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检测专题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3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3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援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

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B.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C.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D.国会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B [材料“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说明是国家行为而不是民间行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金额应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可知,金额控制和受援国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有利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说明美国处于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说明国会只是立法而不是具体实施,故D项错误。

]2.(2019·上饶一模)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

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B [漫画通过对美国和苏联生产力水平的夸张对比来展示两国的差距,而且对此时苏联农业生产的反映不符合实际情况,这说明该漫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选B项;1937年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在农业中大力推行机械化耕作,漫画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故排除A项;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只反映了漫画的部分信息,故排除C项;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是控制西欧各国,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

]3.(2019·永州一模)1960年苏联科学院成立非洲学研究所,又成立人民友谊大学,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

1960年,日本外务省将加强对非交往作为当年外交的一大课题,并准备在未来两年内集中力量扩大对非贸易。

高考历史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高考历史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思维导图][考点梳理]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原因(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影响(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1)表现:欧洲走向联合道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结盟、中国崛起等。

(2)影响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九十年代)(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表现①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形成(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响(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强化练习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强化练习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1.“帝国主义”可泛指一定国家、民族对外扩张,并对别的国家、民族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政策、主张或活动。

但“帝国主义”一词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确立其经典含义的。

以下符合“帝国主义”经典含义的是( )A.鸦片战争B.英法的殖民战争C.杜鲁门主义D.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2.1947年6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规定工会罢工前须先发通知并静候政府调查。

罗斯福新政以来工人的权利被剥夺殆尽。

这一法案( )A.表明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B.意在消除罗斯福新政的影响C.导致美国工人运动持续低迷D.受到了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3.(2019江苏苏州期末)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否定了种族隔离制度,并强调“若美国决心充当世界领袖,必须解决好国内的种族问题”。

美国此举意在( )A.巩固殖民统治B.缓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C.提升国际形象D.遏制民族独立解放运动4.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上述现象( )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D.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5.(2019江苏南通二模)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以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为任务;进入21世纪,则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威胁已解除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C.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6.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由前期积极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方针,转变到后来的包庇、扶植。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娄底市高三模拟]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

由此推知,美国此举()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B.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在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同时,需要购买美国物资并对美国敞开市场,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故D项正确。

A项,题干未体现对苏联的遏制,排除。

B项,题干体现了美国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不利于其他国家对欧洲商品的出口,不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

C项,题干反映的是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援助并实行附加条件,反映了美国借机对欧洲的经济入侵,并非欧美合作,排除。

答案:D2.[2019·惠州市高三模拟]1961年美国《对外援助法》出台后,肯尼迪政府通过出售、借贷和赠送等方式,向缺乏粮食的国家出售农产品。

苏联也每年平均向这些国家提供6.83亿美元经济援助,3.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这反映了()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C.美苏冷战局面的结束D.美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解析: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这说明美苏通过各种形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A项;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苏冷战局面结束于1991年,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D3.[2019·菏泽市高三模拟]1969年2月,戴高乐接见英国新任驻法大使索姆斯,表示希望看到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在政治上和防务上加强合作,认为西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于北大西洋公约的防务。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做训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做训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3·福建·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从题干材料来看,实际强调冷战也是一场战争,因此正确答案选D。

2.(2013·广东·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冷战。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概括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信息看是要建立对付内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在马歇尔计划实施后,采取的带有保卫性的措施就是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项是二战后成立的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组织;B项是欧洲国家为在美苏冷战威胁下生存而建立的联合性区域组织;C项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组织,故正确答案选D。

3. (2013·上海·35)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

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答案] A[解析]二次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美苏两国的关系,由战时的同盟关系逐渐演变为敌对关系,冷战局面由此形成。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网络构建][整体感知]一个主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全球化交相辉映。

二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个阶段: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

四个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世界多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主题一大国间的博弈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主题考向探究····························································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联合国的变化1.(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A[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联合国中的非洲国家数量增加,这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

] 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及影响2.(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2020届二轮:1-3-15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卷)

2020届二轮:1-3-15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卷)

限时训练(建议用时40分钟)1.(2019·甘青宁高三5月联考)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

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A.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C.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答案:B解析:由材料“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可知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共同结果,故选B;1947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强调冷战的原因而非表现,也非影响,排除C、D两项。

