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fe108d1e53a580217fcfe48.png)
•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一、各部门、各省市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共 同推动国家外网建设。
第二、中央各部门要抓紧接入外网,尽快实现业务 应用在政务外网上的部署。
强调两点:一是中央各部门都要接入政务外网。 二是各部门在接入政务外网过程中,要统筹
部署, 一定要一次性全部终端接入,避免因接入范 围过小而影响跨部门业务的开展,避免重复建设。
6. 已建或在建的地方政务网络必须按照国家电子 政务外网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实现与中央电子 政务外网的有效对接和畅通运行。
•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
7. 州(市)以下政务部门鼓励利用多种接 入方式构建电子政务外网。
8.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 中央到地方的协同工作机制
9. 加强国家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建立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
云南省根据国家的规划对应也划分为三个 区,公共网络区、专用网络区和互联网接入 区。 • 公共网络区是今年建设的云南省电子政务 外网 • 专用网络区是2003年建成的电子政务专网 • 互联网接入区就是现在的因特网门户区。
•
各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
• 公共网络区与因特网逻辑隔离 • 专用网络区与因特网物理隔离 • 两者之间通过手工和隔离网闸进行数据交
•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四、中央和各省市的建设和运维单位要加 强管理,完善服务,不断提高国家政务外网 的运维服务水平。
第五、明确责任,分级负责,确保国家政务 外网安全。
•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六、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财政部门做好本地政务 外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资金落实等工作。
第七、关于部门专用网络建设和运维经费调整的问题 。 一是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 。 二是部门相关业务从部门专网向政务外网迁移后,财 政部会根据情况,相应调整其专网的运维经费。同时, 财政部门将合理安排政务外网的运维经费,支持政务 外网的运行维护。
机构信息化建设与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方案
![机构信息化建设与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2769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b.png)
机构信息化建设与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1.2 政务服务平台升级的必要性 (3)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4)2.1 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4)2.2 总体架构设计 (5)2.3 技术路线选择 (5)第3章政务数据资源整合 (6)3.1 数据资源梳理与分类 (6)3.1.1 数据资源梳理 (6)3.1.2 数据分类 (6)3.2 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 (6)3.2.1 数据共享机制 (6)3.2.2 数据交换机制 (6)3.3 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 (7)3.3.1 数据治理 (7)3.3.2 数据安全保障 (7)第4章政务服务平台架构升级 (7)4.1 平台架构设计 (7)4.1.1 架构概述 (7)4.1.2 架构特点 (7)4.2 技术选型与平台搭建 (7)4.2.1 技术选型 (7)4.2.2 平台搭建 (8)4.3 系统集成与测试 (8)4.3.1 系统集成 (8)4.3.2 系统测试 (8)4.3.3 测试验收 (8)第五章电子政务外网优化 (8)5.1 网络架构优化 (8)5.1.1 优化目标 (8)5.1.2 优化内容 (8)5.2 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9)5.2.1 安全防护目标 (9)5.2.2 安全防护措施 (9)5.3 网络运维与监控 (9)5.3.1 运维管理目标 (9)5.3.2 运维管理措施 (9)5.3.3 监控与管理 (9)第6章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10)6.1 服务事项梳理与标准化 (10)6.1.1 服务事项分类 (10)6.1.2 服务事项梳理 (10)6.1.3 服务事项标准化 (10)6.2 流程优化与重构 (10)6.2.1 简化流程环节 (10)6.2.2 优化审批流程 (10)6.2.3 推进信息共享 (10)6.2.4 创新服务方式 (10)6.3 事项办理与监督 (10)6.3.1 事项办理 (11)6.3.2 办理监督 (11)6.3.3 评价反馈 (11)6.3.4 责任追究 (11)第7章政务服务渠道拓展 (11)7.1 线上服务平台建设 (11)7.1.1 平台架构优化 (11)7.1.2 服务事项梳理与公开 (11)7.1.3 用户体验优化 (11)7.1.4 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11)7.2 线下服务能力提升 (12)7.2.1 服务窗口优化 (12)7.2.2 办事流程简化 (12)7.2.3 自助服务设施建设 (12)7.2.4 智能化服务摸索 (12)7.3 互联互通与协同服务 (12)7.3.1 政务数据共享 (12)7.3.2 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12)7.3.3 跨区域协作 (12)7.3.4 政务服务联盟建设 (12)第8章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 (12)8.1 政务信息公开范围与方式 (12)8.1.1 信息公开范围 (13)8.1.2 信息公开方式 (13)8.2 公众参与渠道建设 (13)8.2.1 网上政务服务大厅 (13)8.2.2 互动交流平台 (13)8.2.3 社会监督 (14)8.3 互动交流与民意征集 (14)8.3.1 互动交流 (14)8.3.2 民意征集 (14)第9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4)9.1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4)9.1.1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 (14)9.1.2 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选型 (14)9.1.3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14)9.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4)9.2.1 数据安全策略 (14)9.2.2 数据加密与脱敏 (15)9.2.3 隐私保护措施 (15)9.3 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响应 (15)9.3.1 安全风险评估 (15)9.3.2 安全监控与预警 (15)9.3.3 应急响应与处置 (15)第10章项目实施与保障 (15)10.1 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 (15)10.1.1 组织架构 (15)10.1.2 责任分工 (16)10.2 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 (16)10.2.1 项目进度管理 (16)10.2.2 项目质量管理 (16)10.3 运维保障与持续优化 (17)10.3.1 运维保障 (17)10.3.2 持续优化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机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37ccf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0.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03•【文号】国办发〔2017〕39号•【施行日期】2017.05.0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5月3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十二五”以来,通过统筹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局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未能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
