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电网网架标准化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母线N-1通过率=满足N-1的变电站母线数/变电站母线总数×100%。
注:母线N-1是指变电站一条母线故障或停役后,其所带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其他母线或线路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络线路。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五
装置标准
1
典型设计应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典型设计应用率=应用典型设计的10(20)kV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0.4+应用典型设计的配电变台/配电变台总数量×0.2+应用典型设计的配电站房/配电站房总数量×0.2+应用低压典型设计的低压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1.变电站年最大负载率=变电站年最大负荷/主变总容量×100%。
2.变电站年平均负载率=变电站年供电量/8760/主变总容量×100%。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注:线路N-1是指电网中一条线路失去变电站电源后,其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联络线路。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母线N-1通过率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10%,20分;
B段:5-10%,40分;
C段:3-5%,60分;
D段:1-3%,80分;
E段:<1%,100分。
7
供电半径达标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供电半径达标率=供电半径合格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1.供电半径是指线路起于变电站终于最远供电点的线路长度。
2.供电半径合格的线路是指A+、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3km,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5km,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15km。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三
供电能力
1
220(110)kV电网容载比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公用220(110)kV变电站主变总容量/年网供最大负荷。
注:容载比范围总体宜控制在《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规定的1.8~2.2之间。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二
线路配置
1
线路分段合理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分段合理率=分段合理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7
线路电缆化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电缆化率=电缆线路长度/线路总长度×100%。
注:
A+、A类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注:标准物料是指国网公司发布过的配电网工程标准物料。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380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技术标准达标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技术标准达标率=技术标准达标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C类以上供电区域采用典型接线方式的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4
大分支线比例
/
小数
点后
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大分支线比例=含有大分支线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E段:<60%,20。
2
线路联络合理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联络合理率=联络合理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线路联络合理是指符合《配电网技术导则》中10kV典型接线的联络方式,架空网为三联络或单联络,电缆网为单环网或双环网(单联络),且相互联络的线路分别为不同的变电站出线。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专线间隔占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专线间隔占用率=已用作专线的馈线间隔数量/馈线间隔总数×100%。
注: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2
网架标准接线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采用标准接线的大馈线数/大馈线总数×100%。
注:采用标准接线的大馈线是指符合《配电网技术导则》中10kV典型接线方式,架空网为三分段、三联络或三分段、单联络,电缆网为单环网或双环网。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4
变电站全停全转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变电站全停转供率=满足全停全转的变电站数量/变电站总数×100%。
注:全停全转是指变电站全站停役后,其所带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其他变电站或线路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联络线路。
注:典型设计是指国网公司发布过的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380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2
标准物料应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标准物料应用率=应用标准物料的10(20)kV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0.4+应用标准物料的配电变台/配电变台总数量×0.2+应用标准物料的配电站房/配电站房总数量×0.2+应用低压标准物料的低压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大分支线是指装接容量大于5000kVA或中低压用户数大于1000户的分支线。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5
线路自动化覆盖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季度
计算公式:线路自动化覆盖率=已完成自动化改造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架空线路完成自动化改造是指故障指示器、三遥开关、小电流放大装置等装置按照有效覆盖要求全部安装完成;电缆线路完成自动化改造是指故障指示器、DTU等装置按照有效覆盖要求全部安装完成。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6
架空线路绝缘化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架空线路绝缘化率=架空绝缘线路长度/架空线路总长度×100%。
D段:60-70%,40分;
E段:<60%,20。
2
馈线间隔利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馈线间隔利用率=已用馈线间隔数量/馈线间隔总数×100%。
注:馈线间隔数量是指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通用设计应配置的间隔数量。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70%,20分;
B段:50-70%,40分;
C段:30-50%,60分;
D段:10-30%,80分;
E段:<10%,100分。
6
线路重载比例
/
小数
点后
