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的混凝土轨枕技术管理探究

铁路建设的混凝土轨枕技术管理探究
铁路建设的混凝土轨枕技术管理探究

铁路轨枕标准及修理要求

轨枕修理要求 第1条线路上的轨枕类型及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线路允许速度及线路设备条件等确定。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应铺设Ⅲ型混凝土枕,既有Ⅱ型混凝土枕应逐步更换为Ⅲ型混凝土枕。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及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除应将失效的轨枕和严重伤损的混凝土枕更换掉外,还应根据运输发展的需要,按表1所列标准,更换为与运营条件相适应的轨枕并补足配置根数。 第2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正线木枕或Ⅱ型混凝土枕地段,线路设备大修时应增加轨枕配置数量: 一、半径为800m及以下的曲线地段。 二、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三、长度300m及以上的隧道内。 按表1所列轨枕配置数量,Ⅱ型混凝土枕每千米增加80根,木枕每千米增加160根,条件重合时只增加一次,但每千米轨枕最多铺设根数标准为:Ⅱ型混凝土枕1 840根,木枕l 920根。 第3条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一、铺设木岔枕的普通道岔两端各5根轨枕,铺设木岔枕的提速道岔两端各50根轨枕。 二、铺设木枕的有碴桥和无碴桥的桥台挡碴墙范围内及其两端各不少于15根轨枕(有护轨时应延至梭头外不少于5根轨枕)。 第4条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宽枕: 一、第3条规定不宜铺设混凝土枕的地段。

二、路基有翻浆冒泥、不均匀下沉、冻害等病害的地段。 第5条轨枕应按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铺设,非同类型轨枕不得混铺(道岔内专用钢枕除外)。 一、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5根轨枕。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少于25 m。 二、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2 600 mm×260mm×160 mm 的木枕过渡,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 三、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 1.道岔直向过渡枕 υmax≤120 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160km/h≥υmax>120 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75根。; 2.道岔侧向过渡枕(含岔后长岔枕) 1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38根;30号和3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均不得少于65根。 四、同一岔区道岔与道岔之间应铺设与过渡枕同规格的轨枕。 第6条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间距见表3 —1;普通线路的轨枕间距见表3 —2。

混凝土轨枕

我国混凝土轨枕使用分析 1. 前言 自1956年我国研制出预应力混凝土枕以来截止到2002年底,铺设混凝土枕总数已达1.625亿根,占各类轨枕总数的76%,其中Ⅲ型枕837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5.2%,Ⅱ型混凝土枕9618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59.2%,Ⅰ型和69型枕仍有4360万根,占混凝 土枕总数的32.2%,桥岔枕约有452.3万根。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型号轨枕的承载能力与在使用中铺设的线路条件并不完全匹配,产品质量不尽人意,致使一些轨枕提前出现伤损,有些伤损甚至比较严重,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对行车安全不利。2002年秋检资料 统计:Ⅲ型枕伤损率为0.1%,老Ⅱ型枕伤损率为0.7%,Ⅰ型和69型枕伤损率为4.9%。 2.Ⅰ型混凝土轨枕 早在1953年铁道部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了混凝土轨枕代替木枕的研究工作,于1954年开始进行轨枕试制和试铺,铁道部于1957年起开始建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造工厂。1961年铁道部有关单位总结现场使用经验,编制了“弦Ⅱ-61A”型预应力钢弦混凝土轨枕的设计图,并开始了批量生产。 总的说来,到1984年Ⅱ型混凝土轨枕鉴定前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混凝土轨枕有两大类: (1)69型混凝土枕 69型是按建设型机车,轴重21t、85km/h、1840根/km进行设计的。该枕1995年约占铺设总数的50.0%,以后基本不生产。 (2) I型混凝土枕 1979年在69型枕配筋不变的情况下,将轨枕外型尺寸统到与Ⅱ型枕一样,强度与69型等强,最后统一为I型混凝土枕(弦79型和筋79型)。 与69型枕比较,I型枕中间断面高度由155mm增至165mm,提高了中间断面正弯距的承载能力,端头由原斜坡改为平坡;在螺栓孔围增设了螺旋筋,在轨枕端头增设了箍筋。 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轨枕截面疲劳承载能力:轨下断面11.1kN·m,中间断面负弯矩8.03kN·m;而按照给定的线路条件,轨枕截面承受的荷载弯矩为:轨下断面11.8kN·m,中间断面负弯矩10.1kN·m。显然,轨枕承载能力不足,特别是中间断面负弯矩承载能力相差更远。 轨枕截面静载抗裂弯矩为:轨下断面15.7kN·m,中间断面负弯矩11.3kN·m。 由于69型枕与I型枕设计承载能力等强,一般也统称为I型混凝土枕。 根据各方面的调查发现I型混凝土枕主要问题为: ①轨下截面强度不足,调查发现:接头轨枕轨下截面正弯矩裂纹占调查总数的84%,非接头轨枕轨下截面正弯矩裂纹占调查总数的42%。 ②中间截面设计承载力偏低。由于截面强度不足,要求中间道碴掏空,这种要求掏

