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失稳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我国高速公路中有不少路段通过山岭重丘地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自然坡陡。
在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崩塌、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严重、损失极大,使工程往往无法正常实施,也可能给工程竣工后正常运营留下安全隐患。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性质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治理措施我国高速公路中有不少路段通过山岭重丘地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自然坡陡。
在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崩塌、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严重、损失极大,使工程往往无法正常实施,也可能给工程竣工后正常运营留下安全隐患。
某高速公路K83+950~k84+600段右路堑边坡多处失稳滑塌即属此类问题的实例。
1 工程现场情况某高速公路K83+950~k84+600段最大挖深为28.3m。
在进行K84+340~K84+600段开挖过程中,主线右侧曾出现坍塌并有沿路线方向的裂缝,但因挖方深度小,坍塌数量少,未引起高度重视。
在开挖至K84+340处主线右侧出现了较大滑塌,滑塌数量约5000m3。
在进行K84+175~K84+225段开挖时,在坡顶距边坡开挖线6~8m处出现了裂缝,现已滑塌,数量约1000m3。
2 边坡失稳原因分析本段挖方路基位于沂沭断裂带,该断裂带至今仍活动,是我国的重要地震带。
开挖面和滑坡面均见古老滑动痕迹。
岩石为红砂岩,层状构造钙质、泥质胶结互层不均匀,以中风化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四断面节理把岩石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小块,并且层间夹泥(即泥隔)。
红砂岩具有软硬相间,交互成层的多元层状结构,岩质较弱,倾角较缓,岩体破碎,透水性强。
特别是紫红色泥岩和粉砂岩互层,风化强烈。
岩体的层理、节理裂隙、断层对岩体的稳定性起很大影响。
山体中存在顺层滑动带和发育的节理是边坡失稳的内因。
路堑边坡坡度陡于岩石的岩层坡度,开挖时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力,打破了山体的原有平衡状态,以及在降雨的影响下雨水透过裂隙浸泡层间的夹泥,进一步降低了岩层的抗剪强度,此为山体滑坡的外因。
论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论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摘要:路基边坡作为公路组成的重要环节,其失稳现象不仅对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威胁到道路的运行安全,因此分析路基边坡失稳原因,制定有效防护措施,对于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而言既重要又紧迫。
关键词: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防治措施1.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作为一个开放、动态的复杂系统,公路路基边坡失稳原因具有一定综合性与复杂性。
通常而言,地质因素与非地质因素为路基边坡失稳的两大主导因素。
1.1地质因素(1)边坡岩土体类型及性质。
砂性土边坡由于其所含砂或砂性土拥有较大的透水性,因此容易在振动作用下因液化破坏而造成边坡失稳;粘土边坡通常在干燥时坚硬但易开裂,遇水后又易膨胀分解,因此对于边坡稳定性维护不利;而软土边坡抗剪强度较低且流变性明显,使得边坡很难趋于稳定。
(2)边坡形态。
通常而言,路基边坡越斗其稳定性越差,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好;坡高越大边坡越易失稳;凸形(平面形态)边坡相比凹形边坡稳定性较差,即使同为凹形边坡,边坡等高线曲线半径越小则边坡越稳定。
(3)地质条件。
通常情况下,反向倾斜边坡稳定性优于同向倾斜边坡,并在同向倾斜边坡中,结构面倾角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差;当倾向不利的结构面走向平行于坡面时,边坡稳定性表现最差,反之便越稳定。
(4)水文条件。
由于地下水的富集程度随边坡水文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水体又对岩体、土体、泥化夹层以及软质岩力学性质影响明显,因此路基所处位置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富集程度对边坡稳定性存有一定的影响。
1.2非地质因素(1)气候条件。
降雨为气候条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因素,其可导致边坡组成材料因含水率过高而出现软化现象,同时对于某些特殊岩体而言,还会使其发生膨胀及其改变物理力学性质,从而造成边坡失稳。
(2)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通常可扩大并增加岩土体裂缝,致使其透水性增强,抗剪性降低,对边坡坡度与形状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地表水因风化裂隙等次生结构面及次生粘土矿物的产生而易于入渗,进而使地下水的动态发生改变。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前言不稳定边坡常见于山区、丘陵地带等自然环境中,其灾害程度往往十分严重。
为了预防和减轻这种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断加强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简要探讨一些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所启发。
背景常见的不稳定边坡灾害形式有: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此外,很多不稳定边坡也会对道路交通、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等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避免和化解不稳定边坡灾害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
防治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行的不稳定边坡防治措施:1. 土工网与喷砂混凝土土工网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是一种用于边坡护面的有效材料。
通过用土工网覆盖不稳定边坡,并在网面上喷混凝土砂浆,可以大大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使其难以滑动和坍塌。
2. 围堰围堰是一些固定在坡顶的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通过扼制边坡的山脚水位及排水能力,增强边坡的内聚力以及恢复推力平衡,来有效避免滑坡等不稳定灾害的发生。
