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水平的路径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水平的路径探析【摘要】阐释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的特殊意义,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管理水平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15-03
大学生课外活动是高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通过主题教育,文艺体育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旨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又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与一般的本科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相应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外活动在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也应表现其个性和要求,因而,对此进行针对性研究,努力探寻提升之路意义显著。
一、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的特殊意义
由于其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及形式的特殊,使得在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具有一些特殊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是应用性、实践性教学的有益补充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应用技术操作为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
上的主要区别。
尽管目前的高职各专业的课堂教育都以此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但是课堂教育毕竟时间有限,开展教学的形式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实践,除课堂外还应该有其他的形式,如果学生课外活动组织能够紧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就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其中,通过举办一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竞技比赛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借助这样的平台检验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学习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兴趣。
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可以举办综合性的酒店服务知识和技能竞赛,也可以举办铺床、礼仪等单项比赛;导游专业可以开展导游礼仪风采竞赛和演讲比赛。
此外,学生课外活动形式灵活,能够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以做到的。
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外活动在学生专业培养方面往往能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更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使得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偏低、学习兴趣不高、自律性不强,学生课外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生动,对于学生的兴趣能力培养和学生管理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1 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学习之母,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兴趣的养成需要有效的引导和激发。
高中的学习很难有专门系统的学习兴趣培训,对于普遍欠缺学习能力和自律性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没有学习兴趣,学习难上加难,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其进行学习方法引导和兴趣培养更为迫切。
2 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是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有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律性较差,很难像其他本科院校学生尤其是一本院校的学生一样较为自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没有一定的管理和引导,学生极易在网络游戏、恋爱、喝酒等方面浪费太多的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事做,有正事做,从而避免学生在一些无意义的方面浪费时间,甚至乱生事端,间接实现了学生管理的功能。
二、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实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学生课外活动过多过滥
一些领导认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抓学风建设太难,见效慢,相反学生课外活动见效快、成绩明显,尤其是学工处、校团委等这样一些主抓学生工作的部门觉得,不多搞些活动就没有办法突出自己部门的重要价值,所以,尽量多上些活动,而且个个活动搞评比,不仅比质量。
更比规模,比影响,希望个个活动都是重大活动,个个活动都是精品活动,不仅学校层面搞、各系部也要相应落实,学校搞演讲比赛,下面各系也要搞,不然没有办法选拔队员。
一些学生干部也存在错误的认识,他们觉得活动越多自己锻炼的机会才会更多,不是求质量而是求数量,感觉没有活动自己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一些活动甚至仓促上马。
目前,在高职院校,元旦、五一等节庆活动;党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名目繁多。
学生活动过多不仅使得活动本身的水平难以有效保证,而且,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受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课外活动变成“课内活动”,因为活动太多,学生请假参加活动不可避免地影响正常的教学。
(二)重组织、轻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质量不高
学生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希望自己的能力有实质的提高,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自身会通过努力获得一些上台经验,也会对自身能力进行突击提升,但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提升一般很有限。
当前,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不理想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学生课外活动太多,一个赶一个,紧凑
的安排使得学生的指导和培训多数效果不佳。
二是现有专业指导人员不“专业”。
目前,指导开展学生活动的主要多团委和辅导员,这支队伍组织策划能力突出,但不同的活动,专业能力的要求不同,演讲、礼仪、辩论,尤其是一些更切合学科专业的活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参赛选手的水平没有办法有效提升,活动水平自然很难保证。
三是尽管有一些活动也时有专业教师指导,但是,多是临时邀请,人员也不固定,更缺乏相关制度的保证,指导一般是无偿的,这就使得本没有义务的专业教师要么托词不受邀,要么勉强应邀也难以尽心。
因此,一般情况下,学生课外活动搞完就过去了,参加活动的学生过后也很难想起自己到底通过活动得到了什么,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并不鲜见。
(三)学生课外活动与专业培养和学生需要脱节严重
1 活动与专业培养脱节。
其一,活动与专业培养计划脱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只有三年时间,加之目前学生的实习一般都延长到了半年至一年,学生在校时间学习时间很短,因而专业培养计划对课程的安排也往往很紧,一旦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活动占用课内时间的情况就会出现,不仅使得专业教学教师对此意见很大,而且,学生的正常学习也受到影响。
其二,活动与专业能力培养脱节。
目前。
