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实验报告正文

税法实验报告正文
税法实验报告正文

1实验目的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实验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税法专业课程之后的一门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国家的各税法计算及征收申报知识,加强学生对税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税法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对申报技能的训练,将税法专业知识和税法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真正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

(1)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2)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2 实验内容及结果

2.1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按照我国增值税法的规定,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者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

本次实验对象是北洲市第九卷烟有限公司,实为一家制造业企业。我们以其12月份的业务发生情况为例,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

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对资料进行了细致、系统的分析,一步步地填制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1、按照所提供资料,依次将该表的“税款所属时间”、“填表日期”、“纳税人识别号”、“所属行业”、“纳税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地址”、“营业地址”、“开户银行及账号”、“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电话号码”栏。

2、(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是根据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填写的,其中包括财务上不作销售但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和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3、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但不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4、应抵扣税额合计:应填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5、实际抵扣税额:应填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

6、本年累计:应为年度内各月之和。

7、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一栏:则根据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交纳的增值税额填制。

8、期末留抵税额: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

项税额。

9、应纳税额合计: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

10、本年累计: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实际报表数据结果如下:

2.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动的用以调整企业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这次的实验任务是根据广州市华美机械有限公司的年度经营状况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各附表。

在编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时候得出了一下结论:

1.根据有关项目填报说明,首先填好表头项目及表体项目。

2.行次说明。

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

第10行“营业利润”:填报纳税人当期的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营业外支出”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第13行“利润总额”:填报纳税人当期的利润总额。

第16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17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效益,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利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收入。

实际报表数据如下:

3 实验心得体会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实验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税法专业课程之后的一门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国家颁布的各种税法及征收申报知识,加强学生对税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税法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对申报技能的训练,将税法专业知识和税法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真正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

(1)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2)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另外,还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就是实际操作能力。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浓缩精华)

1、税收的发展(1萌芽期-发展期-嬗变期-过渡期-成熟期) 2、税收发展基本规律(1、税收发展方式变化2、税收主体税种变化 3、税收缴纳方式变化) 3、税收含义(1政府实现职能而筹集资金2、征税凭借的是政府的政治权力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形式) 4、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5、税收本质:1目的是公共需求2依据是政治权力3源泉是社会剩余产品4分配关系属于生产关系 6税收职能:税收财政职能-调节职能-监督职能 7税收作用: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关心困难群众----推进社会公平 8税收设计目标转变:关注收入转向关注收入与关注调节并重2效率-效率与公平3经济-经济与社会 9税收基本原则:1财政原则(收入充裕---收入弹性---收入适度)ET>1时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税收参与新增国民收入分配比重上升2公平原则(普遍征税----平等课税---量能征税) 3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4法治原则(纳税人权利本位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司法主义) 10、税法构成要素:1纳税人2征税对象3税率4纳税环节5纳税期限6纳税地点7税收优惠8法律责任 11、税收与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税收效应---税收效率) 12、税收与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基尼系数---如何让促进社会公平—税收政策取向) 13、税收与经济稳定:(经济稳定---自动稳定器---相机决策稳定机制—税收政策导向) 14、税收法律关系:(税收经济关系---税收征纳程序关系----税收监督保障关系) 15、税法效力:(税法时间效力-----税法空间效力---税法对人效力) 16、税法层次:(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税收地方规章) 17、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目标:(1法治理念显著提升2制度体系更加完备3行政行为不断规范4监督制约切实有效5权益保障全面增强6法治环境明显优化) 18、基本工作要求:(1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准则贯穿始终2把为民收税作为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把带头遵遵从税法作为提高税法遵从度的有效途径4把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作为重要目标)

税法期末考试复习

计算题 1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10年5月份的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费收入5.85万元。 (2)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 (3)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基建工程;成本价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4)销售2010年1月份购进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04万元;该摩托车原值每辆0.9万元。 (5)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6)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3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5万元,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 以上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的规定,请按下列顺序计算该企业5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1)计算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 (2)计算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 (3)计算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 (4)计算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税额; (5)计算外购货物应抵扣的应纳税额; (6)计算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7)计算企业5月份合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答案: (1)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80×17%=13.6(万元) 运费收入5.85属于价外收入,应缴纳增值税5.85÷1.17×17%=0.85 所以销项税额=13.6+0.85=14.45 (万元) (2)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29.25÷(1+17%)×17%=4.25(万元) (3)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20×(1+10%)×17%=3.74(万元) (4)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增值税税额=[1.17÷(1+4%)]×4%÷2×5=0.11(万元) (5)外购货物应抵扣的应纳税额=10.2+6×7%=10.62(万元)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 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

