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的设计

快速排序的设计
快速排序的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快速排序的设计

快速排序的设计

目录

1设计内容 (1)

1.1设计目的 (1)

1.2运行环境 (1)

1.3排序及排序算法类型 (1)

2设计分析 (2)

2.1快速排序算法介绍 (3)

2.2快速排序分析 (3)

2.3算法与时间分析设计 (5)

3设计实践 (5)

4测试方法 (6)

5程序运行效果 (7)

6设计心得 (9)

7附录 (1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快速排序的设计

1设计内容

1.1设计目的

1.要求每个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会自己分析和设计自己的课程,并能掌握其方法。

3.培养自己的算法能力,以及各种的排序,能够灵活运行每个排序去编程,并且遇到错误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出代码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4.在学会使用软件的情况下,结合课外阅读能够使用多程序的调用问题等。

5.通过自己的课程设计能够巩固自己的知识,并加以运用。

1.2运行环境

Microsoft Visual C++6.0

Visual C++系列产品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优秀的C++集成开发环境,其产品定位为Windows95/98、NT、2000系列Win32系统程序开发,由于其良好的界面和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由于2000年以后,微软全面转向NET平台,Visual C++6.0成为支持标准C/C++规范的最后版本。

VC++是Windows平台上的C++编成环境,学习VC要了解很多Windows平台的特性并且还要掌握MFC、ATL、COM等的知识,难度比较大。Windows下编成需要了解Windows的消息机制以及回调函数的原理;MFC是Win32API的包装类,需要理解文档视图类的结构,窗口类的结构,消息流向等等;COM是代码共享的二进制标准,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等等。

VC作为一个主流的开发平台一直深受编成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很多人却对它的入门感到难于上青天,究竟原因主要是大家对他错误的认识造成的,严格的来说VC++不是一门语言,虽然它和C++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形象点比喻的话,可以C++看作为一种“工业标准”是在遵循“工业标准”的前提下扩展而来的。

VC++应用程序的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WIN API方式,另一种则是MFC 方式,传统的WIN API 再次封装,所以MFC相对于WIN API 开发更具备效率优势,但为了对WINDOWS开发有一个较为全面细致的认识,笔者在这里还是以讲解WIN API 的相关内容为主线。

1.3排序及排序算法类型

排序和查找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两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操作。排序是数据处理领域和软件设计领域中一种常见而且重要的运算,排序就是把一组记录的任意序列按照某个域的值递增或递减的次序重新排列的过程。排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查找。排序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在内存中进行的排序叫做内部排序,利用到外部存储的排序叫外部排序。按照其策略,内部排序分类: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

快速排序的设计

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插入排序:依次将无序序列中的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字值的大小插入已排好序的序列中的适当位置,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该类排序方法典型的有直接插入排序和基于分组方法的Shell排序。

交换排序:两两比较序列中记录关键字值,并将次序相反的两个记录进行交换,直到整个序列中没有反序的记录偶为止。该类排序方法典型的有简单的冒泡排序和应用分治法的快速排序。

选择排序:不断从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选取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放到它的目标位置,直到所有记录都没选完为止。该类排序方法典型的有简单选择排序和基于堆结构的堆排序。

归并排序:利用归并技术不断把待序列中的有序子序列进行合并,直到合并为一个有序序列为止。所谓归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序列合成一个有序序列。

基数排序:按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的组成成分(或者叫:“位”)来进行排序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每次按记录关键字某一位的值将所有记录分配到相应编号的桶中,再按桶的编号依次将记录收集。这样按记录关键字从低位到高位,将记录不断地分配和收集,从而得到一个有序的记录序列。

2 设计分析

程序主要由6部分组成,分别是:

(1)程序入口main函数;

(2)Quicksort,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部分;

(3)MedianOf3,选择三个值的中值作为支点;

(4)MedianOf5,选择五个值的中值作为支点;

(5)Swap,简单地交换两个元素的值;

(6)InsertionSort,在数组长度小于cutoff值时使用插入排序来代替快速排序。

下面描述main和Quicksort两个函数的基本算法的运算过程。

main函数:

打开input.txt和output.txt文件;

读入数的个数n;

从文件中顺序读入n个数,并放到数组中;

应用Quicksort对该数组排序;

将排序后的数输出到文件output.txt中;

读入下一组数的个数,继续上述过程;

关闭文件。

Quicksort函数:

参数:待排数组,待排段的起点位置,待排段的终点位置,cutoff值,支点选择方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If数组是空的

Exit

If待排数段的元素个数大于等于cutoff值,且元素个数大于等于支点选择方法所要求的元素个数

根据支点选择方法选择一个元素作为支点

设置low为起点值、high为终点值

While low<=high{

While low位置的值小于支点值

low++

While high位置的值大于支点值

high--

If low

交换low、high两个元素

}

将low位置的元素与支点元素交换

Quicksort递归调用左半段

Quicksort递归调用右半段

Else

应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数组元素排序

2.1快速排序算法介绍

快速排序就像它的名称所暗示的,是一种快速的分而治之的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它的速度主要归功于一个非常紧凑而且高度优化的内部循环。其基本算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如果S中的元素的数目为0或1,就返回。

(2)选择S中的任意一个元素V,V叫做支点。

(3)将S-{V}(剩下的元素在S中)分成两个分开的部分。L={X属于S-{V}|X<=V}和R={X属于S-{V}|X>=V}。

(4)依次返回Quicksort(L)、v和Quicksort(R)的结果。

基本的快速排序算法可以应用递归实现。关键的细节包括指点的选择和如何分组。

该算法允许把任何元素作为支点。支点把数组分为两组:小于支点的元素集和大于支点的元素集。

2.2快速排序分析

(1)最好情况:快速排序的最好情况是支点把集合分成两个同等大小的子集,并且在递归的每个阶段都这样划分。然后就有了两个一半大小的递归调用和线性的分组开销。在这中情况下运行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n)。

