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合集下载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犊牛腹泻症是指由于不良饲养管理及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现象。

犊牛腹泻症的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正确了解其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犊牛腹泻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症状1. 腹泻现象犊牛腹泻症的最主要症状便是腹泻,犊牛粪便呈黄色或白色水样,甚至带有血丝,伴有恶臭味,并且频繁排泄。

腹泻导致犊牛消化功能异常,会引起脱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2. 消瘦症状犊牛患上腹泻后由于摄食减少及营养吸收不良,容易出现消瘦的症状,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3. 行为异常患有腹泻的犊牛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状况,甚至会出现躺卧边角处的现象,严重影响犊牛的生活质量。

4. 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症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了犊牛的死亡和治疗费用外,还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和时间用于康复,耽误生产进度等。

二、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犊牛腹泻症的关键。

首先是保持饲料的卫生,定时清理饲槽和喂食器,并保持新鲜干净的饲料。

其次是保持饮水的卫生,定时清洗水槽和更换水源,防止犊牛因为喝脏水而引发腹泻。

另外要严格控制冷饮,以免引发消化不良。

2. 细心观察犊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犊牛患有腹泻的症状,不仅要进行隔离,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严重的腹泻情况会导致脱水,因此要保持犊牛的充足饮水,不断补充流失的水分,帮助犊牛尽快康复。

3. 营养保障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犊牛获取充足的营养。

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加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帮助犊牛更好地应对腹泻带来的营养不良。

4. 预防感染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减少人员间的交叉感染,是预防犊牛腹泻症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以加强犊牛的免疫力,有效预防犊牛因为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而引发腹泻。

5. 合理用药在确定犊牛患有腹泻症后,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并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则需使用抗生素等。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

犊牛腹泻病诊断与防控要点谷振波(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新乐050700)犊牛是牧场的后备主力军,是牛养殖业发展关键环节。

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的杀手,危害严重,一旦牧场发生犊牛腹泻病,会因治疗费用和牛只的死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养殖成本和额外支出,给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牧场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犊牛腹泻的死亡率在0.5%~70.0%之间,给我国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尽管我国牛养殖业在畜群管理、动物设施和护理、饲养和营养以及生物制剂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疾病的多因素性质,犊牛腹泻仍然棘手。

犊牛腹泻的预防和控制应基于对疾病复杂性的良好理解,如多种病原体作用、多因素共同感染、环境因素以及疾病爆发前产犊期的喂养和管理等方面。

腹泻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生产性能发挥,而且还会因死亡率高影响牛群的更新效率,进而影响我国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本文着手犊牛腹泻病常见病因、诊疗方法与防控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犊牛腹泻病常见病因1.1饲养管理因素新生犊牛在出生时免疫功能较弱,由于子宫的保护,出生后对外界刺激的应对能力较弱,且胃肠道结构未发育完全,进而易造成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殖者需要严格遵守健全的饲养制度来操作,否则极易产生消化不良,从而诱发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另外,应激因素、畜舍环境不洁,噪声过大,阴暗潮湿,通风不畅以及母牛乳汁不卫生都会诱发犊牛腹泻。

1.2营养物质缺乏因素母牛在怀孕期间没有充足的营养,就很有可能导致犊牛营养不良,从而造成犊牛免疫力低下,诱发腹泻等疾病。

常见犊牛营养缺乏引起的腹泻主要是饲料中维生素C 缺乏、维生素D 缺乏和微量元素硒缺乏。

犊牛胃肠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胃肠管粘膜出血,肺与肋胸膜出血,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腹泻。

1.3细菌性感染因素引起犊牛腹泻最常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在牛场环境内普遍存在。

