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事故分析与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3.增设构件加固法 指在原有结构构件以外增设构件,以提高结构抗震承载
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性。 (1)增设墙体加固法 (2)增设柱子加固法 (3)增设拉杆加固法 (4)增设圈梁加固法 (5)增设支撑加固法 (6)增设支托加固法 (7)增设门窗架加固法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2)对墙体开裂、外闪现象,为了增强房屋整体性,提高结 构延性,采用加设19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做法。考虑到 震时房屋端部破坏严重的特点,在两端第一开间加设构造 柱。由于端山墙窗口大且为大房间无拉墙的状况,故在山 墙的窗间墙处增设一根构造柱。构造柱除与每层外圈梁联 结外,还在每层紧贴楼板下用钢拉杆拉锚。角柱为L形, 中间柱为矩形,每根柱均做基础,分别如图所示。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3.加固技术措施 当抗震鉴定结论认为地基基础不满足要求而需采取措施时,
应在采取结构构造措施、基础加固与地基加固三方面选择 最经济的解决方法。
基础抗震加固技术措施主要有:注浆法加固基础,扩大基 础底面积,坑式托换,坑式静压桩托换,锚杆静压桩托换, 灌注柱托换,树根桩托换等。
经检测,该教学楼各层墙体的砖强度均为MU10,上部混 凝土构件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在15.2MPa~26.3 MPa之间,各层砌筑砂浆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2)第一级鉴定 ①外观和内在质量 ②结构体系 ③墙体材料 ④房屋整体性连接构造 ⑤房屋易局部倒塌部位及连接 ⑥房屋的抗震承载力 通过第一级鉴定,发现该教学楼主要问题是抗震横墙间距
【例16-2】 某多层混合结构教学楼的抗震加固
工程概况:某学校教学楼建于1984年,采用浅基础,上部 为4层混合结构,预制板楼屋面,平面形状呈矩形,平面 尺寸为57m×11m,建筑面积约1800m2,建筑总高度 14.0m。该教学楼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 平面图如图所示。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该建筑物抗震鉴定类别可确定为A类建筑6度乙类 设防,按7度核查其抗震措施。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2.抗震鉴定要求
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鉴定时,应仔细观察建筑物的地上和地 下部分的现状,如有必要应作地质补充勘察或挖坑查看基 础现状。
对位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建筑物,除考虑建筑本身的抗震性 能外,还应特别注意岩土的地震稳定性。
对于砌体房屋、多层内框架砖房、底层框架砖房及地基主 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一般单层厂房、单 层空旷房屋和多层民用框架房屋等,如在正常荷载下的沉 降已趋稳定且现状良好,或沉降虽未稳定,但肯定能满足 其静力设计要求者,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 力验算。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4.增强连接加固法 此法适用于结构构件承载能力能够满足,但构件间连接强
度差。其他各种加固方法也必须采取措施增强其连接。 (1)拉结钢筋加固法 (2)压浆锚杆加固法 (3)钢夹套加固法 5.替换构件加固法 对原有强度低、韧性差的构件用强度高、韧性好的材料替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3)应对纵、横墙的强度不足状况,在每单元楼梯间两边的 纵、横墙两面加 6@200的钢筋网水泥砂浆进行加固,双 面抹40厚的 M10水泥砂浆,如图所示。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4)在L形转角处,原设计并没设防震缝,地震时墙体开裂。 加固时将此两部分分开,北段从上至下加砌240 mm砖墙 一道,在外墙上加设一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新砌砖墙与 周边锚固做法如图所示。
16.1 概述
2.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
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1)抗震检测鉴定 通过对学校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及现场踏勘,初步
认为该教学楼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测鉴 定。依据现行检测技术标准,对砖块进行砌块抗压强度抽 样检验,对砌筑砂浆抗压强度采用贯入法、对混凝土构件 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5)将垃圾道用混凝土浇实,横墙上通往阳台的门用砖砌死。 (6)拆除屋面檐口处的砖砌女儿墙,只保留钢筋混凝土框。 (7) 墙体局部严重开裂的拆除重砌,震裂的门砖碹用角钢
加固。承重墙及240 mm以上的非承重墙的裂缝用钢筋混 凝土楔子补强等。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过大;砌筑砂浆强度较低;未设置构造柱,纵横墙交接处 也无拉结钢筋,整体性较差。因此,多项存在不符合第一 级鉴定要求时,评定为不满足抗震要求,需进行第二级鉴 定。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3)第二级鉴定
对现有结构体系、楼屋盖整体性连接、圈梁布置和构造及 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结构构件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的房屋, 根据抗震鉴定标准第5.2.14条,可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 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同时,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应按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16.2.2结构主体的抗震加固方法 1.增强自身加固法 增强自身加固法是为了加强结构构件自身,使其恢复或提
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主要用于修补震前结构裂 缝缺陷和震后出现裂缝的结构构件的修复加固。 (1)压力灌注水泥浆加固法 (2)铁把据加固法 (3)压力灌注环氧树脂浆加固法
16.1 概述
16.1.3地震灾害因素 地震灾害的损害与地震、社会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密切
相关。 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 2.场地条件 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4.建筑物的质量 5.地震发生的时间 6.对地震的防御状况
16.1 概述
16.1.4地震灾害的分级与响应机制 1.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⑴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
地基的抗震加固技术措施主要有:水泥注浆法加固地基, 硅化注浆法加固地基,双灰桩加固地基,覆盖法抗液化, 压盖法抗液化,高压喷射注浆法,裙墙法等方法。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例16-1】
