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年代学重要易错知识点总结

历史年代学重要易错知识点总结
历史年代学重要易错知识点总结

历史年代学重要易错知识点总结

摘要:历史年代学作为广义历史学中比较偏僻但却十分实用的一门学科,所以

常常被现代人所忽视。作为一名学习历史学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相关知识,并向周围的人们传播这些冷门知识,弘扬天文历法知识和中国古代优秀的年节文化。本人整理的这份“资料”不以复习考试为目的的全篇宏观整理而是仅抽出一些重点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易错的知识凑成若干知识点。一、公历的由来:公历是当今世界最为合理,使用最广泛的一部历法。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本国各民族所创建使用过的历法也有很多且持续了数千年。但时至今日,我们却把公历作为国家的主要历法,这足以说明公历的合理性以及它的伟大和魅力。所以本知识点就来说一下公历的由来。

公历又称公元纪年,要说它的起源由来就不得不追溯到遥远的埃及历法。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最古老的一个,古代人创作历法有一个规律。因为对于缺少的年和季节的认识,古人常常以身边对其最为重要的事物作为参考而得到了年的概念从而创作历法。比如说蒙古人世代生活在草原上,便以草青一次当做一岁(年),也就产生了蒙历。古埃及人也是如此,一年中最为重大的实践便是尼罗河的泛滥。经过人们长期的观察发现尼罗河泛滥很有规律,便把其泛滥的周期定位一年也就是365日。正好与太阳的运动周期相近,所以埃及历实际上是太阳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在12月过后添上五个附加日凑满一年365天。这就是公历的雏形,我们可以看出与我们现在的公历已经很相似了。只是其每月的天数都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闰年所以还是有一些缺陷。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所以埃及历每年都比回归年少0.2422天。虽然每年差的不多,但是长此以往下去便会差的越来越多。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崛起,四处征战使得其占领的地区都要改用罗马的历法。而罗马的历法是从埃及历法继承过去的,但那时的罗马历法是阴历,罗马人喜欢单数所以每个月的天数都是单数。一、三、五、八月为大月,31天。二、四、六、九、十、十一月是小月29天,十二月为27天,全年共12个月354天,这就是努马历(根据罗马国王努马而命名)。由于与回归年相差11.2422天,为了调整差额罗马人把,每四年中增设两个月,作为闰月。这两个闰月分别加在第二年和第四年的末尾分别为22天和23天。这一致闰的办法一出就使罗马历法从太阴历转变为阴阳历了。此法一直用到公元前191年左右,虽有少量误差,但仍能使历法和天时相对应。但由于致闰和编历的权力被那些僧侣和政客处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而随意改动,使得罗马历大乱,以致寒暑颠倒,四季不分。有人说罗马人打了胜仗都不知道是哪一天打的。

到了公元前59年,执政官儒略·凯撒决定改变这个荒唐可笑的现状。所以把公元前46年延长为445天,从下一年开始采用修正过的埃及历,把其年尾的5天穿插到各月中去,为了弥补那0.2422天的误差每三年设置一个闰年为366天,多出去的那天放在二月。这样就是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为31天。四、六、八、十、十二月为30天。二月平年为29天,闰年为30天。这也就是著名的儒略历了也是纯粹的太阳历。但是儒略的继位者伟大的“奥古斯都”屋大维因为要歌颂自己的伟大便把二月减少一天加在自己出生的月份八月,八月便成为大月(31天),再把九月后面的大小月份对调。这就是“改进”后的儒略历了,与现在使用的公历几乎一样。屋大维的这次改动从对历法的合理性、准确性上来说没有丝毫意义,完全是出于个人的虚荣心但他改动的内容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虽然儒略历已经十分完善,与当今使用的公历相差无几。但在准确度上毕竟还有很大的缺陷。由于它是3年一直闰,所以4年的总天数是1461天与4个回归年的天数还是相差了0.0078。

天。其实这0.0078天就是11分钟多一点。每过四年11分钟的误差感觉已经很小了,可是长期积累下去那麻烦可就大了。按照这个误差的速度走下去,没过128年就要多出一天的时间,累积到16世纪末,竟然差出了10天,使得那一年3月31日的春分提前到了3月11日。这样就使历法与天时不符了。

