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了方向性,对金属变形 后的质量也有影响。纤维组织越明显,金属在纵向(平行
纤维方向)上的强度尤其是塑性和韧性均比在横向(垂直
纤维方向)上的高。
为了获得具有最好力学性能的零件,在设计和制 造零件时,都应使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最大正应力 方向与纤维方向一致,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 垂直,并使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尽量使 纤维组织不被切断。 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 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加以消 除,只有经过锻压使金属 变形,才能改变其方向和 形状。
增加外力, 从而使金属的
变形抗力提高。
Cu-4.5Al合金晶 界的位错塞积
细晶强化 强化原理
通过晶粒细化使强度、硬度、塑性、 韧性提高的现象。
※ 晶界原子排列较不规则→缺陷多→滑
移阻力大。晶粒越细小,则晶界越多, 变形抗力越大,则强度越大。
※ 晶粒越细小,单位体积晶粒多→变形分散→减少
应力集中 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且越曲折→不利于裂纹的传 播→断裂前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则塑性越好。 ※由于晶粒越细小,强度越高,塑性越好,所以断裂 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因而韧性也较好。
来自百度文库
应用
最低再结晶温度 T再
纯金属 T再 =0.4 T熔 合金 T再 =(0.5 ~ 0.7)T熔 温度单位:绝对温度( K )
生产中,把消除加工硬化的 热处理称为再结晶退火。再 结晶退火温度比再结晶温度 高100~200℃。
• 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
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 相变过程,再结晶前后新 旧晶粒的晶格类型和成分 完全相同。
2、晶粒位向的影响 • 由于各相邻晶粒位向不同,当一个晶粒发生塑性变形
时,为了保持金属的连续性,周围的晶粒若不发生塑性
变形,则必以弹性变形来与之协调。
这种弹性变形便成 为塑性变形晶粒的 变形阻力。由于晶 粒间的这种相互约 束,使得多晶体金 属的塑性变形抗力 提高。
•3. 晶界阻碍位错的运动
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 时,受到晶界的阻碍而堆 积起来,称位错的塞积。要 使变形继续进行, 则必须
黄铜中的孪晶
锌中的孪晶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实质:
金属塑性变形实质上是以滑移和孪生
两种形式通过位错运动来进行的。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各个晶粒位向不同,且存在许 多晶界,变形复杂。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过程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各个晶粒位向不同, 且存在许多晶界,变形复杂。
加工硬化的原因
塑性变形 → 位错密度增加,相互缠结(亚晶界),运动阻 力加大 → 变形抗力↑
形变强化
• 金属材料大量形变以后强度就会提高,具有
加工硬化的性能。
• 作用
提高材料的强度
使变形更均匀 防止材料偶然过载
• 不利方面
金属在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抗力不 断增加,使金属的冷加工需要消耗 更多的功率 形变强化使金属变脆,因而在冷加 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中间退火, 使金属软化,才能够继续加工
二、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 变化 • 金属经冷变形后, 组织处于
不稳定状态, 有自发恢复到稳 定状态的倾向。但在常温下, 原子扩散能力小,不稳定状态
可长时间维持。加热可使原
子扩散能力增加,金属将依
次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
长大。
1) 回复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低温加热时,发生回复过程 点缺陷大大↓,内应力显著↓ ,强度、硬度略有↓ 。 T回复=(0.25~0.3)T熔点(单位:K) 变化 回复使塑变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 塑性略有增高,但残余应力大大降低。
热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打碎柱状晶、树枝晶,形成等轴晶,机械性能改善。 2)压合铸件中的疏松、气孔等缺陷,提高组织致密度和 机械性能.
• 3)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沿变形方向
拉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流线,由这种 流线体现的组织称纤维组织。它使钢产生各向异性,
在制定加工工艺时,应使流线分布合理,尽量与拉应
应用
工业上利用回复过程对变形金属进行去应力 退火来降低残余应力,保留加工硬化效果。
2) 再结晶
变形后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时,由于原子扩散能 力增大,变形和破碎的晶粒通过重新生核、长大变成 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晶格类型不变,该过程 称为再结晶 。 变化 再结晶使塑变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 塑性和韧性大大提高,残余应力完全消除,加 工硬化现象被消除。 工业上利用再结晶过程对变形后金属进行再 结晶退火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恢复金属的 塑性和韧性,以利于后面的变形加工。
预先变形度对再结晶晶粒度的影响
3)晶粒长大 加热温度 T 和 加热时间 t ↑ → 晶界迁移、晶粒合并长大。
变形80%
变形80% 400℃退火8小时 工业纯铁 再结晶退火 显微照片 100× 变形80% 600℃退火8小时
三、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和冷加工
1.热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冷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铁素体变形80%
650℃加热
670℃加热
a.黄铜变形量达38 %后的组织 b.580℃保温3s c. .580℃保温4s d.580℃保温8s e.580℃保温15min f.700℃保温10min
影响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度的因素 •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 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
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 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
引起破坏
• 限制
使用温度不能太高,否则由于退火效应,金属会软化
对于脆性材料,一般不宜利用应变硬化来提高强度性能
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 形成纤维组织
※ 形成亚结构
※ 产生形变织构
金属纤维组织及其应用
铸锭在塑性加工中产生塑性变形时,基体金属的晶 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都发生变形.它们将沿着 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这种结构叫纤维组织。