北京505工程二街坊住宅楼位于北京西部的马神庙,建筑 面积3101 m2,未进行抗震设防设计,Ⅱ类场地,1961年 建成。 原建筑平面为L形,横墙承重。外墙厚370mm,内 墙厚240 mm,砖强度等级1~4层为MU10,5层为MU5。 砂浆强度等级1层为M5,2、3层为M2.5,4、5层为M0.4。 楼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平屋顶,上人屋面。墙内 配有钢筋砖圈梁,顶层仅外墙有现浇圈梁,内墙没有圈梁。 外墙洞口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横墙为砖砌碹。楼梯 和阳台为现浇。基础采用3: 7灰土。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1.震害概况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时,该地的地震烈度为7度,该楼遭
受较重破坏。横墙普遍有剪切裂缝,顶层纵墙外闪,端山 墙从上至下沿窗洞开裂;非承重隔墙裂缝较多。室内门洞 上砖平碹大部分开裂,楼板板缝拉开,整个房屋沿纵向中 间有裂缝贯通,在现浇楼梯部分也有裂缝。在平面L形阴 角处沿窗洞从上至下开裂,阳角处屋顶檐沟开裂。
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灾、水灾、海啸和逸毒等 威胁人畜生命安全的各类灾害。 地震灾害会带来巨大损失。如: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共 造成伤亡约25万人,震倒房屋13万间,地震后引起的火灾 烧毁房屋45万间。地震还可能引起社会混乱,停工、停产, 疾病流行,甚至导致城市瘫痪等。
16.1 概述
16.1 概述
16.1.2地震灾害特点 1.突发性比较强,猝不及防。 2.破坏性大,成灾广泛。 3.社会影响深远。 4.难度比较大。 5.地震还产生次生灾害。 6.持续时间比较长。一个是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
一段时间,另外一个是由于破坏性大,使灾区的恢复和重 建的周期比较长。 7.地震灾害具有某种周期性。 8.地震灾害的损害与社会和个人的防灾的意识密切相关。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2.外包加固法 指在结构构件外面增设加强层。以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能
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性。此法用于加固结构构件破坏严重 或要求较多地提高抗震承载力。 (1)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2)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3)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 (4)钢构件网笼加固法 此法施工方便,但须采取防锈措施,在有害气体侵蚀和温 度高的环境中不宜采用。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对于鉴定地震设防烈度为8、9度时的8层以上多层房屋, 或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确定的 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分别小于100 kPa和120 kPa 的单层厂房、空旷房屋,应验算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
一些软弱地基或严重不均匀地基,在地震时易产生不均匀 沉降,引起建筑物开裂。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时, 应考虑加固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
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 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 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16.2.1抗震加固原则 1.确定设防烈度 2.确定抗震鉴定的重点 3.应优化抗震加固方案 4.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提高整体抗震能力 5.加固措施切实可靠,方便可行 6.采用新技术 7.抗震加固的施工效果好
16. 3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2.修复加固 在工程修复加固是要求按8度设防进行。采取的加固措施
有: (1)由于房屋的震害较重,故每层均加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圈
梁,尺寸为120 mm×180 mm,主筋4 12,箍筋 6@200。 横向用 16或 20的钢拉杆贯通,拉杆中间设花篮螺栓。圈 梁和钢拉杆靠近楼板设置,钢拉杆中心线离上面的楼板底 面为50 mm。钢拉杆端头锚固在圈梁内,圈梁在L形拐角 处采用钢拉杆闭合,圈梁做法如下图所示。
土木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第16章 地源自文库灾害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要内容

概述

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三 典型工程的抗震加固实例
16.1 概述
16.1.1地震震害概述 地震造成的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1.地震直接灾害,又称一次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
导致地面、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 2.地震次生灾害,又称二次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造成
换。替换后须做好与原构件的连接。如用钢筋混凝土替换 砖,钢构件替换木构件等。
16. 2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
16.2.3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方法 1.确定地基基础是否需要抗震加固的原则 在抗震加固时宜尽可能考虑周详,根据结构特点、土质情
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在确定是否加固及加固方案时应 考虑下列原则。 (1)尽量发挥地基的潜力。 (2)确实地计算作用于地基的荷载。 (3)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 (4)尽量采取简易的结构构造措施。 总之,在考虑地基基础问题时,不应孤立地仅考虑地基与 基础本身,还应着眼于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 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⑵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 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⑶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 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⑷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 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