大肠杆菌的一些菌株能产生细胞毒素坏死因子,常导致新生犊牛胃肠粘膜溃疡、穿孔、败血症、死亡。

新生犊牛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新生犊牛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f 7
温 恒定 , 能忽 高 忽低 ; 不 喂乳 时间 固定 , 不能 忽早 忽 晚; 喂量 固定 , 不能 忽 多忽 少 ; 选 择有 经验 的饲养 要
4 8
(}
21 0 0年 第 3 期
龌 a圜翟蚕蓝瞄 ・ ・ ・
草 食 动 物
随着养 牛业 的快 速发 展 , 牛 的数量 犊 大量增 多 , 为了使犊 牛正 常而健康 的生 长 发育 , 期 断奶 , 期 补饲 , 加 商 品奶 , 早 早 增
定 量及 乳 温 过 高或 过 低 ; 哺乳 期 初 料 不 当 ; 生 条 卫 件不 良等 均可成 为腹泻 的诱 因 。
12 免 疫 力低 下 .
犊牛 出生后最初 几天 的免疫力 极低 ,这 时需要
依靠初 乳提供 基本 的抗体 ,以 防止犊牛 产生应 激反 应和疾病 的发生 。由于饲养 管理失误 , 造成初 乳饲喂
①根据 发病情 况 , 病状 及剖检变 化可初 步确诊 。 但必 须采取病 牛 的新 鲜粪便 和尸体 的小肠 ,肠 系膜
淋 巴结及 肠粘膜 , 送相关 部 门进行 诊断 。 ②为 提高检 出率 可将 粪便标本 先经超速离心 , 浓缩提纯 。然后取 粪便标 本涂 片 , 直接用 电镜 负染色检 查 , 到典 型 可见 冠状病 毒粒子 。③采取 病牛 的粪便 或细胞 培养物经 口感 染未 吃初 乳 的初生 犊牛 , 1 2 , 经 ~ d 可成 功复制 出本病 。④血 清学检测 。可用免疫 荧光试验 , 白 A蛋
得母 源抗体 。 坚持 “ 四定 ” 即定 温 、 时 、 量 、 饲养员 。乳 , 定 定 定
牛厌食( 食欲差) ; 粪便稀薄 , 呈水样 ; 脱水( 眼睛塌陷 ,
毛发 粗 糙 , 皮肤 无 弹 性)怕冷 ( 温)起立 迟 缓并 有 ; 低 ;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2021年(第42卷)第8期下半月技科S H OU Y I K EJ I犊牛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体质量减轻和酸中毒,死亡较快。

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分为营养性(如由牛奶饲喂过量,牛奶突然改变成分,低质代乳品,奶温过低等)和传染性(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腹泻两种。

腹泻在犊牛中发病率极高,是犊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防止腹泻发生。

大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

随着犊牛的生长,其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剧提高,但3~4周龄的犊牛对传染性疾病仍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1试验1.1试验时间与地点2018年8-10月,郏县红牛繁育场。

1.2发病对象8月15日出生的5头表现出腹泻症状的牛犊1.3试验数据补充记录:犊牛08071、08073、08080病初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则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

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

犊牛08076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粪似蛋白汤样,淡灰白色。

四肢无力,卧地不起。

犊牛08079精神萎靡,厌食,体温不显变化但略有升高。

排黄色、黄绿色液状稀便。

有时带有黏液或血液。

严重时,水样粪便呈喷射状排出,有轻度腹痛、脱水。

2结果与分析2.1治疗结果犊牛08071、08073、08080无明显症状,经过3d的观察护理确认已痊愈,转移至犊牛岛。

犊牛08076、08079于8月18日死亡,尸体交由检疫部门剖检。

2.2治疗过程2.2.1对犊牛08071的治疗①第一天早上肌注庆大霉素;中午肌注明星2号;晚上输液(10%葡萄糖)林格苏打、安钠伽。

②第二天早上注射邪热五治+地塞米松+西林;中午肌注邪热五治+青霉素+地塞米松;晚上继续输液,口服黄芪多糖。

③第三天早上静脉注射阿莫西林+葡萄糖+安钠伽+林格,口服中药;中午肌注口蹄心肌联治+止痢血清;晚上肌注邪热五治+青霉素。

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据了解,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引起以腹泻、发热和黏膜发炎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它可通过病牛的粪便及呼吸道传播。

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
病犊牛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厌食。

排黄色或淡黄色液状稀粪,有时带有粘液或血液,严重时,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粪便,有轻度腹泻。

腹泻时间长了,会造成严重脱水和酸中毒而导致死亡。

二、防治
1、治疗:内服高锰酸钾水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每次4-8克,配成0.5%的水溶液灌服,每天2-3次,或者内服磺胺咪(每次10-20克,每天2-3次)、痢特灵95-10毫克/公斤体重,分2-3次内服)等药物。

