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CS-02463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与思考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consciousness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与思考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甚至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就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针对大学生安全教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概念和生成的机理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概念

从系统的观点讨论,安全意识是意识系统内的子系统,属于意识范畴之内的重要分支。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总的认识和观念,以及人们对其产生的评价。它既包含了人的心理因素,也包含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包含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也包含了人的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安全意识是广义安全意识中一种具体

的表现,不仅通过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评价、安全态度体现出来,而且也通过学生们对安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对安全的行为倾向等体现出来。安全意识处于意识层面,真正要使大学生处于安全状态,安全意识必须要与安全隐患的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妥善的处理能力相结合。[1]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进入大学前,在中小学时代,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对我国现行的安全制度、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的含义知之甚少。对安全的认识比较零星,分散,只是处于初级的安全意识层面,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虽然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接受了比较浅显的安全知识,但安全意识层次较低。

三、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途

(一)自下而上地设定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目标

在设定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目标时,可根据大学生安全意识生成机理,自下而上地从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到抽象意识

形式来确定不同层面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1.引导大学生规范实施安全行为

大学生安全行为是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直接表现,规范大学生的安全行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的安全行为体现在学生对安全行为的认识,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可以规避风险、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采取哪些自救行为、哪些行为违反学校的制度。因此,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安全行为是首要目标,不仅让本身就具备较强安全意识的学生强化实施安全行为,也可让安全意识相对较弱的同学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知道安全自救的措施和途径,这一层面目标的教育能够直接涵盖所有大学生。

2.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在采取任何安全行为前存在动机,抓住学生这种动机就能从本质上驱动学生的安全行为,这一动机就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时期教育发展背景,大学生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底线常常受挫折或不端正,成为国家、社会或学校、自身及他人的不安全隐患。而正确的大学生安全意识需要得到其正确的思想意

识形态的大力支持,只有大学生明确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安全行为的良好发展。

3.深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深化是高校安全教育的最高层次的目标。安全意识需要不断的接受信息反馈、相关安全经验的类比和强化,才能够沉淀在人的大脑。因此,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关键,也是最终目标,只有不断地强化,才可能使得安全的意识形态形成一种习惯,在具体通过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体现,进而指导学生的安全行为方式。

(二)自上而下的制定培养方法和措施

安全意识的培养措施的关键是从意识强化入手,按照研究的安全意识生成机理的转化过程,需要自上而下地制定宏观到微观的培养方法和措施。同时,由于大学生安全意识强弱程度、知识背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安全意识的培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要从时间、内容、强弱程度方面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和规范的培养

措施,根据不同层面的目标对大学生安全意识进行强化、激励和规范。

(1)、灌输法

在人的大脑中所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的行为,即习惯性行为。但是,每个人形成一种意识,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要改变人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必须首先转变人们思想上的不良观念和意识。我们要通过对安全法规的领会掌握,文件指导精神的学习贯彻,规章制度的明确落实,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坚持对“安全第一”思想的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会会讲,事事讲,将“安全第一”的思想灌输给学生。

(2)、个性法

对学生进行个性、情操的陶冶,培养健康向上的情绪。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授的同时,注意启发大学生学习唯物辨证法的兴趣,培养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带动周边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大学生个性修养,养成善于控制感情,克服不良心态,始终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