(2)最坏情况:假设在每一步的递归调用中,支点都恰好是最小的元素。这

快速排序的设计

样小元素的集合L就是空的,而大元素集合R拥有除了支点以外的所有元素。设T (N)是对N各元素惊醒快速排序所需的运行时间按,并假设对0或1各元素排序的时间刚好是1个时间单位。那么对于N>1,当每次都运气很差地最小的元素作为支点,得到的原型时间满足T(N)=T(N-1)+N.即对N各项进行排序的时间等于递归排序大元素子集中的N-1各项所需要的时间加上进行分组的N个单位的开销。最终得出:

T(N)=T(1)+2+3+…

+N=N(N+1)/2=O()

O()的时间复杂

它是一个末端的元素;而且这种情况会在迭代中继续出现,会以

度而告终,所以选择第一个元素作为支点不是好的策略。

中位选择:把中间元素,即待排序序列中间位置的元素,作为支点是合理的选择。当输入已经排过序时,这种选择在每次递归调用中都会给出理想的支点。

中值划分:在上诉选择中使用中间值作为支点可以消除非随机输入时出现的退化情况。但这是一种消极的选择,就是说仅仅是试图避免一个坏的支点而并没有去尝试选择一个更好的支点。中值划分是一种选择比平均情况更好的支点的尝试。在中值划分中,一种比较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是选择待排序列的第一个、中间一个以及最好一个记录这3个值的中值作为支点。同样道理,也可以从待排序列中等距离地选取5各值,并将这5各值的中值作为支点。

图2.2-1 快速排序的基本过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2.3算法与时间分析设计

(1)快速排序:如果每一次分划操作后,左、右两个子序列的长度基本相等,则快速排序的效率最高,其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反之,如果每次分划操作所产生的两个子序列,其中之一为空序列,此时,快速排序效率最低,其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2)。如果选择左边第一个元素为主元,则快速排序的最坏情况发生在原始序列正向有序或反向有序时。快速排序的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2)冒泡排序:当原始数据正向有序时,冒泡排序出现最好情况。此时,只需进行一趟排序,作n-1次关键字比较,因此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O(n)。当原始数据反向有序时,冒泡排序出现最坏情况。此时,需进行n-1趟排序,第i趟作(n-i)次关键字间的比较,并且需执行(n-i)次元素交换,所以,比较次数为:因此,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3设计实践

实验目的是实现快速排序的优化版本,并且比较在下列情况下的算法性能:(1)cutoff值从0~10。cutoff值的作用是只有当数组长度小于等于这个值时才使用另一种简单排序方法对其排序,否则使用快速排序算法排序。

(2)选定支点的方法分别是“第一个元素”,“第三个元素中值”,“五个元素的中值”。输入文件中测试数组大小可以从100个数到10000个数不等。

程序从input.txt文件读入,输出到output.txt文件。程序的重点在于对每种组合情况下算法性能的比较。不同的运行时间要用图表标示出来,在图表中要区分由于文件大小不同而产生的差别。设计分析:主函数分析:从input.txt文件中读取数据,放入Array数组中,在执行QuickSort函数之前用clock函数获取系统时间放入start 变量中。QuickSort函数执行完了之后再次使用clock函数获取系统时间放入stop变量中。使用STOP-start获得QuickSort函数的执行时间。将运行时间和排序后的数组一起输入到OUTPUT.TXT文件中。关闭input.txt文件,关闭output.txt文件Quicksort 函数分析:Quicksort函数包括五个参数分别是数组的地址Array,待排序的第一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待排序的最后一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cutoff(小于cutoff 时使用另一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排序),支点median。

Quicksor T函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数组的大小是否为0或1,若为0或1则直接退出函数排序为完成。2.判断支点median取值是否为1,3或5,否则返回错误。3.判断cutoff取值是否恰当。4.用median函数获得支点。5.在分别设定指针指向low和high数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6.通过LOW++和--HIGH的方式让low和high向中间移动直到Array[low]大于median或Array[hig H]小于median。7.判断low 是否小于high,若不小于,则交换Array[LOW]与Array[high]的值,否则跳出循环排序完成。8.将原数组分成两部分后分别用Quicksort函数处理两个数组。Quicksort 函数排序是一个将数组以median为分界分成一个元素都小于MEDIAN的数组和一个元素都大于MEDIAN的数组。再将这两个数组用Quicksort函数处理的递归调用过程。

快速排序的设计

4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分析支点(median的值)和数组小于多少时使用简单排序算法(cutoff的值)值选择和待排序数据的情况(顺序、逆序、随机)对快速排序算法效率的影响。测试输入待排序的不同数字。

Cutoff值从0~20。Cutoff值的作用是只有当数组长度小于等于这个值时才使用另一种简单排序方法对其排序,否则使用快速排序算法排序。

对本程序的测试不仅是测试程序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排序正确,更重要的是记录不同情况下的运行时间(running time)来比较在不同的支点算法中的运行效率。

根据题目要求生成不同的测试用例。需要3种类型的测试用例。

(1)顺序(Sorted)的测试用例;

(2)逆序(Reverse-Ordered)的测试用例;

(3)随机(Random)的测试用例。

提示:对于第三种测试用例,可使用rand()函数生成。如果每次运行时间太小难以记录,可以重复运行100次,甚至更多来求平均值。

注:每个测试用例中都包含不同Size(待排序列大小)的测试。Size一般不要大于20000。建议使用Size分别为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等10种类型。

使用测试文件对采用三种不同支点选择方法的算法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可以使用不同的cutoff值(cutoff从0~20,选择其中的0、5、10、15、20,共5个)。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较为全面的做法是做出3(3种支点算法)×5(5种cutoff 值)×3(3种顺序的测试用例)×10(10种Size),共450组测试,分别记录它们的运行时间,再使用图表加以形象化的显示。

