ti H等

地核:Fe Ni为主

大气圈:N O为主

水圈:H O为主

生物圈:C H O N为主

二、矿物

元素在地壳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天然作用)形成化合物等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首先矿物是由元素组成的,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矿物的定义: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单质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单质矿物如:自然金Au 金刚石C

化合物矿物:石英SiO2氧化物

方铅矿PbS硫化物

三、岩石

1、概念:地壳中的矿物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岩石,其基本单位是矿物,也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如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

大理岩,是由方解石组成的,

元素→矿物→岩石→地壳至岩石圈

2、掩饰的成因分类

岩浆岩——是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在地下冷凝的侵入岩在地表冷凝的称喷出岩

岩石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变质岩——原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新的岩石类型

第三节、岩石圈的构造

一、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其观点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块,而是

被一些海沟,平移断层所分割成为几个不连续的地壳校块体拼合而成的,称为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由缝合线彼此连接。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边缘和接缝地带则

是不稳定的,是发生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的主要场所。

板块构造学说归纳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重要成果,及时吸收了当时对岩石圈和

软流圈所获得的新认识,从全球整体的角度,系统的阐明了岩石圈活动与演化的重

大问题。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较塑性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

模的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又不断俯冲,消减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

稳定,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之

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层和内部的各部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

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二、板块的划分

是以构造活动性强烈的板块边界为界线的,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可

以将板块边界分为三类。

(一)板块边界类型

1、离散型板块边界,指大洋脊轴部,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罗列

拉张而分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所以又称增生或

建设性板块边界

2、汇聚型板块边界,即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

当大洋与大陆板块汇聚时,由于大洋板块密度较大,位置较低,故大洋板

块总是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海沟,当大洋板块不断俯冲到大

陆板块之下,并在地表逐渐消失时,其后部的大陆板块就有可能与其它密

度相近的大陆板块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变形,并形成成山脉

3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也可延伸到大陆边部,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二)板块划分(间19页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