学工人员的教育背景与现有系部专业多不对口,但培养专业能力的课外活动却由他们策划、组织实施,如此,一些活动往往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
2 活动与学生需求结合不够。
除专业能力的培养外,学生课外活动还担负着对学生价值观、情感、人际关系、沟通、情商等方面教育的使命。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90后”,思想开放活跃,个性差异大,这样的特点使得专门针对学生兴趣成立的各类学生社团组织更有天生的优势。
但是,在教学任务重,时间安排紧,同时学校和系部又乐于多上活动的情况下,学生社团活动的时间被挤占,功能被严重削弱。
加之,学校和系部组织的活动更注重竞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一些活动在求规模,要影响的目标下,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要参加,学生“被活动”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四)学生课外活动经费普遍短缺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经费与教学经费一样一般是根据系部学生人数多少按人头进行划拨,这样的划拨有—定的科学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1 经费划拨标准没有跟社会和学生活动形势发展相应调整。
一些院校,划拨的标准多年不变,与此同时物价却在翻翻,学生活动也较之之前增加不少,如此,同样的经费显然不能够满足时下学生活动的基本需求。
2 学工部门和系部之间经费负担责任不清。
学工认为学生活动不只是学工的责任,搞好学生课外活动同样是帮助培养学生,系部应该有相应的支持,所以按人头确定拨款标准时常有所保留,系部
则认为既然有专项的学工经费就没有必要由系部经费支持。
所以,现实是,遇到开明的系主任学生活动得到支持多就好开展,遇到不理解的系主任学生课外活动的经费就常捉襟见肘。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水平的路径探析
(一)统一认识,明确活动指导思想
课外活动有明确的活动指导思想不仅可以使学生课外活动安排做到更有计划,而且也使得活动的策划具有主线,能够有效加强活动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思想应该充分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突出活动的思想指导意义。
切忌在思想方面背离大方向,不然办的再好,活动效果也是负的,要注意避免一些充满庸俗内容的活动占据学生课外活动舞台。
二是学生课外活动应该紧紧围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辅助专业教学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做到学生活动与专业培养有效衔接,与学生需求有效结合。
三是重质量、走精品路线。
高职专业教学任务重,实习时间长,课外时间有限,各种活动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每个系做好一个精品活动,学校层面做好一到两个精品活动已是不易,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个个都当重点做。
因此,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培养
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立足教学和学生实际要求,重质量、树精品,做到活动与教学相衔接、相协调;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二)制定好年度活动计划,科学统筹、合理安排
学生活动的安排既涉及学校层面。
也涉及各系部;既涉及学工、团委等专职学生工作部门,同时也涉及宣传、教务、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
各高职院校应确立学工处或校团委为牵头部门,在与各职能部门,各系部充分沟通的后,对于一年度需要活动进行汇总。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其一,避免活动一段时间过于集中,另一时间又过少,有利于活动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其二,有利于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指导协调。
其三,有利于各系部制定工作计划,对活动进行提前充分的准备,不至于一个活动没有结束,另外一个活动突然冒出来,以至于疲于应付。
当然,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应注意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备上级部分临时安排任务之需。
(三)建立事与财相对应、相协调的经费保障机制
俗语有云:“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反之也是,有多少事则要多少钱,事少财足,有浪费之嫌,事多财乏则难成事,因此,建立与当前学生课外活动相对应、相协调的经费保障机制对于课外活动有效开展必不可少。
1 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合理、动态的评估。
需要多少钱,先要了解有多少事。
对学生课外活动评估可以学生课外活动的年度计划
为基本依据,通过对活动计划中的各项活动逐项的评估,计算年度所需经费,一般而言,学校的预算拨款也是以年度计,这样就较为方便。
不过,在采用这个作为依据的时候需注意几点:(1)评估主体应是熟悉学生活动情况的相关部门,并且应该征求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各部门、各系部的意见,做到充分沟通。
如果学生活动预算是包含在系部预算中,那么,系部做预算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征询系部学工人员的意见。
(2)以年度计划作为预算根据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因为,一般制定学生课外活动计划都会为少量难以预计的活动留下一定的空间,相应的经费确定时也应有所考虑。
(3)评估应是动态的。
学生课外活动年度计划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所调整,在每一年的评估时尤其应注意这个问题。
此外,评估活动时还应该考虑到社会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做到动态估值。
2 明确学生课外活动的经费责任主体。
无论是学工经费单独支持学生课外活动,还是学工和系部共担都应有明确的标准和责任,一般由学校主管领导牵头,学工和各系部共同协商,通过制度形式来确认。
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学工和系部扯皮而学生课外活动“受害”的尴尬局面。
(四)建立专业的指导队伍,加强活动指导,有效提升活动水平
学校学工各部门,各系部可以结合自己的活动计划,在全校的专业教师或者社会中有专业才能的人士当中选聘课外活动指导教
师,指导教师的聘用应做到:
1 有针对性。
不同的活动专业指导的内容不同,一般而言,活动与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应是相对应的,礼仪竞赛请教授礼仪课的知名专业教师做指导是对的,但要请教思政课的教师就明显不妥。
2 队伍相对稳定。
指导教师相对稳定,这不仅便于联系,安排指导时间,而且,活动本身对指导也是一种锻炼,指导越多经验就越丰富,指导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
指导教师相对固定下来后还可以在校团委或系等与学生活动密切的单位设立专门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大学生各种具体的课外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
3 有偿指导。
一般而言,除非作为专业课教学的一部分,专业教师没有强制的义务来帮助完成学生课外活动,通过有偿的方式肯定教师的劳动付出,能够激发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对此,学生活动的专项经费中可以拿出一部分经费予以支持,系部也可以考虑对在校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计算工作量并计酬。
(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强化学生社团功能
学生社团一般是学生以兴趣为导向成立的自治组织,这种组织从一开始就对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其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与学校和系部组织活动相比,其形式更简单、灵活,成员之间的爱好相同,更易形成凝聚力,相互促进的效果更好。
西方国家,一般每所大学都拥有几百上千个课外俱乐部,它们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
的学习空间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耶鲁大学仅课外文化小组就有200多个,学生社团充当了学生课外活动的主力军。
高职院校在立足走精品路线的方针下,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社团的功能。
减少或简化不必要的一些次要活动,给学生社团活动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在资金、资源及专业指导方面给予学生社团足够的支持,真正形成“校系立足做精品、社团百花齐放”的学生课外活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