说明:此表只是测试中的其中一部分数据,具体数据应依据实际上机运行结果,可参见书上79页。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5 程序运行效果

测试输入:intput.txt文件内容

图5-1 录入数据界面

说明:第一行是待排序的数字个数,下面的是要进行排序的数字,由于测试的数字较多,所以只截取了其中的一个作为参考。

图5-2 程序运行后的界面

说明:运行程序所得到的结果初始界面,每次测试可以使用不同的cutoff值(cutoff从0~20,选择其中的0、5、10、15、20,共5个)。

快速排序的设计

图5-3 输入数字显示时间界面

说明:按要求输入cutoff和选择的支点,输出的结果如上图。

测试输出:output.txt文件内容

图5-4 运行结果界面

说明:case number表示测试的第几组数据,number of elements表示数组的长度,然后就是数组中元素有序排列。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6 设计心得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接近尾声了,在这整整五天里,我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还有我意识到以前学习的Java还有C++这些语言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运用到很多的以前知识,做到编程的时候,有些内容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感觉没有教过一样。由此可见,以前的基础牢固是非常的重要。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程序的调试。对于我做的快速排序的基本功能都已实现,然而在进行了排序的比较哪个执行的快,效率又高,刚开始的时候,数据是没什么变化,但通过我列举出很长的数据时,终于有了本质的变化。

在这次课程设计当中,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如算法的不完善、不细心和耐心不是很好等等。不细心的我在调试程序时,老是因为某个书写错误导致错误,对这些错误,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更正,并且还要重复检查是否出现雷同的错误而导致程序不能运行。但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的这些缺点有些改善。我在写新的程序时,首先要考虑的深入一点、仔细一点,这样要修改程序的时间就会少很多。并且也不会因为自己不细心而导致的浪费时间的情况出现。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规划。之后的工作按照规划逐步展开完成。对于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首先需要总体规划写程序的步骤,分块写分函数写,然后写完一部分马上纠错调试。而不是像我第一个程序,一口气写完,然后再花几倍的时间调试。一步步来,走好一步再走下一步。虽然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并且问题很难解决,但是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功的运行出来了。通过这次快速排序的设计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了,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也让我知道不仅会做,也要把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东西用到未来的学习中去。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据结构的原理,同时加深了对于主要知识的应用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清楚了编程的编写过程和运行过程。这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

快速排序的设计

7 附录

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CLOCKS_PER_SEC((CLOCK_T)1000)

#DEFINE SIZE10000/*数组最大的容量*/

INT M EDIAN O F3(INT A[],INT LOW, INT HIGH);

INT M EDIAN O F5(INT A[],INT LOW, INT HIGH);

VOID S WAP(INT *A,INT *B);

VOID Q UICK S ORT(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INT CUTOFF, INT MEDIAN);

VOID I NSERTION S ORT(INT A[],INT LOW, INT HIGH);

INT MAIN()

{

INT I,GROUP=0,NUMB OF ELEMENTS, ELEMENTS,A MOUNT;

INT A RRAY[10000];

INT CUTOFF =0, MEDIAN =3;

CLOCK_T START, STOP;

FILE*I NPUT PTR,*O UTPUT PTR;/* INPUT和OUTPUT文件指针*/

I NPUT PTR=FOPEN("C:\\U SERS\\A DMINISTRATOR\\D ESKTOP\\源源\\B LISS\\INPUT.TXT","R+");

O UTPUT PTR=FOPEN("C:\\U SERS\\A DMINISTRATOR\\D ESKTOP\\源源\\B LISS\\OUTPUT.TXT","W+");

IF(I NPUT PTR==NULL)/*检查INPUT文件是否存在*/

{

PRINTF("C AN NOT OPEN FILE!");

EXIT(0);

}

PRINTF("P LEASE I NPUT THE VALUE OF CUTOFF(0~20):");

SCANF("%D",&CUTOFF);

PRINTF("P LEASE I NPUT THE VALUE OF MEDIAN(1 OR 3 OR 5):");

SCANF("%D",&MEDIAN);

A MOUNT =FSCANF(I NPUT PTR,"%D",&NUM

B OF ELEMENTS);/*读取每次迭代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的元素的个数*/

WHILE (A MOUNT!=EOF)/*当读到的不是文件的末尾*/ {

GROUP++;

FPRINTF(O UTPUT PTR,"C ASE NUMBER:%D\N N UMBER OF ELEMENTS:%D\N", GROUP, NUMB OF ELEMENTS);/*输出的格式*/

FOR(I=0;I

FSCANF(I NPUT PTR,"%D",&A RRAY[I]);/*将输入读入到数组中*/

FGETC(I NPUT PTR);

}

FGETC(I NPUT PTR);

START=CLOCK();

Q UICK S ORT(A RRAY,0,NUMB OF ELEMENTS-1,CUTOFF,MEDIAN);/*给数组排序*/

STOP=CLOCK();

PRINTF("T HE TIME IS %LF SECONDS!\N",(DOUBLE)(STOP-START)/CLOCKS_PER_SEC);

FOR(I=0;I

{

FPRINTF(O UTPUT PTR,"%D ",A RRAY[I]);/*打印排序后的数组*/ }

A MOUNT = FSCANF(I NPUT PTR,"%D",&NUM

B OF ELEMENTS);

FPRINTF(O UTPUT PTR,"\N\N");

}

FCLOSE(I NPUT PTR);

FCLOSE(O UTPUT PTR);

RETURN 0;

}

/******支点(PIVOT)选择三个值的中值的算法******/

INT M EDIAN O F3(INT A[],INT LOW, INT HIGH)

{

INT MID=(LOW+HIGH)/2;/*确定中间位置*/

IF(A[LOW]>A[MID]){

S WAP(&A[LOW],&A[MID]);