为更好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按照“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促进“五个统一”,统筹谋划,锐意改革;另一方面立足当前,聚焦现实问题,抓好“十件大事”,重点突破,尽快见效。
(二)基本原则。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办关于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办关于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c49375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1.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办关于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14•【字号】闽政办[2011]14号•【施行日期】2011.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办关于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1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办牵头制定的《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办二〇一一年一月)云计算是基于统一的网络体系,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计算、存储资源的应用模式,使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按需服务。
为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云计算工程,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提高计算资源配置效率,培育云计算产业,特制定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在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企业服务等领域推广若干个高效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云计算应用和示范平台,带动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培育若干家有影响力、有一定规模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形成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东部地区云计算应用和技术开发达到先进水平。
至2013年底,在云计算硬件设备、应用软件服务等领域培育多家国内领先、产值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形成产值超200亿元的云计算产业集群;至“十二五”末,我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社会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建成具有全国特色和影响力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二、总体要求(一)整合资源,统建共享。
在整合政府部门现有软硬件资源基础上建设云计算平台。
建设统一外网平台的基本目标与任务)
![建设统一外网平台的基本目标与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e50632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6.png)
建设统一外网平台的基本目标与任务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目的在于加强政府监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为民服务。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各部门、各单位、各地方提出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需求。
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国家尚未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也未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和相应的安全认证中心因此多数部门忽视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全局性各自为战彼此隔离相互封闭自成体系.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本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的延伸.仍停留在建设办公自动化和组建部门专网的水平上.许多部门的建设方案各自为政.平行推进.贪大求全.强化割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办发[2002]1 7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环境{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门户网站)和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信息共享能力。
这一决策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电子政务外网不是因特网意义上的外网”也不应该是与因特网物理隔离的网络,而是基于因特网架构采用了特定安全设施的政府专网。
电子政务外网重在服务平台的建设。
其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国家公用基础通信设施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覆盖全国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
外网的建设重在组建一个面向政府专业部门的“政府大客户服务中心这种服务包括政府网络规划与接八管理地址与域名管理、数据共享环境、确定安全策略、构建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特定的政府用户支持服务等。
这些服务是电信运营商难于提供的服务。
外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网络建设之外还包括信息共享与交换、业务上网、安全容灾等多方面的建设内容。
它既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长期过程其建设内容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
必须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整合资源多方协调。