下痢不止时,应内服次硝酸铋(5-10克)或活性物。

(10-20克),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

有条件的,最好同时进行静脉内补液、强心等对症治疗。

发现病畜后,除采取一般防疫措施(隔离、消毒),应停止哺乳,用以下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新生犊牛腹泻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新生犊牛腹泻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疗。
肠 内容物稀薄 , 大小肠 黏膜 出血 , 系膜易脱 落 , 肠 空肠 、 回肠绒毛萎缩 , 系膜淋 巴结水肿 。小肠肠绒 毛细胞遭 到破 肠 坏 。小肠绒毛萎缩和减少为最具有诊断本病 的价值 。
4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 , 病状及剖检变化可初 步确诊 。但 必须采 取病牛 的新鲜粪便 和尸体 的小 肠 ,肠系膜淋 巴结及肠黏膜 ,
腹 泻在犊 牛中发病率极高 ,是犊牛死亡 的最 常见 病因 , 犊 牛腹 泻是 由于消化机能障碍或 胃肠道感染所 引起 , 以腹 是 泻 为主要症 状的疾病 。
1 流行 特点
2 ~3日龄 的犊 牛, 呈急性败血症状 ; 的哺乳停 止后数小时 有 内死亡 , 的伴发剧烈腹泻 , — d内。 有 12 5 沙 门氏茵痛 类似处是食欲减退或废绝 。精神不振 , . 2 液 状粪便 , 有时混有粘液或血 液。不同处是体温稍高到 4 ℃ , 1 有传染性 , 一般 5~7 d内死 亡 , 病死率最 高可达 5 %。病期 0
1mg g w, 2~3次 口服。 0 /. 分 kb 补液解毒用 5 %葡萄糖生 理盐水 2 0 3 0 m 0 0— 0 0 L,或复 方氯 化钠注射液 20 ~ 0 0 L, 3~ 0030m 分 4次 / d静脉注射 。为 了缓解酸 中毒 , 可用 5 %碳酸氢钠液 5 0—10 L静脉注射。 0m
门周围 、 跟骨上方被稀便污染 。 重症者 多为炎性感 染 , 一般有较 重 的全 身症状 , 体温 正 常升高 , 食欲大减 或废 绝 , 轻度腹痛 , 排腥臭或腐败臭 味的粥
样或水样粪便 , 至混有粘液 、 甚 血液及肠 黏膜 。
3 剖 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1 预 .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奶牛肠道内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侵入导致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

一、发病原因
1、细菌感染:牛腹泻常见的细菌病原菌有沙门氏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弧菌、负氧菌等。

2、病毒感染:主要有牛病毒性腹泻、牛病毒性腹肺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传染性角膜炎等。

3、真菌感染:常见的有毒霉素、黄曲霉菌等。

4、寄生虫感染:牛体内寄生的寄生虫有大肠杆虫、异尖线虫、铜屑虫、蛔虫等。

二、临床症状
1、食欲减退,食量减少。

2、粪便稀薄,甚至呈水样或血样,肛门周围附着黏液。

3、常伴有发热、腹泻、腹胀、拉嗓等。

4、严重病例有全身疲乏、乏力、同步痉挛、心率不齐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病原诊断:采用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寄生虫检测等。

3、动物解剖:进行解剖查体,包括常规解剖、病理解剖等。

四、防治措施
1、环境卫生:保持养殖场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养殖场粪便、积水等。

2、饮水卫生:定期清洗饮水设备和饮水池。

3、增强免疫力:定期为奶牛注射各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4、适当使用化学药物:如含钴维生素B12、蛋白酶、庆大霉素等药物,但药物使用过程需注意用药量和时间,以免产生药物残留等不良后果。

总之,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预防,坚持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注射等,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稳定产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犊牛腹泻是目前我国牛群养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牛群的生产。

在犊牛养殖的发展中,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危害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养殖效益。

犊牛腹泻也称犊牛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年都会出现。

犊牛一般在2~3 d 内发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初春、夏末、初秋,是犊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所致。

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90%~100%,病死率高达50%,严重危害了犊牛的生产。

1 犊牛腹泻原因1.1 细菌感染目前导致犊牛腹泻的细菌有很多种,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

这些细菌很多是牛肠道的常在菌。

在消化能力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具有显著的致病力。

若肠道的消化功能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细菌会借机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引起犊牛的典型症状。

这些病原菌对日龄以下的初生犊牛的伤害是最大的,特别是7 日龄的犊牛。

发病后,病牛会在短期内出现腹泻、精神状况恶化、突然腹泻等症状。

如果有排泄物是水样或粥样的,在排泄物中会有大量的血沫和肠道粘膜组织。

经解剖观察,发现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牛,肠管内有大量的血泡,肠壁出现了明显的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增大。

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病死犊牛,其症状是在小肠后段和肠道粘膜上有许多的出血点,有时候肠系膜淋巴结会有血,脾也会充血,肝、肾、脾等部位也会有坏死的病变。

产气夹膜梭菌引起的腹泻以肠炎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液,肠腔膨胀,里面有很多的气体,肠子里有一股腥味。

1.2 病毒感染目前,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粘膜病毒。

在动物体内,在牛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会让牛体内的细胞失去机能,当大量细胞破碎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病毒,而这些细胞的脱落也会引起肠道的生理改变,使病毒对细胞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犊牛腹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并会在短时间内影响整个养殖场的生产。