为了改进儒略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力高利十三世召集了很多学者僧侣在一起商讨历法改革问题。最后决定采用业余天文学家利里奥的方案,稍稍改变致闰的办法,除原来的每3年设一个闰年外还要每400年除去3个闰日。凡是公元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都是闰年,但是逢百之年就要被400整除才算做闰年。比如公元1600年到公元2000年正好400年,要是按照儒略历的致闰办法每3年设一个闰年那么公元1700年、1800年、1900年都能被4整除便都是闰年,改革后像公元1700、1800、1900这样的逢百之年无法被400整除便不是闰年。这种改动后没过3300多年才会相差一天。大大保证了历法的精确度。这种历法被称作格力高利历也就是完整的公历遗志用到了今天。

由于格力高利历的精确度高,所欲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都纷纷采用。如罗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到了1700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新历。只有顽固保守的英国和较为野蛮偏远信仰东正教的俄国例外,继续使用儒略历,所以在英国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还能看到两种历法日期并列的写法,而英国到了1752年也正式采用了新历。而俄国却一直使用到了“十月革命”。苏联成立后才改用新历,所以“十月革命”里的十月也是旧历中的日期,每年纪念的日期都在11月7日。

这次改革使用的方法简单却实用,想到这种方法的人竟然是一位业余的天文学家,这还真让人意外。但是历法的名字却不是方案的设计者利里奥而是教皇格力高利,这也是一种时代的无奈呀。

二、法国共和历

1789年是法国人难以忘记的一年,轰轰累累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欧洲大路上专制主义最强的封建王朝倒闭了,随着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一切事物也应该有着一个新的面貌才行。于是1793年10月5日,国民大会决定采用革命历法、,以代替欧洲使用的通行历法,同年11月24日革命历法正式实施也就是法国共和历也称新历。

之所以把法国共和历作为一个重点来单独说明,是因为这部历法有着很多独特的地方。比如改岁首为每年的秋分日,更改各罗马月的月名,改成与农业和气候有关的新月名。具体改法如下。

共和历与公历对照表1

葡月(酒月)Vendemaire (Vintage) 9月22日-10月21日

雾月Brumaire (Fog) 10月22日-11月20日

霜月Frimaire (Frost) 11月21日-12月20日

雪月Nivose (Snow) 12月21日-1月19日

雨月Pluviose (Rain) 1月20日-2月18日

风月Ventose (Wind) 2月19日-3月20日

种(芽、萌)月Germinal (Budding) 3月21日-4月19日

花月Floreal (Flowers) 4月20日-5月19日

牧(草)月Prairial (Meadows) 5月20日-6月18日

收(获)月Messidor (Harvest) 6月19日-7月18日

热月Thermidor (Heat) 7月19日-8月17日

果月Fructidor (Fruit) 8月18日-9月21日

所以在阅读使用法国共合历计时的文献作品是一定要注意与公历的对照,毕竟两种历法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高中历史书上的“牧月政变”和“热月政变”就是用的共合历的记日法。而

从这些“风花雪月”等美丽的月名来看,不难看出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但是这只是在汉语语境上来看的,而对于法国人来说更多的是指导农事。在各月中完全取消了星期制,采用十日一循环的旬日制。十天一休息在现在看来确实较为艰苦。

总的来说共和历之所以改动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革命的需要。打破旧的,创造新的。我觉得实用意义并不大而更重要的是象征意义。

法国共和历从1793年11月24日正式开始使用,到1806年1月1日被拿破仑·波拿巴废除,共实行了13年。

三、傣历中年、月、日的特殊表示方法

傣历是我国少数民族历法中的一个,较为复杂。这里只介绍其中的年、月、日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傣族和汉族一样也使用生肖纪念,只是部分的区把生肖中的“猪”改为“象”,“龙”改为“蛟”或“大蛇”。不仅是生肖纪年,西双版纳地区还使用生肖纪月和纪日。只是他们把年称作“骨”,月称作“血”,日称作“皮”。所以如果你去西双版纳旅游看到市场的牌子上写道兔骨,鸡血,狗皮千万不要认为那是在卖东西而是卯年,十月,戌日。