}IF(A[LOW]>A[HIGH]){

S WAP(&A[LOW],&A[HIGH]);

}IF(A[MID]>A[HIGH]){

S WAP(&A[MID],&A[HIGH]);

快速排序的设计

}

S WAP(&A[MID],&A[HIGH]);/*交换排序后的中间元素和最后元素的值*/ RETURN A[HIGH];

}

/******支点(PIVOT)选择五个值的中值的算法******/

INT M EDIAN O F5(INT A[],INT LOW, INT HIGH)

{

INT I,TEMP,J,LARGEST;

INT S TEP;

S TEP=(HIGH-LOW)/4;/*设定步长为四分之一,这样便能选出五个元素*/ FOR (J=0; J<4;++J)

{

LARGEST = HIGH-J*S TEP;/*每次迭代选择不同的值作为最大值*/

FOR (I=J+1; I<5;++I)

{/*比较每次选中的值,用来找到最大值*/

IF (A[HIGH-I*S TEP]>A[LARGEST])

{

LARGEST = HIGH-I*S TEP;/*设定新的最大值*/

}

}

S WAP(&A[HIGH-J*S TEP],&A[LARGEST]);/*将每次找到的最大值放在每次对应的位置*/

}

S WAP(&A[HIGH-S TEP-S TEP],&A[HIGH]);/*将选定的支点放到最后面*/

S WAP(&A[HIGH-3*S TEP],&A[LOW]);

RETURN A[HIGH];

}

/******交换两个元素******/

VOID S 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插入排序******/

VOID I NSERTION S ORT(INT A[], INT MIN, INT MAX)

{

INT J,I,TEMP;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2017)

FOR (I=MIN;I<=MAX;I++)

{

TEMP=A[I];

FOR(J=I;J>MIN && A[J-1]>TEMP;J--)

A[J]=A[J-1];

A[J]=TEMP;

}

}

/******快速排序******/

VOID Q UICK S ORT(INT A RRAY[], INT MIN, INT MAX, INT CUTOFF, INT MEDIAN) {

/* MEDIAN=1时使用第一个值作为支点

MEDIAN=3时使用三个值的中值作为支点

MEDIAN=5时使用五个值的中值作为支点

*/

INT LOW,HIGH,P IVOT;

LONG TIME=3000;

WHILE(TIME--);

IF ((MAX-MIN)==0)

RETURN;/*如果数组中没有元素*/

IF((MEDIAN !=1)&&(MEDIAN!=3)&&(MEDIAN!=5)){

/* MEDIAN只可以为1、3、5*/

PRINTF("I NVALID MEDIAN VALUE!\N");

EXIT(0);

}

IF (MIN+CUTOFF <= MAX &&(MAX-MIN+1)>=MEDIAN)

{/*检查CUTOFF值是否合适*/ IF (MEDIAN ==1){

S WAP(&A RRAY[MIN],&A RRAY[MAX]);

P IVOT=A RRAY[MAX];

}

ELSE IF (MEDIAN ==3){

/*调用函数M EDIAN O F3*/

P IVOT =M EDIAN O F3(A RRAY, MIN,MAX);

} ELSE IF (MEDIAN ==5){

/*调用函数M EDIAN O F5*/

P IVOT =M EDIAN O F5(A RRAY,MIN,MAX);

}

快速排序的设计

LOW = MIN; HIGH = MAX;

FOR(;;)

{

WHILE(A RRAY[LOW]

{/*跳过比支点小的值*/

LOW++;

}

WHILE(A RRAY[--HIGH]>P IVOT)

{/*跳过比支点大的值*/

}

IF(LOW

{/*交换两个值*/

S WAP(&A RRAY[LOW],&A RRAY[HIGH]);

}

ELSE{

/*如果指针重叠了,则跳出循环*/

BREAK;

}

}

S WAP(&A RRAY[LOW],&A RRAY[MAX]);

Q UICK S ORT(A RRAY, MIN, LOW-1,CUTOFF, MEDIAN);/*分成两部分递归调用快速排序*/

Q UICK S ORT(A RRAY, LOW+1, MAX,CUTOFF,MEDIAN);

}

ELSE{

I NSERTION S ORT(A RRAY, MIN, MAX);/*对剩余的数组进行插入排序*/

}

}

2017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点 整理人:王宏珺 一、算法: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需求分析:确定要用计算机做什么,如求解某道数学问题。★设计算法:找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设计解题算法★编写程序:处理问题,使用程序语言描述算法,运行程序,得出结果。 2.什么是算法: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 3.算法具有的特征: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有1个或者多个输出。 4.算法的表示:常见算法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描述、流程图、伪代码、程序语言等。 5.算法的三种基本模式: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模式 6.常见的几种算法:★枚举算法:逐一筛选判断,找到符合要求的结果。例:100以内所有3倍数个数;★解析算法:数学表达式求解问题。例:存钱多少年得到K元本息?;★排序:插入排序法、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例:成绩排名;★查找:顺序查找、对分查找;★递归算法:代表问题:计算n的阶乘n!:f(n)=nx(n-1)x(n-2)..x3x2x1 二、VB程序设计: 1.VB常用数据类型: Integer 整数型-32768~32768范围内的任何整数 Long 长整数型-2147483648~2147483647内任何整数 Single 单精度实数型绝对值在..实数,有效数字约6~7位,例如:3.14 Double 双精度实数型绝对值在..实数,有效数字约14-15位,例如:13673323.78 String 字符串型一段文字与符号,例如:“abc” Boolean 逻辑型判断的结果:其值为真(True)或假(False) Date 日期型日期和时间 2.常量:★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存储单元或数据,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定义常量:例如:Const Pi= 3.14 3.变量:★是程序执行期间用来存储数据的,这些数据的具体数值在程序设计时是未知的。★定义变量:Dim 变量名As 变量的类型例如:Dim count as integer;Dim x as double, y as double ;Dim name as string 4.数组变量:★主要用来存储一批同类型的数据。★定义数组:Dim 数组变量名(a1 to a2) As 元素的类型例如:Dim d(1 to 50) as integer ;Dim price(1 to 20) as double ★使用数组变量:d(1),price(15)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

