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癸.
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 .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
怀(chěnɡ) C .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
(hái) 彭殇.(shānɡ) D .虚诞.(xián) 酣.
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
(liè) 答案 C 解析 A 项,癸ɡuǐ;B 项,岭lǐnɡ;D 项,诞dàn,玄xuán。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坐其次.
次:旁边 B .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 丝竹管弦:借指音乐 C .夫人之相与..
相与:交往 D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 致:导致 答案 D
解析 D 项,致:思想情趣。

3.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日也,天朗气清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③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④虽.
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A .“是”字和“斯”字相同,两个“虽”字也相同。

B .“是”字和“斯”字相同,两个“虽”字不同。

C .“是”字和“斯”字不同,两个“虽”字相同。

D .“是”字和“斯”字不同,两个“虽”字也不同。

答案 B
解析 “是”和“斯”都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第一个“虽”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第二个表示假设,意思是“即使”。

4.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及其所之.既倦②老之.将至 ⎩⎨⎧③兴感之.由④后之.
览者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D
解析 ①中“之”是动词,往、到达;②中“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以①②不同。

③④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用法意义相同,故答案选D 项。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字逸少,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因其书法艺术卓越,人称“书圣”。

他书写的《兰亭集序》,为千古书家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 .《兰亭集序》虽是为一般宴集而作,但却不同于当时的咏物谈玄之作,该文章写得清新朴素,指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老庄哲学观点。

C .《兰亭集序》中,“不知老之将至”出自《孟子》。

D .“永和”是年号,“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暮春”指晚春,“禊事”是古时的一种风俗。

答案 C
解析 “不知老之将至”出自《论语·述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22分)
墨 池 记
曾 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槛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6.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A.有池洼然而方以.长B.尝以.十倍之地
C.(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D.军中无以.为乐
答案 A
解析A项,相当于“而”,表并列。

B、C、D三项中的“以”都是介词,用。

7.请翻译下面的语句。

(7分)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拥有了一项才能,就使后代人这样推崇他,更不用说道德君子遗留给后世的思想作风,对后来的人们的影响又会是怎样了!
8.本文构思方面的一个特色是采用了双线结构,请试加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中一条线索是叙事的转换,从墨池旧址到当今墨池边上的学舍;另一条线索是论点的推进。

与叙事的古今转换紧密结合,论述也从缅怀先辈的“遗风余思”到侧重于勉励当今的后学者。

这样的结构既流动又完整,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9.清人张孝先评论本文“小中见大,得此意者,随处皆可悟学”(《唐宋八大家文》),请就“小中见大”的特点作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内容上的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

题目是为墨池作记(传
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

曾巩对临川墨池是否确为王羲之旧迹是抱有一定怀疑的),在略记墨池之处所、形状后,就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肯定了后天勤劳苦练的重要。

又进一步推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再进一层由“人之有一能”尚且为后人追怀不已,推及“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将永远沾泽后世。

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开阔,识见的高超。

【参考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

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

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

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

但后世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花呢!更何况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

教授王君生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

”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能力拓展
励志小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日前,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八部门发布《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告,明确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这一公告引起了公众的争议。

材料二:近视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计结果关系到未来五年各项防控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

省教育厅负责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普查工作。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教育、卫生部门分别牵头制定科学方案,快速、高效、可行、可及地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普查工作。

在普查基础上,建立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视功能和近视大数据信息库,形成准确的、覆盖各年龄段的全省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和近视本底信息。

制定在校生近视监测制度,确保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开展2次与近视相关的视功能和视觉健康检查,通过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和电脑验光仪,分别检查并记录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建立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电子档案,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转递,学生近视及变化情况如实记录并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

各级政府合理安排支出,通过培训校医、保健教师开展校内近视监测、采用购买视觉健康服务等方式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本底数据普查和跟踪监测工作。

(选自《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
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行政部门严禁使用App给小学生、初中生布置作业,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开展全省近视普查工作,掌握近视本底信息。

(2)示例一:不同意。

教学电子化是大势所趋。

①电子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②多媒体作业图文并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③使用电子教学资源,还能节约纸张,为环保做贡献。

示例二:同意。

学生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不是好事。

①学生很容易沉溺于电子产品,会减少与周围人的接触。

②过早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学生的手写能力。

③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近视。

解析第一问,学生可以用筛选、分类、整合的方法。

“筛选”指挑选语段中的重要内容,“分类”就是对筛选的信息按照类别进行归类,“整合”是把归类的内容加以概括。

材料二表述的主要是省教育厅开展全省近视普查,建立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视功能和近视大数据信息库,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本底数据普查和跟踪监测工作。

由此可以概括出具体答案。

第二问,如何看待教育行政部门严禁使用App给小学生、初中生布置作业这一做法,可以从“同意”或“不同意”两个角度任选一个,从App的优势、劣势等角度分析。

如果“同意”,可以从讨论电子产品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方面切入,然后从学生容易沉溺于电子产品、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影响视力等方面阐释。

2.下面是东汉至隋的形势变化图,请将这个形势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东汉之后经历魏、蜀、吴三国进入西晋;西晋之后,前秦统一北方与东晋对峙;前秦之后建立北朝,先是北魏,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又分别进入北齐、北周时期;东晋之后建立南朝,经历宋、齐、梁、陈四代;最后由隋统一。

解析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包括抓住题干要义、看清图表及相关文字,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将图表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述出来。

本题中,图表是有时间顺序的,形势变化应是从左到右的;另外,要注意形势图中的并列关系,如南朝与北朝的并列。

拟写答案时,注意字数的限制。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3、4题。

从军行
明余庆①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②,笳③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④。

【注】①明余庆,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

生卒年均不详,约陈末隋初间在世。

②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

③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

④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收复河南地,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朔方城。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
荡荡,威武雄壮。

B.颔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的朔方城。

答案 B
解析“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错。

颔联描绘的是隋军同仇敌忾,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面,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响起。

4.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

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

②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

③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

解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

诗歌注释说“汉武帝时,汉军收复河南地,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朔方城”。

“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这就暗示了诗歌的情感,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

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

5.把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①素衣,衣缁衣②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

杨朱曰:“子毋击矣,子亦犹是。

曩者③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注】①解,脱去;②缁衣,黑色衣服;③曩者:以往,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

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

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

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

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
立意
答案陶行知的话主要传达了每个人都要有爱国情怀;黄大年的话主要表述的是个人要献
身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

综合起来看,三则材料表达了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呼吁每个人都要有爱国精神,要努力做一个为人类生存、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立意:作文立意方面,可以从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入手,比如可以从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的角度论述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有时代精神,个人要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讨论爱国主义思想等。

具体的立意点有:①时代精神,爱国情怀;②高举爱国旗帜,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