轨枕混凝土技术交底

新建铁路郑西客运专线工程轨枕混凝土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编制: 审核: 审批: 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郑西线第六项目部 时间:2007年8月15

轨枕混凝土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1.设计要求 双块式轨枕混凝土设计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轨枕混凝土质量应符合“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双块式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1.1 混凝土所用材料、规格、混凝土标号。 1.2 轨枕混凝土设计用量0.083m3。 2.质量标准 2.1 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2.1.1 水泥的技术要求:

水泥技术要求 2.1.2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砂的有害物质含量技术要求 2.1.4 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技术要求

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2.1.6 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2.2.6配合比试验检测项目质量要求: ⑴电通量:≤1000 ⑵抗冻性:≤5% ⑶抗压强度:≥60Mpa 2.2 混凝土要求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抗压强度试件,试件应与轨

枕相同条件下振动成形、养生,28天试件应在脱模后进行标准养生,并满足以下要求: 抗压强度: 63.5 N/mm2(立方体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 7.0 N/mm2 3.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3.1 混凝土的配制 开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均须符合以上质量标准,否则禁止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要根据材料与施工情况,由试验室确定。试验室要根据天气及实际生产情况和实测的砂、石含水率不断调整施工配合比,每班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科。 搅拌站根据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计算每盘(每次投料

混凝土行业标准大全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实施细则 铁路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粱产品实施细则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 GB 9774-2010 水泥包装袋 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 13476-20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4684-2011 建筑用砂 GB 14685-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 50129-2011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4623-2006 环形筋混凝土电杆 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483-2008天然石膏 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GB/T 9775-2008纸面石膏板 GB/T 9776-2008 建筑石膏 GB/T 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 GB/T 15231-200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GB/T 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 GB/T 26204-2010纸面石膏板护面纸板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T 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C 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 JC 746-2007 混凝土瓦 JG/T 327-2011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 JC/T 364-2001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JC/T 412.1-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412.2-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2部分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517-2004 粉刷石膏JC/T 566-2008 吸声用穿孔纤维水泥板JC/T 567-2008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波瓦及其脊瓦 JC/T 641-2008 装饰混凝土砌块 JC/T 671-2008 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 JC/T 800-2007 嵌装式装饰石膏板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专业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 1预制构件制作: 1.1模具 1.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1.1.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1.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1.1.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1.2钢筋 1.2.1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 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2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 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1.2.3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1.2.4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混凝土 1.3.1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 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水 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3.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 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1.3.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 定或校准。 1.4饰面 1.4.1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 格、生产单位等。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2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 砖模套件。 1.4.3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24h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