腹泻的发生率与犊牛的年龄、饲养条件、饲料质量、养殖管理水平等有关。

因此,及时发现并控制犊牛腹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从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1. 粪便性状异常:犊牛腹泻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粪便性状异常,具体表现为:粪便变稀,水分明显增加,色泽由黄色变为灰白色或浅灰色,并且含有大量的黏液和脓血。

2. 食欲减退:犊牛腹泻的另一个症状就是食欲减退,该症状造成的后果是犊牛体重下降,生长发育缓慢。

3. 脱水:由于犊牛腹泻引起的粪便水分激增,犊牛会反复地排泄,从而造成脱水。

4. 发病率高:犊牛腹泻通常是一种集体性的疾病,当发生病例后,整个养殖场的犊牛都很容易感染,因此其发病率也会较高。

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如下:1. 提高饲料质量:尽可能选择优质饲料,例如蒸煮青饲料、青玉米等,这些饲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2. 正确饲养方式:养殖场应该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包括饲养密度、通风卫生,以及饲料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细节,这些都是控制腹泻发生的重要手段。

3. 注重卫生环境:犊牛饲养区域应该时刻保持清洁,室内卫生环境也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病毒传播。

4. 犊牛强化免疫力:尽可能为犊牛提供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在出生的前两周时间,犊牛的免疫力较弱,这时候需要给予比较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免疫力。

总之,犊牛腹泻对于养殖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及时治疗和控制腹泻的发生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环境卫生和提高犊牛饲料质量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犊牛腹泻的发生。

此外,对于已经患上犊牛腹泻的病畜,应该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肠道感染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鸡毒支原体 的诊治方法
山西省 太原 市万柏林 区化客 头街 办畜牧兽 医站 殷玉仙 山西省动 物疫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张 娟
支原 体 又称 霉形 体 , 一 类 缺 乏 细胞 壁 , 由胞 浆 膜 体 和滑 液 支 原体 。鸡 毒 支原 体 感 染 也 称 为 慢 性 呼 吸道 疾 是 仅
色、 暗绿色稀粪 , 粪 菌及其毒素是 由于卫 生条件 差 , 使
便 中混 有 蛔 虫 体 或 病原菌从 口而人引起机体抵抗力降 绦 虫 卵 节 片 。通 过 低 。 外 , 用 抗生 素造 成 肠道 菌群 另 滥 实 验 室 检 测 ,粪 便 紊乱 ,大 肠 杆菌 和 沙 门 氏菌 等 致病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
极 易 引发 此 病 。 的 含 量 是 正 常 小 牛 的 5~1 0倍 , 恶 臭 和腐 败气 味 。
中 往 往 是 由 于 饲 养 管 理 不 当 而 引 腹 泻 , 期 以单 纯性 腹 泻为 主 , 他 初 其
起 的腹 泻 ,尤 其 是 冬 季 气 候 恶 劣 , 症 状轻 微 ,当致病 菌大 量 繁殖 引 起 胃肠 炎 时 , 状 加 重 , 犊 精 神 不 症 病
泽, 眼球 凹 陷 , 立 牛机 体受 寒 或畜 舍 过 于潮 湿 ,初生 站
不稳 , 身战 栗 。 全 犊 牛 吮 吸初 乳过 晚 ,人 工 哺乳 不定
( ) 生 虫 性 时、 2寄 不定量及乳温过高或过低 , 哺乳 腹泻 拉 糊 样 灰 白 期初料不当等均可引起腹泻。感染
色 腥 臭 粪 便 ,严 重 性 腹泻 病 因有 寄 生虫 和 细菌及 其 毒 时 粪 便 中 带 有 血 素 引起 ,引起犊 牛 腹 泻 的寄生 虫 主 液 、黏 液 或 拉 黄 绿 要是 犊 牛新 蛔 虫 和莫 尼 茨绦虫 。细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犊牛腹泻是犊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生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犊牛死亡。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例如病菌感染、营养不良、气候环境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腹泻。

在防治上,我们需要从疫苗预防、环境控制、营养均衡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病原体感染犊牛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细菌以及病毒。

环境对这些病原体的渗透性很强,特别是繁殖季节,易造成病原菌污染。

因此,预防疫苗是防治犊牛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

犊牛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应接受草履虫疫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疫苗的预防接种。

二、营养不良犊牛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犊牛喂养不当或食物不卫生,会造成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犊牛易患腹泻。

为了保证犊牛的健康,应着重改善饲料质量,加强对犊牛的营养补给,特别是在繁殖季节,要加强对母牛的营养补充,提高母牛分娩后的身体免疫力。

三、气候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对犊牛的健康影响很大,如果室温过高或太低,加上多雨多湿等不利因素,容易诱发犊牛腹泻。

