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论文: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综述与展望

合集下载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方向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方向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方向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是当前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
是指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农业资源的方法、
技术和理论,最终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

第一步:探讨农业资源的研究
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壤、水资源、农产品和遗传资源等。

针对不
同的农业资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行研究。

例如,对土壤进行
研究,我们可以关注土壤的质量、营养价值、土壤生态学等方面;对
水资源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关注水的分布、水的质量和使用效率等问题。

第二步:探讨环境保护的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环境保护研究主要关注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如化肥、农药、养殖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环保的农业技术和方法,
从而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效率。

第三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课题。

它包括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收益的稳定增长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农业
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种植农业与畜牧农业的高效发展。

总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它
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保护环境,提高农业效率,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专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深入探讨
这一领域的研究问题,以推动全球农业领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获取、管理、分析、展示等功能,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和空间信息服务的技术体系。

在农业领域,GIS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基本方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将GIS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通过收集、组织、分析农业相关数据和地理信息,建立农业生产的空间数据库,以支持农业决策和管理。

其基本方法包括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等。

首先,空间数据的采集是农业GIS的基础。

通过现代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农田遥感影像,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土壤质量、水资源分布等。

同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以实现农田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获取不同地点的地理坐标。

其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

农业GIS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气象数据、土壤质量等进行分析,生成农业生产的空间数据,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的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灾害风险。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叠加,研究其空间相关性,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是农业GIS的最终目的。

通过将数据和分析结果与地图进行整合,农业决策者可以实时查看农田的生长状态、资源分布情况,并进行农田规划、灌溉调度、作物选择等决策。

在灾害发生时,农业GIS还可以提供紧急响应的建议和应对方案,减少损失。

二、农业GIS的应用案例1. 农田管理和规划:农业GIS可以根据土壤质量、地势高低等信息,对农田进行合理划分和规划,避免过度利用土地造成的环境问题。

同时,农田管理者可以根据农作物种植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农田的优化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水资源管理:农业GIS可以通过监测降雨情况、地下水位、水质等数据,全面了解农田的水资源状况。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综述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综述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热潮席卷全球,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总结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国内的农业信息化的进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国内农业信息化寻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国外,发展现状,特点农业信息化是指将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与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以及农民生活提供服务与帮助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民基本生活状况,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信息化作为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和标志。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国的美国,其农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与工业、城镇信息化程度不相上下,甚至高于工业信息化程度,达到81.6%。

在欧洲,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农业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紧随美国之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亚太地区的日本和澳大利亚其农业信息化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印度和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1.美国的农业信息化美国的农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

电话和声像广播在农村的普及,可以把大量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起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行情的作用。

20世纪70—8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商业化经营和实用化推广带动了美国农业数据库建设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建设,美国的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进入21世纪,计算机的应用给美国的农场管理与生产控制、农产品的营销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美国互联网的普及刺激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1]。

美国作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国,其农业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同步发展的。

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综述与发展态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法

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综述与发展态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法

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综述与发展态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法陈红;王霞;徐衍【摘要】利用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国内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态势,为国内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Scopu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根据发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以及H指数等评价指标,分析1980—2014年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核心作者、科研机构以及发展趋势。

结果发现,全球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中国发文量居世界之首,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跻身于世界发文量前十的研究机构。

从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看,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农村环境污染产生原因、治理效果评价及污染防控机制等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则重点集中在农村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治理效果的评价和治理主体的分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

【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8页(P16-23)【关键词】文献计量;Scopus数据库;CNKI数据库;农村环境;治理【作者】陈红;王霞;徐衍【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2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综述与发展态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法陈红1王霞1徐衍1, 2(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作者简介:陈红(1965-),女,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环境治理、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摘要:利用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国内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态势,为国内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Scopu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根据发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以及H指数等评价指标,分析1980—2014年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核心作者、科研机构以及发展趋势。

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农业、环境、生态学等等。

这个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下面,我们将从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来探讨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的相关内容。