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

大学《税法》知识点总结

税法 项目一税法基本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特征:强制性(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利)、无偿性(特征核心)、固定性(制度为保障,规定征税对象、征税标准、课征方法) 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二)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地方税(车船税,房产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按计税标准分:从价税、从量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消费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五)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税法按职能作用分类:实体法、程序法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主体) 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纳税人: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自然人和法人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直接税中纳税人=负税人,间接税中两者不相等。 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资源所得税在收购环节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义务人: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并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客体,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 计税依据=税基: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表现形态上分两种:价值形态(征税对象=计税依据,所得税为例)、实物形态(两者不一致,车船税为例)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分三种:适用于从价税(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税。分为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变动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累进税率:具有很强调节功能。分四种:全额累进、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超倍累进税率 纳税环节:税法上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纳税环节的多少把税收课征制度分两类:一次课征制(单环节征税)、多次课征制(道道征税)。工业品:产制、批发、零售。农产品:产制、收购、批发、零售。 纳税期限:形式分三种:按期纳税(月,季度,纳税期)、按次纳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季度预缴,多退少补)纳税地点:属地兼属人原则确定各税的纳税地点。 税务登记:工商登记30天内 税法的构成要素: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

税法冲刺税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税法概论■考情预测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税法的原则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组成——权利主体(三个要点) 三、税法构成要素: 1.纳税人 2.征税对象(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税目、计税依据) 3.税率 4.纳税期限 四、税收立法与税法实施 税法制定与法律级次可概括为:

五、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一)税法分类 (二)现行税法构成: 1.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 2.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六、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管理体制 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或制度体系。税收管理权限按大类可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二)税收执法权具体包括:税款征收管理权、税务稽查权、税务检查权、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及其他税务管理权。 (三)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划分 【提示】自2009年1月1日起,新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中,应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局管理;应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局管理。以2008年为基年,2008年底之前国税局、地税局各自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作调整。 (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 第二章增值税法 ■考情预测 ■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增值税的特点及类型 增值税的类型有三种,区分的标志——扣除项目中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同。

二、征税范围 (一)一般规定 (二)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种视同销售 2.区分自产货物与外购货物 3.自产货物

(三)其他征免税规定(熟悉) 1.《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7项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征免税项目:20项 3.增值税起征点——限于个人。 4.纳税人放弃免税权。 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最新)税法知识点总结

(最新)税法知识点总结 1.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2.纳税客体: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3.我国现行税率: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4.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六个暂行条例: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5.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 6.特定目的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 7.财产和行为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契税 8.农业税类:农业税、牧业税 9.税收管理权限划分:税收立法权、税收执法权 10.地方税具体包括:营业、资源、土增、印花、城建、土使、房产、车船 11.国税系统负责征管项目:增值、消费、车购、铁银保集中交纳的营所城、中企所得、海油所得、资源外企所得、证券交易 12.地税系统负责征管项目:营业、城建、地企、集企、私企、个人所得、资源、土使、耕占、土增、房产、车船、印花、契税、屠宰、宴席、农牧 13.中央政府固定收入: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14.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15.中央地方政府共享收入:1、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中央75%,地方25%。 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3、企业所得、外资所得: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

央政府,其余比例分享:02年各50%,03年中央60%,地方40%,03年以后另定。 4、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外,其余与上比例相同。 5、资源税:海洋石油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6、城建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7、印花税:证券交易94%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修理修配:是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不包括对不动产的修理、修配) 16.属增值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1.货物期货(在交割环节) 2、银行销售金银 3、典当行的 4、集邮物品的生产以及邮政部门以死当物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 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的 17.增值税视同销售: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 18.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集成电路产品:实际增值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19.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不属于增值税范围 20.生产和经营单位销售黄金、进口黄金:免增值税。黄金所会员销售标准黄金,即征即退 21.销售或进口13%的货物税率: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煤炭 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不包括农机零配件)、农膜 5、农业产品、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22.进项税转出处理: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 23.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和逾期包装物押金:应视为含税收入。