一、问题描述 1、排序问题描述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种重要操作,他的功能是将一组任意顺序数据元素(记录),根据某一个(或几个)关键字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成为有序的序列。简单地说,就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的一种操作。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几种常用的排序方法,分析了排序的实质,排序的应用,排序的分类,同时进行各排序方法的效率比较,包括比较次数和交换次数。我们利用java语言来实现本排序综合系统,该系统包含了: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其中包括: (1)插入排序的有关算法:不带监视哨的直接插入排序的实现; (2)交换排序有关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的实现; (3)选择排序的有关算法: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的实现; (4)归并排序的有关算法:2-路归并排序的实现。 2、界面设计模块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菜单式界面,让用户可以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可以退出程序。界面要求简洁明了,大方得体,便于用户的使用,同时,对于用户的错误选择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 二、问题分析 本人设计的是交换排序,它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带排序记录的关键字,若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则交换这两个记录,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应用交换排序基本思想的主要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数组看作从上到下排列,把关键字值较小的记录看作“较轻的”,关键字值较大的纪录看作“较重的”,较小关键字值的记录好像水中的气泡一样,向上浮;较大关键字值的纪录如水中的石块向下沉,当所有的气泡都浮到了相应的位置,并且所有的石块都沉到了水中,排序就结束了。 冒泡排序的步骤: 1)置初值i=1; 2)在无序序列{r[0],r[1],…,r[n-i]}中,从头至尾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记录r[j] 与r[j+1](0<=j<=n-i-1),若r[j].key>r[j+1].key,则交换位置; 3)i=i+1;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步骤2)中未发生记录交换或i=n-1为止; 要实现上述步骤,需要引入一个布尔变量flag,用来标记相邻记录是否发生交换。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值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记录关键字值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记录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记录序列变成有序。 快速排序步骤: 1)设置两个变量i、j,初值分别为low和high,分别表示待排序序列的起始下

十大排序编程算法

十大排序编程算法算法一: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在平均状况下,排序 n 个项目要Ο(n log n)次比较。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Ο(n2)次比 较,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事实上,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Ο(n log n) 算法更快,因为它的内部循环(inner loop )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 上很有效率地被实现出来。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 )策略来把一个串行(list )分为两个子串行(sub-lists )。算法步骤: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 2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 )操作。 3 递归地(recursive )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递归的最底部情形,是数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远都已经被排序好了。虽然一直递归下去,但是这个算法总会退出,因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 )中,它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到它最后的位置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算法与程序设计》考前模拟题1

《算法与程序设计》考前模拟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字符串常量的是 ( D ) A、”ab” B、”你好” C、”2006” D、1235 2、以下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的是( D)。 A、可执行性 B、确定性 C、有穷性 D、无限性 3、流程图是描述(B)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4、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D ) A、+ B、- C、>= D、* 5、结构化程序设计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某程序中 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A)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其他三种都不是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 )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C)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B、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D、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8、一位爱好程序设计的同学,想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更恰当的是(A)。 A、提出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得到答案 B、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得到答案 D、设计程序、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 9、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10.下面关于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算法必须有输出B.算法就是程序 C.算法不一定有输入D.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执行后能结束 11、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C)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12、下列可以作为合法变量名的是(A) A、a7 B、7a C、a-3 D、8 13、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B)。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14、由“上车—掏钱—投币”所描述的问题是(A)。 A、无人售票车投币过程B、乘公交车过程C、上车过程D、下车过程 1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C)。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粤教版选修1

2.3 选择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教材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课时数:2课时 【内容分析】 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三个基本结构之一。是学生学习VB程序入门,掌握程序语言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条件逻辑表达式的构成 2、掌握简单IF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编写程序,让学生掌握简单if语句 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情感1、形成良好的程序程序书写格式。 2、学会自主学习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县级城市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8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正规的计算机入门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编程一无所知,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特差,但通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必修课学习后对电脑简单操作有一定认识,因为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基础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分二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讲IF语句的简单结构和标准结构,第二课时讲多重分支与多重选择语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单选择结构和标准选择结构的语法和逻辑运算。 难点: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1:给出特定关键词“小学生、 公共汽车”,要求学生用“如果…… 就……”句型造句; 活动2:要求学生用以上关键词,使 用“如果……就……否则就……”句型造 句; 活动3:由于现在公共汽车都是无人 售票,公交公司想要设计一款自动检票的 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测出身高并确定是 否需要买票。假定机器自动测出乘客的身 高为H,请大家想想计算机该怎么判断乘 客需要买什么票?用你自己的语言说出 判断过程。并试着翻译成英语。 学生思考并积 极回答 大部分学生会 造句:如果小 学生身高小于 1.2米,就不用 买票. 如果H<1.2米 就不用买票, 否则就要买 票. 通过使用学生熟 悉的常识,引起学生积 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想像力和继续探 讨的热情和期待。 新课教学20分钟 1.师生一起画出活动3的流程图 2.探究学习:写出该程序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IF语句的语法 并试着写出该程序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小结IF语句 的简单格式。(有的同学可能用简单格式 有的可能用标准格式,这里一起讲评) 4.完善作品 (提醒学生程序的书写格式) 5.小结IF语句语法格式 1)、IF 条件 THAN 语句块 END IF 2)、IF 条件 THA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学生一起画 学生自学教材 并试着写出程 序 找两位做得最 好的同学上台 讲解他的程序 并介绍选择实 现的方法 未做完的或程 序有错误的同 学进一步完善 作品,已经完 成的同学作为 小老师指导其 他同学。 请两位同学上 台小结IF语句 的格式。 在学生使用“如 果……就……否则 就……”造句,并翻译 成英语的基础上学生 很快会形成“IF…… THEN……ELSE……”概 念,通过自己学习教材 的IF语句语法格式从 而将模糊的想法转化 成严格的程序语句定 义,再通过程序实践、 老师点评、小结和自己 改正、完善作品从而内 化为自己的知识。 课堂任务1、书64页课本例题填空。全部学生必须 完成 通过二个任务强化IF语句的练习,并