3. 降低边坡倾角边坡的倾角是指边坡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
合理控制边坡倾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根据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当边坡角度小于38度时,能够实现较好的稳定;当倾角大于38度时,边坡容易发生不稳定倾向甚至滑动,即发生土体塌陷。
4. 加固与挑高在不稳定边坡的上方挑高设置一层坚硬的地面,可有效增加边坡的重力,从而防止坡顶以上的地层发生崩塌,减轻滑坡、泥石流等不稳定灾害的破坏效应。
同时,还可以采用加固措施使得边坡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结论以上是一些针对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的地质和地形环境,施工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防治策略,以减轻不稳定边坡灾害带来的影响。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努力提高抗灾能力,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10月结束。
安徽省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岩 工 界 第, 期 土 程 o 卷第
2 边坡稳定性计算
对边 坡 已有的 变形 破 坏进 行 勘察 , 为边 坡 以 认 两 组不利 结构 面为 侧后 边 界 , 沿基 岩 节理 面 出现 折 线 形 的滑移式 破坏 。考 虑 边坡 工 程地 质 条 件 , 雨水 对边坡 的影 响 , 采用 传递 系数 法对 边 坡稳 定 性 进行
[ 收稿 日期 ] 20 0 0 8— 4—1 3
5 6
13 气象水 文 .
线路 区地处 亚热 带 季风 气 候 区 , 内水 资源 丰 区
富, 气候 温 和 , 水 丰 沛 , 季 分 明。 年 平 均 气 温 降 四 1. ℃ , 降水量 10 r 61 年 5 0 m左 右 , a 降雨 季节 主要集 中 在 4~ 9月 , 雨热 同季 , E照百分 率约 4 % 。 年 t 4
郑争锋 唐朝 晖 杜水祥
( 中国 地质 大学 工程 学 院 )
摘
要
安徽省南部某高速公路路基边坡 , 由于治理措施不 当, 在暴雨等不利 因素的作 用下 , 运营不满一 年, 多处边坡发生失稳破坏 , 严重影 响了高速公路运 营的安全。以其 中一典 型边坡为例 , 分析其
发 生垮 塌 的原 因 , 采取 技 术 可 行 , 济合 理 的治 理 措 施 , 决 边 坡 稳 定 性 问题 。 经 解
采 用剖 面 1 作 为计算剖 面 ( 2 。 —1 图 )
怎样预防防止边坡失稳的措施
怎样预防防止边坡失稳的措施预防防止边坡失稳的措施。
边坡失稳是指在山体、河岸、路堤等坡地上,由于地质构造、地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坡体发生破坏、滑坡、塌方等现象,给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预防和防止边坡失稳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监测预警和维护管理等方面探讨预防防止边坡失稳的措施。
一、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预防边坡失稳的第一步,通过对坡地的地质构造、岩性、断裂、节理、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充分了解坡地的地质背景,判断坡体的稳定性,并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地下水位、降雨情况等因素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边坡失稳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工程设计。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坡地的地质特征和稳定性,合理确定边坡的坡度、高度和坡面结构。
对于易发生滑坡、塌方等现象的区域,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护坡、挡土墙等结构,增加坡体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排水、降温等措施,减少地下水位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工程设计中,还需要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监测预警。
为了及时发现边坡失稳的迹象,可以在坡地上设置监测点,对地下水位、坡体位移、地震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边坡失稳的迹象,并进行预警和预测。
一旦发现边坡失稳的风险,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如加固、排水、撤离等,保障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安全。
四、维护管理。
对于已经建成的边坡工程,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检查边坡的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对于降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需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预防和防止边坡失稳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监测预警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防止边坡失稳,保障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安全。
边坡失稳变形特征
边坡失稳变形特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边坡是山体地表形成的斜度较大的地形,由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边坡处于动态的稳定与失稳变形之中。
边坡失稳变形是指边坡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因为不稳定性因素作用而发生的变形现象。
这种变形可能会造成边坡滑坡、崩塌等灾害,对周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对边坡失稳变形特征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边坡失稳的影响因素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造成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破碎的山体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失稳,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更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
