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
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1999年初揭晓。

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1、吴昌硕(1884-1927)
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风格。

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2、林散之(1898-1989)
祖籍安徽和县,生於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

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

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於唐;后师从黄宾虹。

先生尤擅草书。

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
3、康有为(1858—1927)
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其书法尊崇帖法,富有创见。

其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另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
4、于右任(1878-1964)
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别署刘学裕,号古愚,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

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

其书法特点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於一炉。

於先生尤擅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曾创作《标准草书》,擅诗文著作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于右任书法》等。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
5、沉尹默(1883-1971)
浙江湖州人。

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

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期间曾任《新青年》编委,建国后歷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其
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书作於清俊圆润中,呈劲健透逸之姿。

著有《歷代名家学术经验辑要释疑》、《书法沧丛》、《二五书法管窥》、《沉尹默书法集》、《秋明室杂诗》。

6、沙孟海(1900-1992)
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若,号石荒、兰沙。

少承碑学流风,得吴昌硕指授。

曾作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冷印社社长。

著有《沙孟海论书从稿》、《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翰墨生涯》等。

7、毛泽东(1893-1976)
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字润之。

中国共產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產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其政务之余喜爱诗词,书法擅狂草,用笔咨意、气势磅礡,章法洁构变化万千,著有《毛泽东选集》五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集手跡选》、《毛泽东题词墨跡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

8、谢无量(1884-1964)
四川乐至人。

原名蒙,字大澄,后易名沉,号无量,别署嗇庵。

幼承庭训,习古文辞、诗赋。

民国初期歷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参议,黄博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

建国后,歷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其碑帖兼融、甭散稚拙,雄浑俊逸。

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
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楚辞新论》、《谢无量书法》等。

9、齐白石(1863-1957)
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等。

精诗文、绘画、篆刻、书法。

其书法功力深厚、苍劲豪迈。

建国后,歷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画集》、《白石诗草》等。

10、李叔同(1880-1942)
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

名文涛,字叔同、息霜、释名演音,法号弘一。

曾任《太平洋日报》文艺主编、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出家,后為佛教健宗高僧。

著有《李庐诗鐘》、《护生画集》、《寒茄集》、《南山律宗传承史》等。

榜单解读】
信息,是收藏者的行动依据。

当然,对于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应当严加考证。

善于利用信息者,必将成就大业也。

一条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的消息称,“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经过专家们的投票评选,已经揭晓。

其名次以得票多少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这样一个名单次序的排列,无疑为收藏界带来了许多可以借鉴和
参考的依据,同时也是包容信息含量很广的载体。

书画收藏者完全可以围绕着这份名单排序去理清自己的收藏思路和策划好近期和中长期的运作目标。

书画收藏,当然应以艺术品质为第一要素。

出于个人品味的格调偏好和艺术审美观及鉴赏力不同,往往会对古今的书画名家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取舍态度。

有时恰恰是收藏了当时不被市场看好,而在若干年后却备受青睐的作品,这就得看收藏者的鉴赏品味和有否战略性的眼光了。

比如有近代“草圣”之雅称的林散之,在他50岁之前几乎不被国内的书画界看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书艺境界,哪位仁兄如果在那时收藏了林散之的手稿原作,想必在林散之成为了当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大家之后,这些宝贝会使他兴高采烈之至的。

林散之书艺的被发现,缘于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的征稿,那时是1978年,在历经文革后,年迈的著名书法家有的已荒废许久而拿不出精品,后辈中出类拔萃的也不多,林散之的一幅大草震惊了所有的评委,包括郭沫若等在内,都对他的笔走龙蛇之大气、线条使转之精灵佩服之至。

后来由于日本书法界的崇拜,林散之的书法在国内迅速地走红。

那时他已经年近60岁了。

笔者在细细辨别这份出自中国书法界最权威机构的报告名单时,产生了以下几点思索。

一是纯以书艺服人。

从这份名单可见,不论恭列者的政治信仰或人格精神如何,光以纯粹的书法艺术而言,前4位名家的书艺光芒确实是最亮点的,也是他人无可替代的。

尤其是康有为和于右任二位大家的入围,更令人信服,他们才是真正的书法家和大师,而非一般的写字匠。

相比较起齐白石、沙孟海和沈尹默等名家来,这二位书坛高手的知名度一时间似乎要低些,或许在书坛之外更是如此。

但这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人们政治观念和信仰的影响。

然而,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撇开纷杂的意念,光以书艺的内涵和美学境界而论,这二位大家跃居十大杰出书法家前列,是世人对他们的公认。