应注意加强空气和水的消毒和保洁,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以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此外,定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拍打蒿草、改善饲喂条件等也是防治犊牛腹泻的重要措施。

防治措施:1. 增强卫生防疫意识。

加强对犊牛的环境卫生和保洁工作是预防、控制犊牛腹泻的关键。

要定期清理牛舍内的污物,保证房间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先更换鞋子或消毒,减少外部感染的可能;2. 营养均衡。

平衡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犊牛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犊牛的体质和免疫力;3. 合理喂食。

一般情况下,每天喂奶约2~3次,每次250~300毫升为宜。

喂奶前要先剥奶器消毒、过滤,防止细菌感染;4. 早期预防。

在犊牛出生后,应及时对犊牛进行草履虫、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疫苗的预防接种,降低感染腹泻的几率;5. 及时治疗。

一旦犊牛出现腹泻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生理性腹泻常见于新生仔牛,主要是由于刚出生的仔牛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物消化吸收功能较差所致。

病理性腹泻则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饲料突然改变、饮水不洁或环境卫生差导致的。

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便异常:腹泻的奶牛大便会变得稀水样,有时甚至带有血丝或黏液。

2. 食欲不佳:腹泻奶牛常常食欲不振,甚至不愿意进食。

3. 消瘦: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严重的奶牛往往会出现消瘦的情况。

4. 腹部肿胀:由于腹泻引起的肠道内气体积聚,奶牛腹部可能出现肿胀的现象。

5. 全身无力:腹泻奶牛一般会出现乏力、无精神等全身无力的症状。

诊断奶牛腹泻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两个方面。

临床症状观察是根据奶牛的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包括观察奶牛的大便情况、食欲、体重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和病原体检测等,通过对奶牛的粪便、血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奶牛是否感染了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

奶牛腹泻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奶牛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避免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料量,保持奶牛运动量适当等。

2. 预防病原体感染:采取相应的动物防疫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减少奶牛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3. 合理用药:在兽医的指导下,根据奶牛腹泻病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4. 改善饲料质量: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良饲喂引起的腹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防治上,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一、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1. 病原微生物感染: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福氏杆菌等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等。

2. 饲料问题:奶牛在饲料中摄入不洁物质或者反刍干草和青贮料中有霉变或者有毒物质,也会导致腹泻的发生。

3. 环境脏乱:奶牛所处的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差,容易造成奶牛腹泻的发生。

4. 饮水问题:奶牛饮水中的细菌、寄生虫等问题也是导致腹泻发生的一个原因。

5. 疫苗和药物问题:疫苗和药物的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奶牛腹泻。

二、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1. 粪便量增多:奶牛腹泻时,粪便量明显增多,颜色发黄或水样稀薄。

2. 粪便性质变化:粪便的性质变得粘稠或者水样稀薄,有明显的腥臭味。

3. 饮食减少:由于奶牛腹泻,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导致奶牛食欲减退,甚至拒食。

4. 发热:奶牛在腹泻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5. 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奶牛腹泻时,由于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导致奶牛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表现为虚弱、休克等症状。

6. 乳量下降:奶牛腹泻会导致奶牛身体健康状况下降,从而导致乳量明显下降。

三、奶牛腹泻的诊断方法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奶牛的粪便情况、食欲、精神等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

2. 病原学检查:通过从奶牛的粪便中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确定是否为感染所致的腹泻。

3. 检查饲料和饮水质量:检查奶牛所摄入的饲料和饮水是否存在细菌、霉变或毒素等问题,判断是否为饲料所致的腹泻。

4. 非特异性评估指标:通过血液和粪便样本的常规检查,评估奶牛体内的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和代谢异常。

四、奶牛腹泻的防治方法1. 卫生管理:保持奶牛舍内的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淤积物,提高空气质量和饮水质量,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

2. 合理饲喂:合理搭配饲料,注意消毒和保管饲料,预防霉变和细菌污染;注重饲喂管理,避免过度喂食和喂食不均等问题。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摘要】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中常见的疾病,危害性大且影响养殖业发展。

该病常见原因包括饲料不洁、环境脏乱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拉稀、消瘦、食欲不振等。

防治措施包括注意清洁卫生、合理饲养管理,常见治疗方法有口服补液、使用消化药物等。

预防措施应加强饲养管理,监测犊牛健康状况。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犊牛腹泻至关重要,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