2. 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导致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震产生的地震力破坏了原有的地层结构,使得边坡受到巨大振动冲击,从而导致失稳变形。
3. 降水和地下水位:降水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引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
持续的降雨导致地表水分饱和,增加了边坡的自重,加大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4. 人为因素:人类的开发活动、采矿等行为也会引起边坡失稳。
不恰当的土地利用和开发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土地结构,使得边坡易于发生失稳现象。
二、边坡失稳的变形特征1. 边坡表面凹陷:边坡失稳后,表面会出现凹陷现象。
这是因为边坡内部的土石体积发生变化,导致表面塌陷。
2. 边坡发生滑坡:边坡失稳后,土石体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动现象,形成滑坡。
3. 边坡发生崩塌:部分边坡失稳后,受到外力作用,土石体整体崩塌,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5. 边坡变形速度加快:边坡一旦失稳,其变形速度通常会加快。
边坡变形迅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
三、预防边坡失稳的措施1. 加强边坡监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边坡的变形数据,预警可能的失稳风险。
2. 强化边坡支护:在边坡失稳风险较高的地区,采取加固支护措施,防止边坡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在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人类开发活动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
某边坡失稳模式、过程及原因分析
某边坡失稳模式、过程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地质灾害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
其中,山体滑坡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给社会安全和资源利用带来了严重威胁。
某边坡是一处位于中国A省某市某县某村庄的滑坡,它是因为山体地质结构及交通等因素造成的,成为当地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1、某边坡的失稳模式总的来说,某边坡可以分为三种失稳模式,即:滑动模式、垮塌模式和块体漂移模式。
滑动模式是指山体在某点设置断层,地表及地下形成滑动,其滑动坡度一般大于15°,主要表现为滑动型滑坡;垮塌模式是指山体局部的土石块、地表等垮塌形成的坡度一般在15°以下,其主要表现为滑坡;块体漂移模式是指靠近山体的土石块、地表等漂移或滑动,其坡度一般在15°以下,主要表现为漂移型滑坡。
2、某边坡失稳的过程山体稳定性的变化主要受岩体物性、结构性、力学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某边坡失稳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岩体损坏阶段、山体失稳阶段和滑坡发展阶段。
岩体损坏阶段是滑坡发生的开始阶段,常常是岩体损坏的前奏,它是由于岩体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而发生破坏,这些外力包括气候因素、结构因素、地貌因素和物理量变化等。
在某边坡,岩体损坏主要是由于多年来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使岩体中的水分不断扩散,岩体本身也受到挤压力的影响而发生破坏,并进一步加强了山体稳定性的变化。
山体失稳阶段是岩体损坏后的下一个阶段,是滑坡形成的重要部分。
它是由于山体的力学失稳所导致的,主要表现在山体中深度的岩体发生断裂,山体结构形成复杂的断裂带,滑坡前的岩体破坏和滑体结构演变,山体地貌发生剧烈变化。
滑坡发展阶段是滑坡发生的真正过程,也是滑坡致盲点,它表现为山体块体的滑动、垮塌、滚动、崩落或漂移,这些失稳行为会造成剧烈的地貌变化。
在某边坡,滑坡发展过程中,滚动块体、垮塌块体及滑动块体共同发挥作用,地表的变化相当明显。
3、某边坡失稳的原因山体失稳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类:内在原因、外在原因和其他原因。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变形失稳
1、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变形失稳,问:将原土原位回填可否保证边坡回复原有稳定状态?2 、开挖过程中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以及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
2.1边坡开挖过程中变形破坏的过程:在开挖之前,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边坡的下滑力小于抗滑力,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破坏。
在开挖过程中,破坏了土体中原有稳定状态,边坡土体的强度逐渐降低,下滑力逐渐增大,抗滑力逐渐降低,使边坡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边坡内某一部分因抗滑力矩小于下滑动力矩力,产生微小的滑动,以后变形逐渐发展,直到坡面出现断续的拉张缝隙、应力集中;随着边坡变形的继续发展,后缘拉张裂缝进一步加宽,错距不断增大,两侧剪切裂隙贯通撕开,边坡前缘土石挤进并鼓出,出现了大量的膨胀裂缝,滑坡出口附近渗水混浊,这时滑动面已全部形成,接着便开始整体地向下滑动。
2.2 影响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分析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
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等也使边坡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些条件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
3、分析回填问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会出现应力集中和应力的重新分布,土的强度和土体部分位置的粘聚力降低,导致边坡发生变形破坏。
此时将开挖的土体回填能够有效地减弱边坡的变形,防止发生进一步的破坏。
但是此种方法在短时间内无法让边坡恢复到开挖之前的稳定状态。
回填之后的边坡的稳定性要弱于原有的稳定状态。
当遇到一些自然灾害,如暴雨、地震等,会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导致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4、边坡开挖过程中加固措施4边坡加固措施针对边坡工程失稳定的原因分析,边坡加固措施有:排出边坡下部岩层交界面处的地下水,防止其进一步软化和掏蚀;设置地面排水系统和封堵地表裂缝,防止雨水继续入渗;对表层强卸荷岩体适当削坡减载,采用锚固方法对整个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2023年露天煤矿矿边坡失稳隐患整改方案报
