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宣传舆论工作的新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充分认识宣传舆论工作的新形势
社会舆论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新的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出现、应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迅速、便捷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映社情民意、投诉请求及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平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政府如何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正确看待和有效应对媒体,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正确认识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平台,报刊、广播、电视、户外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它们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而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五大媒体”也迅速发展起来。加之“网络政治”的演进和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现代媒体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并深刻改变着现行舆论形成机制和传播格局。各级党和政府都应该充分认识现代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点。
一是现代媒体突破了互动界限。不同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美国《连线》杂志曾对现代媒体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在传播中可以轻易的表达人们个性化的诉求,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多对多的信息传播。“网络时代,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二是现代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传统媒体具有固定的发行、播放时间、传播范围不同,现代媒体借助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只要有网络覆盖,公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具有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一旦发生,网友就会很快将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手机上网、微博、论坛发帖、网络聊天等形式传播出去,其传播速度惊人,覆盖面广。
三是现代媒体突破了身份的束缚。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者身份是确定的,所以传播的话语权掌控在少数人手里,而现代媒体具有开放性使精英阶层、中等阶层、弱势群体、边缘群体都可以借助于论坛、博客、微博等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呼唤声援,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巨大的舆论力量。
四是现代媒体突破了信息量与内容面的限制。传统媒体传播由于传播载体的限制且受政府影响较大,信息量较小,内容面相对狭窄。而在现代媒体大行其道的“全民麦克风时代”,每个公民都可能是信息的制造者、提供者、传播者,信息量与内容覆盖面都得到极大增加,呈现“信息爆炸”的态势。通过各种现代媒体平台,民意得到了表达,也让党和政府及时了解舆情、体察民意。但如果网民缺乏自律,现代媒体就会成为假消息、谣言的“传播器”,成为公民宣泄不满情绪的“排气阀”,成为点燃“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尤其是在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问题若处理不好,小则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大则关系社会大局稳定。
(二)正确认识正面宣传与负面舆情的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宣传一词起源于17世纪的罗马天竺教皇的“信仰宣传”。现代的宣传指“传播符合领导者的意图和愿望的有计划的活动。”而舆情含义为“较多群众对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意识形态的碰撞也异常激烈,在这种思想环境下,基层政府怎样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负面舆情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认识到正面宣传与负面舆情的对立性。正面宣传是传播党、政府和社会积极方面报道。而负面舆情则是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不利的社会政治态度。应该说,正面报道是在“以优美的方式演奏主旋律”,总是能给人以积极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正面影响。因此,在宣传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负面舆情容易诱导产生对党、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这方面看,正面宣传与负面舆情是对立的。第二,要认识到正面宣传与负面舆情的统一性。一是正面宣传里往往都蕴含着产生负面舆情的因素。一般来说,正面宣传展示的是被宣传对象好的一面,但报道中稍有不慎,把握不严,就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引来相反的效果。如某市报道党代会的准备工作,本意是突出党代会的浓厚气氛,结果由于其中对餐饮丰盛程度的过分强调,引发了市民对当地党委的不满情绪,从而形成了负面舆情。二是负面舆情在一定条件下能变为正面宣传。负面舆情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对于负面舆情加以正确的引导,尽力弱化其中不好的方面,把正面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可以把负面舆情转化为正面的宣传。如2012年巴州区的6.8事件,本来是“警察打学生”的不利舆情,经过及时的引导,弱化事件本身,而突出了警察对违规事件的处理以及“学生”的身份,从而转变为“警察尽职处理不良社会青年”的正面宣传。(三)正确认识主体责任与指导管理的关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快速核查、主动引导、系统响应、分类施策”的原则,部门负责协调、指导。
。切实强化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固本强基的重要举措,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永续推进。持续加大企业安全投入,足额提取用好安全费用,落实技术改造和隐患治理资金,积极参加安全责任保险。严格落实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及时现场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四)正确认识舆论宣传能力与执政能力的关系。
传播是政府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支撑的社会多元化表达平台上,党政机关发声和舆论引导需要比过去更高更强的能力,而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能力是基层党和政府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一,科学的舆论引导是党和政府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舆论的新动向、新特点,要充分认识到,有效引导舆论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10年白庙全裸
第二,“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信息爆炸”时代,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于与媒体打交道,学会在媒体关注、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南京“7·28”爆炸事故中,南京市党政机关先后接待了60多家媒体(包括15家境外媒体)、140多位记者,召开了三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