四、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开始

干支纪年从战国开始,确切可靠,连续不断的干支纪年从公元前81年开始。

干支纪月最早可以从汉简中找寻,但有支无干。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才干支同用。正月并不是子月而是寅月。因为古人认为,万物源于气,而气始于冬至。所以古人把冬至的那一月(农历11月)定为子月,以此类推来年正月就是寅月。

干支纪日始于商朝,开始也是有干无支,后面才干支相配。想知道哪一天的干支只要在黄历上查出这个月的朔日的干支(就是第一天),就可以推算出这一天的干支。比如这个月朔甲午,那么这个月7号的干支就是辛子。

干支纪时法始自汉武帝太初改历即公元前104年之后。(有支无干)

五、干支纪时十二时辰制

十二时辰制是中国古代最为常用实用的一种纪时方法,也就是把一天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时辰再配以地支相对应。每一时辰再分为初、正两段,而每一“初”、“正”又分为“初刻”、“一刻”、“二刻”、“三刻”这四个时段。与二十四小时纪时法相比,每一时辰等于两个小时,每一“初”、“正”等于一个小时,每一刻等于15分钟。

而人们如果不是十分了解十二时辰制的话,很可能会认为每一天的开始即“子时”是与二十四小时制中的0点到2点相对应。其实不然,实际上古代一天的开始子时是从23点到第二天的1点,,丑时对应1点到3点,寅时对应3点到5点,以此类推。例如《红楼梦》第十四回:“卯正二刻凤姐便到宁国府。”这里的卯正二刻就是早上六点半到六点四十五分之间。这里要注意的是使用十二时辰制的古代的一天要比使用二十四小时制的现在(一天)早一个小时。这一点是人们经常弄错的,比如每年的春晚敲响新年钟声的时间都是24点(0点),其实应该是23点也就是子初才是农历一天的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

六、夏历、商历、周历中纪月的不同

我们知道传统的农历也就是夏历用正月(寅月)为岁首(一年的开始),但是后来的王朝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通常改变前朝的历法,所以夏朝后面的商朝(商历)是以二月(丑月)为岁首的,再后面的周朝(周历)是以三月(卯月)为岁首也就导致三朝历法的月建不同。虽然它们的月建各不相同但是春夏秋冬的月份却不变,即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这就产生了大麻烦了,因为东周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四起,礼崩乐坏。夏历、商历、周历都有国家使用。所以历法不同就导致了史书上记载的不同。例如《史记·隐公六年》记载:“冬,宋人取长葛”,而《左传》则记载“秋,宋人取长葛”。同一件史实,两部权威权威级别的史书却出现了记载上的差别。其实,两本史书都没有记错只是《春秋》用的是周历而《左传》用的是夏历。而夏历的秋季与

周历的冬季相对,所以也就有了秋季和冬季这两种说法了。要是不了解历史年代学的人阅读这些史料肯定会产生疑惑。

七、特殊的秦历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同时也改变统一了历法。但秦历不同于夏、商、周历以寅、丑、子月为岁首而是以亥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但又不称十月为正月而然保留夏历的正月即秦历的第四个月。人们也许会不解,为什么秦始皇要以夏历十月为岁首呢?并不是因为他老人家是在夏历十月生的,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为在中国古代以九为最大的数字,而始皇嬴政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要用比九还大的十月作为一年的岁首月份。对于这个解释我并不是很赞同,存有疑惑。但是具体怎么解释我也说不上来,只能用这个主流的解释了。

这种纪法也给人们阅读史料带来不便,比如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始于秦二世元年七月至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被杀,起义失败。如果不懂秦朝这种特殊纪法的人可能会认为起义时间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其实从起义时间只持续了六个月。(即二世元年七月、八月、九月二世二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秦历并没有随着短命的秦朝的灭亡而消失,在汉朝初年持续使用一百余年才被取代。

八、年号纪年的介绍

年号也叫元号,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纪年方式之一。

而年号最早的由来便是《汉书》上记载,那年十月,汉武帝去狩猎,捉到了一只独角兽白麟认为是吉祥之物值得纪念便用来纪年,也就有了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的年号“元狩”称那一年(公元122年)为元狩元年。元狩七年时(公元前116年)在山西汾阳发现了一座三足宝鼎,群臣认为是吉祥之物便改年号为元鼎这种纪年方法就一直传了下去。但元狩元年是汉武帝十九年(帝王纪年法)之前的十八年并没有年号于是武帝便补充了三个年号给前十八年它们就是建元、元光、元朔,每个年号使用6年。所以建元这个年号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是使用的年号则是元狩。