2023年露天煤矿矿边坡失稳隐患整改方案报一、背景介绍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露天煤矿成为矿山开采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露天煤矿矿边坡失稳隐患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矿边坡失稳不仅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旨在解决2023年露天煤矿矿边坡失稳隐患问题。
二、问题分析(一)主要问题1. 山体岩石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 工作面开展过程中,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估不够充分,导致工作面附近矿边坡的失稳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控制。
3.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无法及时掌握矿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4.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导致矿边坡的管理不到位。
(二)原因分析1. 山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高陡、坚硬岩石、水文条件差等不利因素。
2. 露天煤矿地质勘探不到位,没有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
3. 矿区开采过程中,煤矿公司缺乏科学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导致矿边坡失稳隐患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4. 缺乏有效的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无法准确评估矿边坡的稳定性。
三、整改措施(一)完善地质勘探工作1. 加大对矿区地质特征的调研和勘探力度,建立地质信息库。
2. 对矿区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3. 制定完善的地质勘探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勘探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矿边坡管理1. 制定全面的矿边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职责。
2. 加强对矿边坡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建立矿边坡安全档案,记录矿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为评估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三)加强科学技术支持1.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提高对矿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估能力。
2. 开展科研攻关,提升对矿边坡失稳机理的研究和理解。
3. 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矿山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1. 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
边坡失稳因素及防治办法
边坡失稳因素及防治办法1.前言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岩石边坡工程,这些边坡工程中一般都存在着岩体稳定性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了工程建设进程与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
研究影响边坡失稳的原因,对不稳定边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边坡在形成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引起应力重分布和应力集中等效应。
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将发生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
各种自然营力和人类工程活动也可造成边坡外形、内部结构及应力状态的变化,这些营力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
内因包括边坡形态、地层岩性、组成斜坡土体的力学性质、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以及地应力等;外因则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作用、风化作用、人工挖掘、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
[1]内在因素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而外在因素是边坡变形的诱导或触发条件。
[2]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3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防止地表水向岩体中渗透:排除不稳定岩体中的地下水;削缓斜坡、上部减重;修建支挡建筑;锚固等。
还可以将常常用的几种防治方法结合使用。
进行这些处理之前,应首先查明不稳定边坡破坏的性质、类型和规模,以及引起变形、滑动活崩塌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取得经济而有效的结果。
4 工程实例本文中研究的边坡为某水电站进水口边坡。
该高陡边坡强卸荷带、弱卸荷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以及基岩的厚度按相似关系反映在模型上。
见图1。
在地质剖面图的基础上,将左岸的五组优势结构面投影到该剖面并确定该剖面最危险的情况下优势结构面的位置和组合方式,然后根据极限平衡计算软件对该剖面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得到安全系数。
在连续降雨或暴雨条件下的邊坡稳定性系数最小,仅为0.733,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基坑边坡失稳及其防止措施
基坑边坡失稳及其防止措施摘要:土木工程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通一平”问题,其中的”一平”即施工场地的平整,事实上这就是土方工程的工序环节之一。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工程施工有如下几种形式:场地平整、基坑与沟槽的挖方与填方、地坪与路基填筑等。