铁路弹性轨枕工程

弹性轨枕工程技术 15.1 概述 15.1.1 何谓弹性轨枕 所谓弹性轨枕是是指在混凝土枕底面覆置橡胶垫层的轨枕,以达到防止道碴粉化及降低振动噪声的作用。 图15.1.1为III型弹性轨枕,它是在对现用混凝土枕的设计与制造不做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仅要求在混凝土轨枕生产的同时,将其底面按规定尺寸做成凹槽形状。其枕底凹槽形状为梯形,四周呈120度倒角形状,其尺寸为804×(252~282)×6mm。 图15.1.1 III型弹性轨枕枕底凹槽形状尺寸(单位:mm) 15.1.2 弹性轨枕的作用 (1)降低轨道刚度,提高轨道弹性。 (2)减轻道床振动,减少道床粉化。 (3)减轻养路工作量,延长轨道维护周期和寿命。 (4)缓和列车冲击作用,降低轨道振动和噪声。 (5)提高列车运行品质。 15.1.3 弹性轨枕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重载有砟轨道地段,特别适用于高速有砟桥上和隧道内,既有线提速桥上道床厚度不足、涵顶至轨底高度不足及山区铁路桥隧相连建筑限界受限地段。 迄今已铺设弹性轨枕,既有线约8km,客运专线约为60km。运营实践表明使用效果非常好。 通过对弹性轨枕的成本与寿命、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性分析,确认使用弹性轨

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15.1.4 普通轨枕与弹性轨枕的技术参数比较 表15.1.1 两种轨枕的技术参数比较 15.2 弹性轨枕工作原理 15.2.1 道床刚度与道床厚度的关系 下面,用被世界公认的道床模型来分析一下道床刚度与道床厚度的关系。 (1)道床模型与计算公式 道床刚度是用于评价道床弹性和承载能力的重要力学指标。它是指轨枕在道床支承面上产生单位下沉时所需要的单股钢轨作用于轨枕上的荷载值。 在垂向荷载作用下,道床受力状态可视为锥体分布的模型(图15.2.1)。根据弹性理论,道床刚度K b 与道床厚度h b 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图15.2.1 道床锥体分布模型

混凝土轨枕企业发展与转型分析.doc

混凝土轨枕企业发展与转型分析 0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一种铁路混凝土制品,自1955年起我国就开始了混凝土轨枕的开发研究工作;1958年,我国首条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线在丰台桥梁工厂建成,随后铁道部门相继建成了多家轨枕工厂,以适应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国约有50家轨枕生产企业,年产混凝土轨枕近2000万根。2008年10月,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为混凝土轨枕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企业发展现状 中铁物资太原轨枕有限公司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钢筋混凝土轨枕、岔枕、桥枕、轨枕板及电杆系列产品,年产各型轨枕及电杆产品130万余根。作为建厂近60年的轨枕生产企业,企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经济结构单一。企业的兴衰荣辱与铁路投资建设规模密切相关。纵观近年来企业的营收收入,混凝土轨枕成为收入的主要

来源,公司销售半径范围内铁路投资的额度成为企业经济数据的晴雨表。以2014年为例,太原周边铁路建设极不均衡,整体呈现前松后紧之势,就给公司全年的生产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前半年主要供应新建的太原南站和太原铁路局大修等项目,因供货量小,生产难以为继。进入7月以后,由于国家加大对铁路基础建设的投资,要求一些在建铁路项目年底必须交工,又使得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全部所定轨枕,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原材料面临枯竭。混凝土轨枕生产离不开砂石等原材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持续开采,使得厂区附近的砂石原料接近枯竭,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迫使混凝土轨枕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众所周知,混凝土制品是技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原材料的短缺将使企业无法可持续发展。 3)设备老化、技术力量薄弱。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流水机组法,生产线的主要专用设备包括张拉、振动、蒸汽养护、脱模以及传送长模型的各种辊道等,由于企业建厂多年,除轨枕钢模型定期维修更换外,其余设备均带病运行;同时,轨枕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但一线生产车间的技术力量薄弱,重产量、轻质量,全程质量监控意识淡薄,频出产品质量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发展受到了制约。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内容