综合课程设计

可用C++(Visual C++ 6.0),JA V A(JSP,STRUTS),C#(https://www.360docs.net/doc/c41987768.html, ,Visual Studio 2005),试题目而定。 1、综合购物频道(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是一个在线销售系统,是一个B-C模式的电子商务系统,由前台的B/S模式购物系统和后台的C/S模式的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该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实现会员注册、浏览商品、查看商品详细信息、选购商品、取消订单和查看订单等功能,前台系统的详细功能。目的:了解项目开发的一个基本流程以及如何运用现行的框架搭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型系统2、某大型企业内部OA(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采用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快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节省大量的办公费用,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该企业内部OA系统采用模型组件与WEB技术结合的方式,具有强大的功能,广泛的适用性、可靠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目的:学习运用当前热门的前台技术。 3、产品展示厅(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当您想客户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最好的方式是拥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来传播和展示您的产品信息。产品展示系统,为客户详细介绍自己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 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用户可以方便迅速掌握系统的操作。 4人事管理系统(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人事档案完整资料、人事分类管理(员工户口状况、员工政治面貌、员工生理状况、员工婚姻状况、员工合同管理、员工投保情况、员工担保情况)、考勤管理、加班管理、出差管理、人事变动管理(新进员工登记、员工离职登记、人员变更记录)、员工培训管理(员工培训、员工学历)、考核奖惩、养老保险等几大模块。系统具有人事档案资料完备,打印灵活,多样、专业的报表设计,灵活的查询功能等特点。 主要技能:掌握项目的开发流程: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测试等;熟悉VC的多文档的开发技能和技巧;利用ADO技术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掌握数据库的开发和操作技能。 5、即时通讯系统(限最多3人选) 项目描述:系统采用UDP协议,具有:收发在线和离线消息、添加/删除好友、服务器端存储好友列表、在客户端存储好友资料和聊天记录、添加/删除好友组、可以群发消息、收发文件等功能。 主要技能:掌握项目的开发流程: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测试等;熟悉VC的网络通信的开发技能和技巧,包括:TCP和UDP协议、线程等;利用ADO技术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 6、推箱子(限最多3人选) 【规则】本游戏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箱子都推到目标位置上。箱子只能推动而不能拉动。一次只能推动一个箱子。 经典的推箱子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古老游戏,目的是在训练你的逻辑思考能力。在一个狭小的仓库中,要求把木箱放到指定的位置,稍不小心就会出现箱子无法移动或者通道被堵住的情况,所以需要巧妙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和通道~! 7、贪吃蛇(限最多3人选) 【规则】: A 用键盘的方向键控制蛇的上下左右移动。 B 游戏分为三种难度,SLUG为慢速,每吃一朵花得1分;WORM 为中速,每吃一朵花得2分;PYTHON为快速,每吃一朵花得3分。 C 游戏目标:操纵屏幕上那条可爱的小蛇,在黑框中不停吃花,而每吃一朵

算法分析与设计习题集整理

算法分析与设计习题集整理 第一章算法引论 一、填空题: 1、算法运行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的量,称为算法复杂性,主要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2、多项式10()m m A n a n a n a =+++L 的上界为O(n m )。 3、算法的基本特征:输入、输出、确定性、有限性 、可行性 。 4、如何从两个方面评价一个算法的优劣: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5、计算下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为: O(n 3) 。 for(i=1;i<=n;i++) for(j=1;j<=n;j++) {c[i][j]=0; for(k=1;k<=n;k++) c[i][j]= c[i][j]+a[i][k]*b[k][j]; } 6、描述算法常用的方法:自然语言、伪代码、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盒图、PAD 图。 7、算法设计的基本要求:正确性 和 可读性。 8、计算下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为: O(n 2) 。 for (i =1;i

历年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流程图是描述()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2、下面不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是()。 A、自然语言 B、伪代码 C、流程图 D、机器语言 3、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A、+ B、^ C、>= D、* 4、某程序中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以上三种都不是 5、穷举法的适用范围是() A、一切问题 B、解的个数极多的问题 C、解的个数有限且可一一列举 D、不适合设计算法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确切的定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8、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9、下列可以作为合作变量名的是() A、a7 B、7a C、a-3 D、8 10、编程求1+2+3+........+1000的和,该题设计最适合使用的控制结构为()。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选择结构 11、下列步骤不属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是() A、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软件的销售 C、代码编写与测试 D、软件测试与维护12.以下程序段运行时,语句k=k+1 执行的次数为()次。 k=-10 do k=k+1 loop while(until)k=0 A. 9 B. 10 C. 11 D. 12 13.已知x=6, y=5, 则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 的是() A.Not(x>y) B. (x<5)or(y>6) C. (x>=6)And(y>=5) D. Not(x>4) 14.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反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B、面向对象 C、自定义函数、过程 D、可视化编程 15、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HTML网页编程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HTML网页编程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网页编程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方案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该课程设计综合应用本学期所学的网页制作知识,全面建立对网站的认知,建立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的基本思想;学会网站功能规划、网站布局、网页制作、网页配色等的基本技巧,掌握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能够制作有一定实用性的网站;能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展到相关的学科上;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网页的审美意识;通过团队合作制作网站,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初步了解软件企业开发软件系统模式,为将来适应工作打开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各小组成员原则上2~4人,不得超过4人,由小组长协调分工,每个组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2.自选主题,使用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设计并制作一个内容完整、结构规范合理的静态网站,要求选取内容健康,网站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图像和多媒体。网站主题应大小适中、内容健康、具有时代气息;网站提供的信息应与网站主题相符合, 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3.页面设计合理、美观,有创意,适用于各种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颜色。 4.每个页面都要求有导航条和页脚信息,需要将这些信息制作成库项目,然后根据需要将之插入到模板或其它页面中。各个页面都要有标题,而且布局要合理、美观、大方。布局网页时要尽量主流布局方法(必须使用Div、表格等),并要有一定复杂度。 5.页面中需要有文字、图像、多媒体、超链接等,要求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所使用的文字的大小、字体和颜色要认真处理,除非特殊需要,不能出现空链接,文字不能简单用截图代替;所需图像和多媒体素材尽量自己设计,如有下载,自己必须再作处理,不得直接使用现有商业网站标志。 6. 为了保证页面的设计效果更好地兼容各种浏览器以及便于改版,要求用独立的CSS文件设置页面内容格式。 7.为主页添加背景音乐。 8.需要使用一定量的JavaScript脚本,使网页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每小组必须制作一个表单,表单输入内容需要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验证。