税法知识点归纳

税法知识点归纳

(一)税法基本原则基本原 则 解释及举例 税收法定原则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前者要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二)税法适用原则 适用原 则 解释及举例 法律优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

位原则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还可进一步推论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 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例题·单选题】以下不符合税法优位原则的说法是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B.我国税收法律与行政法规的效力具有同等效力 C.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 D.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 法即是无效的 【答案】B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新法实施后,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即新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本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比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比较高的税法 实体从即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

税法期末复习

例:某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空调取得收入3000元(含税),同时负责安装收取安装费200元,计算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 例:某公司销售自己2009年1月购入并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设备,原购买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20000元,增值税20400元,2010年4月出售,价税合计金额120640元,则该企业转让设备行为应缴纳的增值税? 例:某公司(非转型试点范围)销售自己2008年1月购入并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设备,2010年4月出售,开具普通发票,票面额120640元,则该企业转让设备行为应缴纳增值税? 例:某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售日用品取得销售收入150000元,销售货物30000元(不含税),同时送货上门,单独收取运费1000元,计算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税率17%)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采购原材料支付运杂费共计1000元,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运输费800元、建设基金80元、保险费20元、装卸费100元。其可计算抵扣多少增值税进项税?记入采购成本的运输费是多少? 【例题】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一批免税农产品用于生产,在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支付运输公司运送该批货物回厂的运费2000元并取得合规发票,该企业此项业务可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例题】某生产企业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0年6月销售边角废料,取得含税收入82400元;销售使用过的小汽车1辆,取得含税收入72100元(原值为140000元)。该企业上述业务应缴纳增值税 【例题】某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1月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价款148万,化妆品进口关税率40%,消费税率30%。计算: 1、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关税 2、化妆品的组成计税价格 3、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 4、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 【例题·计算题】乙商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消费者销售金项链2 000条,新项链每条零售价0.25万元,旧项链每条作价0.22万。 计算:乙商场零售金银首饰应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不考虑进项税)。 【例题·计算题】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月份将生产的某型号摩托车30辆,以每辆出厂价12000元(不含增值税)给自设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门市部又以每辆16380元(含增值税)全部销售给消费者。计算摩托车生产企业6月份应缴纳消费税(摩托车适用消费税税率10%)。 【例题·计算题】某化妆品厂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牌化妆品平均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20000元/箱;最高销售价格22000元/箱,当月将1箱A牌化妆品用于换取一批生产材料,则该业务应纳消费

税法期末考试重点辅导

税法期末考试重点辅导 一、关于考试大纲 (一)关于考试题型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法学类法学专业本科学生。 2、考核使用教材徐孟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税法》。学生可参考使用省电大制作的税法音像教材、网上税法教学资源等其它教学媒体讲授的内容进行考试复习。 3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税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原则、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衡量是否符合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标准。考核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具体要求。了解,即使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一般认识;理解,即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较为深刻领会和认识;掌握,即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记住和运用。 4 、本课程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四次平时作业由省电大编制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均采用百分制。 5 、税法的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期考题型如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五种题型。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25%,中等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35%,比较容易的试题占总数的40%。试题的特点:主观性试题占70%,客观性试题占30%左右;试题引导学员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重视提高理解与应用能力。 6、税法的闭卷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二)关于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编税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 [考核知识点] 1 、税收的概念和根据。 2、税法的调整对象、特征、体系、作用。 3、税法构成和税收法律关系。 第二章税法的基本原则 [考核知识点] 1、税法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无偿性财政收入原则、宏观调控原则 2、税收法定原则。 第三章税法的产生和历史沿革 一般了解,不考。 第二编税法基本制度 第四章征税权制度 [考核知识点] 1、征税权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2、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管理机构。 3、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类型。 4、税法中的中国居民和收入来源地,国际重复征税的避免。 第五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考核知识点] 1、税务管理制度 2、发票管理制度 3、税款征收制度。

税法期末考试计算题

个人所得税练习题 令狐采学 1某高级工程师王某2015年12月份取得了如下收入:(1)每月单位支付其工资8000元,取得住房补贴1000元。(2)取得年终奖金20000元。 (3)取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10000元。 (4)取得储蓄存款利息2000元。 (5)到某大学讲学,取得讲学收入30000元。 (6)为某单位兼职翻译,取得收入3000元。 计算12月份王某一共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工资个税(8000+1000-3500)*20%-555 (2)年终奖个税:20000*10%-105 (3)免税 (4)免税 (5)劳务报酬个税:30000*(1-20%)*30%-2000 (6)劳务报酬个税:(3000-800)*20%=440 2高校教授李某,2月份取得收入如下: (1)2月取得的工资为10000元, (2)在B企业兼职,每月取得的兼职费6000元。 (3)本月到A企业讲课两次,每次取得课酬10000元。(4)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8000元。 (5)彩票中奖5000元。