钢筋 一、原材料: 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应严格控制钢筋中的磷、硫有害 化学成分 2、做力学性能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样:做拉伸取2根长450mm;冷弯取 2根长350mm;尺寸偏差逐支检查;重量偏差取不少于5根长500mm。 3、对有抗震要求的七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午要求是对一、二级抗震等级 的,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 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其进行化学检验。 5、(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无油污、无老锈) 二、加工: 1、受力钢筋的弯钩: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5倍的直径,平直 部分是3倍;当设计要求要做135度弯钩时HRB335/HRB400级的弯弧内直径 不小于4倍的直径;弯钩不大于90度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5倍的直径 2、箍筋弯钩:箍筋弯钩除满足第1条的规定外,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有抗震要 求的要做180度弯钩,完后平直段应不小于10d 3、(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三、连接: 1、连接分为机械连接、焊接、搭接,接头应做力学性能试验 2、焊接:闪光对焊:300个为一批,取3个450mm的接头做拉伸,3个350mm 的做冷弯;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均取3个长450mm的做拉伸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纵向钢筋不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的最小直径易为 16mm 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易采用绑扎搭接,轴 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总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 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5、(钢筋接头易设在受力较小处,同意纵向受力钢筋不易设置一个以上接头,鸡窝头 末端至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 6、接头易相互错开,对于焊接和机械连接: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区段为35d且不应小 于500mm;绑扎搭接:横向净距应不小于d且不小于25mm,区段长度为1.3L 7、梁柱构件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配置:手拉区箍筋直径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区间距不应大于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 于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是应在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 范围内各设两个间距为50mm的箍筋 四、安装: 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均应符合要求 2、钢筋网:长宽±10,网眼尺寸±20;骨架:长±10,宽高±5;受力钢筋:间距 ±10,排拒±5;保护层厚度:基础±10,柱梁±5,粱墙壳±3;箍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预埋件水平高差+3,0

混凝土枕分类及尺寸

混凝土枕分类及尺寸 (一)混凝土枕分类 混凝土枕,根据其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一般混凝土枕、混凝土岔枕及混凝土桥枕3种。 一般混凝土枕(以下简称混凝土枕),技术比较成熟,已列为部标准,目前已经大批铺设使用。混凝土岔枕,经过多年来的铺设试验,岔枕本身强度、弹性均有所提高,扣件也有明显改进,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混凝土桥枕分有碴桥面带护轮轨的混凝土桥枕和钢桥用的混凝土桥枕两种。有碴桥面带护轮轨的混凝土桥枕已铺设使用,钢桥用混凝土桥枕现正在铺设试验中。 (二)混凝土枕特性 我国铁路已广泛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枕以代替木枕,与木枕相比,其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材源丰富; 2.适宜于工厂化生产,规格一致,保证线路质量均匀; 3.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一般为木枕的3~4倍; 4.道床阻力大,线路的稳定性好,适合铁路的高速大运量要求,且节约木材。 其缺点如下: 1.弹性差,在同样荷载作用下所受的冲击力大(比木枕约大25%); 2.对道床铺设要求较高,除了增大道床厚度外,还须铺设缓冲垫层; 3.重量大,Ⅰ、Ⅱ型混凝土枕一般在220~250 kg,Ⅲ型混凝土枕一般为350 kg左右,人工更换混凝土枕不便。 钢筋混凝土轨枕可分普通混凝土轨枕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两者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在制造时应用了预应力技术。普通混凝土枕强度较低,抗裂性差,容易开裂失效,线路上极少铺设。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作时给混凝土施加强大的预压应力,弥补了普通混凝土轨枕的缺点,在我国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我国铁路上,曾先后试铺过多种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如“弦Ⅱ—61A”、“弦61”、“筋63”、“弦65一B”、“筋69”、“弦69”、“筋81”、“丝81”、“弦79”等型号。其符号“弦”、“丝”表示采用的钢筋为高强度钢丝,“筋”表示的钢筋是粗钢筋;“61”、“69”、“79”、“81”等表示设计年份。79型以前的混凝土轨枕统称为旧轨枕。 我国现用混凝土轨枕标准分为三级,并与不同类型轨道配套使用,其适用范围如表6—6所示。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0

