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评估-精选文档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评估-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b3312a7680203d8cf2f2407.png)
节能篇应包括的内容: 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能耗指标;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
2.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可参照国家发改委审批 、核准项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结合现有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的审批、核准程序,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合理 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 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主要内容
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评
”)的相关背景
二、“能评”办法简要介绍 三、工信部灾后重建项目“能评”工作试点
一、“能评”的相关背景
2019年生效的节能法第十二条规定:“固定 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 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工 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 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 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依法审批的机关不 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 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
3.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 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更不得开工建设。对擅 自批准项目建设或不按照节能审查批复意见建设 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 依法给予处罚。 4.本通知从二OO七年一月一日开始执行,在此 之后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必须按要求编制节能篇。 否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予受理。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19】28号)中明确:“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 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 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 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 从源头杜绝能源的浪费”。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10ce90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4.png)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本公司有计划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希望通过节能评估报告书对该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二、项目目标: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和设备,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节约生产成本,并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三、节能措施:1.设备更新:通过更新旧有设备,引入新能源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工艺优化: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3.管理创新:加强能源管理,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耗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四、节能效果评估:1.能源消耗情况: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能源消耗情况,分析节能措施的有效性。
2.资金节约情况:通过节能措施带来的能源成本减少,分析节能投资的经济效益。
3.环境效益评估:通过节能措施减少的能源消耗和减少的污染物排放,评估对环境的影响。
五、风险分析与对策:1.技术风险:引进新设备可能存在技术适应问题,需要提前做好技术培训和调试工作。
2.经济风险:节能投资可能需要一定的资金,需评估投资回报周期和经济效益。
3.环境风险:新设备及工艺改进可能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需提前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节能评估的分析,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备较好的节能潜力和经济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的控制,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确保新设备和工艺改进能够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建议加强与专业节能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节能工作的深入发展。
节能篇(章)评估收费标准(试行)的函
![节能篇(章)评估收费标准(试行)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cbec4dd2be23482fb4da4cb9.png)
北京市物价局关于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能篇(章)评估收费标准(试行)的函
京价(收)字(2001)017号
北京合理用能评估中心:
你中心《关于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评估收费标准的请示》收悉。
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的有关规定,同意你中心在对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进行评估时收取评估费,具体收费标准见附件。
你单位要严格执行收费的各项规定,持本文到市物价局办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税务发票方可收费。
本收费标准自发布之日试行,一年后另行审定。
特此复函。
附: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评估收费标准。
二00一年二月一日
附件:节能评估费用支付标准
根据《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参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国家发改委[1999]1283号),经对节能评估实际工作量测算,按建设项目投资额分档确定收费标准,具体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报告全文
![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报告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8407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e.png)
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报告全文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报告(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管理的在我国境内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
第四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臵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二章节能评估第五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上述条款以外的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第六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评估依据;(二)项目概况;(三)能源供应情况评估,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条件以及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四)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包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臵、生产工艺、用能工艺和用能设备等方面的节能评估;(五)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包括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六)节能措施评估,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评估;(七)存在问题及建议;(八)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
![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https://img.taocdn.com/s3/m/fc82606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a.png)
篇一:可研报告节能篇章可研报告节能篇章编写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将加强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发展改革委、各中央直属企业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
主要精神如下:要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开展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和报请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必须包括节能分析篇(章);咨询评估单位的评估报告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篇(章)的评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文件或报国务院的请示文件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篇(章)的批复或请示内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可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项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
节能分析篇(章)的编写、咨询评估机构的评估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查都要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依据国家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行。
节能分析篇(章)应包括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能耗指标;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
通知要求认真抓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更不得开工建设。
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或不按照节能审查批复意见建设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触犯法律的,要依法给予处罚。
要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节能措施与能效指标的落实;对违反已批复节能措施的建设内容和生产行为,要责令停止施工并限期整改,同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cd29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1.pn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节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各种行业对能源的需求愈发增长,节能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因此,开展节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2. 项目内容:通过对现有节能技术和政策的分析,探讨节能项目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3. 项目目标:制定具体的节能方案和政策建议,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节约和利用工作。
在中国,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政策,促进企业和社会节能行为的发展。
因此,市场上对于节能项目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需要了解节能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
四、技术分析目前,节能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从照明、家电到建筑、交通等领域,各种节能技术不断涌现。