建设政务外网台.通过合理构建系统支撑平台和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政务网络服务体系,最终为各部门提供网络规划与接八管理、数据管理、安全认证、灾难备份、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等服务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及外网门户网站的运行提供支撑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促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服务质量与政务信息化水平。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e0b4ee2c77da26924c5b02c.png)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政策与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明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原则、目标,提出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规划,建设由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资源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在中央本级横向联接、中央到省级纵向联接范围内,即指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一种物理电路,在其上搭载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应用平台。
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一)建设内容和目标。
国家政务外网分为中央级政务外网平台(指联接中央各部门的城域网、中央级到各省级的政务外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政务外网平台两部分组织。
分别有中央和省级政府组织建设。
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联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建设现状。
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完成了中央级网络平台建设。
中办信息中心、国务院应急办、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监察部、国家审计署等48个中央政务部门已经接入,纵向联接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24个已完成省内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其余8个(2个在建、6个尚未建设)通过临时过渡网络实现了中央级政务外网到省级的接入。
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167个市(地、州)、472个县(市、区),各级接入部门达9400多个。
(三)功能及特点。
政务外网与国际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为各接入部门提供了跨部门、跨地区的网络服务和互联网出口服务,通过VPN等技术手段,为有特殊需要的部门开通了虚拟专网服务和移动接入服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https://img.taocdn.com/s3/m/d794407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e.png)
电⼦政务外⽹建设⽅案(电信)南县电⼦政务外⽹建设⽅案⼀、建设统⼀的电⼦政务外⽹平台的必要性电⼦政务外⽹建设是全国的统⼀部署,湖南省政府,益阳市政府明确要求在2016年8⽉完成。
南县⽬前是益阳市的重点督办对象,明确要求必须在2016年12⽉31⽇前完成建设任务。
上级对加快电⼦政务外⽹建设的主要⽂件有:①、国家发展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政务外⽹建设⼯作的通知》(发改⾼技[2009]988号);②、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省电⼦政务外⽹建设⼯作的通知》(湘政办函[2009]224号);③、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上政务服务和电⼦监察系统建设⼯作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11]33号);④、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2]16号;⑤、《益阳市⼈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电⼦政务外⽹平台建设的通知》益政办电[2011]51号;⑥、湖南省监察厅《对全省⽹上政务服务和电⼦监察系统应⽤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实施⽅案》湘监发[2012]6号。
我县电⼦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乡镇和县直单位基本上都建⽴了内部的局域⽹,部份单位还建⽴了连通省、市对⼝部门的纵向信息⽹络,在我县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
但是,我县电⼦政务建设也存在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络建设各⾃为政,不能互连互通,信息孤岛问题明显。
同时,现有⽹络存在交叉重复,⽹络硬件资源利⽤率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信息资源开发乏⼒,共享程度低,应⽤效果不佳,⽹络建设存在安全隐患,整体防护能⼒薄弱。
近年来,随着电⼦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作⽅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群众对政府信息化的需求也将越来越⾼。
所以,建⽴统⼀的电⼦政务外⽹平台,达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的,是我县信息化和电⼦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建设⽬标南县电⼦政务外⽹平台向上对接省、市电⼦政务外⽹平台,横向连通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实⾏统⼀的⽹络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b9f7eba0508763231121299.png)
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号),推动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科学、可持续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一)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期末,全面建成统一规范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能力明显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进一步普及。
电子政务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分级实施,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和协调发展。
2.需求导向、强化应用。
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人民群众需要,明确电子政务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政务网络平台,不断强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着力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效能。
3.整合资源、创新驱动。