4模板及支(拱)架分项工程 4.1一般规定 4.1.4模板及支(拱)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应相互连接。老规范没有要求。 4.2模板及支(拱)架安装 一般项目 表4.2.3中没有规定梁底模拱度的允许偏差,老规范上有规定。 表4.2.4中规定了预埋件的外露长度允许偏差为+10-0,检验方法为尺量。老规范没有规定。 5钢筋分项工程 5.1一般规定 5.1.3钢筋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上盖下垫,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钢筋加工应设置专用加工场,并按牌号、炉罐号、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5.1.4:冻期钢筋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电弧焊应有防风、雪及保温措施。焊接后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老规范没有要求。 5.1.5:钢筋弯曲成型时,应按设计弯曲角度一次成型,不得反复弯曲。老规范没有要求。 5.1.6浇筑混凝土前对钢筋的检查中增加了垫块品种、规格、数量等的检查,对预埋件的检查增加了品种、位置的检查。 5.2原材料

5.2.3 对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检查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垫块制作单位每半年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5.2.4: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及螺母的材料、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型式试验确定采用的套筒技术要求。套筒的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检验数量:详见P17。检查方法: 详见P17。老规范没有规定。 5.3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1第2条:受拉热轧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或3.5倍(HRB400),钩端应留有不下于钢筋直径3倍(HRB335)或5倍(HRB400)的直线段。旧规范规定: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留有不下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第3条中增加了对HRB335和HRB400弯起钢筋的弯曲半径的规定,HRB335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HRB400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旧规范规定:带肋弯起钢筋的弯曲半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5.3.2 钢筋镦粗和滚扎直螺纹机机械连接丝头加工外观质量及尺寸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详见P19。旧规范没有这一条规定。

最新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范、考试题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得分: 一.模板工程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8分) 1、模板与脚手架之间不应。 2、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应涂刷。模板使用后应按规 定修整保存。 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及支(拱)架进行。 4、模板及支(拱)架的构件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5、模板及支(拱)架的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结构外露表面和直 接支承混凝土重力的模板(纵梁、横梁等)计算挠度不得大于构件跨度的,并满足混凝土构件表面平整度、结构线型的要求。 6、梁式结构的底模应根据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设置。 7、为消除支(拱)架非弹性变形,确定模板立模高程,现浇混凝土 结构的支(拱)架在正式使用前应。 8、模板拆除,简支梁、连续梁宜从循环拆除。二.钢筋工程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19分) 1、场内钢筋应按、、、分 别标识存放。 2、受拉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弯 钩的内侧半径不得小于d(HRB335)或d(HRB400),

钩端应留有不小于d(HRB335)或d(HRB400)的直线段。 3、“同一连接区段”长度: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d(d 为 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mm,绑扎接头为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4、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钢筋牌号HRB335应选用焊条型号 E 。 5、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带肋钢筋HRB335级绑扎接头最小搭接 长度: d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 d. 6、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不得横贯 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垫块数量不得少于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7、垫块的和应不低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细石混 凝土水胶比不大于0.4。不得采用砂浆垫块。 8、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 筋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梁柱等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应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 三.混凝土工程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25分) 1、粗、细骨料应按和分别存放,不同品种和规格 的粗、细骨料用隔离墙分离,并根据需要设置冲洗或筛分设施。