年号常常起着“章述美德,昭著祥录,弭灾庆胜,计功称伐的作用。而武帝之后年号的变化期初是有规律的就是6年一换,但是到了后面就渐渐的没有规律可循了。一年多改,一帝数号的事情常有发生。到了明代年号的变化就基本定型即一帝一号,其原因除了方便以外也难以解释。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期,中国一共出现了多少个年号呢?不同资料的说法不同,比较权威的资料是李崇智教授的《中国历代年号考》。书中记载了八百多个年号,李教授说本书汇录了中国历代帝王、农民起义、地方割据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年号共800多个,按其使用情况列为1200余条。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个,比较著名的两字年号有建元、元狩、建安、贞观、洪武、永乐、崇祯、康熙、乾隆、光绪、宣统等等。但也有三字的年号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梁武帝的“中大通”“中大同”等。四个字的年号也是有的女皇武则天使用过“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因为,她老人生怕别人说自己女皇的皇位不正。四个字的年号还不算最怪的,还有六个字的年号,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惠宗“天赐盛礼国庆”等多位少数民族的政权。

有的年号不知道是好听还是吉利被不同的帝王所使用,这也就是年号的重袭现象。有人统计过重用的年号有二百多个,如“太和”就被三国时期的魏明帝、东晋废帝、十六国的后赵北魏的孝文帝使用过。

改元也就是改年号,在年号出现之前就存在过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改元年简称改元,现在的意思基本上就是改年号。改元的原因一般如下:

1、因政局变动而改元,比如迁都、废立储君、宫廷政变等。

2、因制度改革而改元,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新制度的重视。

3、因军事胜利而改元。

4、因灾异祥瑞而改元

5、因祭祀或宗教活动而改元。

自年号出现后虽然广泛使用,但不是每一位封建帝王都是使用年号的。比如尊重前代帝王,不另建年号而是延续先帝的年号,比如后周的三位皇帝都用“显德”作为年号。

年号纪年也常和干支纪年一起使用比如《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秋日,有的帝王也直接用干支当年号,比如窦建德在丁丑年建立政权所以直接用丁丑当年号。

还有用年号命名的地名比如三国时期吴国的建安县,再比如后人为了纪念郑和便把西沙群岛的两个小岛命名为“永乐”和“宣德”,因为郑和是在永乐和宣德年前进行的七次出海。

用年号来命名书名和文学流派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我国第一部记载姓氏的专著,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就是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所写。再比如说著名的《康熙字典》就是清代康熙年间所著的,并不是康熙自己编的。

九、生肖属性的常见误区

古人使用的农历常常把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念一起使用,每一个干支年和每一个生肖年都是正好相对应的。比如今年公元2016年,农历丙申猴年,干支是丙申生肖是猴。所以大家都认为2016年生的人都属猴,其实不然。因为公历年和农历年的岁首并不是同一天,我们知道只有农历丙申年生的人才是属猴。而2016年2月8日才是丙申年的岁首,所以2016年1月1日到2月7日并不是丙申猴年而是乙未羊年,在这段时间出生的人就不是属猴而是属羊。所以2016年出生的人不一定都属猴也有可能属羊,只能说大部分2016年生的人都属猴。同理,2015年生的人不一定都属羊也可能属马,2014年生的人不一定都属马也有可能属蛇,就是这个道理。

十、年的特殊表示方法

岁,是指太阳的一周天,也就是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又回到春分点的时间也就是现在天文学上说的回归年,又叫太阳年。年是阴历的表示,岁是阳历的表示,所以说中国古代历法实际上是阴阳历。

祀是年的同义词,一祀相当于一年。这种时间的概念和商代的沾不祭祀活动有关,祭祀一周正好一年所以也把年称为祀。

载的原意是乘车,后来才发展到一年的意思。唐玄宗天宝三年到唐肃宗至德三年即公元744年到公元758年这14年的时间用载而不用年。日本受中国影响,这段时间也一度改“年”为“载”。电视剧《唐明皇》中也使用载可以看出这部剧的历史顾问还是水平很高的。