c语言程序设计(排序算法)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排序算法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2015年3月26日 2014-2015学年 第2学期

目录 引言 (1) 需求分析 (1) 第一章程序内容及要求 (1) 1.1 冒泡排序 (1) 1.2 选择排序 (2) 1.3 插入排序 (3) 第二章概要设计 (4) 2.1冒泡排序 (4) 2.2选择排序 (5) 2.3插入排序 (6) 第三章程序的比较及其应用 (7) 3.1时间复杂度 (7) 3.2空间复杂度 (7) 3.3稳定程度 (7) 3.4应用及其改进 (8) 第四章程序设计结果 (8) 附录 (9) 参考文献 (12)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如何将庞大的数据进行很好的排序,使用户更加方便的查找资料,成了一件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对于程序员来说,这将是一个挑战。 经常查找资料的朋友都会知道,面对海量的资料,如果其查找资料没有进行排序,那么其查找资料将会是一家非常痛苦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此通过一个课程设计来解决它。 理论上排序算法有很多种,不过本课程设计只涉及到三种算法。这三种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本课程设计通过对这三种算法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选择最优秀的算法出来。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解决一些问题,带来一些方便。 需求分析 本课程题目是排序算法的实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本科程设计一共需要设计三种排序算法。这三种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三种排序算法各有独到之处,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调试分析来比较其优劣长短。 由于使用的调试软件及操作系统不一样。因此个别程序在不同的软件上可能会报错。 本课程软件运行的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7 64位操作系统。所使用的软件为Microsoft Visual C++6.0以及Turbo C2.0 第一章程序内容及要求 1.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台湾译为:泡沫排序或气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排序综合 一、任务描述 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个随机整数(20000以上),对这些数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排序。(1)至少采用三种方法实现上述问题求解(提示,可采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并把排序后的结果保存在不同的文件中。 (2)统计每一种排序方法的性能(以上机运行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为准进行对比),找出其中两种较快的方法。 要求:根据以上任务说明,设计程序完成功能。 二、问题分析 1、功能分析 分析设计课题的要求,要求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1)随机生成N个整数,存放到线性表中; (2)起泡排序并计算所需时间; (3)简单选择排序并计算时间; (4)希尔排序并计算时间; (5)直接插入排序并计算所需时间; (6)时间效率比较。 2、数据对象分析 存储数据的线性表应为顺序存储。 三、数据结构设计 使用顺序表实现,有关定义如下: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int KeyType ; //设排序码为整型量 typedef int InfoType; typedef struct { //定义被排序记录结构类型 KeyType key ; //排序码 I nfoType otherinfo; //其它数据项 } RedType ;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 r; //存储带排序记录的顺序表 //r[0]作哨兵或缓冲区 int length ; //顺序表的长度 } SqList ; //定义顺序表类型 四、功能设计 (一)主控菜单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88.12345 D、1.2345E6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 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扩展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2、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3、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利用扩展控件来设计多媒体程序的方法。 2、掌握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产生学习多媒体程序设计的相关技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利用VB的多媒体控件设计多媒体播放器。 2、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3、菜单编辑器。 【教学难点】 1、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属性和方法、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2、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边讲边练相结合。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材分析】 本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用VB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播放器。过程是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入一个多媒体播放器程序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观摩回答问题,进行任务分析,划分程序的功能模块,学习两种新的控件知识,进而进

行设计制作,经过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运行和调试程序的过程,最后完成程序设计。 通过本节的学习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设计实用程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以及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提供的控件对象进行编程,进一步熟悉对象、属性和方法的运用。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特点,以及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信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时一定会很受欢迎。 【学生分析】 学生是高二级的同学,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届学生,因此,他们基本掌握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法,和已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高二年级是学习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基本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VB的使用,以及对面向对象的编程也有一定的理解。因此,他们学习本节内容“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是可以的。但是,本节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多、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 【教学过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之综合排序代码及使用方法

题目1: 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个随机整数(20000以上),对这些数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排序。 要求: 1)至少采用三种方法实现上述问题求解(提示,可采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并把排序后的结 果保存在不同的文件中。 2)统计每一种排序方法的性能(以上机运行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为准进行对比),找出其中两种较快的方法。 代码如下: #include //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 #include //定义杂项函数及内存分配函数 #include //字符串处理 #include //定义关于时间的函数 #define N 20000 clock_t Start,Now;//时钟 void Wrong()//错误输出 { printf("\n*****按键错误!请重新输入*****\n"); getchar();//从标准输入获取字符并返回下一个字符 } void change(int a[])//十个一行输出 { int i; system("cls");//清除之前的操作 for(i=0;i

