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近现代史-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5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29.00)

1.在1928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______

(分数:1.00)

A.消灭富农

B.联合富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富农

解析:[解析] 在1928年7月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上,中共中央针对当时的形势,对土地改革作出了策略性的调整,强调中共在农村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中农是巩固的同盟者,而要限制富农,并不是过分地反对。考生需要注意对中共土地改革路线沿革的掌握。

2.下列对遵义会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解析:

3.“九·一八”事变之后,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组织包括______

①东北抗日联军②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④福建人民革命政府

(分数:1.00)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4.下列长征事件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①四渡赤水②召开遵义会议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

(分数:1.00)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解析:[解析]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四渡赤水,1935年3月;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考生应对长征的时间顺序有一定掌握,属于细节考点。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______

(分数:1.00)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解析]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号召“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考生需要对历次重大事件后中国共产党的反应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区别每次通电的内容和时间,有可能在选择题中考查。

6.对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目的的表达,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缓和人民的反帝情绪

B.树立对外“自主”的形象

C.扩大税源,增加军费

D.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解析:[解析] 从1928年6月起,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7.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新特点是______

(分数:1.00)

A.反对“西山会议派”

B.代表官僚资产阶级

C.采用议会制度

D.反共反苏√

解析:[解析]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组织上它采取的是合议制,但是实权还掌握在蒋介石的手中,此外,还废除了原来“打倒西山会议派”的口号,转而与其合作,南京国民政府的新特点就是反共反苏。考生应注意区分不同国民政府的性质与各自的特点。

8.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国革命的新特点,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核心内容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建立革命政权

B.开展土地革命

C.依靠工人运动√

D.坚持武装斗争

解析:[解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开始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起义,并开始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其中不包括依靠工人运动。

9.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奉行的意识形态理论是______

(分数:1.00)

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戴季陶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

C.“西山会议派”的民族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为了树立蒋介石继承孙中山大旗的形象,戴季陶开始对原有的三民主义进行改造,带有明显的中体西用的观点,此后,国民党实际上一直以戴季陶改造过的三民主义来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理论。

10.南京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最终确立的“五院政府”包括______

(分数:1.00)

A.考试院、行政院、法制院、司法院、监察院

B.行政院、立法院、考试院、司法院、监察院√

C.司法院、审计院、行政院、考试院、法制院

D.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大学院、监察院

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对行政机构实施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最终修订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确立了国民政府以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的五院组织,这种行政设置一直沿用到国民党退出大陆。

11.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发展经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改革,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采用厘金制度,提高进口税率√

B.发起了关税自主运动

C.实施“废两改元”,统一货币

D.颁布《盐精税则表》

解析:[解析] 在南京政府进行的财政、经济改革中,并没有采取厘金制度,而是裁撤了这一制度,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财政、经济制度,对改变长期混乱的经济状况起到了整顿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生应对南京国民政府十年间的经济建设有所了解。

12.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B.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实验

C.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

D.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

解析:[解析]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虽然也在同一时期,但是主要是在开展乡村教育方面,并不涉及乡村改造,此外发展实验教育的还有黄炎培等人。考生需要注意这些细节考点。

13.发生在二次北伐期间的事件是______

①南京惨案②济南惨案③中原大战④井冈山会师

(分数:1.00)

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解析] 除了在二次北伐期间,由日军发动的“济南事变”之外,1928年4月的红军井冈山会师也在同一时间。考生应注意对国共两党发展时间顺序的整体把握。

14.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之后,负责指挥军事行动的三人小组中不包括______

(分数:1.00)

A.毛泽东

B.王稼祥

C.张闻天√

D.周恩来

解析:

15.日本关东军认为______事件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向辽宁省政府提出正式抗议

(分数:1.00)

A.“九·一八”事变

B.中村事件√

C.宝山事件

D.“七七”事变

解析:[解析] 1931年6月26日晚,日军参谋部上尉中村震太郎等奉命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非法军事地理调查。返回途中,被中国屯垦军查获,遂下令秘密处死中村一行。7月底,中村等人被杀为日本特务侦知。关东军认为这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此即所谓“中村事件”。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16.“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放”,其实质是______

(分数:1.00)

A.要求中国放弃东北局部,以保全国大局,纵容日本侵略

B.要求日本接受国联调查报告的结论

C.要求日本接受中国的要求,恢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原状

D.要把中国东北变成列强共管的殖民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