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在进行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前沿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五、政策分析节能政策是推动节能项目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对于节能产业和节能行为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激励。
在中国,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工作,发布了《节能法》、《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等相关文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因此,进行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政策的支持和影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六、风险分析节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不稳定等。
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合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性,并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07252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3.png)
XXXXXXX项目节能报告报告编号:建设单位:编制单位:完成时间:XXXX项目节能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月目录项目摘要表...........................................................................................................................1 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建设情况..............................................................................................................1.1.1 建设单位情况...........................................................................................................1.1.2 项目建设情况...........................................................................................................1.2 分析评价范围..............................................................................................................1.3 项目所需能源概况......................................................................................................1.3.1 工作简况...................................................................................................................1.3.2 指标优化情况...........................................................................................................1.3.3 建设方案调整情况...................................................................................................1.3.4 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2 评价依据.........................................................................................................................2.1 有关法律政策依据......................................................................................................2.1.1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1.2 节能推荐目录和国家淘汰目录...............................................................................2.2 相关标准规范..............................................................................................................2.3 相关支撑文件..............................................................................................................3 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分析和比选.................................................................................3.1 建设方案节能分析......................................................................................................3.1.1 项目建设方案概述...................................................................................................3.1.2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分析...........................................................................................3.2 项目总平面布置节能分析..........................................................................................3.2.1 项目总平面布置概述...............................................................................................3.1.2 总平面布置节能分析...............................................................................................3.3 工艺技术节能分析......................................................................................................3.2.1 工艺技术概述...........................................................................................................3.2.2 工艺技术节能分析...................................................................................................3.4 主要用能设备节能分析..............................................................................................3.4.1 项目主要用能设备...................................................................................................3.4.2 主要用能设备节能分析...........................................................................................3.5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分析..........................................................................3.5.1 供配电系统节能分析...............................................................................................3.5.2 给排水系统节能分析...............................................................................................3.5.3 采暖通风系统节能分析...........................................................................................3.5.4 压缩空气系统节能分析...........................................................................................3.5.5 建筑节能分析...........................................................................................................3.6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节能分析..............................................................................3.6.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3.6.2 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3.6.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节能分析...........................................................................3.7 本章评价小结..............................................................................................................4 节能措施.........................................................................................................................4.1 节能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4.1.1 节能技术措施概述...................................................................................................4.1.2 节能技术措施评价...................................................................................................4.2 节能管理措施评价......................................................................................................4.3 本章评估小结..............................................................................................................5 能耗消费情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价.............................................................................5.1 项目能源消费情况......................................................................................................5.1.1 能源消费量...............................................................................................................5.1.2 综合能耗...................................................................................................................5.2 项目主要能效指标........................................................................................................5.3 项目能效水平评价........................................................................................................5.4 能量平衡分析................................................................................................................5.5 本章评价小结................................................................................................................6 能源消费影响分析.........................................................................................................6.1 对所在地完成能耗増量控制目标的影响分析..........................................................6.2 对所在地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影响分析..........................................................6.3 对所在完成地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的影响分析..................................................6.4 本章评价小结..............................................................................................................7 结论.................................................................................................................................8 附录、附件内容.............................................................................................................8.1 附录..............................................................................................................................8.1.1 主要用能设备表.......................................................................................................8.1.2 通用设备能效等级表...............................................................................................8.1.3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8.2 附件.............................................................................................................................. 