养殖户应加强对犊牛腹泻的监测和疾病防治意识,提高养殖效益。

加强管理、预防疾病是保障犊牛健康成长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犊牛腹泻、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治疗方法、预防措施、饲养管理、监测、疾病防治、科学合理、预防、综合防治策略。

1. 引言1.1 犊牛腹泻的危害性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犊牛腹泻会导致犊牛消化系统受损,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长期腹泻不止还会导致犊牛体质虚弱,生长迟缓,甚至因严重脱水而引发死亡。

犊牛腹泻造成了养殖成本的增加,包括药物治疗费用、饲料浪费、疾病传染的风险等。

在腹泻的持续期间,犊牛会减少食欲,消化不良,影响饲料的吸收利用,导致饲料的浪费以及生长性能下降。

犊牛腹泻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健康,还可能对整个养殖场或牧场造成传染风险,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影响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了解犊牛腹泻的危害性,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对于维护犊牛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 犊牛腹泻的常见原因1. 消化系统不成熟:犊牛出生后,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引起腹泻。

消化系统不成熟导致犊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易受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侵害。

2.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脏乱、通风不良、饮水不洁或饲料不卫生等原因都会增加犊牛感染腹泻的风险。

饲养过程中给予不适宜的饲料或饲料中添加激素、抗生素等药物也可能导致腹泻发生。

3. 病原体感染:犊牛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腹泻症状,表现为粪便水样、黏液样、甚至带血便。

腹泻严重时,不仅危及犊牛的生命,还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了解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犊牛健康、提高生产效益非常重要。

一、发病原因1. 病原菌感染:犊牛腹泻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病毒包括牛冠状病毒、牛肠道病毒等,原虫有小肠纤毛虫、隐孢子虫等。

2. 饲养管理不当:饮水、饲料的不洁净以及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容易造成犊牛腹泻。

饮水设施不完善、饲料不干净、饲养环境潮湿、通风不良等都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

3. 饮食原因:犊牛吃坏草、变质饲料或者食物中毒也可能导致腹泻症状的出现。

4. 生理性腹泻:犊牛出生后,由于未来得及吃到初乳,肠道内的益生菌数量较少,容易发生腹泻。

二、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干净卫生,饮水的清洁卫生,饲养环境的整洁干燥,有利于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

保证犊牛的饮水充足、新鲜。

2. 合理配饲:合理配制营养全面的饲料,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3. 定期免疫:对犊牛进行定期预防接种,加强对病原菌的免疫,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4. 母牛保健:母牛产后需要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护理,帮助犊牛吸食足够的初乳,增强其免疫力。

5. 及时治疗:当犊牛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同时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益生菌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但是正确的防治措施可以很好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对犊牛的健康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饲养者能够重视犊牛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切实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摘要】犊牛腹泻症是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本文从犊牛腹泻症的临床表现、病因、防治措施、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为了加强犊牛腹泻症的防治意识,建议养殖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犊牛腹泻扩散,从而提高犊牛养殖的生产效益。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犊牛腹泻症的发生率,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为有关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帮助,进一步提升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犊牛腹泻症、临床症状、病因、防治措施、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养殖业影响、防治意识、生产效益、扩散防止1. 引言1.1 犊牛腹泻症的重要性犊牛腹泻症是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旦发生犊牛腹泻症,不仅会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损失。

犊牛腹泻症会导致犊牛的消化系统受损,影响其对饲料的吸收,从而导致生长速度减缓,体重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犊牛死亡。

犊牛腹泻症会增加养殖者的兽医费用和药物费用,同时还会因为犊牛死亡而造成种牛损失,给养殖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犊牛腹泻症还会引起养殖场环境污染,增加清洁卫生的工作量,给养殖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对犊牛腹泻症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犊牛养殖的生产效益。

1.2 犊牛腹泻症的定义犊牛腹泻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幼年犊牛身上。

病因一般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消化道炎症。

犊牛腹泻症会导致犊牛出现腹泻、粪便稀水、食欲不振、发热、虚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犊牛生命。

在养殖业中,犊牛腹泻症不仅会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影响犊牛生长发育,还会传播给其他牛只,造成疫情扩散,给整个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

及时防治和预防犊牛腹泻症对于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犊牛腹泻症的定义,不仅要了解其临床表现和病因,还要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提高犊牛养殖的生产效益,并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腹泻症状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消化功能障碍、食欲减退等症状。

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常常会导致犊牛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产肉率低等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犊牛腹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症状1. 腹泻:犊牛腹泻常常表现为粪便数量增多,质地稀软、呈现褐黄色。

在严重的情况下,犊牛粪便呈水状,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粘液和脓液。

2. 消化功能障碍:犊牛腹泻后,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消化道内菌群失调,导致消化道酸碱度发生改变,胃肠道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出现拉稀等症状。