充分利用已有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
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应用、新模式。
4.防管结合、安全可控。
围绕国家信息网络设施安全可控战略,强化技术防护措施,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重要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二、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支撑平台(一)加快全省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按照省党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2016年上半年完成政府系统网络结点建设,实现政府系统网络结点与国务院、省委的互联互通。
严格网络安全保密测评审批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内网全面接入。
深化电子政务内网门户、视频会议、公文传输等应用建设,提升电子政务内网业务应用支撑能力。
(二)加快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支撑平台,逐步取消部门专网;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应用支撑平台,通过协同办公、数据交换、移动办公、即时通讯、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电子认证服务平台等基础应用系统和云计算中心建设,提升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保障水平;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平台,逐步实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和统一运营维护管理。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ac7ed3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c.png)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一)总体构架1.总体层级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三个层级组成,各层级之间通过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资源目录注册、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监督考核、统计分析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具体层级关系如图3—1所示:图3-1 “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层级体系图(1)国家级平台国家级平台包括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主要实现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汇聚、跨地区跨部门数据交换、跨地区统一认证、共性基础服务支撑。
汇集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形成统一事项目录库、证照目录库,实现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发挥政务服务访问的“公共入口”,地方部门数据交换的“公共通道”,身份认证、证照互认、安全保障等“公用支撑”作用。
充分利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做好与国家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的衔接与整合。
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实现部门相关政务服务的办理,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和办理结果汇聚。
(2)省级平台省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建设(原则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提供省级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
建立省(区、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统一信息资源目录,通过与国家级平台和地市级平台的数据交换,实现自然人、法人基础信息共享、用户认证信息交互、证照信息共享、办件信息交换、统计分析和监督考核。
(3)地市级平台地市级平台充分利用各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原则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提供地市级、县级、乡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有条件的地区可将代办点延伸至村级。
依托地市(州)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的数据交换,提供地市级范围内基础数据共享共用,实现地市级平台与本级部门纵向系统的衔接与整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1384d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2.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05•【文号】发改高技[2012]1202号•【施行日期】201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b48276137ee06eef91820.png)
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建设方案摘要:以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和安全体系为基础,以政务需求为导向,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数据库结构,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简单易用的一体化办公平台。
第一章前言1 .1 建设背景和依据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政府各部门的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已经非常普及,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政务需求越来越清晰化,办公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内部及部门间协作的智能化要求更加旺盛,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建设和应用软件的推广和深层次应用受到重视各级机关的普遍重视。
政务内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
政府电子政务内网(以下简称“政务内网”)是以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行政领导、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具有办公事务处理、辅助决策、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等网上办公的政务协同基础平台。
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是政务内网开展软件建设和推进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平台建设后可将办公业务和信息服务统一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主要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统一的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服务,统一的权限划分和角色配置服务,统一的电子公章、数字签名、版式文件服务、统一的工作流程配置引擎和全站搜索服务。