附件1 项目备案书............................................................................................................ 附件2 指标优化对比表.................................................................................................... 附件3 建设方案对比表.................................................................................................... 附件4 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8.3 附图.............................................................................................................................. 附图1 地理位置图............................................................................................................ 附图2 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3 现场查看照片........................................................................................................。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63cfd7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a.png)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撤销),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7.12.19•【文号】计交能[1997]2542号•【施行日期】1998.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正文交通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文印发,交通部厅体法字〔1998〕9号文转发)第一条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篇(章)”。
“节能篇(章)”应经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
凡无“节能篇(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经评估,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条“节能篇(章)”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和其生产的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工程项目应符合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节能要求。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用国家已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第五条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节能部门负责审查、监督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篇(章)”的节能措施与能耗指标,并监督其设计、建设及项目竣工后的验收。
第六条现有建设标准、技术标准中有关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的具体要求,要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和具体执行情况,每隔五年修订一次。
第七条“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费用应根据国家有关设计和评估的取费规定及标准从工程项目的前期费用中列支。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核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1974c2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5.png)
十、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范本
01
项目所在地概况
02
置及自然条件
03
会经济发展
04
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
05
06
建设项目概况
07
08
工程建设方案
09
10
十、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范本
4.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 (1)能源利用状况概述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2)能源指标及分析 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3)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 工程总图布置方案, 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 3主要耗能设备
1
节能篇章和节能评估报告都是工程咨询单位提供的项目设计实施技术成果,两个报告的编写都有一定的资质要求。其中节能评估报告的资质要求比较明确,山东省经贸委规定:节能方案和评估报告由企业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项目的,由甲级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由乙级或以上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由丙级或以上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
1
2
3
一、节能评估与审核背景
一、节能评估与审核背景
“节能篇” ,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db053f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f.png)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汇编第一篇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6)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6)关于报批项目设计任务书统称为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 (8)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 (8)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11)关于编制、审批外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规定 (13)关于编制、审批境外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定 (16)关于编制外商投资商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有关问题的通知 (18)关于编制境外带料加工装配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问题的通知 (20)关于组织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的实施意见 (21)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4)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 (29)关于加强国有基础设施资产权益转让管理的通知 (36)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38)关于组织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的实施意见 (41)国家计委关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指导性意见 (45)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管理办法 (49)第二篇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相关政策法规 (53)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53)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 (64)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66)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78)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102)当前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 (109)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116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121国家鼓励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产品目录(第一批)126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127 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 (139)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144)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148)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149)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的意见 (153)关于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的通知 (154)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意见的通知 (155)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企业利用援外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意见的通知158关于境外带料加工装配项目申报程序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159)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 (160)第三篇项目投资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法规 (16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6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66)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171)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 (172)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17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178)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180)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181)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新建和扩建工程实行"三同时"的若干规定 (182)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184)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185)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188)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189)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191)第四篇工程项目选址规划及土地利用政策法规 (19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0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1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1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217)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218)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221)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226)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230)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231)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233)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23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236)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238)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 (239)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 (241)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45)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 (248)关于发布和实施《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供地项目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250)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58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259)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267)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270)第五篇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相关政策法规 (272)关于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采用国产装备的意见 (272)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管理暂行办法 (27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7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8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8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94)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299)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 (302)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主要内容与编制要求 (304)关于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规模标准的若干规定 (305)第六篇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法规 (3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3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32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33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334)关于国家重点企业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341)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34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345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4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5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35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363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370)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372)第七篇投资项目资金筹措及财务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374)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 (374)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37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376)贷款通则 (384)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391)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399)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40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406)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40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412)国家经贸委关于债转股企业规范操作和强化管理的通知 (425)国家开发银行基本建设贷款办法 (426)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规定 (429)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办法 (433)国家开发银行小型贷款项目管理规定 (435)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436)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441)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442)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 (446)关于执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有关条款的通知 (448)关于援外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451)关于核定在建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等问题的通知 (452)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若干意见 (453)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455)关于完善和规范商业银行基本建设贷款管理的若干规定 (458)关于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利用日元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 (459)关于大型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项目的报批程序 (462)关于外国政府贷款转贷管理的暂行规定 (463)关于加强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的通知 (465)关于中央级"特种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的实施办法 (465)关于财政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概预决算审查若干规定 (467)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的补充规定 (468)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470)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470)关于债权转股权工作中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通知 (472)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通知 (473)关于使用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办法(试行)474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券管理办法 (477)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479)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484)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488)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垫款周转金管理办法 (49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转贷会计制度 (493)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505)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 (508)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 (512)外经贸企业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515)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效益分析报告制度 (517)财政部门委托审价机构审查工程预(结)算、竣工决算管理办法 (520)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521)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查操作规程 (523)财政部关于债权转股权工作中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通知 (525)技术改造贷款项目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525)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试行)527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 (528)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 (531)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 (533)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537)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 (539)第八篇项目法人及项目承办企业组织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545)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 (545)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管理暂行办法 (54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54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 (55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55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 (56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56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 (56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574)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 (580)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582)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 (585)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的若干规定 (589)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 (590)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595)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 (599)《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 (600)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 (601)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 (604)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606)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 (608)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 (60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611)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624)第九篇项目审批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627)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627)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629)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632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程序和规定 (63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 (635)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管理办法 (638)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的通知 (641)关于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申报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641)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642)关于扩大地方鼓励类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 (643)关于审批利用外商投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的通知 (645)外商直接投资电力项目报批程序暂行规定 (646)关于加快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 (651)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开工条件的规定 (652)。