稔,原为庄家成熟的意思。用来表示时间概念时和年一样。例如《国语·郑语》:“凡周存亡,不三稔矣。”

茲,同玆。意思是草木生长,草青一次为一年。

“祚”是“胙”的俗体字,古时天子祭庙完毕时,把祭肉发给诸侯,而天子登基皇位,必行祚礼,更年号,始纪年,所以后来被引申成年的意思。

古代也常用春、夏、秋、冬来分别表示年。以二时来代四时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比如春秋、冬夏。

少数民族对年也有特殊的表示方法,比如赫者族人用吃达巴哈鱼的次数来计算年。如一个人自称吃了60次达哈巴鱼就说明这个人60岁了。因为这种鱼每年定时由海入江一次,用这个方法纪年十分准确。而女真人、羌人、蒙古人纪年都用青草为标准。

十一、其他特殊的纪年法

除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较为常见以外,还有很多别的纪年方法。

帝王纪年法,帝王名称直接加上统治的年数。比如鲁隐公3年,秦二世元年等等。

孔子纪年,是维新变法时,由于维新派实力较弱要借助孔子的力量托古改制。所以,也发明了孔子纪年法就是把孔子卒年尾元年,例如公元1895年成立强学会时,写下孔子两千四百七十三年。,

天运纪年,清末革命党人使用的地区临时性纪年方法,就是在干支前加上“天运”二字

例如天运甲子年。

他们还使用明朝灭亡为纪年起点,例如“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岁癸卯三月。”

还有周召共和纪年,即公元前841年,东周历王无道,被流放由周公和召公整理朝政,号称“共和”。革命党人主张用共和纪年是主张推翻清朝后建立民主共和国。如章太炎1903年给邹容的《革命军》作序,日期就是共和两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

黄帝纪年也是革命党人的一大发明,他们以反满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统治为己任,主张使用黄帝纪年。在1903年开始使用,1905年以后较为流行。

十二、一些特殊的纪日和纪时法

除了干支纪日,我国还有还有很多别的纪日方法虽然没有干支纪日那么有名,但是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其中值得一说的是韵目带日。

韵目带日的出现背景是我国使用电讯以后,在电报上使用一个特定的字来代替这天的日子,这个字就是平时作诗时用的诗韵标目。因为汉字分为平(上平、下平、)上、去、入四声。而每一个韵的第一个字也就是上平声就是这个韵的目,称为韵目。用韵目的这个字来代替日期就是韵目代日。平时使用的韵目表是金朝的官修书《平水韵》,分为106韵(另一种是107韵)

了解这种纪日法对于我们阅读民国时期的资料很有帮助,例如1927年5月21日,助长沙的国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在何健的阴谋策划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史称“马日”政变,因为21日的韵目是马。再比如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向全国通电宣布自己脱离重庆政府,投降日本。29日的韵目是艳,所以史称这个通电为“艳电”,听起来好像桃色新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工商国事,电报落款是蒋中正未寒。其中未字代表月份也就是未月但这里不是按照夏历的月份算而是公历的月份,而寒指的是14日的韵目,乍一看“蒋中正未寒”还以为委员长仙逝了呢?

韵目代日从民国初年到建国初期都在使用,时间长达70年之久。之所以创造这样的纪日法是因为电报发明初期,发送费用十分昂贵需要按字计算,使用韵目代日也是为了节约用字从而达到省钱的目的

除了干支纪时法(十二时辰纪时法),中国古代还有十二时纪时法。把一天分为12时,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它与十二时辰纪时法的每个时段都是相对应的,比如夜半对应的是子时,鸡鸣对应丑时,以此类推。例如《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比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常被人误解为鸡一叫就去织布,实际上这个“鸡鸣”不是鸡叫而是时段即丑时(1点到三点),也就是说刘兰芝大半夜还要去织布不能睡觉,所以才说“夜夜不得息”。这个“鸡鸣”的翻译常常被人弄错,想当然的翻译为“鸡叫”的意思,即使是网上的许多翻译也是错的。在曹操的《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里的“鸡鸣”就是鸡叫的意思。