选择法排序的教学设计

VB 程序设计之十大算法-------“选择排序”教学设计 姓名:XXX 邮箱:XXX

本节课取自《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因本书中涉及到排序类的题型不多,而且知识点比较单一,例题没有很好的与控件结合起来,因此在课堂中将引入形式各样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读题、分步解题来掌握知识点,得出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班级,班级由33名同学组成。他们大部分突显出拿到编程题无从下手的窘况,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英语底子薄,在编写代码方面有时即使知道该如何书写,但也总因为单词写错而影响整题得分。 【考纲分析】 对于这一算法,在考纲中只有这样一句话:“掌握选择排序法的编程方法”。但是对于这个知识点是高职高考中操作设计大分题,因此必须让学生引起高度的重视。例如在2016年的高职高考中,最后一题设计题16分就是关于排序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简单排序题,得出读题的方法和解题“三步走”模块化的概念。 2.能够将长代码进行分块化编写,从而解决复杂题型。 过程与方法 1.读题时学会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知道解题思路 2.边讲边练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与态度 1.以简单易懂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信心 2.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耐心 【教学重点】 1.清楚选择排序的固定代码 2.对编程类题型形成“输入、处理、输出”三步走的概念 3.养成高职高考解题的规范性。 【教学难点】 1.能够学会捕捉题中的关键字 2.能够书写选择排序与控件相结合的代码 【教学方法】 分析法、举例法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二分搜索算法是利用(A )实现的算法。 A、分治策略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2、下列不是动态规划算法基本步骤的是(A )。 A、找出最优解的性质 B、构造最优解 C、算出最优解 D、定义最优解 3、最大效益优先是( A )的一搜索方式。 A、分支界限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4. 回溯法解旅行售货员问题时的解空间树是( A )。 A、子集树 B、排列树 C、深度优先生成树 D、广度优先生成树 5.下列算法中通常以自底向上的方式求解最优解的是( B )。 A、备忘录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6、衡量一个算法好坏的标准是(C )。 A 运行速度快 B 占用空间少 C 时间复杂度低 D 代码短 7、以下不可以使用分治法求解的是(D )。 A 棋盘覆盖问题 B 选择问题 C 归并排序 D 0/1背包问题 8. 实现循环赛日程表利用的算法是( A )。 A、分治策略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9.下面不是分支界限法搜索方式的是( D )。 A、广度优先 B、最小耗费优先 C、最大效益优先 D、深度优先 10.下列算法中通常以深度优先方式系统搜索问题解的是( D )。 A、备忘录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1.备忘录方法是那种算法的变形。(B ) A、分治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2.哈夫曼编码的贪心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 B )。 A、O(n2n) B、O(nlogn) C、O(2n) D、O(n) 13.分支限界法解最大团问题时,活结点表的组织形式是( B )。 A、最小堆 B、最大堆 C、栈 D、数组 14.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利用的算法是( B )。 A、分支界限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5.实现棋盘覆盖算法利用的算法是( A )。 A、分治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6.下面是贪心算法的基本要素的是( C )。 A、重叠子问题 B、构造最优解 C、贪心选择性质 D、定义最优解 17.回溯法的效率不依赖于下列哪些因素( D ) A.满足显约束的值的个数 B. 计算约束函数的时间 C.计算限界函数的时间 D. 确定解空间的时间 18.下面哪种函数是回溯法中为避免无效搜索采取的策略( B ) A.递归函数 B.剪枝函数C。随机数函数 D.搜索函数 19. ( D )是贪心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共同点。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算法与程序设计》学分认定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 D、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10、在循环语句For x=1 to 100 step 2 …… Next x 中,x能达到的最大值是() A、100 B、99 C、98 D、97 1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VB的对象的是() A、窗体的背景颜色 B、命令按钮 C、文本框 D、标签 12、在调试程序的时候,经常要设置断点,设置断点的快捷键是()A、F1 B、F8 C、F9 D、F12 13、算法描述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下面哪些方法不可以描述“闰年问题”的算法() A、自然语言 B、流程图 C、伪代码 D、机器语言 14、以下不属于非法用户自定义标识符(常量和变量命名)的是() A、8ad B、ad8 C、_a8d D、const 15、已知A,B,C,D是整型变量,且都已有互不相同的值,执行语句B=0;A=C;D=A;D=B;后,其值相等的变量是() A、A,D B、A,C C、C,B D、B,A 16、要交换变量A和B的值,应使用的语句组是( ) A、A=B;B=C;C=A B、C=A;A=B;B=C C、A=B;B=A D、C=A;B=A;B=C 17、VisualBasic中以单引号开头一行文字称为注释,它对程序的运行() A、起一定作用 B、有时候起作用 C、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必须的 D、不起任何作用,但能增加程序的可阅读性 18、要使一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确定”,正确的设置是把该命令按钮的()。 A、属性Font设置为“确定” B、属性.ForeColor设置为“确定” C、属性Caption设置为“确定” D、属性BorderStyle设置为“确定” 19、要从文本框TXTShowOut中输出"中国您好!",代码为( ) A ="中国您好!" B ="中国您好!" C ="中国您好!" D Val=“中国您好!” 20、下列Visual Basic程序段运行后,变量max的值为()。 a=11; b=15; max=a IF b>max Then max =b A、15 B、11 C、15或11都有可能 D、以上都不是 二、阅读程序写结果(第1~2小题每题5分,第3小题10分,共20分) 1、Private Sub Form_Load() N=InputBox(“请输入N的值:”,“输入”) S=1 For i=1 to N S=S*i Next i MsgBox “S=”+Str(s),0,”计算结果” End Sub 当N=5时,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