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2篇
![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df8df8647d27284a735122.png)
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2篇Evaluation report on energy saving assets of fixed investment projects汇报人:JinTai College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2篇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2、篇章2:资产评估报告范文篇章1: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一、项目概况(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名称:爱信(xxx有限公司性质:中日合资企业单位地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睦宁路91号邮政编码:300457法人代表:矢木伸介项目联系人:马青海联系电话:xxx(二)项目基本情况。
爱信(xxx有限公司成立并建成投产后,为xxx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配套生产车锁、玻璃升降器、限位器、铰链等汽车零部件。
随着天津一汽和丰田汽车集团的发展,公司已先后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
目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日益丰富,冲压车间模具和成型车间的胎夹具数量越来越大,为各主机厂配送零部件的车辆数量越来越多,运输频率也越来越高,原先发送产品的露天场地不能满足对产品装车的环境要求。
因此,公司决定在第一、二联合厂房之间搭设罩棚,为产品发货提供遮风挡雨的设施,同时,提高运输效率,理顺物流,节约时间,降低车辆与车间大门的碰撞几率,提高效率减少损失。
在厂区西侧空地建设生产辅助用具流转仓库。
为了丰富职工业余时间文化生活,建设工会活动室。
为了保障正餐供应质量,建设管理办公室。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评估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74493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e.png)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要求,“要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加快建立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组织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加强对地方开展“能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 号),强调要“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
2006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开始组织研究起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
2006年底到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相继下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重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篇(章)有关规定,明确了节能评估审查依据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及设计规范等,作为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建立前的过渡措施。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07]1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均要求抓紧建立和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中明确:“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从源头杜绝能源的浪费”。
2009年1月13日,工信部于下发《关于开展四川灾后重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09】15号),选取了7个灾后重建项目,对开展工业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进行了探索。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bd89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6.png)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文所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旨在评估一项与节能相关的投资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项目背景目前,能源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能源消耗的不可持续增长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损害。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该项目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改善现有的能源利用方式来降低总体的能源消耗,并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项目内容1.项目目标:通过引入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项目计划:对现有设备和技术进行评估,确定可替换和升级的范围。
选取合适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并进行实施和投入使用。
3.项目预算:根据项目计划和节能技术的规模和性能,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
4.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进行实施,确保高效、顺利地完成项目。
5.项目效果评估:通过监测和评估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情况,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项目实施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现有设备和能源消耗情况的相关数据,包括能源消耗量、设备性能等。
2.能源评估:对现有设备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潜在的节能和能源利用改进方案。
3.技术选择:根据能源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包括节能灯具、节能电机、节能控制系统等。
4.项目设计:根据技术选择结果,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包括设备替换和升级的时间表、预算和实施计划。
5.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替换和升级,确保按时完成项目。
6.监测和评估:对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以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
五、项目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引入新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可能会带来技术难题,如设备兼容性、操作和维护困难等问题。
2.经济风险:项目实施需要一定的投资,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此外,若新设备和技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能会导致经济效益低于预期。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https://img.taocdn.com/s3/m/718cfb3b941ea76e59fa043d.png)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第一条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篇(章)”。
“节能篇(章)”应经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
凡无“节能篇(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经评估, 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条“节能篇(章)”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和其生产的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工程项目应符合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节能要求。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 不得采用国家已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 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第五条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节能部门负责审查、监督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篇(章)”的节能措施与能耗指标, 并监督其设计、建设及项目竣工后的验收。
第六条现有建设标准、技术标准中有关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的具体要求, 要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和具体执行情况, 每隔五年修订一次。
第七条“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费用应根据国家有关设计和评估的取费规定及标准从工程项目的前期费用中列支。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部门(各行业)可根据本规定, 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九条本规定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计资源〔1992〕1959号文同时废止。
(附件见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附件一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的主要内容第1节能耗指标及分析1.1项目能耗指标及计算。
含分品种产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 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如每吨电解铝耗电)、主要工序(艺)单耗(如钢铁企业的焦化、炼铁工序能耗等)。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评估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cd1550802020740be1e9bf9.png)
按照节能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绝大部 分省市,均已制定出台了地方性的“能评”管理 办法及配套文件,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 评”工作。 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 核,是否建立“独立的”能评制度,作为一项考 核计分内容。
北京市“能评”文件:
(1)关于发布《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 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发改[2007] 286号) (2)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评 估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发改[2007] 343号) (3)关于印发《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编制独 立节能专篇内容深度的要求(试行)》的通知(京发改 [2007]576号) (4)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发改[2007]1107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转发《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 年经济工作的建议》的通知(中发[2008]11号) ,要求出台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6]28号)、《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 案》(国发[2007]1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均要求抓紧建立和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 估和审查制度。