除了十二时和十二时辰纪时法以外还有十时纪时法和十五时纪时法。十时纪时法把一天分为十个等分的时段,分别是:“朝、禺、中、夕、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特殊的纪时法,例如藏族根据太阳的移动把一天划分为四个时段,,后来又添了两个时段。唐朝以后又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分别是半夜、下半夜、黎明、天亮、日出、半上午、正午、半下午、日西、日落、天黑、上半夜。与十二时辰纪时法所对应,半夜对应子时,下半夜对应丑时以此类推。

十三、星岁纪年

星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一样,也是我国古代十分重要的纪年方法。在中国古代应用十分广泛地位也很重要,但却不像干支纪年那样被现代人所熟知。

星岁纪年是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的合称。

岁星就是木星,早期我国人民就观测到五大行星在众恒星间自西向东的运动,但速度快慢不等,而木星的运行规律是12年一周天(其实是11.8622年)。于是便把一周天分为12等次与十二地支相对便是星纪(丑);玄(肖)枵(子);娵訾(居子,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鹑首(巳);鹑火(午);鹑尾(未);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所在的星次来纪年,如岁星运行到星纪就叫“岁在星纪”,第二年就叫“岁在玄枵”以此类推,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岁星纪年法。

岁星纪年的十二次方向是由西向东,正好与太阳的运动法式相反。古人为了纪年方便,还按照与十二次相反的方向把周天分为“十二辰”并且想象出一个与星岁运行方向相反的“太岁”,每年运行一辰。根据《尔雅·释天》这十二辰的名称分别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脏)牂、协洽、作噩、阉茂、大渊献。”与地支的子、丑、寅、卯相对,这种纪年方式就是太岁纪年法。

如果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就在在析木,太岁的名称就叫困敦。这一年也就叫“太岁在寅”。以此类推,12年一个循环。

西汉时期,人们又以十个岁阳名与天干相对应,与太岁年名称相配合使用以便纪年,叫岁阴岁阳纪年法,成六十个循环,和干支纪年很像。这十个岁阳的名称在《尔雅》和《史记》有所不同。《尔雅》的岁阳名为阏逢甲、旃蒙乙(旃音沾)、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黓音亿)、昭阳癸。

而在《史记》和《尔雅》中十个岁阳名和十二个岁阴(十二辰名)名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十个岁阳名,差别很大。我们使用时一版以《尔雅》的为准。

星岁纪年之所以不被现代人所熟知,我想原因应该是这种纪年较为复杂,难懂。但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纪年法中的重要的一笔。

十四、以知公元年求这一年干支

已知某年的公元纪年便可以速算出这一年的干支。其方法是直接通过其年份的个位数减去3得到的数字对照得出这一年的天干,再把这一年的公元纪年数除以12,算出的余数减去3对照得出这一年的地支。

例如公元1313年个位年数是3,用3减去3得到的数是0,天干中甲对应的是1,乙对应的是2,以此类推到了癸对应的是10也就是0,所以公元1313年的天干是癸。再把1313除以12得到的余数是5,用5减去3得到2。地支中1对应的是子,2对应的是丑,以此类推。所以公元1313年的地支是丑,其完整的干支就是癸丑。

其实还有很多种简便的算法,这种算法只是其中之一。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在1L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并得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个数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HCO3-、

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

第1课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BC2070年-BC1600年) 1、时间: 夏朝:BC2070年-BC1600年 商朝:BC1600年-BC1046年 2、政治制度: ⑴王位世袭制 ①建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 ②特点: a、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 b、神化王权 ③影响: a、标志着我国氏族制度的瓦解,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b、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 步。 ⑵初步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内容: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候和伯,候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②特点: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西周 1、时间:BC1046年-BC771年 2、政治制度 ⑴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 a.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燕、鲁、晋、卫、吴)、功臣(齐)、古代帝王的后代(宋、陈、许、楚),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c.被封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③特点: a.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b..纵向联系:严格的等级序列 ④评价: 积极性: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b、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C、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消极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侵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 ⑤兴衰过程: 分封制起源于何时,学术界说法不一,西周时,分封制相当发达,进入成熟时期,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⑥衰落原因 a、周王室衰落,诸侯势力的发展。 b、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2)宗法制 ①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严格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