本文对基坑边坡失稳及其防止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基坑, 边坡失稳, 防止,措施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irst to solve is “SanTongYiPing” p roblem, one of the “a flat.” that is, construction site of level off, in fact, this is one of the working procedure of the earthwork link. Urb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common earthwork construction has the following several kinds of forms: field leveling,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and fill with grooves, ground level ground and subgrade filling. In this paper, the foundation pit slope instability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brief analysis.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lope instability, prevent, measures土木工程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通一平”问题,其中的”一平”即施工场地的平整,事实上这就是土方工程的工序环节之一。
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对公路边坡病害原因的分析,采取边坡的防护措施,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使用条件及施工注意事项,在不同环境和施工条件下采用不同的防护类型。
标签: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引言:近年来我省许多公路边坡失稳的事例屡见不鲜,由于边坡失稳不仅影响行车安全,掩埋公路中断交通,甚至已建成的公路放弃使用,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研究公路边坡的防护治理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通过对丹锡高速公路锦朝段和长深高速公路阜朝段的边坡施工和维护,总结出影响边坡的稳定因素和采取的防护措施,为今后施工提供经验。
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自然因素(1)地质条件坚硬岩石由于地质构造引起的失稳以崩塌和结构面失稳为主;软弱岩石是由于应力控制性失稳为主。
所谓地质构造影响是指岩石结构面的发育程度、规模、连通性、充填程度及充填物成分和结构面的产出状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水文地质条件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必然导致其地下水富集程度的改变。
由于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受水的影响很大,地下水富集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增大坡体下滑力;另一方面降低软弱夹层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导致不少边坡失稳与边坡水文地质条件恶化有关。
(3)气候因素气候类型不同,大气降雨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大气降雨不同,即使其他条件相同,边坡的稳定性也不同,暴雨或长期降雨及融雪过后往往可以见到边坡失稳增多的现象,大气降雪、融雪的增加提高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一方面降低岩体强度,增大孔隙水压力,使边坡滑动面的抗滑能力降低;另一方面降低岩体强度,增大孔隙水压力,使边坡滑动面的抗滑能力降低;同时增大边坡的下滑力,两者结合起来极大地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4)风化作用它使岩土的抗剪强减弱。
裂隙增加、扩大,影响边坡的形状和坡度;透水性增加,使地面水易于侵入,改变地下水动态等,沿裂隙风化时,可使岩土体脱落或沿斜坡崩塌、堆积、滑移等。
边坡稳定的措施
边坡稳定的措施引言边坡是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形特征之一,其稳定性对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措施。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进行边坡稳定措施的选择和设计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分析,了解边坡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
通过充分了解边坡的地质特征,可以为后续的稳定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措施一:加固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稳定边坡,可以通过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来减小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与冲刷作用。
实际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地下水位的控制:1.引排水:通过排水工程将地下水引入或排入边坡周围,达到稳定地下水位的目的。
2.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构建井点,采用抽水、排泄的方式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少对边坡的冲刷作用。
3.增加地下水位:对于边坡稳定性较差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地下水位的方式来均衡地下水的压力分布,减少边坡的失稳风险。
在地下水位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引排水方式,并进行充分的设计和施工。
措施二:堆石加固堆石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措施,通过在边坡区域堆石,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石料:堆石时,应选择力学性能好、稳定性高的石料,以确保堆石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合理的堆石形状:堆石时,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坡度,选择合适的堆石形状,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3.合理的堆石层数和密度:堆石时,应根据边坡的高度、土体性质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堆石层数和密度。