为公文办理、信息传输、会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种政务工作提供支撑服务。
实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同应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办公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信息化整体水平。
最终构筑统一的政务协同基础平台,建立统一的政务内网信息门户。
建设必需的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实现“政务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协同化、信息交流网络化”。
1.2建设内容电子政务内网应用软件支撑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协同办公平台,支持业务开发的公共平台;(2)内部门户:应用集成和内容集成;(3)通用办公:政务管理、公文管理等功能的通用行政办公系统;(4)统一工作流管理平台:建立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为办公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等提供服务;(5)数据集成平台:建立一个可覆盖全业务的数据中心,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同步,数据交换。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运维体系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运维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fae723a376baf1ffc4fad60.png)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运维体系文/徐春学 张 昆・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摘 要:关键词:政务外网 运维服务 体系从政务外网的特点出发,提出建立政务外网统一运维体系势在必行。
分析了政务外网的运维服务内容,政务外网必须在面向业务和面向网络两个层面开展各项维护服务工作。
对构建政务外网统一运维体系所需考虑的组织体系、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支撑平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统一运维体系基本框架的要点是统一组织体系、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业务流程、统一运维支撑平台。
随着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接入用户不断增多,网络承载业务陆续开通,对政务外网运维服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运维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政务外网能否发挥预期效益、能否获得持续发展。
一、统一运维体系的提出政务外网是服务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的政务公用网络,逐步覆盖中央、省、地、县四级政务部门,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为我国各级政务部门的非涉密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提供承载服务。
当前,政务外网建设与我国行政体制同构,采用了“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模式。
作为公共网络,政务外网承载的业务应用具有端到端的特点。
以某个中央部委发起的纵向业务应用来说,其范围包括中央部委和各省与之对应的厅局,跨越了中央和省两级政务外网。
对于业务应用来说,它并不关心网络是如何组成的,也不关心两级网络是如何维护的,它关心的是数据通信的高速畅通,故障出现时的快速响应等。
换言之,政务外网为业务应用提供的应该是统一的、端到端的服务。
业务应用的特点决定了政务外网必须要构建统一运维体系,为承载业务提供统一的、端到端的服务,保障业务应用的高效、顺畅和稳定运转。
二、政务外网的运维服务内容“运维”是运行维护的简称,包括运行和维护两方面内容,对于运行管理来说,主要是面向网络承载的业务,侧重监视、控制、调度;对于维护管理来说,主要是面向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侧重软硬件的维护、测试、管理。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788253887c24028915fc315.png)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文/刘增明 戈文杰・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摘 要:关键词:政务外网 业务专网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介绍了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背景、总体建设目标、功能结构、服务对象、主要技术特点和项目建设成效。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需要统一建设网络系统,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政务系统提供网络承载,减少浪费、提供效率。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国家公用通信传输网络,整合建设政务外网,通过覆盖全国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促进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国家政务外网(CEGN)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规定建设的中国电子政务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承载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一、国家政务外网建设背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部门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了一批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不同规模的网络体系。
但是,由于各部门各自建设自己的专网,形成了“上面千根针,下面万条线”的局面,在网络建设上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多有发生,存在网络利用水平低、安全隐患大、互联互通少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2002年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要“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并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政务外网。
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adc30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6.png)