3. 食欲减退:犊牛腹泻后,食欲减退,嗜好性食物变差,进食量减少,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迟缓。

4. 体温升高:犊牛腹泻后,常常会伴随着体温升高,体表温度超过38.5℃,严重时会出现发烧、虚弱等症状。

5. 腹泻时间长:犊牛腹泻时间长,常常超过1周以上,而在此期间,犊牛的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预防与措施1. 强化饲养管理:犊牛腹泻的发生与管理不善有关。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饲料、饮水的质量和进食量。

定期对饲料、饮水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病毒感染。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环境清理和消毒,保持饲舍的干燥、通风、清洁。

2. 配方饲料:为减少犊牛腹泻的发生率,饲养者可以适当调整饲料配方,加入益生菌等有益微生物,调节犊牛胃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道免疫力,降低犊牛患病率。

3. 避免过度哺乳:过度哺乳会导致犊牛腹泻的发生率增加。

因此,在哺乳时,需要注意控制哺乳量,每次哺乳量控制在500ml以内,每天哺乳次数不超过4次。

4. 及时应对:犊牛腹泻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时需要对犊牛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便确定病因和病程。

治疗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采用抗生素治疗、注射抗生素、口服药物、激素治疗、补充电解质等。

结论: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妨碍犊牛的生长发育,给养殖业带来不利影响。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犊牛腹泻是指幼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腹泻症状。

腹泻会影响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下面将分析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发病原因:1. 饮食问题:饮食不规律、饲料质量差、进食时间和量不当等,都会引起犊牛腹泻。

2. 消化系统问题: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分泌过低、肠道菌群失调等,都会导致犊牛腹泻。

3. 环境问题:养殖场环境脏乱差、犊牛舍湿度高、通风不良等,容易滋生病原菌,导致犊牛腹泻。

4. 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是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5. 饮用污染水源:如果犊牛饮用污染的水源,就容易导致腹泻。

防治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定期检查和清理饲槽,杜绝因饲料问题引起的腹泻。

2. 规律喂养:严格按照规定的喂养时间和量进行喂养,避免过度或不足喂食,保证犊牛的消化系统正常运作。

3. 加强环境管理:保持养殖场的干燥、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清理和消毒犊牛舍,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4. 强化病原体防控:对犊牛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提高犊牛的抵抗力,减少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定期检查犊牛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腹泻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5. 保证饮水安全:定期检测饮水的水质,杜绝污染的水源供给犊牛饮用,避免因饮水问题导致的腹泻。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从饮食问题到环境和病原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为了防止犊牛腹泻的发生,养殖户应该加强对犊牛的管理和关注,保证饲料质量,规律喂养,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病原体的防控,保证饮水的安全。

只有全面做好预防措施,才能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并保证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1.粪便异常:粪便呈水样或黏稠样,颜色发白或绿色。

2.食欲下降:患牛会出现食欲不振、嗜卧等情况。

3.消化功能异常:患牛可能会出现消化功能障碍,如胃肠蠕动减弱、
消化液分泌减少等。

4.全身状况差:由于腹泻引起的电解质丢失和脱水,患牛可能出现全
身虚弱、精神不振等症状。

1.临床观察:通过观察患牛的临床症状,包括粪便性状、食欲情况、
体温变化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腹泻。

2.粪便检测:可将患牛的粪便样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和寄生虫检测,确定致病原。

3.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
水平等,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4.肠道组织检查: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通过肠道组织检查来确定
病因,如细胞学检查或组织学检查。

1.提供合理的饲养环境: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干净,避免圈舍过于拥挤,合理管理和分配饲料,避免粗饲料过量。

2.营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消化利用率,养
分的合理吸收和利用有助于预防腹泻的发生。

3.常规制定兽医保健计划:定期进行兽医巡查,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
计划,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4.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腹泻,应及时对症处理,如补充电解质、补液等措施,有效缓解症状。

5.合理使用药物:在兽医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物等。

综上所述,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复杂,诊断和治疗也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

提高饲养环境管理和营养管理水平,加强疫苗预防和兽医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腹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腹泻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4期
(总第209期)临
床金鉴
犊牛腹泻病是犊牛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生于7~60日龄的犊牛,是由于肠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是营养性因素、环境因素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而表现出的一种以严重腹泻为征兆的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的诊疗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1
病例介绍2018年3月22日,靖远县三滩镇某养殖户牛场饲养的3头母牛和2头45日龄左右的小黄牛。