滑移系(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滑移系数目↑,材 料塑性↑;滑移方向↑,材料塑性↑。如FCC和BCC的滑移系为 12个,HCP为3个,FCC的滑移方向多于BCC,
金属塑性如Cu(FCC)>Fe(BCC)>Zn(HCP)。
孪生
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 (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产生塑性变形。
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 产生加工硬化
如:冷轧薄钢板 冷拔钢丝等。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冷变形程度的 增大,其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 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 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产生,使金属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 使金属晶体缺陷增多,并产生残余应力。
(1)加工硬化(形变强化—强化材料的手段之一)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外形发生变化,其内部的晶粒也相应地被拉 长或压扁。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将被拉长为纤维状。
变形10% 100×
变形40% 100×
工业纯铁不同变形度的显微组织
变形80% 纤维组织 100×
亚结构形成
• 位错不均匀分布,并使晶粒碎化成许多位
向略有差异的亚晶粒。
变形织构
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外力方向趋于一致,性能出 现各向异性。这种现象称织构或择优取向。
※ 滑移只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不同金属产生滑移的最小 切应力大小不同。
※ 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运动的结果。并非是晶 体两部分沿滑移面作整体的滑动。 ※ 滑移造成的晶体总变形量是 原子间距的整数值,不引起晶格 位向的变化。 ※ 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 度最大的晶面和其上密度最大 的晶向进行。(滑移系) ※ 滑移时晶体伴随有转动。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 单晶体受力后,外力在
任何晶面上都可分解为正
应力和切应力。 正应力引起弹性变形及解 理断裂。 切应力的作用下金属晶体 产生塑性变形。
外 力 在 晶 面 上 的 分 解
切 应 力 作 用 下 的 变 形
锌 单 晶 的 拉 伸 照 片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变形的基本形式 ——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正 应力 使晶格发生 弹性变形 或 断裂 切应力 使晶格发生 弹性歪扭 或 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实质 —— 原子移动到新的稳定位置
金属晶体中变形部分与 未变形部分在孪生面两 侧形成镜面对称关系。
发生孪生的部分(切变 部分)称为孪生带或孪 晶。
特点:
孪生借助于切变进行,所需切应力大,速度快,在滑移较难进 行时发生.
孪生→原子移动的相对位移是原子间距的分数值. FCC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少数在极低温度下发生,BCC金 属仅在室温或受冲击时发生。HCP金属较容易发生孪生。
(1)丝织构
(2)板织构
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沿〈100〉方向最易磁化,采用这种织
构的板材,铁损减小。
无
有
各向异性导致的铜板 “制耳”
(3) 影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 (4) 产生残余内应力 • 内应力是指平衡于金属内部的应力。是由于金属受力
时, 内部变形不均匀而引起的。
• 第一类内应力平衡于表面与心部之间 (宏观内应力)。引起新的变形,降低
塑性变形的形式:滑移和孪生。 金属常以滑移方式发生塑性变形。
滑 移
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 沿一定晶面(滑移面)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发生 滑动。
滑移的实现 —— 借助于位错运动
滑移
• 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
阶,称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
成一个滑移带。
铜拉伸试样表面滑移带
滑移的特点:
力方向一致。
锻造曲轴
切削加工曲轴
2.冷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冷加工 —— 在 T再 以下温度进行的变形加工, 如低碳钢的冷拔、冷冲。 冷加工时,无再结晶过程
思考题:其原因是什么?
冷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能产生加工硬化,提高强度和硬度,塑性和韧性下降。
是重要的强化手段,对不能热处理强化的合金尤其重要。 但增加继续塑性变形的抗力。
再结晶退火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
•
2、预先变形度 预先变形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 当变形度很小时,晶格畸变小,不足以引起再结晶. • 当变形达到2~10%时,只有部分晶粒变形,变形极
不均匀,再结晶晶 粒大小相差悬殊, 易互相吞并和长大, 再结晶后晶粒特别 粗大,这个变形度 称临界变形度。
3.4 塑性加工性能及影响因素
3.4.1 塑性加工性能及其指标
塑性加工性能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4.2 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因素
1.金属的本质:(1)化学成分的影响;(2)金属组织的影响 2.加工条件:(1)变形温度的影响 (2)变形速度的影响 (3)应力状态的影响
第三章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压力加工方法示意图
• 塑性变形及随后的加热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有显
著的影响.
了解塑性变形的本质,塑性变形及加热时组织的变 化,有助于发挥金属的性能潜力,正确确定加工工 艺.
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
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
• 在金属学中,冷热加工的界限是以再结晶温度来划
分的。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
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1.热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 —— 在 T再 以上温度进行的变形加工, 如钢 材的热锻和热轧,但热加工后不产生加工硬化。
原因?
热加工时,塑性变形引起的加工硬化效应随即被再 结晶过程的软化作用所消除。
精度。
• 第二类内应力平衡于晶粒之间或晶粒内不同区域之间, (微观内应力)。
引起开裂,产生微裂纹。
• 第三类内应力是由晶格缺陷引起的畸变应力。强化金属;耐蚀性降低。 (1)降低工件的承载能力 (2)使工件尺寸 残余应力的主要危害: 及形状发生变化(3)降低工件的耐蚀性
消除残余应力主要采用热处理方法 变形、开裂、耐蚀性下降。利用好可提高表面疲劳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