计算李某本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1)工资个税:(10000-3500)*20%-555 (2)劳务报酬个税:6000*(1-20%)*20% (3)劳务报酬个税:10000*2*(1-20%)*20% (4)稿酬个税:8000*(1-20%)*20%*(1-30%) (5)偶然所得个税:5000*20% 企业所得税练习题 1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11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 (1)取得产品销售收入4000万元; (2)发生产品销售成本2600万元; (3)发生销售费用770万元(其中广告费6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 (4)销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20万元); (5)营业外收入8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 (6)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20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5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31万元、发生职工教育经费7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11年度实际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1)会计利润总额=4000+80-2600-770-480-60-40-50=80(万元) (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增所得额 =650-4000×15%=650-600=50(万元) (3)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25-25×60%=25-15=10(万元)

注会考试税法必背重点(上)

20XX年注会考试税法必背重点(上) 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纳税客体: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我国现行税率: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六个暂行条例: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 特定目的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 财产和行为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契税 农业税类:农业税、牧业税 税收管理权限划分:税收立法权、税收执法权 地方税具体包括:营业、资源、土增、印花、城建、土使、房产、车船 国税系统负责征管项目:增值、消费、车购、铁银保集中交纳的营所城、中企所得、海油所得、资源外企所得、证券交易 国税系统负责征管项目:营业、城建、地企、集企、私企、个人所得、资源、土使、耕占、土增、房产、车船、印花、契税、屠宰、宴席、农牧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共享收入:1、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中央75%,地方25%。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3、企业所得、外资所得: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比例分享:02年各50%,03年中央60%,地方40%,03年以后另定。4、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外,其余与上比例相同。5、资源税:海洋石油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6、城建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7、印花税:证券交易94%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修理修配:是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不包括对不动产的修理、修配) 属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1、货物期货(在交割环节)2、银行销售金银3、典当行的死当物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4、集邮物品的生产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的 视同销售: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 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集成电路产品:实际增值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的转让:不属于增值税范围

税法期末复习资料

税法期末复习资料 1、东洋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1月销售商品一批,开具普通发票价税合计117000。问: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为多少 2、东洋公司11月销售商品一批,售价为120000元(不含税),商业折扣为5%,现金折扣为(2/10,n/30)。问:增值税计税销售额是多少 3、味极副食品厂将自产的腊肠作为福利发给职工,该腊肠没有同类产品售价,已知成本为10000,成本利润率为10%,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4、东洋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12年6月发生以下采购业务,试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1)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标明价款50000元,增值税额8500元,其中1/4用于集体福利; (2)购进原材料,取得普通发票,价税合计8000元; (3)购进农产品,买价10000元; (4)支付采购原材料运输费用2000元,取得运单; (5)购进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支付运输费用1000,取得运单。 5、李记商店为小规模纳税人,2012年6月销售商品取得收入33200元,因产品不合格退回2300元。计算该商店6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6、深圳华海公司2012年6月进口一批货物,该货物买价80万元,货物运抵文锦度海关前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等共计30万元。货物进口关税率为15%,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该批货物的进口环节增值税额。

7、亮彩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1月8日销售一批化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标明价款20万元,增值税额万元;11月16日,销售一批化妆品,开具普通发票,金额为万元。化妆品适用税率为30%。计算该化妆品生产企业11月份应缴纳的消费税额。 8、华中卷烟厂华中牌非标准条包装卷烟每包20支,每条15包,每条调拨价格60元(不含增值税)。(1标准箱=50000支,1标准条=200支)计算每标准箱消费税额。 9、吉庆市电信局2012年11月份发生以下业务:长途话费收入1000万元,市内电话收入3500万元,宽带业务收入100万元。该电信局应纳营业税额为: 10、益民食品公司为居民企业,且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2012年经营情况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1200万元。 (2)销售成本700万元。 (3)增值税84万元,营业税16万元,城建税7万元,教育费附加3万元。 (4)销售费用240万元(其中广告费200万元),管理费用1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0万元),财务费用40万元(其中含支付其他单位借款利息30万元,该借款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为20万元)。 (5)营业外收入100万元,营业外支出84万元(其中被质检部门罚款2万元,向某商场店庆赞助3万元,向红十字会捐款40万元)。 (6)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为200万元,支出职工福利费32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4万元,支出职工教育经费6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2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用直接法计算)

