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格局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源县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学案编制人:沂源一中崔光岩
课时13: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考点分析】
了解20世纪风云变换的世界,既要有纵向的思维,以时段为线索了解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还要有横向的联系,能分析一定时段内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

同时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政治多极化趋势,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本考点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模块的第七单元、经济模块的第五单元,另外还要联系21课。

【知识整合】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含义: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构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的签署;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评价:一方面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便利了美国操纵世界贸易,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2、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欧洲联合(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影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1)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建立,成为国际经济调解成员国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它的诞生标志着和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中国加入WTO: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总体上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中国企业应趋利避害,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4)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
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见右图)
材料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
贫富分化的速度仍在加快,世界三大富豪的财富目前已超过3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或相当于全球6亿居民的收入总和。

然而,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

材料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

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四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
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2分)
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

试结合材料四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6分)
二、政治多极化趋势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①二战后期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为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二战结束,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政治基础,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别又使它们走向对立。

③美国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2)表现:美国: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的建立。

苏联:1947年成立情报局;1949年成立;的建立最终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3)影响:①使世界分裂为两部分,世界局势动荡不安②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具体表现: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战争。

(4)冷战对中国的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中国实行向苏联“”的政策。

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一体化:背景:西欧经济的恢复;为对抗苏联、摆脱对美国的过分依赖。

进程:欧共体的成立1967(舒曼计划、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影响:欧洲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试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原因:美国的援助,发展对外经济,新型工业,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

影响: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实现历史性的巨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4)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它的兴起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两极格局。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暂时呈现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美国:两极格局瓦解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俄罗斯: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恢复政治和经济大国地位;欧盟:1993年成立以来成为至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实体;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影响力大大增强,和平崛起;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继续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
序;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缓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中国
1、新时期经济的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1991年加入;积极参与多边经济合作,2001年底正式加入
2、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遵循五项原则;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合作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就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那时候、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但是、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在建国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

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领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新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方针?(6分)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表现有哪些?其中关键性因素是什么?(8分)
(3)20世纪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形势下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
(4)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

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

(8分)
【巩固练习】
1.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
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D.市场不断扩大3.“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地区50年代所罕见;2000年6月、韩国和朝鲜两国领导人
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③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④冷战结束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出现一系列新矛盾
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4.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本质是西方化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

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

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1980年,正式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采取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收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

后来,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 (下) 材料三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是很可能立即卷入大战、重新瓜分世界利益的,因为当时英国有2250万平方千米殖民地,法国有1090万平方千米,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千米。

而美国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霸占,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受到很大限制。

以1914年为例,美国的国外投资仅为英国的1/10,法国的1/6,德国的2/9。

应当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1914年8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声明:美国政府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

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 (1)据材料一,近代史上中国是怎样加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又是怎样开辟国内外市场的?(8分)
(2)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世界市场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3)据材料二,1978年后中国加入世界市场和前次相比,在方式上有何不同?这两次加入世界市场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8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两次加入世界市场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6分)
课时13参考答案
【知识整合】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规范化法制化
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德国越南;一边倒;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
三、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和平共处
探究一(1)特点:世界经济联系密切,逐渐走向全球化。

根源: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2)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加剧,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探究二(1)任务、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赢得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4分)外交方针“一边倒”。

(2分)
(2)表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6分),关键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

(2分)
(3)变化: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分),主要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分)
(4)活动:积极参加和推动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如维和、裁军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健康发展;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答对一个史实及其意义给1分,该项得分不超过3分)
评论: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2分)。

“中国威胁论”或者出于担心中国强大的心态,曲解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或者出于遏制中国的用心,片面夸大了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2分)
“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的言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1分)
【巩固练习】BBDB
5.(1)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得侵略特权。

向中国倾售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分)英法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内战、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国内市场的统一和扩大。

四国通过对外殖民扩张来开辟海外市场。

(6分)
(2)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禁运政策。

(6分)(3)主动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逐步加入世界市场:而前者是被迫开放,多为城下之盟。

(4分)区别;前提不同,前者清政府丧失独立和主权的前提下加入;后者是在国家独立、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加入。

(4分)
(4)近代加入国际市场影响:促进然经济解体.主权遭到破坏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3分)
现代加入国际市场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的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