一、农业资源1. 农业资源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种植用地、水、气候和光照等。

农业资源对于社会和经济的价值十分重要,农业生产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之一。

农业资源的利用不能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生产农产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因此,人们需要对农业资源的使用进行评估,并采取科学的方式来保护和管理农业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在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土地、水利等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农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水、土壤和空气等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要求农业生产者有足够的知识和理解来应对这些问题,并采取正确的选择和技术组合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3. 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级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在农业资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在农业生产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高效地利用生产要素,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加强土壤保护与养护、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选择适宜的农业产业化道路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环境保护1. 农业和环境的关系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农业需要依靠自然资源,如土地、水和气候等环境要素来进行种植和养殖;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这些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一、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较为完善的作物种质资源库,涵盖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甘蔗等多个农作物品种。

这些种质资源库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种质资源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投入资金逐年增加,种质资源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已建成各类种质资源库近300个,其中国家级种质资源库达到50个左右。

种质资源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确保种质资源库的有效运行,我国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强了对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种质资源库的管理水平。

种质资源库功能不断完善。

除了保存种质资源外,我国的种质资源库还承担着科研、开发、利用等多种功能。

许多种质资源库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种质资源库建设与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种质资源信息,共同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

我国也从国际合作中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种质资源库建设水平。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功能发挥,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种质资源库的定义和作用保护珍贵物种资源:通过收集、保存和管理珍贵物种的遗传材料,种质资源库有助于保护这些物种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科学研究:种质资源库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有助于揭示生物遗传规律、进化机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对优良品种的筛选、繁育和推广,种质资源库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

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现状与展望

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现状与展望

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现状与展望武 晶,郭刚刚,张宗文,王述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作物种质资源是推动现代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性资源。

如何对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种质资源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的重要一环。

首先,本文分析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对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体系和保护与利用体系,并以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为例介绍了在针对种质资源的法律法规、经费支持、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我国种质资源管理的政府主导阶段、行政指导下的技术部门负责阶段和依法管理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的种质资源管理工作,同时阐述了我国现行种质资源的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及保障机制等;最后,结合国内外种质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借鉴国际种质资源管理的好的做法,对我国种质资源管理未来开展的重点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种质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Management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WU Jing ,GUO Gang-gang ,ZHANG Zong-wen ,WANG Shu-min(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Abstract :Crop germplasm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seed industry ,the “chip ”for stimula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for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maintaining biodiversity.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germpla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safety protectio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ystem of crop germplasm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and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financial suppor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germplasm resources ,taking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Brazil and India as examples ;introduced the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led stage ,the technical department responsible stage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as well asthe legal management stag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nd expounded the domestic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system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germplasms ;put suggestions on the key work of national germplasm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ermplasm management and learning from the good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germplasm resources management.Key words :germplasm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收稿日期:2022-01-25 修回日期:2022-02-11 网络出版日期:2022-02-15URL :/10.13430/ki.jpgr.20220125002第一作者研究方向为作物种质资源,E-mail :**************基金项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Foundation projects :The Program of Protec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The Third National General Survey and Collection Action of CropGermplasm Resource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23(3):627-635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DOI :10.13430/ki.jpgr.20220125002628 植 物 遗 传 资 源 学 报 23卷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性资源。

农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农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农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农业依赖于资源环境提供的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而资源环境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维护良好的资源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资源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

农业生产需要土地、水、气候等资源作为基础,如果资源环境出现问题,比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例如,土地退化会导致土壤贫瘠,影响作物的吸收养分能力,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水资源短缺则会限制农业灌溉的条件,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生变化,甚至引发灾害,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

农业生产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养殖污染等都会对土地、水资源造成污染,进而影响资源环境的质量。

长期过度的农药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带来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水体污染问题,影响资源环境的健康。

因此,农业生产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的种植、养殖方式,减少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

资源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结构和方式。

随着资源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

资源环境的恶化会促使农业生产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式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式转变。

例如,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农业生产需要采取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农业生产也需要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资源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农业生产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为了实现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和措施,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只有在资源环境和农业之间实现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GIS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GIS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精确农业》结课论文GIS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学生姓名:刘立鹏学号:20104075008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中国·大庆2013年11月GIS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摘要:作为重要生产部门的农业部门,GIS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GIS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GIS农业灾害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2):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3):GIS农业资源调查和管理中的应用;4):GIS开展农业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5):GIS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6):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7):GIS在农作物估产与检测中的应用;8):GIS自动农作物种植俄作用。