2.(2019·广西桂林一模)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画中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箱子上写着“核战争”),这反映出()A.美苏在核威胁下的理性外交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C.冷战时期美攻苏守态势形成D.美苏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答案:A解析:材料中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意图给“核战争”“加把锁”,说明两国在核威胁下意图防范核武战争的发生,故选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冷战结束后,不符合材料中的“冷战时期”,排除B项;冷战时期美攻苏守态势的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不是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执政的20世纪60年代,排除C 项;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执政的20世纪60年代,美苏依然存在强烈的意识形态对立,排除D项。

3.(2019·湖南永州三模)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开始封锁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只留有空中走廊。

上述措施() 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C.削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D.客观上推动了军事集团北约的建立答案:D解析:据材料“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危机的出现导致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故选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这一措施对于西欧国家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国家无关,排除B项;苏联对联邦德国的制裁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影响力,排除C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十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十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限时训练(十五)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提出: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该论断的依据是()A.使欧洲在美国协助之下恢复发展以抗衡苏联B.该计划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C.标志着美国与欧洲结成了军事同盟D.欧洲的政治局势从此得到稳定2.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

”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

”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B.史学家乙从整体史观诠释历史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3.(2014·潍坊模拟)“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B.战时同盟解体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D.国家实力变化4.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道:“……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

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

”材料表明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5.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对外推行所谓的“经济外交”,使日本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学者福武直说:“日本越是在这条道路上迅跑,就越会被世人看做是‘经济动物’而唾弃。

”这一言论实质上反映了日本()A.想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B.想在科技实力方面超越美国C.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D.对美国保护的不满6.(2014·揭阳二模)阅读《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表》。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专题限时集训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专题限时集训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专题限时训练(十三)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武汉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受货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A.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扶植德国对抗苏联D.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据材料“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受货国”可知,主张加强同德国的经济联系,西方盟国主要目的在于冷战的需要,故A项错误;此举有利于化解法德之间的固有矛盾,但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扶植德国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这一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2017·石家庄模拟)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

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

这种做法()【导学号:96084069】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B.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C.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D.应对“滞胀”而采取的举措B[“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可知其目的是保证对国内劳动力就业不会产生冲击,故A项错误;根据“《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可知冷战背景是其很重要的一个参照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与苏联的对抗,故C项错误;“滞胀”经济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刷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刷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必刷题1.《华沙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据此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A.造成德国分裂B.推动第三世界崛起C.加剧冷战程度D.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某高一学生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如图),该学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C.20世纪初的美苏对峙D.两极与多极格局并存3.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4.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

这表明冷战期间() 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5.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

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6.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

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对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检测(四)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及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检测(四)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及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检测(四)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及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含解析)阶段检测(四)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及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

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选A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

2.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

这主要由于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解析选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又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集中统一,符合中国的国情,故B项正确。

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

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解析选C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参与人员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1954年宪法的参加人员广泛,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4.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对部分省市建制进行调整。

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等,京津沪外的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5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八校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

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A 社会组织政策的实施反映的是特定阶段国家治理中的迫切或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了对旧社会留存下来的各种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确立新的社会组织秩序,政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严格控制,即政府通过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形式来剔除那些威胁政权与社会的危险因素。

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新知生成】社会组织“分级登记”:1950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社会团体的类别、登记的范围、筹备登记、成立登记的程序、原则、登记事项以及处罚等内容。

该法规将社会团体分为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文艺工作团体、学术研究团体、宗教团体和其他符合人民政府法律组成的团体,并规定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向内务部申请登记,地方性社会团体向当地政府申请登记,从此确立了社会团体的分级登记原则,并形成了社会团体分级登记管理体制。