于右任留给世人的作品,以行草书对联形式居多,那种掺和着北碑精髓的墨迹,沉稳拙重又笔辣苍劲,纸面弥漫着大气神韵,以大局观来营建章法的独特。

其书艺的精神与人格的方正是极其吻合的。

堂堂正正的他,其心迹风骨,天经地义地铸成了只能是属于于右任的气象宏大的书法神韵。

认识康有为的书法艺术,大多数人是基于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可以这样说,康有为为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流传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绝不会比他在历史上的政治作为要逊色。

艺术神话的传说,有时是会逾越国界和时光的。

康有为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深受魏碑的影响,却又富于变化。

常常是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折笔处方圆并用,运笔时迅起急收,妙入毫端,其腕下的功夫之精深,足以令人折服。

十名杰出书法家中的前4名艺术韵味,有吴昌硕的大气雄强、林散之的干枯空灵和康有为的意境宏阔及于右任的苍劲老辣,不说是20世纪,恐怕连21世纪也是无人能够超越他们的。

因为现时的人们实在是太浮躁,太为功利所左右了,而功利二字往往是会夭折艺术家的灵性。

二是谢无量和齐白石的入围,显示了艺术和传播作用的效果。

前者是10位大家中名声最不响亮的,但恰恰是他的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和看似散淡又漫不经意的书法艺术,博得了人们的厚爱。

有些艺术品在开始看时,常常有不怎么样、不让人心动的感觉,但品赏的时间一长,就会越看越有滋味。

谢无量的书法就是这样的例子。

他的字体结构新
颖别致,寓巧于拙,疏朗而不松弛,实则是成竹在胸,自有法度。

沈尹默先生曾有这样的评价:“无量法书,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株守者岂能望其项背耶?”以笔者对他的书艺理解,他们作品之所以能突破前人的藩篱而不落窠臼,不仅反映了他对书法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得力于他那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

因此,他的书法笔姿凝炼遒劲,柔中见刚,不为固定形式所限,也毫无矫柔造作之状,而是神飞意扬,逸趣横生而耐人寻味。

齐白石的书法也能够入围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行列,主要是沾了他自己的画名而赢得了人们的首肯。

比起他卓有艺术实性的洗炼水墨画来,他的书艺似乎是不值多谈,倘若那些诗句不是配在其精妙的图画旁侧用以题款,谁还会去眯起细眼仔细品评呢?从纯收藏的角度来说,恐怕是十个齐字也抵不上一幅画的经济价值。

毕竟,经济价值的背后,有艺术含金量支撑着。

三是沈尹默和李叔同的恭列,笔者的一孔之见是颇有戏剧性。

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曾被认为是近代的开拓者,也确是影响了当今正在从事书法艺术的几代人。

然而在我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区,又常常被认为是阻碍了现代上海书法的
发展和前进。

两种意见和观点截然相反又针锋相对。

如果从收藏和鉴赏的角度去讨论,部分地吸收和收藏一些沈氏的书风和作品是种高明之举。

但如果将其视作为艺术典范,则往往成了收藏者眼光前进的绊脚石。

李叔同的书艺,自然与众不同,出家人自有的超脱和清雅,一丝不存人间之浮躁,细笔慢功写来,真让品赏者在大伏暑天见之也会立顿清凉起来。

曾在其学生,现代著名艺术大师丰子恺的石门古镇故居里,看到过李叔同的一副精品,甚为崇拜。

书写的对联为“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一样粗的线条,略为呈长方形的结构,用笔没有丝毫的牵带,随意而出,禅劲十足,要想学之,真是难而不易。

数年前曾见国内有人试图诠释李氏的书艺风格,而去模仿其书法作品,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伦不类的。

没有其境其艺和修炼,哪有摹仿即成书作之理?
“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的评选产生,对收藏界肯定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笔者以为,十大杰出书法家中,吴昌硕、林散之、沙孟海的字,其身价早已被抬到“高处不胜寒”之境地了,而康有为和于右任的作品,随着被人认识程度的迅速提高,身价也会窜得很快。

那么其下的只有谢无量的作品还能作番收藏上的运作了。

当走在大众醒悟后
的脚步之前,肯定是能有不小空间来盘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