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动力学》课程实验
翼型测压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小组成员:
专业: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方法,用多管压力计测出水柱高度,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压强分布。
2 测定给定迎角下,翼型上的压强分布,并用坐标法绘出翼型的压强系数分布图。
3 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升力系数,并绘制不同攻角下的升力曲线。
4 掌握实验段风速与电流频率的校核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风洞:低速吸气式二元风洞。
实验段为矩形截面,高0.3米,宽0.3米。
实验风速20,30,40V ∞=/m s 。
实验段右侧壁面的静压孔可测量实验段气流静压p ∞,实验段气流的总压0p 为实验室的大气压a p 。
表2.1 来流速度与电流频率的对应(参考)
表2.2 翼型测压点分布表
上表面
下表面
(2) 实验模型:NACA0012翼型,弦长0.12米,展长0.09米,安装于风洞两
侧壁间。
模型表面开测压孔,前缘孔编号为0,上下翼面的其它孔的编号从前到后,依次为1、2、3 ……。
(如表-2所示)
(3) 多管压力计:压力计斜度90θ=,压力计标定系数 1.0K =。
压力计左端
第一测压管通大气,为总压管,其液柱长度为I L ;左端第二测压管接风洞收缩段前的风洞入口侧壁静压孔,其液柱长度为IN L ;左端第三、四、五测压管接实验段右侧壁面的三个测压孔,取其液柱长度平均值为II L 。
其余测压管分成两组,分别与上下翼面测压孔一一对应连接,并有编号,其液柱长度为i L 。
这两组测压管间留一空管通大气,起分隔提示作用。
三、实验原理
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意义如下:首先,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知道物体表面上各部分的载荷分布,这是强度设计的基本数据;其次,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了解气流绕过物体时的物理特性,如何判断激波,分离点位置等。
在某些风洞中(例如在二维风洞中,模型紧夹在两壁间,不便于装置天平),全靠压强分布来间接推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或力矩。
测定压强分布的模型构造如下:在物体表面上各测点垂直钻一小孔,小孔底与埋置在模型内部的细金属管相通,小管的一端伸出物体外(见图1),然后再通过细橡皮管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相接,各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都编有号码,于是根据各支管内的液面升降高度,立刻就可判断出各测点的压强分布。
多管压力计的原理与普通压力计相同,都是基于连通器原理,只是把多个管子装在同一架子上而已,这样就可同时观察多点的压强分布情况,为了提高量度的准确性,排管架的倾斜度可任意改变。
图3.1 接多管压力计上各相应支管 图3.2 实验安装示意图
实验段风速固定、迎角不变时,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翼面上第i 点的当地静压i p 与实验段的静压p ∞关系为:
sin sin i i II p K gL p K gL ρθρθ∞+=+液液
即
()sin ,(0,1,2,3,......)i i II i p p p K g L L i ρθ∞∆=-=-=液 (1) 实验段的气流静压p ∞与大气压a p (即总压0p )关系为:
0sin sin II I p K gL p K gL ρθρθ∞+=+液液
根据伯努利方程,则实验段的气流动压为:
201
()sin 2
a II I q p p V K g L L ρρθ∞∞∞≡-=
=-液 (2) 同理,风洞入口段收缩管前的气流动压为:
2IN 0IN IN 1()sin 2
a IN I q p p V K g L L ρρθ≡-=
=-液 (3) a ρ、ρ液分别为空气密度和压力计工作液(水)密度。
于是,翼面上第i 点的压强系数为
i II i
i II I
p L L Cp q L L ∞∆-≡
=- (4) 翼型在给定迎角下的升力由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升力系数的值即从翼型前缘到后缘对压力系数进行积分得到的:
(p p )[(p )(p )]c
c
l u l u L dx p p dx ∞∞=-=---⎰⎰
1
00
1*()()*c l pl pu pl pu L x