2019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 时期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三、四册1840年至1949年)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 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到北京;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13、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是中国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色粉末、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色粉末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 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 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 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 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绝对OK)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柯桥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林春辉2012.5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 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 (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 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七种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七种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七种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 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 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 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 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 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 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 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 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 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 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 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 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 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5、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能引入新 杂质又要易除去。 6、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mol金刚石含2mol碳碳键,1mol二氧化硅含4mol硅氧键。分 子晶体:1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mol乙烷分子含有6mol碳氢键 和1mol碳碳键。 7、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 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 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級下冊 第1課俄國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結果:①推翻了沙皇の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②二月革命後の兩個政權並存の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二.俄國十月革命 1.時間:1917年11月(列寧到彼得格勒の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2.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の苦難。②臨時政府繼續實行反人民の對外政策,(繼續進行世界大戰)並力圖撲滅國內の革命火焰。 3.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並建立了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 寧當選為主席。 4.蘇維埃政府采取の措施:①建立新型の無產階級政權,②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③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の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④同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5.1918年3月蘇維埃俄國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 6.1920年粉碎了外國武裝幹涉和國內の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の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為了戰勝敵人蘇維埃政權采取:①加強紅軍の建設,②實行了經濟上高度集中の“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7.十月革命の曆史意義: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の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②十月革命の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の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の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の解放鬥爭。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の探索 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の首要任務是:恢複被戰爭嚴重破壞了の經濟。一.列寧の探索 1.在列寧の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の恢複和發展。(1924年列寧逝世) 2.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後來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二.斯大林の探索 1.措施:①1928~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②蘇聯加快了實農為化の步伐。 2.作用:蘇聯由全傳統の農業國變成強盛の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全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3.蘇聯在1936年通過新憲法,宣布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の制定,標志著蘇聯高度集中の經濟政治體制の形成。這一體制也被稱為“斯大林模式”。(特點:政治上——高度集權,忽視民主;經濟上——計劃經濟,排斥市場) 4.斯大林模式の影響:在一定曆史階段裏發揮過積極の作用,但後來它嚴重阻礙了蘇聯の

9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

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一、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有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我国公民有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 二、我国的经济成分 1.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导。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国有经济】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三、中国走向世界 1.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处开放】 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领导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重要力量(、坚定力量、中坚力量)】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力量(领导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重要力量(、坚定力量、中坚力量)】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3.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力源泉、不竭动力。×【改革开放】 4.党和国家始终把民生问题、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首要工作、中心工作、工作中心、工作重心、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不是根本任务) 6.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共同富裕。×【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科技成就、人与自然 1.党和国家的各种措施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时富裕)。×【共同富裕】 2.党和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与正义。×【“绝对”删去(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3.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某些)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4.我们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法治的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基本方略(治国方略)】 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公民)。×【广大人民群众】 3.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规则是道德。×【法律】 4.依法治国和以德国(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国(法律)更重要,更有效。×【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语文易错知识点汇总

语文易错知识点汇总一易错的字音字词易错读音1 ǐ)户q)绮(nún tùh)馄饨(nùn dùhì)灯混沌(chǐ)梁白炽(j脊()头攻讦(núx噱()喷nēp)沱大雨香喷喷(ngāp)滂(èxié)跑马卖解(ji )气íp)头倔脑倔脾(èju)倔(?uq?gé)强枸杞(ju)香倔(nèp()然iěfù)立斐(chù)立矗(zhì)古不化伫(nú)撼树泥(fíp蚍蜉()闻iēfì)子手绯(gu)刽(iàkuú)市侩(rèni嗫嚅(易错多音字2 炮、菲易错词语3 平心而论挖墙脚老生常谈明信片食不果腹大满贯启事文身亟待爆冷门凑合履新埋单出其不意出奇制胜挑肥拣瘦=一如既往继往开来捡(拾取)拣(挑选)买单工力悉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顶礼膜拜倾轧毋庸置疑荟萃萃取易错词义4 没工夫)-武术)工夫(时间/罚不当罪(罚重了)功夫(同工夫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力)/功效)工力(力量和本领/功力(功夫和力量二易错的病句类型)搭配、用词不当1(,关键时期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正是(正处在)青年学生1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有关组织对他们的双休日是该好好关心一下了。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引导(对)本书作者希望本书能2,她纵横,对她来说,