税法期末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税法:税法是法学概念,强调义务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指定的用 于调整税收纳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税收:税收是经济学概念,强调经济影响。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职能的需要,凭借社会 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单位和个人财富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3、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 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4、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销售额或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 种间接税。 5、所得税: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直接税。 6、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 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7、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 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8、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9、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10、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销售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简答/填空: 1、税收的三性: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2、税法的原则:一般原则、适用原则。 3、税法的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 4、增值税的纳税依据:销售额。 5、增值税纳税人分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6、进项税额:纳税人因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对的增值税额,也即购买货物或 应税劳务时购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7、销项税额:纳税人根据实现的计税销售额和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出来,并向购买方 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8、增值税基本税率:25%,小规模纳税人3% 9、消费税的概念:对部分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货物和劳务)就其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作用:组织财政收入、抑制高消费、调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 征收范围: 高档品:金银首饰、珠宝玉石、高档手表、高档时装、高档箱包、高档别墅、高档化妆品、豪车、豪华游艇。 过度消费对人体有害:烟(卷烟、烟叶、烟丝、雪茄烟)、酒(白酒、酒精、黄酒、啤酒、料酒、土甜酒、果酒)、鞭炮焰火。 不可再生资源:成品油。 非生活必需品:化妆品、高档护肤品。 跟环保有关:小汽车、摩托车、游艇、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 10、个人所得税概念:对自然人的劳务或非劳务所得课税。

税法期末复习资料

税法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1、税收的特征中,(B)是核心。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特定性 2、纳税人是指直接(B)的单位和个人。 A.最终负担税款 B.负有纳税义务 C.代收代缴税款 D.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3、税法构成要素中,以区别不同税种的标志是(A )。 A.征税对象 B.税目 C.纳税环节 D.纳税人 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B )。 A.税目是确认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税目是对课税对象量的界定 D.税率反映了征税的广度 5、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未按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进行交易,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应纳税额,体现了税负原则中的(D )。 A.税收法定原则 B.税收公平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6、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是(B )。 A.契税 B.关税 C.资源税 D.房产税 7、下列税种中,使用超率累进税率的是(D )。 A.企业所得税 B.个人所得 C.城建税 D.土地增值税 8、以下税种属于中央税的是( B )。 A.增值税B.关税C.营业税D.个人所得税 9、能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D )。 A.税法主体B.税法客体C.税法容D.税法事实 10、我国目前行使税收征收权的征税机关有(ABC )。 A.税务机关 B.财政机关 C.海关 D.工商管理机关 11、我国营业税规定,营业额达到或超过一定标准的全额纳税,低于该标准的则免征营业税,成为(),属于(D)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 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 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 1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义务不对等。(对) 13、税法是税收的存在形式,税收则是税法确定的容。(对) 第二章增值税 1.将购买的货物用于(A )项目,其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A.对外投资B.免税项目 C.发放奖品D.修建展销厅 2.某酒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销售散装白酒1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的销售额

2018税法(工管)期末复习.docx

【例题?单选题】按照现行规定,下列纳税人符合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认定标准的是()O A.年应税销售额120万元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B.年应税销售额60万元的从事货物零售的纳税人 C.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D.年应税销售额40万元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年应税销售额120万元(超过50万元)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符合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认定标准。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小,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纳税的有()。 A.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工业企业 B.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進的其他个人 C.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非企业性单位 D.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小规模纳税人。选项A属于一般纳税人;选项B按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纳税。 【单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增值税的是()。 A.物业服务 B.加工服务 C.餐饮服务 D.金融服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木题考核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选项B,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应缴纳增值税;选项ACD,均缴纳营业税。 【多选题】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营改增的项目有()。 A.技术转让服务 B.出租设备 C.转让土地使用权 D.转让商标权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营改增的范围。转让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商誉、出租电影拷贝均属于营改增范围。转让土地使用权仍然征收营业税。因此C不对。 【多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的有()o A.将自产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B.将外购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C.将自产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D.将外购货物分配给股东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税法)201108