过高的堆石层数可能增加边坡的压力,导致失稳风险。
措施三:植被保护植被保护是一种经济、环保且有效的边坡稳定措施。
通过植被的根系,可以增加边坡土壤的固结力和抗冲刷能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植被保护:1.选用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提高植被的生存率和生长能力。
围堰边坡失稳措施
围堰边坡失稳措施摘要围堰边坡的失稳问题在水利工程中是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
为了防止边坡失稳导致围堰倒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固和稳定边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围堰边坡失稳措施,包括加固措施、监测措施和维护管理措施。
1. 加固措施围堰边坡的失稳问题通常是由于土壤的松动和侵蚀导致的。
为了加固边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加固材料使用加固材料可以增加边坡的抗剪强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材料包括钢筋、玻璃纤维、塑料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可以有效地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1.2 加固结构在围堰边坡上设置加固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的塌方。
常见的加固结构包括挡土墙、梁墙、加固板等。
这些加固结构可以增加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并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松动。
1.3 草坪覆盖通过种植草坪来覆盖边坡,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松动和侵蚀。
草坪的根系可以锚固土壤,增加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此外,草坪还有较强的保水性能,可以减少降雨对边坡的侵蚀。
2. 监测措施为了及时发现围堰边坡的失稳问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
常见的监测措施包括:2.1 位移监测利用位移测量仪器对围堰边坡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可以判断边坡是否存在失稳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2.2 倾斜监测通过倾斜测量仪器对围堰边坡的倾斜角度进行监测。
边坡的倾斜角度是判断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及时监测倾斜角度的变化可以提前预警边坡失稳的风险。
2.3 水位监测围堰边坡的水位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定期监测围堰边坡的水位变化,可以及时发现边坡失稳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3. 维护管理措施为了保证围堰边坡的长期稳定性,需要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常见的维护管理措施包括:3.1 定期巡视定期巡视围堰边坡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上的松动、侵蚀等问题。
巡视工作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边坡的失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进行修复。
3.2 清理排水系统围堰边坡的排水系统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摘要:边坡稳定问题是地质灾害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相关单位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滑坡问题和边坡稳定性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而寻找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措施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工程;边坡稳定;滑坡治理在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失稳问题极为常见,并且对地质结构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边坡的稳定性不强,将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
通常来说,边坡问题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1产生边坡失稳以及滑坡问题的主要原因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问题的重要原因,大范围的降雨会导致雨水堆积,从而引起水流冲刷,使得边坡失稳以及山体出现滑坡;动物的造穴以及风化因素导致山体的荷载结构出现变化,由于结构荷载的降低,很容易导致山体滑坡现象的出现。
在当前阶段,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非常的常见,因此,需要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1.2人为因素在当前阶段,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边坡失稳及滑坡问题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挖掘矿产资源,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
结合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山区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种地质灾害通常属于可控范围,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
1.3地质结构因素一般来说,地质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需要建立在物理结构平衡的前提下。
随着时间的累积,土壤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风力和雨水的作用下,一部分土壤开始流失,由于地质结构引起的地质灾害也较为常见,并且这种地质灾害一般来说是不可控的,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提前治理。