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砼施工技术交底 一、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在施工中要注意做到: (1)对要浇筑的砼的技术要求应书面通知砼搅拌站,并向搅拌站索要砼施工配合比单。 (2)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要进行检查。包括:向司机索要送料单,以确定砼出机的时间;测量砼的坍落度,以确定砼的施工度。对砼出机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而且出料有离析、沉淀现象的,应予以处理,直至退货。 (3)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应将滚筒高速旋转几转,使砼进一步均匀,而后才能出料,并要加强观察,是否有离析现象。水灰比调整应由搅拌站进行,在现场严禁任意加水。 (4)加强现场与搅拌站的通讯联络,及时向搅拌站报告现场施工情况和对砼的各种要求,以便砼搅拌站随时调整。尤其是当砼浇筑即将完成时,应准确预报所需的砼方量,保证砼搅拌数量的准确。 (5)施工现场按规定制作砼试块进行养护试压。同时也要向搅拌站索要砼试压报告单。 (6)粗骨料最大粒径≤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二、本工程采用泵送砼施工技术,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泵机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培训,以考试合格方准上岗操作。 (2)泵送前应检查泵机运行情况,确保运行正常。 (3)泵机料斗上要有筛网,并派专人值班监视喂料情况,当发现大块物料时,应立即拣出。 (4)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润湿整个管道,而后送入水泥砂浆,使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滑润状态,再开始泵送砼。 (5)砼应保证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万一不能连续供料,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以保证连续泵送。当发生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内拌和结快或沉淀。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转,防止砼离析。 (6)在泵送砼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砼,如料斗内剩余的砼降低到20cm以下,则易吸入空气,致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砼逆流,形成堵塞,则需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泵送。 (7)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若喷出砼像一根柔软的柱子,直径微微放粗,石子不露出,更不散开,证明泵送效果尚佳;若喷出一半

铁路混凝土工程考题与标准答案(1)

铁路混凝土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考题与标准答案 武广客运专线工程专线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室 二○○六年三月七日

考题题库 一、填空题 1.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计。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含量与0.658倍的氧化钾含量之和。 2.从事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单位应建立现场试验室。现场试验室应由具有的主管试验室授权,并应通过有关方面的检查验收,其试验检验能力应与相适应。 3.铁路混凝土工程应以拌和方式进行施工。 4.工序之间应进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的基础上进行。 6.涉及结构安全的,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见证检测。 7.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应按和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8.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质量证明文件(质

量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及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施工记录、、平行检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报告等。 9.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全部合格;其中,有允许偏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的抽查点应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偏差内,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倍。 10.当对试块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时,或因试块试件丢失损坏、试验资料丢失等无法判断实体质量时,应由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凡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11.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并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其弹性压缩、预拱度和沉降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12.模板及支(拱)架必须安置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底上,并有足够的。 13.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14.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铁路建设的混凝土轨枕技术管理探究

铁路建设的混凝土轨枕技术管理探究 铁路建设的混凝土轨枕技术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运输业快速壮大,铁 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承担着我国大部分的货物运输以及旅客运输。铁路大量的兴建,混凝土轨枕作为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轨枕的技术管理是保证铁路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混凝土轨枕的技术及养护等问题 关键词:轨枕;铁路建设;养护;创新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led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rapidly,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bear most of the transport of goods and passenger trans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ive concrete sleeper railwa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anagement concrete sleeper is ke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ailwa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rete sleeper and maintenance etc. Keywords: sleeper railway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引言 从我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在上海建成,到如今的拥有近十万公里的庞大的铁路系统。从以前的蒸汽动力机车,到如今的动车组、高铁。我国的铁路建设产生了质的飞跃成为了世界上铁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中铁路的轨枕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化,到如今混凝土轨枕已经成为了铁路建设中用量最大的轨枕。 2混泥土轨枕的发展历程及优缺点

平顶山混凝土轨枕工厂生产经营资料(DOC 10页)

平顶山混凝土轨枕工厂生产经营资料(DOC 10页)

平顶山混凝土轨枕工厂生产经营资料 一、工厂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如下: (一)产品介绍 1、YⅡ-F型轨枕: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重型及次重型轨道线路,钢轨类型60kg/m,在曲线半径小于300米的地段暂不铺设,列车时速120km/h; 2、新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适用于年通过总质量50Mt以及各类轨道,旅客列车设计最高速度≤120km/h,钢轨类型60kg/m、50(43)kg/m;适用于直线轨道和≥300m的曲线轨道; 3、ⅡZQ-C 型桥枕:适用于有碴混凝土桥,桥梁长度在20m 及以上;桥梁长度在10-20m,而桥上曲线半径600m≥R≥300m 或桥高大于6m,跨越铁路、重要公路、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桥;本产品适用于基本轨60kg/m钢轨,护轨为50kg/m钢轨,或基本轨为50kg/m钢轨,护轨为43kg/m钢轨,分为护轨平直段用和护轨弯折段用二种; 4、Ⅲ型桥枕:适用于与Ⅲ型枕配套使用于标准轨距铁路设有护轨的有碴圬工桥及应铺设单侧护轨的路基地段;客车最高行车速度120-160km/h; 5、无挡肩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直线或R ≥350m的曲线轨道,钢轨为60kg/m或75kg/m,最高客车行车速度200km/h,最高货车行车速度200km/h; 6、有挡肩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直线或曲线半径大于300米的重型及特重型轨道线路,列车时速160km/h; 7、TK-XR型小半径曲线用混凝土枕:适用于R≥200m的曲线轨道,本产品满足了小半径曲线轨道轨距的调整的要求; 8、预应力混凝土宽枕;本产品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直线及R>300m的曲线,钢轨类型为60或50kg/m,列车时速为140-160公里;