关键词:GIS 农业领域现状前景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它具有数据采集与编辑、属性数据编辑与分析、空间数据库管理、制图、空间分析、拓扑查询、叠置分析、地学分析等多种功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广泛的系统。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GIS理论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资源管理、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水利水电森林牧业等领域,GIS的作用与贡献十分显著。

当然作为重要生产部门的农业部门,GIS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GIS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GIS农业灾害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2)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3)GIS农业资源调查和管理中的应用4)GIS开展农业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5)GIS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6)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7)GIS在农作物估产与检测中的应用8)GIS自动农作物种植的作用下面我就分节对每一个应用进行阐述,并就其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描述。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7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7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7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思考徐州市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区,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自然资源优越,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同时,徐州地处交通枢纽,物流快捷,又处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的陇海线东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端,对开拓欧亚、东南亚、非洲的海外市场,搞活流通条件十分便利。

这为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有利条件。

一、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培植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把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化、基地化、规模化”作为工作重点,做大做强奶牛奶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和食用菌等四大产业。

同时该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

铜山区环抱徐州市,拥有百万人口大市场作依托,这是该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优势。

围绕服务徐州市场、占有徐州市场、打进大中城市和扩大出口等,扩大蔬菜、花卉苗木、时令瓜果种植以及畜禽、水产、特种养殖等,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

铜山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还大力推进农业“三新”工程,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装备农业,广泛应用新型成果。

(二)科技转变传统农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优势徐州市丰县瞄准国际市场,突出地方特色,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战略,产品主要外销,发展了创汇型农业发展模式。

该县制订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一核三副四带”规划,即以县城为核心,促进华山、欢口、大沙河三个副中心和以丰县境内的主要干道徐丰路、丰砀路、丰金路、丰单路等为框架的四大经济带建设,因地制宜地推经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形成高效化、产业化、规模化的优势。

(三)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构建网络销售开拓市场徐州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副产品能顺利进入市场实现价值发挥了“桥梁”作用。

沛县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近500个、铜山区390多个。

邳州市银杏、大蒜、板材三大特色产业走出国门,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3篇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3篇

智慧农业论文范文3篇物联网下的智慧农业发展论文在传统农业中,灌溉、施肥、喷药,农民全凭经验和感觉。

而如今,在智慧农业中,农作物浇水、施肥、打药时间,农作物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酸碱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做到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

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在监控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畜禽的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有关土地的湿度、氮浓缩量、土壤污染和土壤pH值等方面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植,帮助农民抗灾、减灾[1]。

在智慧农业中,可运用物联网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

采用物联网,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智慧农业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增收、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智慧农业1.1智慧农业特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传统农业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业资源不足、普遍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种类需求多样化等诸多问题使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智慧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

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资源的最大节约,它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时间,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业操作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地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资源的现状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源、植物和动物等,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的利用,农业资源面临严重的破坏和衰退。

土地的盲目开垦和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农药的滥用和过度放牧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农业资源利用的重要性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就业。

三、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1.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等,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库、水渠和水利灌溉设施,保障农业的水资源供应,防止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

3.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强土地的改良与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土壤质量下降,修复退化的农田和林地。

4. 推行生态农业发展:推广有机农业、生态林业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 建立农业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四、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效益1. 经济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可以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和国家税收。

2. 社会效益:农业资源的保护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农民的社会福利。

3. 生态效益: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网络环境下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摘要:网络的兴起和数据化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主要概述了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管理的新技术、多媒体技术、全文及超文本检索技术和光盘网络技术,对新技术下农业信息资源的合作与共建共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影响着全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随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品种、数量日益丰富,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方面的技术信息、产业信息、销售信息、出口贸易信息等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有条件、也有必要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为农业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一)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将逐步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和信息农业。

互联网下的农业信息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条件,对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与保障作用。

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大大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生产、分散落后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实现。

(二)农业信息资源可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对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信息交流逐渐增多,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还是其他农业生产的产量都在不断地增长,如果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接,就会造成产品过剩或市场货源短缺,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

如果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根据市场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生产,产销信息对接,可避免出现产品积压过剩和货源短缺现象。