其中1头45日龄左右的小黄牛比另一头犊牛提前发病2天左右,因牛舍四周是用白色的塑料布盖着,消毒以及保健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犊牛在发病时出现强烈腹泻,最后消瘦而死亡。

发病迟的患病犊牛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减少,体温39.8℃,瘤胃空虚,蠕动音弱,弓腰塌背,卧立不安,耳鼻发凉,泄粪稀软,粪味腥臭,粪便中混有黏液,被毛逆立,口色红。

因此前来兽医门诊部急救并剖检了前一天死亡的犊牛。

主诉:该犊牛已腹泻2d,曾用庆大霉素等药治疗,未见好转。

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情况,初步诊断为犊牛腹泻病,后采集患牛粪便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确诊为犊牛腹泻病。

2
临床症状犊牛的粪便含水量比正常小牛高出5~10倍,粪便有异味,颜色异样(黄色、白色或因腹泻类型不同,粪便中还可含黏膜和血液。

随着疾病的发展,小牛厌食(食欲差);粪便稀薄,呈水样;脱水(眼睛塌陷,毛发粗糙,皮肤无弹性);怕冷(低温);起立迟缓并有困难;不能站立(瘫痪)。

严重者腹泻,粪便由浅黄色粥样变成淡灰色水样,并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恶臭,病初排粪用力,后变为自由流出,污染后躯,最后高度衰弱,卧地不起,急性在24~96小时死亡,死亡率高达80%~100%。

肠毒血型的表现是病程短促,一般最急性2~6小时死亡。

10日龄内的犊牛多发生肠炎型腹泻,排白色至黄色的带血便,后躯和尾巴沾满粪便,恶臭,消瘦虚弱,3~5天脱水死亡。

3
治疗方法3.1中药治疗葛根芩连汤和乌梅散加减:葛根、黄连、黄芩各15g ,乌梅、诃子、姜黄各10g ,地锦草、车前草各30g ,甘草5g 。

水煎服。

泻下带血者加银花炭、白头翁、马齿苋、地榆炭,腹痛者加白芍,热邪、内闭且高热、神昏、抽搐者用牛黄清心丸并配合补液(或茯苓30g 、川黄连20g 、紫花地丁
30g 、灶心土60g 、白术30g 、藕节30g 、泽漆30g )。

每天1次,3d 为一个疗程。

3.2西医治疗方法一土霉素50~100万国际单位,东莨菪碱0.4~0.6g 内服3次/天,连用3天;“泻痢停”(磺胺间甲氧嘧啶)口服2次/天,连用2~3天;“三七二”止泻灵(主要成分为穿心莲)肌肉注射2次/天,l0ml/次,连用2~3天。

已超过
月龄的犊牛,瘤胃已开始活动,在奶中给药防止药物“过瘤胃”以防瘤胃内菌群紊乱和二重感染。

方法二10%葡萄糖水500ml 、5%糖盐水1000ml 、四环素100万单位、碳酸氢钠溶液50ml 、维生素C 溶液20ml ,氢化可的松溶液10ml ,10%安钠咖注射液10ml 混合1次静脉注射。

4
预防措施4.1加强母牛的管理和营养:饲料配比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使其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在母牛分娩前应保证60d 的干奶期,以利于母牛乳腺的休息和再生,满足胎儿发育需要和恢复母牛体力。

干奶期要限制饲喂过量青贮饲料和能量饲料,由少到多地适当增加精料,精料营养配方要科学全面。

4.2环境控制和乳房卫生: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和充足的阳光,产前1周对产房消毒,消毒液可用2%~4%火碱或10%~20%漂白粉。

保持乳头卫生,检出患有乳房炎的奶牛要及时治疗,防止犊牛吃患有乳房炎的母牛所分泌的奶而引起腹泻。

4.3保持饲喂的规范操作:保持乳具、料盆的干净,不给犊牛喂变质的乳汁和霉变的草料,不饮污染的水。

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人,因为不规律的饲喂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

4.4及时让犊牛吃上初乳:最好在犊牛出生后的1h 内使其吃上初乳,因为犊牛在出生后6~12h 吸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能力最强12~24h 后迅速下降。

4.5用于犊牛的免疫制剂:可尝试使用用于预防和治疗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抗体制剂。

4.6其他措施:有传染病史的牛场,可选用特异性疫苗作预防注射。

临产牛进入未养过牛的圈前,应加强各项消毒措施。

将病犊与健康犊牛隔离,单独配备饲养用具和饲养人员。

另外,要尽早使犊牛学会吃饲料,促进犊牛瘤胃功能的完善;保证犊牛的运动量和光照时间,从而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

犊牛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芦静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730699)
中图分类号:S85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4-0026-01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