混凝土轨枕裂纹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混凝土轨枕裂纹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霍银师 (内蒙古呼铁轨枕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轨枕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混凝土轨枕裂纹在生产过程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轨枕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混凝土轨枕裂纹控制 0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混凝土轨枕使用的最大国家,生产混凝土轨枕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长模流水机组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验收标准。但是轨枕质量不能令人满意,使用线路拆换下的损伤轨枕,除了少量是由于行车、装卸事故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外,大量轨枕是因各种裂纹等非受力损伤而下道,减少了轨枕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裂纹,对提高混凝土轨枕的结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轨枕的使用寿命,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裂纹影响混凝土轨枕使用寿命涉及设计、制造和使用,本文就混凝土轨枕生产制造层面谈混凝土轨枕裂纹的控制。 1混凝土轨枕裂纹的类型 混凝土轨枕技术条件TB/T2190-2002《预应力混凝土枕Ⅰ型、Ⅱ型及Ⅲ型》第4.3.2条“轨枕外观质量及各部尺寸偏差”中规定,轨枕表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裂纹,检查项别为A。我们在混凝土轨枕出厂检验中发现的裂纹类型,主要有:轨枕端部裂纹、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轨枕侧面纵向裂纹。 1.1轨枕端部裂纹 这种裂纹出现在轨枕端部钢筋周围,呈水平方向,大致与钢筋平行。 1.2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 这种裂纹通常从预留孔处为起点,沿轨枕长度方向逐渐向轨枕中部和端部延伸。 1.3轨枕侧面纵向裂纹 这种纵向裂纹发生在轨枕侧面中部,沿轨枕长度方向,平行于钢筋方向。