C C C dx C C d q c c c ∞==-=-⎰⎰
其中,pl C 为翼型下表面的压力系数,pu C 为翼型上表面的压力系数,c 为翼型的平均气动弦长。
四、实验步骤
(1) 记录实验室的大气参数、压力计工作液(水))密度:
○
1气温:C o 17t =; ○
2海拔:m h 400=; ○
3工作液(水)密度:3995.65/kg m ρ=液; ○
4重力加速度g :29.79/g m s =; ○
5大气压强:95920a p Pa =; ○
6翼型弦长:mm c 120=; (2) 将压力计座底调为水平,再调节液面高度使测压管液面与刻度“0”平齐,
斜角90θ=。
(3) 将风洞壁面测压孔、翼面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的测压管对接好,检查接头
有无漏气。
(4) 将模型迎角调节到位并固定,风洞开车,由变频器进行风速调节,迎角控
制机构进行迎角调节。
实验中迎角为C C 006~2--,增量为2°。
(5) 记录数据:在风速稳定和迎角不变时,读取并记录大气压管液柱高度I L 、
风洞入口处液柱高度IN L 、风洞实验段液柱高度II L 、翼型表面各测点的液柱高度i L 。
(6) 关闭风洞,整理实验场地,将记录交老师检查。
(7) 整理1、实验数据,写好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
1.实验室实验参数: C T p P a 0517100
2.1=⨯=
2.实验段风速校核
电流频率为40HZ 时,理论对应速度为20.484m/s,但实际计算后为23.469 m/s ,可能在于液压管液柱高度的读取误差,和数值积分的截断误差积累,相对误差为%54.9。
3、翼型表面压力测量原始数据与压力分布曲线 3.1原始数据:
处理后:
3.2 压力分布曲线(不同攻角下的表面压力系数分布)
-20上表面压力系数分布:
00上下表面压力系数
40上下表面压力系数分布:
4、升力系数与曲线4.1 升力系数(积分法)
4.2 升力系数曲线(升力系数随攻角变化曲线)
六. 误差分析与讨论
1. 实验认为大气压强是总压,是近似处理,使得入口和试验段速度计算有偏差;
2. 收缩喷管器壁可能不是完全绝热,不满足严格等熵流动;
3. 除读数误差外,气体的密度可能随温度有所变化,产生较大的相对误差;
4. 由图像可知,升力系数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在一段范围内,升力系数和攻角是线性关系。
七、思考题
1. 如何根据压强分布,判断驻点的位置?
答:在流场中驻点速度为0,根据沿半无限体外表面的压强分布,用伯努利方程求得:
2
2)(12
1∞
∞-=-=
V V V P P C P ρ 由上式可知流场某点的压强大小与流体在该点的速度负相关。
故在机翼表面,
驻
点处的压强最大且等于∞P ,而实验中的水柱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即管内外的压强差导致水平面的上升,上升幅度越大,说明此管内所对应点处的压强越小),所以在驻点处水柱的高度最低且与用作基准的测∞P 的管中水柱高度一样,由此可以判断驻点位置。
2. 如何根据压强分布,判断分离现象的发生?
答:在分离与没有分离的两点之间压强会有剧烈的变化,而分离之后的紊流区压强变化不大,而由于迎角大于0,分离主要在上表面,故若在上表面对应的水柱中出现某点水柱位置突然变化,而之后的点对应的水柱高度基本保持不变,即发生了分离现象。
3. 如何粗略地判断出零升角(升力为零的角度)?
答:升力为零时,压强差为零,通过从负攻角加大迎角的过程中,发现上下表面各对应压力计液面高度相近时,可粗略认为此时升力为零,此时对应的迎角即为零迎角。
4. 如何获得风洞入口处,即收缩段前的气流速度?
答:在测得总压管中的水柱高度L I 和入口段的水柱高度L IN 后,即可以求得总压和入口段的静压,根据定常不可压流的伯努利方程:
2022
1
2V P P C t v dp
ρρ+=⇒=∂Φ∂++⎰
可以求得入口段的气流速度V IN 。
5. 如何估算风洞收缩段的面积收缩比?
答:根据连续方程:∞∞=A V A V IN IN ρρ,其中IN V 与∞V 可知即可估算风洞收缩段的面积收缩比 。
6. 为何模型上,上表面前半部的测压孔较密?
答:因为前半部分翼型弯度较大,气压变化比较剧烈,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必须密集设置测量孔,而后半部分气压变化平稳,没必要密集设置测量孔。
八、人员分工
成员1:攻角调节操作电脑控制,以及思考题三;
成员2:读下翼面液柱管,计算压强系数和升力系数,列表统计实验数据;
成员3:记录下翼面液柱读数,回答思考题中二和六,并最后统稿编写实验报告;成员4:读上翼面液柱,并计算一半的压强系数,绘制压强系数和升力系数图;成员5:记录上翼面液柱管读数,回答思考题中一和四;
成员6:上翼面数据读取监督,回答思考题五;
成员7:下翼面数据读取监督,和液柱稳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