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重载比例=重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重载线路是指最大负载率达到70%以上且持续1小时以上。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5
线路轻载比例
/
小数
点后
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轻载比例=轻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轻载线路是指年最大负载率小于30%的线路。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配电自动化系统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四
变电站利用
投运三年以上变电站
1
变电站综合负载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变电站综合负载率=变电站年最大负载率×0.5+变电站年平均负载率×0.5。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8
线路自愈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自愈率=满足自愈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线路自愈是指线路在无需或仅需少量认为干预的情况下,利用配电自动化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连续评估,并采取预防性控制手段及时发现、快速诊断、调整或消除故障隐患,在发生故障时快速隔离、自我恢复而不影响正常供电或将影响降至最小。
A段:≥70%,20分;
B段:50-70%,40分;
C段:30-50%,60分;
D段:10-30%,80分;
E段:<10%,100分。
4
负载间隔匹配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负载间隔匹配率=变电站综合负载率/馈线间隔利用率×100%。
注: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线路有效联络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有效联络率=(线路总条数-无效联络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无效联络包括1.线路首端的联络,2.分支线的联络,3.同杆架设双回架空线路的联络,4.无法实现负荷全转的联络。
注:电缆线路分段合理是指单条线路分3-5段,每段容量2000~3000kVA;架空线路分段合理是指单条线路分3段,每段容量3000~4000kVA。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单位
数据
精度
发布
周期
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
统计口径
数据来源
评价方法
一
目标网架
1
网架结构合理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网架结构合理率=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数/大馈线总数×100%。
注:1.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数:以大馈线为单位逐条验算,验算通过的统计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
2.验算规则:统计与被验算大馈线存在联络的大馈线数量X(不包括被验算对象自身),X=1(单联络、单环网)、X=2(三联络)、X=3(双环网)属于目标网架,其他值为非目标网架。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2.2,80分;
B段:2.1-2.2,90分;
C段:1.9-2.1,100分;
D段:1.8-1.9,90分;
E段:<1.8,80分。
2
线路N-1通过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N-1通过率=满足N-1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技术标准达标是指线路满足不停电作业、自动化覆盖等技术要求。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380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母线N-1通过率=满足N-1的变电站母线数/变电站母线总数×100%。
注:母线N-1是指变电站一条母线故障或停役后,其所带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其他母线或线路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络线路。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五
装置标准
1
典型设计应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典型设计应用率=应用典型设计的10(20)kV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0.4+应用典型设计的配电变台/配电变台总数量×0.2+应用典型设计的配电站房/配电站房总数量×0.2+应用低压典型设计的低压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1.变电站年最大负载率=变电站年最大负荷/主变总容量×100%。
2.变电站年平均负载率=变电站年供电量/8760/主变总容量×100%。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注:线路N-1是指电网中一条线路失去变电站电源后,其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联络线路。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母线N-1通过率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10%,20分;
B段:5-10%,40分;
C段:3-5%,60分;
D段:1-3%,80分;
E段:<1%,100分。
7
供电半径达标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供电半径达标率=供电半径合格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1.供电半径是指线路起于变电站终于最远供电点的线路长度。
2.供电半径合格的线路是指A+、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3km,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5km,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15km。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三
供电能力
1
220(110)kV电网容载比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公用220(110)kV变电站主变总容量/年网供最大负荷。
注:容载比范围总体宜控制在《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规定的1.8~2.2之间。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二
线路配置
1
线路分段合理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分段合理率=分段合理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7
线路电缆化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电缆化率=电缆线路长度/线路总长度×100%。
注:
A+、A类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注:标准物料是指国网公司发布过的配电网工程标准物料。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380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技术标准达标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技术标准达标率=技术标准达标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C类以上供电区域采用典型接线方式的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4
大分支线比例
/
小数
点后
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大分支线比例=含有大分支线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E段:<60%,20。