2混凝土轨枕裂纹产生的原因 2.1轨枕端部裂纹 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在张拉应力的作用下钢筋产生变形。放张时,钢筋变形要恢复,由于轨枕内部粘结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阻止钢筋回弹,钢筋对混凝土产生压力致使轨枕端部混凝土产生应力。所以钢筋在放张后对混凝土的作用是轨枕端部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受力,应力正常传递。 箍筋加工尺寸不合格、安放位置不符合要求也是造成轨枕端部裂纹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工厂箍筋的安放采用张拉后加箍筋的方法,箍筋尺寸偏大也不绑扎。在混凝土布料时,钢筋受下落混凝土的冲击而改变规定位置,致使箍筋失去作用或作用不大。 钢筋表面沾有油污及其他与混凝土有隔离效果的液体,或者在轨枕模型喷涂隔离剂未干的情况下将钢筋放入模型内,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轨枕放松应力后,影响轨枕静载强度,造成裂纹。 混凝土脱模强度不足也是造成轨枕端部裂纹的原因。蒸汽养护时,养护窑上下温差较大,混凝土试块所在的养护窑顶部与底部的温度相差4-6℃。所以混凝土试块的强度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养护窑内各个模型中轨枕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当混凝土试块强度为45MPa时,养护窑底部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45MPa,实际观察表明,脱模强度的大小与轨枕端部裂纹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2.2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 预应力放松时,轨枕顶面预留孔在钢筋对混凝土的压应力作用下,在轨枕顶面纵向中心线的预留孔边缘处应力集中,致使此处产生纵向裂纹,与此处的结构形式有关。所以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是混凝土轨枕最为普遍存在的裂纹,一般在轨枕出池2至3天后陆续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预应力值过大等也是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预应力钢筋、水泥、砂、石子、减水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轨枕的结构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剪切能力,有效防止裂纹,同时是轨枕静载抗裂强度的重要保证。 控制张拉力值对轨枕结构性能,特别是开裂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浇注混凝土时的张拉力总值与此刻的设计值之间的偏差不应过大,应力值过大会造成轨枕开裂。有些生产厂家为了提高轨枕的静载抗裂强度,在钢筋张拉时采取超张拉的做法,过大的提高钢筋的张拉值,也是导致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 2.3轨枕侧面纵向裂纹 轨枕的纵向裂纹大多发生在轨枕的侧面,也有底部纵向裂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1、完成钢筋隐蔽验收手续,模板经过验收。 1、2、商品混凝土及劳力、机械设备已准备好,混凝土经过开盘鉴定;混凝土试模已准备好。 2、施工器具 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3m杠尺、木抹子、塑料布(薄膜)、草袋等。 3、材料:商品混凝土。 二、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商品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三、操作工艺 1、基础及柱墙混凝土施工 1、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般不得留置施工缝,各种混凝土材料与设备机具必须保证供应。 1、2、基础顶面施工缝按设计与规范要求留置。 1、3、墙柱甩出钢筋必须加以保护,避免混凝土污染钢筋。 1、4、基础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与草袋进行养护。 1、5、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就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与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与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与易性良好为止。 1、6、混凝土运输 预拌混凝土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能使用。 1、7、混凝土浇筑、振捣:

1.7.1、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铺摊混凝土并及时振捣,振动棒插入点间距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为准。柱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搓处先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利用混凝土杆检查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接搓处应撮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1.7.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保证振捣密实。 1.7.3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与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1.7.4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1.7.5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与浇水。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常温时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1、顶板混凝土施工 2、1、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钢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表面拉毛。 2、2、浇筑完毕后及时用塑料布加草袋覆盖混凝土养护。 四、质量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轨枕技术标准

铁路枕木 一、枕木的分类 材料属性分类:木制枕木;钢筋混凝土枕木;复合材料枕木。 用途分类:铁路枕木;专用轨道枕木;架设枕木。 铁路枕木分类: 普通枕木,用于铁路正线线路的普通枕木; 道岔枕木,用于铁路交汇处道岔区域; 桥梁枕木,用于铁路钢结构桥梁设备的桥面线路铺设; 铁路防腐木枕型号分类(按中国标准): 二、常用枕木的规格 目前,我国的标准铁路轨距为1435mm。 标准的枕木规格如下: 1、普通枕木:宽度220mm;厚度160mm;长度2500mm; 2、道岔枕木(普通):宽度220mm;厚度160mm;长度2600~4850mm,以150mm进位,共计16个长度规格; 3、道岔枕木(标准):宽度240mm;厚度160mm;长度2600~4800mm,以200mm进位,共计12个长度规格; 4、桥梁枕木:宽度220mm;厚度240、260、280、300mm;长度3000mm;枕木尺寸 普通木枕:标准长度为2500mm,其断面形状分为I、Ⅱ两类,用于不同等级的线路上。 I类:宽度220mm,厚度160mm; Ⅱ类:宽度200mm,厚度145mm;

道岔木枕:断面尺寸为两种标准; 75型标准为:宽度220mm,厚度160mm;长度从2600mm至4850mm,每种长度相差150mm,共16个长度规格。 92型标准为:宽度240mm,厚度160mm;长度从2600mm至4800mm,每种长度相差200mm,共12个长度规格。 桥梁木枕:其截面尺寸因主梁(或纵梁)中心间距的大小而异。 单线桥梁:长度3000mm,宽度200、220,高度220、240、260、280、300mm; 三、木制轨枕 1、技术条件 树种:落叶松、马尾松、红松等。 2、枕木的尺寸见表1 表1 3、尺寸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单位: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