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16•【字号】定政发〔2023〕14号•【施行日期】2023.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定政发〔2023〕1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定州市人民政府2023年7月12日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23〕3号)精神,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数字定州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协调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应用成效基本显现。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政务运行、政务公开等政府履职领域业务基本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云、网、数据、共性应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建成,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
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体制机制更加协同高效,数据开发应用、系统整合共享、关键政务应用等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调发展。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实践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559162b482fb4daa58d4b0e.png)
应用支撑 平 台建设 内容主 要包括企 业级I E 2 应用服 务 E
管理 系统 、统一 认证 、内容 协作管理 、全文检索 、个性化 定制 、网络信息智 能采集等 ,通过对这 些业务组件 产品 的
器 中间件 、企业级 应用集成 中间件 、消息中 间件 、数据库 现集 信息 、事 务、交流 、工具于一体的功能。
平台采用第三方 的成熟的全文检 索产 品 ,提供对非 结
构化 、结构化数据 的统一检索 ,支持Xv 数据管理 、实现 fL I
XML 的全息 索 引,支持 多语种 、多编 码管理 ,支 持常 用 格式文件 的入 库和检索 。全文检 索数 据库可以容纳 百万 级
别以上记 录,对每 条记录没有限 制。支持 按中文字词混合 索 引及 中英文 以及 其他语言的混合检 索。支持主流开发平 台,支持C、Tv 、. t A I a a Ne、 P 等二次开发接 口,以方便在 项 目中进行检索定制开发 。
功能 。另外 ,通过完 善的统计 、日志审 计等 功能 ,系 统可 对 网站管理 员的工作 绩效进行 统计 ,帮助 了解 工作人 员具
3 3
实践与应用
中国信息界
2 1年第5 01 期
总第 17 7 期
体的工作量以便评估和进行绩效考核 。
16 .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
同工作的 目的 。在本期建设 内容中 ,通过集成而实现 的协 同工作流程主要包括 以下几方面 :
系统的互联 互通和信 息共享 ,提 高政府 的监 管能 力、服 务
证系 统的用户供应 和认证策 略。
13 政 府 工 作 人 员提 供 个 性化 服 务 .为
应 用支撑平 台的p r l ot 产品可供工作人 员灵 活定制 自己 a
外网建设框架
![外网建设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daa25f21ccbff121dd36830f.png)
河南省政府网站政务外网整合建设座谈会材料之三河南省电子政务外网系统项目技术框架省信息中心(二○一○年十二月二日)政务外网是国家统一规划的的一个系统项目,我省电子政务外网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河南省电子政务外网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豫发改高技〔2009〕2071号),我省电子政务外网系统项目是一个整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省、市、县三级,技术规范统一。
一、国家政务外网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概述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省、市、县四级网络构成。
国家信息中心为中央投资部分工程的承建单位。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从2005年开始项目的启动建设。
目前国家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
已有71家中央政务部门接入国家政务外网,利用外网提供的服务开展工作。
除江西、黑龙江、河北、浙江、广东等少数省份政务网络覆盖到县以外,大部分省(区、市)政务外网目前尚未完全覆盖其所辖(市)、县。
下图是全国政务外网网络覆盖示意图。
为了加快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覆盖工作,完成国家政务外网的四级网络建设,达到政务外网的设计要求,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提出: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图示如下:国家政务外网四级网络示意图(二)国家政务外网的技术特点为了满足国家政务部门办公的多业务需求,国家政务外网从网络系统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国家政务外网是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之上的IP承载网络。
2.国家政务外网逻辑上划分为不同的业务分区(VPN):通过公用网络区满足政务部门各类业务应用的需求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通过专用网络区满足政务部门相对独立、信息敏感的业务需求;通过互联网接入区满足政务部门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采集数据等业务需求。
电子政务概论复习总结
![电子政务概论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8d214accbff121dd36839f.png)
电子政务概论复习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主要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2、“三网一库”政务内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务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涉密网络,可以实现地区级政府共享,并可以与内网有条件互联。
政务外网,即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一库”: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3、政府再造以信息技术为契机,全面改造政府的工作理念、体制、职能、业务流程、工作方式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或作用。
具体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
政府职能有普遍性、强制性、系统性、不可替代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5、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6、网络信息保障采取纵深防御和多级设防的方式,通过全局性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快速响应、集成的安全管理与安全设施控制,使系统具有保护、检测、反应与恢复能力。
7、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
简答: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实质。
电子政务这个新事物可以看成是“电子”和“政务”两个事物互动、集成和渗透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紧密结合。
信息技术只有在政府管理的应用中才有生命力——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主要采用.net技术路线,同时兼顾了J2EE架构。其中网站等应用系统的建设采用.net方式进行,而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等则主要利用JAVA进行开发。