在规范登记的同时,为实现巩固新政权,国家重点对一大批旧社会组织进行清理取缔。

比如旧有的互益组织、慈善机构、宗教组织、带有政治色彩的反动组织等相继快速被改造、整顿、镇压或取缔。

2.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世界史
一、选择题
专题 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47 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 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这 反映出苏联( )
A.希望与美国共同主导马歇尔计划 B.对马歇尔计划持怀疑态度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关贸总协定的确立 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 2015 年,美国 GDP 占世界比重由 2000 年的 20.6%下降至 15.7%。进入 21 世纪, 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 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 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 重都在 40%以上。2008 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陷入持续 低速增长期。2008~2015 年期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 1.4%,远远低于 1990~2000 年的 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 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54.7%升 至 2008 年的 76.1%,到 2012 年已达到 103%。
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解析 202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世界史
5
一、选择题
专题 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47 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 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这 反映出苏联(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12.“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 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出现 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3.(2018·北京高考)1956 年 7 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 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4.(2018·黑龙江大庆二检)美国政府在 1961 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 批准使用 23 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 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说明苏联放弃争霸政策 B.促成了核危机的成功解决
C.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D.反映苏联转向了国内改革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的时间 1962 年可知,正是美苏争霸的时期,故 A 项错误;虽然题中提到了核 武器,但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故 B 项错误;从题中“理智地对待国家间的不和”可知,主要 是对美国示好,看不到针锋相对的斗争,故 C 项正确;题中的“报告”主要在说明处理国际关 系的问题,没有涉及国内的建设,故 D 项错误。
3.(2018·北京高考)1956 年 7 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 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6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 1989 年,时间上不符,排除 A 项;1961 年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等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召开,不结 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与材料中的“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相符, 故 B 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1949 年,排除 C 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布雷顿森林 体系的组成部分,成立于 1945 年,排除 D 项。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尼日利亚和刚果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 可知,当时处于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展开激烈的利益争斗。在双 方争夺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是双方必争之地,故 C 项符合题意; A、B、D 三项均与其“意图”不符。
5.(2018·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962 年 11 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的报 告中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 愿望”,同时应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此报告( )
A.说明苏联放弃争霸政策 B.促成了核危机的成功解决
C.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D.反映苏联转向了国内改革
1
6.(2018·江苏高考)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 比例就超过 39%,美国同期从 1957 年的 20.9%下降到 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 年至 1970 年,西欧所占比例由 20.8%升至 28.6%,美国同期则由 48.6%降至 37.8%。据此可知,西欧 经济的发展( )
材料二 从历史的角度看,21 世纪头 50 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视角看,国际政治 经济格局呈现南方国家上升、北方国家下降的趋势,这是“天时”机遇。目前,中国已是世界
3
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 G20 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成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交汇节点, 它们之间的桥梁和渠道。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周边大国发展 是中国的“地利”机遇。中国周边的六大国——俄、印、巴、印尼、韩、日,除了日本属于衰 落型大国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 赢的大国外交之路,创造了遍布全球的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绝大多数大国建立了“战略 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和”机遇。
A.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5.(2018·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962 年 11 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的报 告中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 愿望”,同时应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此报告( )
——以上材料均据胡鞍钢《美国正陷入 “保罗·肯尼迪陷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入 21 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1 世纪头 50 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原因和影响。综 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大国兴衰的启示。
14.(2018·河南南阳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 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 年 12 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 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 年初,提出《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7.(2018·山东潍坊模拟)1970 年,尼克松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 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 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说明美国( ) A.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 C.力图维护世界和平 D.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8.(2018·河南省统一考试)20 世纪 90 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 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 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 9.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世界仅有欧共体、东盟等少数区域集团组织。今天,各种区域组 织纷纷涌现,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有 30 多个,参加的国家……有 140 多个。区域集团的 大量涌现反映了( )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10.(2018·安徽宣城调研)下图是“过去 20 年新兴市场占世界 GDP 的份额变化”,其体现 的历史背景是( )
C.借助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分割欧洲 D.积极支持欧洲国家一体化
2.1948 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 复兴经济之用,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该法案客 观上( )
A.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壮大 B.扶持和控制了西欧国家
C.使“冷战”重心发生转移 D.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4
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 年 7 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 年 1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 年 10 月,美、中等 23 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马歇尔计划 B.对马歇尔计划持怀疑态度
C.借助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分割欧洲 D.积极支持欧洲国家一体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去试一试”“应当反对那些……援助条件”可知,苏联实际上对该计 划持怀疑、谨慎的态度,而不是“希望与美国共同主导”,故选 B 项,排除 A 项;材料中苏联试 图维护欧洲国家主权是为了不让美国控制欧洲国家,并不是想通过该计划与美国分割欧洲,故 排除 C 项;欧洲国家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D 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