《税法》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增值税的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 A. 5日内申报纳税 B. 7日内申报纳税 C. 10日内申报纳税 D. 15日内申报纳税 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A. 40天 B. 30天 C. 60天 D. 90天 3.某市建筑安装公司承建写字楼一幢,该公司将土建工程转包给某工程队,并付给其转包费311 000元,该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取得工程总造价收入1 000 000元。建筑企业营业税税率为3%,该公司应代扣代缴的营业税额为() A.9 330元 B. 20 670元 C.30 000 D. 15 000 4.某烟厂4月外购烟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为8.5万元,本月生产领用80%,期初尚有库存的外购烟丝2万元,期末库存烟丝12万元,该企业本月应纳消费税中可扣除的消费税是()。(消费税税率30%) A. 6.8万元 B.9.6万元 C.12万元 D.40万元 5.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减去税法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 A.利润总额 B.生产经营所得 C.收入总额 D.生产经营成本 6.某企业1999年亏损10万元,2000年盈利4万元,2001年又亏损5万元,2002年盈利7万元。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该企业1999年的亏损不能用下列哪一年的所得弥补?() A. 2000年 B. 2002年 C. 2004年 D. 2005年 7. 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流转税 B.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 C.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和镇的,其税率为7% D.纳税人违反增值税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能够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

税法期末复习

一、单选题 1、按征收对象不同,属于流转税的是() A土地使用税B土地增值税C关税D资源税 2、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属于财产课税的是() A企业所得税B关税C房产税D资源税 3、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准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 D增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4、下列各项中,既是增值税法定税率,又是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的是() A7% B10% C13% D17% 5、下列各项中,应当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是() A邮政部门发行报刊B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 C电力公司销售电力D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6、某啤酒厂销售A型啤酒20吨给副食品公司,开具专用发票收取价款58000元,收取包装物押金3000元;销售B型啤酒10吨给宾馆,开具普通发票取得收入32760元。收取包装费押金1500元,该啤酒厂应缴纳的消费税() A5000元B6600元C7200元D7500元7、某煤矿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某供热公司销售优质原煤3000吨,每吨不含税单价120元,价款360000元,购销合同规定,本月收取三分之一的价款,实际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煤矿原煤税额2.5元/吨。当月应纳资源税() A2500元B3000元C7500元D13000元 8、甲县某独立矿山2009年7月份开采铜矿石原矿3万吨,当月还到乙县收购未税铜矿石原矿5万吨并运回甲县,上述矿石的80%已在当月销售。假定甲县铜矿石原矿单位税额每吨5元,则该独立矿山7月份应向甲县税务机关缴纳的资源税为() A12万元B15万元C32万元D40万元9、某国有企业2007年5月在市区购置一栋办公楼,支付8000万元价款。2009年5月,该企业将办公楼转让,取得收入10000万元,签订产权转移书据。办公楼经税务机关认定的重置成本价为12000万元,成新率70%。该企业在缴纳土地增值税时计算的增值税额为()A400万元B1485万元C1490万元D200万元10、下面各项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有() A房地产重新评估升值B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客户代建房产 C兼并企业从被兼并企业取得房产D双方合作建房按比例分配自用房产 11、下列各项中,应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是() A赠予社会公益事业的房地产B个人之间互相自有居住用房地产 C抵押期满权属装让给债权人的房地产D兼并企业从被兼并企业得到房地产 12、甲企业生产经营用地分布于某市的三个地域,第一块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某免税单位,面积6000平方米;第二块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属于甲企业,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企业办学校5000平方米,医院3000平方米;第三块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属于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拥有,面积1000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50%,假定甲企业所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每平方米8元,则甲企业全年应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 A216000元B224000元C264000元D328000元

税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税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分为(A) A.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B.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C.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 D.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 2、下列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企业中哪个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A) A.个人独资企业 B.事业单位 C.个人独资有限公司 D.民办非企业单位 3、下列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企业中哪个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C) A.民办非企业单位 B.基金会 C.合伙企业 D.社会团体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包括(C)。 A.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B.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事业单位 C.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D.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社会团体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包括(B)。 A.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B.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合伙企业 C.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基金会 D.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商会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包括(B)。 A.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有限公司B.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C.依照外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外成立的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个人独资企业 D.依照外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外成立的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独资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