⒈基于内容的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满足多渠道登录要求
身份及权限管理对于大型综合性业务系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国家政务外网建设了基于内容的统一授权管理基础体系,可以为相关各类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以内容受控访问服务为主的分布授权管理。
[图片]
⒉系统间适度松耦合性
各子系统的集成采取松耦合原则,系统之间既共享与交换必要的信息,又能相对独立地运行,互不干扰。而在业务整体层面,用户体验到一体化的、布局合理的操作接口,保证业务的分解和分布粒度适中、科学合理,业务处理符合业务的常规。建设时采用SOA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间适度松耦合性。外网节点
一、概述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目标之一是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而应用支撑平台是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之一。通过建设目录体系及交换系统等基础设施,能够为政务外网相关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支撑环境,为跨部门、跨地区应用的开展提供基础平台,为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提供平台支持,从而使政务外网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
目前,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已搭建起一个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广域骨干网,以及一个联通近40个国家部(委、局、署)的中央城域网,同时还建设了相应的网管中心、数据中心、安全中心。在这些基础设施之上,又建设了应用支撑平台以及政务外网网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及交换原型系统等应用系统。
政务外网网站的业务服务以提供公务员所需信息为主,并且力争成为跨部门业务应用的统一入口,为用户提供业务系统链接导航。
信息服务包括政务动态、公务员之窗、国家和地方的十一五规划、国家政务机构黄页、政务外网节点信息、网站链接等。政务动态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国家政务信息,尤其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闻、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公务员之窗为方便公务员办公提供一些辅助信息,如十七大文件学习辅导、公文写作方法、公务员守则、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改革、人事制度等。国家政务机构黄页提供基于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等六大系统分类的、副省级以上共8000多家政务机构的基本公共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政务部门名称、地址、邮编、电话、网址、部门简介及其二级机构介绍等;同时还准确地提供基本公共信息的定位与检索,并保持基本公共信息的及时更新。政务外网节点信息服务向用户提供政务外网节点连接状况的显示、统计与查询服务,并根据全国各地政务外网建设存在差异的客观情况,为各地政务外网管理部门提供本地区政务外网节点信息的填写、汇总、显示和查询等功能服务。
⒊应用集成技术
应用集成包括网站应用的集成和业务系统应用的集成。网站应用的集成包括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等通用系统的集成,同时还制定相关的接入标准和规范,在统一资源目录管理的基础上,为其他专业系统和数据库的逐步接入提供基础。业务应用集成则将业务处理作为Web服务或者是封装成Web服务,增强应用系统的协同性。应用集成实现了界面层次、数据层次及部分流程层次的集成。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专题报道·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吴阿明 梁建华 约4758字
摘要:介绍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的有关情况,对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和实现技术要点进行了描述,对政务外网网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框架和交换原型系统建设的具体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公共服务是以网站为依托,向所有用户提供国家政务外网信息资源目录、政务外网数据交换中心原型以及政务外网电子邮箱等专项业务或公共服务。
国家政务外网应用支撑平台主要包括表现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等。表现层主要包括国家政务外网网站。应用层则由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应用系统、交换业务系统、安全电子邮件系统、政务黄页、设备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外网节点信息服务系统等组成。应用支撑层是应用支撑平台的技术核心层,主要由目录体系、数据交换、内容管理、全文检索、授权管理(PMI)及应用集成等系统组成。信息资源层由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库和其他政务业务数据库群组成。
⒋全文检索技术
全文检索就是以各类数据,诸如文字、声音、图象等为处理对象,提供按照数据资料的内容而不是外在特征来实现信息的检索。对于像电子政务外网网站这样网页数目比较多、内容丰富的系统而言,全文检索可以提供有效的查询手段,来增强网站的易操作性。
⒌Web服务及XML等技术
XML以其强大的扩展性、灵活性、自描述性,为数据的描述和交换提供方便。Web服务技术不仅能方便数据的交换,更能方便业务处理与流程的共享。这两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站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站是一个运行在国家政务外网上的中央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门户,是集信息发布、数据共享、业务服务和统一用户管理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网站以政务部门工作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内容管理为基础,以业务集成为依托,以信息服务为宗旨,通过业务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服务等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并提供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所需要的管理功能。
二、总体框架
应用支撑平台主要依托政务外网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建设,并依托政务外网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合理划分安全域,使应用支撑平台得以很好地实施安全等级保护。同时,利用构建好的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系统有效的防护和隔离;利用已建设的政务外网信任体系为应用支撑平台进行用户身份管理及授权管理;利用数据中心的SAN存储及数据备份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备份。另外,政务外网统一的服务体系为应用支撑平台的运行和应用推广提供了机制保障,使得政务外网应用支撑平台能够更好地为政务部门、公务员、公众和企业等各类用户提供有效服务。国家政务外网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