例如,有的地方由于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通,造成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积压滞销,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效益;还有的地方由于不了解农产品市场动向,盲目跟风种植,带来某种农产品供大于求,出现滞销积压,2011—2012年山东省秋季大白菜、萝卜、生姜、芹菜等露地蔬菜因产量过大出现滞销,许多菜烂在田间,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综述与展望
摘 要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国逐渐进入到大
数据时代,而计算机行业就是开启大数据时代的新征程,大数据广泛地应用在各行业
中,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相对较为滞后。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农业数据库的研
究,实现对农业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扩展,进而有效推动了现代化农业数字化程度发
展。基于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
关键词 农业资源;大数据;数据库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作为现代化农业信息基础,是开展农业大数据研究应
用的主要内容,正在影响着农业资源高效的利用和监测评价,为精准农业发展提供有
利的支持。
1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分析
农业资源的信息数据库是一个多功能资源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着信息资源的采
集、统计、分析、维护和输出功能。经过在农业资源的统计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现代
化的信息技术,并且结合了农业资源数据、空间地理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属性数据等,
对其农业、生物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信息进行管理,进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1]。
2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较少,种类规模较小
落后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动态信息,不合理的信息采集布局,缺乏扩大数
据信息的采集范围,从而使农业资源信息数据较少、种类规模较小,不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导致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总是不完善、不全面。
2.2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建立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时,没有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没有制订专门
的制度来规范整个数据库的信息。各个农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都是一种半封闭的状态,
从而出现信息相互制约、数据不能共享的现象。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
更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从而使各个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没有得到统一的管理,最终导
致信息发布不准确、不合理,同时出现不能准时发布信息的现象。这样很有可能造成
信息重复发布,无法及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阻碍农业信息科学有效的发展,不能充
分发挥出农业资源信息数据为精准农业发展提供的数据支持作用。
2.3 未及时更新农业资源信息数据
在农业资源信息数据统计过程中,由于在建设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之前没有制定
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大多的数据都是一些过时的信息,没有及时地更新,从而使数
据信息质量较低、时效性较差,其中数据库内包含的信息也是大同小异,甚至还有很
多都是重复的数据信息,没有采集一些个性化或者多样性的信息数据[2]。同时地方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也不具有当地的特色,对于本地农业的发展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4 农业信息基础网络缺乏统一标准,兼容性较差
在当前的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中,因为缺乏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划,使得各农
业单位网络建设的形式较为多样化、技术标准不统一、格式不同等,存在着大量异构
系统、环境,缺乏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协议的支持应用系统也是更加丰富、多样化,
促使用户在异构环境中,实现各应用的信息交流、共享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 探索與展望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的互联网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提出,要积极利
用互联网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3S技术建设出农业资源的信息数据库系统[3]。
1)在农业信息资源的整理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数据库处理技术,结合农作物
的自身和环境影响因子,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因素,对其农业的生产多元资源数据进
行融合,进而实现农业数据库快速的采集,数据关联分析的预测、预警模型建立以及
预警多维的模拟、可视化功能等,大幅提升农业监测预警的准确性,为农业生产决策
者提供了实时、精准、可靠的辅助决策信息数据,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
础[4-6]。
2)加强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农业信息服务
工作的开展。由于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各地的发展也不是很平衡,在现阶段我国农业
信息服务必须坚持传统的服务和现代服务的结合,坚持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础上,
组建科技兴农的信息服务协作网,互相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和上级的信息部
门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3)注重对社会多元化参与机制的培育。农业信息数据库和其他的服务内容存在
着较大的区别,其基础性和公益性也是十分显著,因此稳定的投入在农业动态信息数
据库建设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7]。加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参与
体系,在统一的规划管理下,积极引入了有利于竞争和发展的激励机制,进而加大了
农业动态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投入力度。相信在未来,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将广泛地应
用在农业领域,对现代化数字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4 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国民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的重要保障,所以
要抓住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机会,不断完善更新农业资源数据信息,建立统一的规
章制度和相关的标准,不断引进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农业设备,从而确保农
业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壮大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数据信息质量。在计算
机网络化时代中,通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异动互联网等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逐
渐扩大信息数据的覆盖范围,从而也让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更为准确,并且加强我国农
业资源数据信息的检测,避免了一些不定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如今农业生产要
实现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及时更新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把数据库的管理工作落实
到每个环节和每个工作人员身上,从而有利于特色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确保
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弘利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