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的“长征”医学尖端—癌症攻克当代3。医学独创自己的提出中西,博采众长,千年求索,推陈出新,,有鲤鱼跳)岁月verb蹉跎(和青春往事了自己的自述在这本新书里,冯小刚4龙门,有对生活的坦白,更有对朋友的怀念。。兴趣(?)和浓厚的关心了极大的表示科技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5(多重否定)收集邮票。无时无刻不忘小李是个集邮迷,他6还可以发展到特点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7。更高水平。倍1~2下降了夏季即将来临,空调的价格愈演愈烈,有的品牌价格甚至8胜利凯旋拿破仑远征西班牙后9 。把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思维训练提前到中学教育阶段,已是人们的共10 。人生发展规律,而且要更加重视尊重人生价值的实现识,创新教育不仅要(关联词递进关系错误),在民间的影响如日中天,所近几年,易中天因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11 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被应邀(应邀就有被动含义)以常,对其他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成为(作为)航天技术12 就能产生无法他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估量的经济效益。,

安徽中考《安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部分知识点全解 【古代篇】 一名相管仲P9 1 颍上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为齐国相。 2 改革措施:在国改革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 3 结果:齐国因此日益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4 后人将朋友间真诚的友谊称之为“管鲍之交” 二老子和庄子P10 春秋战国时期,境诞生了两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后人把他们和称为“老庄”。 老子:1.春秋末年楚国人,出生于涡阳县附近,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2.相传,《道德经》一书是他所著。 3.(1)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恒也”。此外,他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老子在政治上周主“无为而治”。 庄子:(1)战国时期蒙城人。 (2)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他鄙视功名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公平现象。他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 (3)所著《庄子》一书是先杰出的哲学著作,也是散文的典。 三安与《子》P15 1 安系汉高祖邦之,封王,西汉哲学家。 2 主要著作有《子》,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多门学科,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同时崇尚道教思想额吸取儒学精神,在汉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神医华佗P17 1.东汉末年著名的民间医生,亳州人。 2.成就:(1)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2)他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在给患者服用麻沸散后,成功施行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 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 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 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 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 留下液氧 6.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 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 是降低生铁中 C 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 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 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 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 反应, 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 能溶于氢氟酸 10.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 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 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 但是强于I2, 在溶液中FeI3 是不存在的 11.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 钝化是化学性质, 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 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 、Na2SiO3、Na2CO3、Ca(ClO)2 、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 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 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 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 、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 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 和 NH4NO3 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 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 用1molA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 电子发生转移 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元谋人是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道法思品】易错易混知识点全汇总情况

初中【道法/思品】易错易混知识点全汇总 【道法/思品】易错知识点 1.进入初中生活,我们难免有些不适应。进入青春期,会出现闭锁心里。 误:青春期出现闭锁心理是绝对有害的,我们要想办法消除。析:出现上述两种心理现象是正常的,但有危害,要及时调整,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2.学习中的苦与乐。 误: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苦乐交织的;学习过程是痛苦的,学习结果是快乐的。 析: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学习中有苦更有乐3.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精彩。 误:人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 误:每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一样的。坏人、恶人的生命没有价值。 析: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存在,如果其愿意,任何人都能够为社会留下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

5.我们要肯定、尊重、悦纳、珍爱生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生命。 析:在某些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可能要为正义而献身,“舍生取义、舍己救人”。正确表述: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人一般不应主动放弃生命。 自杀、自残: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6.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双刃剑:诱惑、挫折、网络 ①诱惑 误:我们要抵制各类诱惑。 析:我们的生边存在很多诱惑,但并非所有的诱 惑都是有害的,要善于辨别并抵制不良诱惑。 ②挫折 误:挫折总是给人带来消极作用;挫折是人成功 的保证;不经历挫折就不能成功。 析:挫折首先(一定会)产生消极作用,如果处 理得好,会产生积极作用,“艰难困苦,玉汝于 成”。战胜挫折使人成功。 ③网络 误:应远离网络,关闭网吧。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我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1、文艺... 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我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