三、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等
四、交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水运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JTJ228-2000 2.水运工程设计节能规范 JTJ228-2000 3.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TB10016-2002 五、农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GB/T 154052006 2.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基本技术要求GB/T 17522-2006 3.风力发电机组 验收规范GB/T 20319-2006 4.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203202006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示范文本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fa4cd0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1.png)
第二节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符合性评估
第三节规划符合性评估
第四章区域能源供应保障评估及能源消费预测
第一节区域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第二节区域能源供应保障程度评估
第三节区域能源新增量与节能目标预测
第五章建设单位现有项目能源利用分析评估(适用于改、扩建项目)第一节现有项目概况
第二节现有项目生产情况
第三节现有项目生产工艺技术评估
第四节现有项目主要用能设备评估
第五节现有项目的用能系统评估
第六节现有项目能耗指标核算及能源利用效率评估
第七节现有项目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第一节项目总图布置评估
第二节项目产品方案评估
第三节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方案节能评估
第四节主要用能工艺(工序)节能评估
第五节生产系统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
第六节辅助生产系统节能评估
第七节附属生产系统节能评估
第七章项目能源利用及能效水平评估
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耗量核算
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结构与成本分析
第三节项目能源流向及能量平衡分析
第四节项目能效指标核算与能效水平对标分析
第五节项目改、扩建前后主耍能效指标对比分析(适用于改、扩建项目)第六节项目能源消耗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影响分析
第八章节能措施评估
第一节节能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估
第二节单项节能工程评估
第三节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第九章评估结论及建议
第-节项目评估结论
第二节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合理用能建议
第三节综合评估结论。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88c98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c.png)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投资单位:XXX公司项目名称:XXX厂节能改造项目项目背景:为适应国家能源节约减排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XXX公司决定对旗下的XXX厂进行节能改造。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原有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降低企业能耗和能耗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节能措施:1. 安装高效节能LED照明系统,替换传统照明系统,降低能耗率。
2.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对原有变频空调设备进行改造并更换节能型机组。
3. 对原有输送机和通风设备进行能效评估和改造,提高传送效率和通风效率,减少单件产品能耗。
4. 更换新型高效电机、轴承、传动系统、安装变频调速器,减少电能散失,提高机械效率。
5. 修复水源热泵系统,加装高效换热器、水泵和水塔,提高系统热效率,降低耗能。
6. 对建筑系统进行改造,增加保温层和绝缘层,降低室内外传热量,控制能耗。
7. 制定节能标准和在职人员节能培训计划,促进技术进步和员工节能意识,做好节能宣传和奖励措施。
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改造措施,预计XXX厂节能目标实现率将达到30%以上,年度能耗降低量可达XXX千瓦时。
同时,企业能源成本降低约XXX万元,为XXX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和资源。
实施本项目,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也符合国家能源节约减排政策,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结论:XXX厂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采取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方法,确保项目的实现效果和实施效率,做好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评估,并按时完成项目验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能耗动态和节能减排发展,完善节能管理和责任制度,不断优化节能策略和技术手段,再创佳绩,报效社会。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3ca7e6081c758f5f61f67ac.png)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实施时间】1998-01-01【发布单位】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建设部/计交能[199 7]2542号(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文印发,交通部厅体法字〔1998〕9号文转发)第一条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篇(章)”。
“节能篇(章)”应经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
凡无“节能篇(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经评估,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条“节能篇(章)”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和其生产的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工程项目应符合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节能要求。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用国家已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第五条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节能部门负责审查、监督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篇(章)”的节能措施与能耗指标,并监督其设计、建设及项目竣工后的验收。
第六条现有建设标准、技术标准中有关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的具体要求,要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和具体执行情况,每隔五年修订一次。
第七条“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费用应根据国家有关设计和评估的取费规定及标准从工程项目的前期费用中列支。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部门(各行业)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九条本规定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
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实施时间】1998-01-01
【发布单位】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建设部/计交能[199
7]2542 号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 9 9 7〕2 5 4 2
号文印发,交通部厅体法字〔1 9 9 8〕9号文转发)
第一条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
约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
“节
能篇(章)”。
“节能篇(章)”应经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
凡无
“节能篇(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未经评估,建设项目的主管部
门不予受理。
第三条“节能篇(章)”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
的能耗水平和其生产的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工程项目应符合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节能要求。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不得采用国家已公布的限制
(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
第五条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节能部门负责审查、监督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篇(章)”的节能措施与能耗指标,并监督其设计、建设及项目竣工后的验收。
第六条现有建设标准、技术标准中有关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的具体要求,要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和具体执行情况,每隔五年修订一次。
第七条“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费用应根据国家有关设计和评估的取费规定及标准从工程项目的前期费用中列支。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部门(各行业)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九条本规定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1 998年1月1日起施行。
计资源〔19 9 2〕1 9 5 9号文同时废止。
(附件见后)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附件一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的主要内容
第1节能耗指标及分析
1.1项目能耗指标及计算。
含分品种产物能耗总量、综合能
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按单一能源品种考 核的实物单耗(如每吨电解铝耗电)、主要工序(艺)单耗(如钢铁 企业的焦化、炼铁工序能耗等)。
1 .
2 能耗分析。
单位产品能耗、主要工序(艺)能耗指标国
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应达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有条件的重点 产品应达国际先进水平。
节能措施综述
限制内的产业序列和规模容量。
单台容量20吨/时及以上、 年运行4000小时以上 的工业锅炉应
采用热电联产。
第3节单项节能工程
3.1 凡不能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如热电联产)和拟 分期建设(如
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的节能项目,应在可研报告中单列 节能工程。
3. 2 单列节能工程除工艺流程设备选备选型等章节外, 列节能计算,单位节能量造价、投资预算以及投资回收期等。
第4节建筑节能
4.1 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含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和民用 燃气(人工煤
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能耗。
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 综合能耗总量;按单位建筑面积计的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 建 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水平(外墙、屋项、地板传热系数值和门窗密封 必能指标、级别)。
单位面积能耗指数2.1
主要工艺流程应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2. 2
一律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国家产业政策
2.
余热、余压、放散可燃气体回收利用。
2.
炉窑、热力管网系统保温。
2.
按要求配装能源计量仪表。
2.
应单
应达到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
4.2建筑围护结构、供热管网保温隔热措施。
4.3采暖供热、热水及空调制冷系统规模按设计负荷设置, 不得加大,并设有调节控制装置及能量计量仪表。
4.4 节能性建筑设备与产品的选用,包括门窗、室内供热系统控制与计量设备及散热器、空调、燃气燃烧器具、太阳能热水器、照明电器及控制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