2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2.1混凝土砂浆喷涂技术混凝土砂浆喷涂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很高的效率,能够很好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
土木工程知识点-边坡工程稳定性及处理方法
土木工程知识点-边坡工程稳定性及处理方法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在众多的地质灾害中,边坡失稳灾害以其分布广危害大,而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分析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采取相应有效的边坡加固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1.1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
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等也使边坡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些条件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
1.1.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地段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
通常在区域构造复杂、褶皱强烈、断层众多、岩体裂隙发育、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岩体破碎、沟谷深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极易发生。
1.1.2 气候因素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和诱发条件,中国南方天气系统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控制,夏季多局部强降雨过程;而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
1.1.3 地下水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的有效重力减轻;水流冲刷岩坡,可使坡脚出现临空面,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导致边坡失稳。
1.1.4 边坡形态边坡形态通常指边坡的高度、坡度、平面形状及周边的临空条件等。
一般来说,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对稳定性越不利。
1.1.5 人类活动据统计,50%以上的滑坡事件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的力量日益剧增,并表现出逐渐取代自然营力。
在土木、水利、交通、矿山等大型土工活动中,由于开挖斜坡、填土、弃土和堆积矿渣等,使边坡中的土体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或由于开挖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因填土增加荷重而增大滑动力等,有些地方出现了缺乏论证的修路、开矿和不合理的切坡、用水及乱砍滥伐植被的现象、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或破坏等,都成为滑坡事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因素。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摘要: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边坡失稳、防护设施损坏和水土流失三类。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施工管理、选用合格材料和设备、加强排水设施的设置和维护以及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改进。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的质量水平,确保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路基;质量通病1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边坡失稳:边坡失稳是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边坡滑动、坍塌等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操作,如坡度过陡、未设置支护结构等,导致边坡稳定性不足。
防护设施损坏:防护设施是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原因,容易导致防护设施损坏,如挡土墙开裂、护面墙破损等,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土流失:在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破坏、排水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的影响因素2.1 路基高边坡施工技术路基高边坡施工技术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路基高边坡施工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如挡土墙、护面墙、锚杆、抗滑桩等,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施工技术不合理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路基失稳、滑坡等问题,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路基高边坡施工中,必须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2.2 地质勘察情况地质勘察是路基高边坡施工前的必要环节,其目的是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地质勘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路基高边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地质勘察不准确或不全面,可能会导致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措施不当,进而引发路基失稳、滑坡等问题。
因此,在路基高边坡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某边坡失稳模式、过程及原因分析
某边坡失稳模式、过程及原因分析某边坡失稳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对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对失稳模式、过程及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论述某边坡的失稳模式。
通常,某边坡失稳模式分为三种:滑动失稳型、拔河失稳型和滑坡冲护失稳型。