2
线路联络合理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联络合理率=联络合理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线路联络合理是指符合《配电网技术导则》中10kV典型接线的联络方式,架空网为三联络或单联络,电缆网为单环网或双环网(单联络),且相互联络的线路分别为不同的变电站出线。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专线间隔占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专线间隔占用率=已用作专线的馈线间隔数量/馈线间隔总数×100%。
注: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2
网架标准接线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采用标准接线的大馈线数/大馈线总数×100%。
注:采用标准接线的大馈线是指符合《配电网技术导则》中10kV典型接线方式,架空网为三分段、三联络或三分段、单联络,电缆网为单环网或双环网。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4
变电站全停全转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变电站全停转供率=满足全停全转的变电站数量/变电站总数×100%。
注:全停全转是指变电站全站停役后,其所带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其他变电站或线路负荷可以全部转移至联络线路。
注:典型设计是指国网公司发布过的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380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2
标准物料应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标准物料应用率=应用标准物料的10(20)kV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0.4+应用标准物料的配电变台/配电变台总数量×0.2+应用标准物料的配电站房/配电站房总数量×0.2+应用低压标准物料的低压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大分支线是指装接容量大于5000kVA或中低压用户数大于1000户的分支线。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5
线路自动化覆盖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季度
计算公式:线路自动化覆盖率=已完成自动化改造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架空线路完成自动化改造是指故障指示器、三遥开关、小电流放大装置等装置按照有效覆盖要求全部安装完成;电缆线路完成自动化改造是指故障指示器、DTU等装置按照有效覆盖要求全部安装完成。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6
架空线路绝缘化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架空线路绝缘化率=架空绝缘线路长度/架空线路总长度×100%。
D段:60-70%,40分;
E段:<60%,20。
2
馈线间隔利用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馈线间隔利用率=已用馈线间隔数量/馈线间隔总数×100%。
注:馈线间隔数量是指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通用设计应配置的间隔数量。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70%,20分;
B段:50-70%,40分;
C段:30-50%,60分;
D段:10-30%,80分;
E段:<10%,100分。
6
线路重载比例
/
小数
点后
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重载比例=重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重载线路是指最大负载率达到70%以上且持续1小时以上。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5
线路轻载比例
/
小数
点后
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轻载比例=轻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注:轻载线路是指年最大负载率小于30%的线路。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配电自动化系统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四
变电站利用
投运三年以上变电站
1
变电站综合负载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变电站综合负载率=变电站年最大负载率×0.5+变电站年平均负载率×0.5。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8
线路自愈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自愈率=满足自愈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线路自愈是指线路在无需或仅需少量认为干预的情况下,利用配电自动化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连续评估,并采取预防性控制手段及时发现、快速诊断、调整或消除故障隐患,在发生故障时快速隔离、自我恢复而不影响正常供电或将影响降至最小。
A段:≥70%,20分;
B段:50-70%,40分;
C段:30-50%,60分;
D段:10-30%,80分;
E段:<10%,100分。
4
负载间隔匹配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负载间隔匹配率=变电站综合负载率/馈线间隔利用率×100%。
注: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度系统、PMS2.0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E段:<60%,20。
3
线路有效联络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有效联络率=(线路总条数-无效联络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无效联络包括1.线路首端的联络,2.分支线的联络,3.同杆架设双回架空线路的联络,4.无法实现负荷全转的联络。
注:电缆线路分段合理是指单条线路分3-5段,每段容量2000~3000kVA;架空线路分段合理是指单条线路分3段,每段容量3000~4000kVA。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
B段:80-90%,80分;
C段:70-80%,60分;
D段:60-70%,40分;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单位
数据
精度
发布
周期
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
统计口径
数据来源
评价方法
一
目标网架
1
网架结构合理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半年度
计算公式:网架结构合理率=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数/大馈线总数×100%。
注:1.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数:以大馈线为单位逐条验算,验算通过的统计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
2.验算规则:统计与被验算大馈线存在联络的大馈线数量X(不包括被验算对象自身),X=1(单联络、单环网)、X=2(三联络)、X=3(双环网)属于目标网架,其他值为非目标网架。
C类以上供电区220(110)kV公用变电站
调控系统、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2.2,80分;
B段:2.1-2.2,90分;
C段:1.9-2.1,100分;
D段:1.8-1.9,90分;
E段:<1.8,80分。
2
线路N-1通过率
%
小数点后两位
年度
计算公式:线路N-1通过率=满足N-1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
注:技术标准达标是指线路满足不停电作业、自动化覆盖等技术要求。
C类以上供电区10(20)kV、380V公用线路
PMS2.0
五分段评价法:
A段:≥90%,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