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陕政办发[2004]115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11.17
【实施日期】2004.11.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陕政办发[2004]11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已经省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认识《区划》在生态保护和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将其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研究和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区域环境容量、制订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组织有关技术力量,根据《区划》内容,研究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防治措施。要科学划定和保护区域内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态系统,并以此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结构,使区域内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区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一章生态功能区划意义及指导原则 1.区划编制背景
人类与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可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可通过对气候等的调节为人类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人类为发展经济的各种生产活动又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环境的恶化则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稳定而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由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的不了解,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明显损害,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危机的实质就是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与削弱,而阻碍城市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陕西省横跨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类活动历史悠久。陕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也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关中则是陕西重要的经济产业带和人类活动密集区,秦岭山地既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也是东亚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服务功
能。但因长期以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支持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不足,在处理和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时缺乏科学的依据,致使一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并对中部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产生潜在的影响。
1999年,中央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并明确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开发的根本。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生态功能特点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指示:“加快生态环境调查,抓紧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的要求,陕西省环境保护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成果及相关工作进一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近一年的工作,完成了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编制任务。
2.生态功能区划目的及其意义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地方上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其导致的结果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客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生态环境主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特点和人类活动规律进行区域的划分和合并,最终确定不同的区域单元,明确其对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大小,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政策的制订和合理地环境整治。而这些正是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
3.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
●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特点及关键地区;
●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确定生态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主要生态功能。
4.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生学原则与主导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区域相关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
●区域共轭性原则
5.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内容
根据暂行规程,确定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包括以下内容
(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评价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4)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5)各生态功能区概述
第二章生态环境现状评价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邻;西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接;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四川省、重庆
市、湖北省和河南省接壤。地理位置为北纬31°42′~39°35′,东经105°29′~110°15′,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陕西是欧亚大陆桥上连接我国东西南北的枢纽和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重要通道和集散中心,是西部开发中西北地区的桥头堡。
截止2002年,全省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延安、榆林、安康、商洛、杨凌等11个省辖市(区),107个县(市、区)。省会西安是国际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和科研、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1.1 自然环境特征
1.1.1 地质、地貌
陕西省在大地构造上跨3个大地质构造单元,秦岭以北属中朝准地台,包括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和小秦岭断块隆起3个二级构造单元;北部地区广泛分布各种沉积岩,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秦岭褶皱带南部以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为主,蕴藏多种多样的矿产资源;扬子准地台在陕西部分称大巴山过渡带。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为陕北高原,以黄土高原为主体,海拔9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5%;南部为秦巴山地,海拔1500~30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中间为关中平原,海拔320~650米,属典型的地堑型河谷平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陕西省地貌类型有平原、台地、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沙丘沙地等7大类。按地貌类型和区域差异,从北向南依此划分为陕北风沙高原区、夹有石质孤山的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区、夹有汉江谷地的秦巴山地区等4个大地貌区。陕北风沙高原处于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为毛乌素沙地的组成部分,其北部以沙丘沙地草滩地貌为主,中部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组合地貌,西南部以草滩盆地为主,东部属覆沙黄土梁峁地貌。陕北黄土高原区北接风沙高原,南连关中盆地,是我国黄土分布的中心区域,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