其中,滑动失稳型指边坡地表层受到地下水或雨水的侵蚀,而底层却保持湿润,使岩体在上下两层之间发生滑动,从而使边坡失稳;拔河失稳型是指山体因自身的重力作用或表土的质地变化而出现河床的拔河,从而导致边坡发生失稳;滑坡冲护失稳型是指边坡的底层由于冲刷和整体的破坏而发生失稳。
其次,论述某边坡失稳的过程。
某边坡失稳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失稳前、失稳过程和失稳后。
在失稳前,某边坡原本受稳定因素的支撑,但由于缺乏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边坡的稳定性得不到支撑,这时,边坡出现弱点和剥落现象,这就是失稳前的标志。
在失稳过程中,边坡因拉力和腐蚀而发生剥落,崩塌,斜坡变形,这期间可能伴随着岩石块的滚动和土砂的堆积,形成滑动、崩塌等多种现象。
失稳后,边坡处于失稳状态,显现出失稳现象,如边坡断面变形、山体崩塌、地面凹陷、沟渠出现等。
最后,是论述某边坡失稳的原因。
边坡失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水力作用、地应力作用、构造活动以及地下水位等。
水力作用是指水力作用于边坡,形成地表层的剥落,从而使边坡失稳;地应力作用是指大量的水分和雨水累积在山体表层,使山体产生负荷压力,边坡地表层被压缩,从而形成一种弱层;构造活动是指构造运动对边坡的影响,挤压或撞击边坡底层,从而使边坡失稳;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位的变化,当地下水位升高超过边坡的限度值,湿润的边坡会发生滑动。
综上所述,某边坡失稳模式主要有滑动失稳型、拔河失稳型和滑坡冲护失稳型,失稳过程分为失稳前、失稳过程和失稳后三个步骤,失稳原因主要有水力作用、地应力作用、构造活动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
因此,要想避免边坡失稳,应加强边坡的勘查研究,正确识别失稳模式,合理分析失稳过程和原因,进而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
边坡塌方原因及防治措施
边坡塌方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现象:
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二、原因分析:
1、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层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
2、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
3、坡顶荷载过大,如建筑物距离较近,而且又无挡土墙;坡顶堆料过多;坡顶施工振动荷载过多、过大,都可能造成边坡的失稳而塌方或滑坡;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三、防治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并根据不同土壤特性设计不同坡度;
2、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基坑(槽)四周或两侧要挖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完成(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
3、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两侧设置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以防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4、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槽)边缘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5、若发生塌方时应立即停止开挖,立即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将坡脚塌方清除,确定支护稳定后继续开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失稳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现象
(1)基槽(坑)坡顶土面出现裂缝或局部下沉。
(2)边坡土方滑坡、坍塌。
2.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值选用不当,坡度过陡。
(2)对地表水没有采取截流和排除措施,导致土中含水率升高,抗剪强度降低。
(3)开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时,特别在易发生流砂条件区域施工时,不采取降低地厂水位的施工方法。
(4)边坡顶部附近堆放大量土方或材料、设备,或坡顶附近有振动设备作用。
(5)选用不适当的开挖顺序和方法。
(6)基槽(坑)土坡长期暴露,在日晒、雨淋或外力作用下造成坍塌。
3.预防措施
(1)基槽(坑)开挖、基础工程施工和土方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上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同时还应做好地面排水设施,避免边坡附近土体勺积水,而造成边坡塌方。
(2)挖方边坡不放坡作成直立壁并不加支撑时,要求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标高,挖土深度应符合第 3 章表 3―9 规定数值。
基槽(坑)土方开挖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按规定放坡或作成直立壁加支撑。
(3)选用合适的边坡坡度。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 5m 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第 3 章表 3。
8 的规定。
(4)在软土地区开挖基槽(坑)时,必须事先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厂水位应降低至基底以下 0.5~1.0m 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成。
(5)当建筑场地不允许放坡开挖而需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也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
(6)在基槽(坑)边坡顶上侧堆土或材料,或设置施工机械时,应与槽(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或直立壁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距边缘 0.8m 以外,堆高不宜超过 1.5m。
(7)开挖土方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地进行。
禁止采用先挖坡脚的方法。
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
4.治理方法
基槽(坑)边坡发生坍塌后,除了清除塌落的土方外,还应针对造成塌方的原因和场地条件,分别采取改缓边坡坡度、卸除坡顶荷载,或对土壁进行支护(如堆放装土草袋、设支撑、打设简易板桩等)后,再继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