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概论2012(842)

合集下载

畜牧学概论

畜牧学概论

畜牧学概论畜牧学概论绪论一、畜牧学概论的研究内容《畜牧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动物生产原理与技术的综合性课程,重点阐述我国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动物营养原理与饲料、动物遗传与繁育原理以及主要家畜家禽的基本生产方法。

二、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产品:毛、绒、羽、肉、皮、奶、副产品(一)提供生活资料,改善人民生活:吃、穿、住、燃料(二)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有机粪肥(三)提供工业原料,促进工业发展:食品、纺织、化工、制革、医药、机械制造业等(四)促进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建设三、国内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家畜家禽品种资源:我国有畜禽品种、类群596个,占世界11%;畜禽数量居世界前列:猪、马、驴、骡、绵羊、山羊、鸡、鸭——第一位;牛——第三位猪肉、山羊肉、绵羊肉、禽肉、禽蛋、兔肉、马肉、驴肉、羊皮、羊绒产量、山羊毛——第一绵羊毛——第三(次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牛肉——第三(次于美国、巴西)中国蛋鸡存栏量(2008-2009)四、我国畜牧业生产优势1、人口多,内需旺。

2、劳动力资源丰富。

3、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丰富。

4、饲料饲草资源丰富。

四、我国畜牧业生产存在问题1、养殖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

2、缺乏总体规划意识。

3、资源浪费严重。

4、畜产公害问题突出。

5、标准化程度低。

五、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养猪业:→→集约化生产;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肉品质养禽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饲料报酬;提高肉蛋品质养牛业:乳牛→→发展荷斯坦牛,提高牛奶品质和个体产奶量;肉牛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品种→→大型、瘦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养羊业:生产方向由毛用→→毛肉或肉毛兼用;肥羔生产专业化;生产方式由天然放牧→→现代化生产→→回归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第一章动物营养原理第一节饲料与动物体组成一、饲料中营养物质分类按常规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或乙醚浸出物(EE)、粗纤维(EF)和无氮浸出物(NEE)6种成分。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45课程名称:畜牧学概论英文名称:Animal Husbandr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 学时学分:4.0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农学、草业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动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应用数学(含高等数学、概率论基础、线性代数)、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二、课程简介畜牧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产原理与技术的综合性课程,重点阐述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等。

要求掌握畜牧生产与科研的基础理论,畜牧生产中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发展畜牧生产,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动物生产力和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包括动物遗传、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原理与饲料4大部分。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动物饲养原理、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育种的基本方法、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及常见的繁殖障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生产专业课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国内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①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③国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④畜牧生产的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畜牧生产3.问题与应用①发展畜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何重要作用?②阐述国外畜牧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③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生产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课堂讨论。

2.教学手段①教学录像;②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CAI课件)。

畜牧概论——精选推荐

畜牧概论——精选推荐

畜牧概论畜牧概论1.普通畜牧学:是⼀门专门研究动物⽣产原理与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2.畜牧⽣产:是指⼈们利⽤⾃然资源、⽣物资源、社会资源、社会资源进⾏畜产品⽣产,产品加⼯和销售过程的总体。

3.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和动物⽣命活动之间关系的⼀门科学。

4.饲料:动物的饲料称为饲料,是指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消化利⽤,并对动物⽆毒⽆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5.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以维持⽣命,⽣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6.消化: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

7.吸收:经过消化后的简单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物的消化后,进⼊⾎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8.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9.⾮必需氨基酸:那些在畜体内合成数量较多或需要数量较少,并可由其他氨基酸或⾮蛋⽩质含氮物(NPN)转化形成的氨基酸,可以不需要从饲料中获取的氨基酸。

10.限制性氨基酸(LAA):11.aa互补作⽤:把两类或⼏类饲料合理搭配呢,混合使⽤,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便可达到aa平衡,提⾼饲⽤价值,这种作⽤叫aa互补作⽤。

12.营养需要:也称营养需要量,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长或达到理想⽣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个群体平均数值,不包括⼀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设定的保险系数。

13.维持:动物在⽣存过程中的⼀种基本状态。

14.维持需要:满⾜处于维持状态下动物的营养需要。

15.饲养标准:根据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产⽤途及⽣产⽔平的不同,通过动物实际⽣产中积累的经验,再结合代谢实验和饲养实验结果,科学的规定每⽇每头动物应获取的各种营养物质量。

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16.粗饲料:⾃然状态下,⽔分45%以下,能量低,DM中粗纤维≥18%,以风⼲物形式饲喂的饲料。

畜牧学概论

畜牧学概论

第一章畜牧业生产概述第一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及特点一、畜牧业生产的概念目前关于畜牧业生产概念的解释,主要有利用系统论观点对畜牧业生产的解释和利用经济学理论对畜牧业生产的解释两种版本。

(一)利用系统论观点对畜牧业生产的解释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畜牧业生产是指以家养动物为核心,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土地、水等)、生物资源(畜禽、饲草、饲料等)、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市场等),进行畜产品生产、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称为畜牧生产系统。

它是农业生产系统的亚系统,其实质是人类通过饲养动物参与自然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满足自身食品需求的一种生产方式,其功能是将植物性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为动物性的能量和物质并以畜产品形式储存,完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其构成要素为畜禽的繁殖、生长、发育及其与之有机地联系着的饲料、环境、疾病防治、人的参与等,其水平的高低表现在能量和物质的转化效率上。

畜牧生产系统要求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既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和周转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要是整个畜牧生产系统发挥最大的生产效能,必须是畜牧生产技术、生态、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协调一致的整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畜牧生产系统也可称之为畜牧生态经济系统。

(二)按照经济学观点对畜牧业生产的解释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畜牧业生产是人类利用驯养动物的自然再生产能力,以植物性和部分动物性产品为主要食物(饲料),获取人类必需的动物性产品的整个经济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整体。

从自然再生产的角度看,动物是生产者,通过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机能,一方面不断繁衍后代,维系物种的延续性,同时生产出各种畜产品如肉、奶、蛋、皮、毛、绒等;从经济再生产的角度看,动物又成为一种生产、生活资料,既可直接作为畜产品供人们消费,又可像“机器”一样把饲草饲料加工成为人类需要的各种畜产品(图1-1)。

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分析,其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人类通过饲养动物参与自然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满足自身食品需要的一种生产方式,其水平的高低表现在能量和物质的转化效率上。

畜牧概论教案

畜牧概论教案

畜牧概论教案教案标题:畜牧概论教学目标:1. 了解畜牧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掌握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了解畜牧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畜牧业的定义和分类。

2. 畜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 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4. 畜牧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2. 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畜牧业的实际了解和掌握。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畜牧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畜牧业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畜牧业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畜牧业实验操作,如饲料配制、畜禽饲养管理等。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畜牧业的认识和体会。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畜牧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职业规划。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方面。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如课后阅读、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

3. 学习反馈:定期进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畜牧概论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权威的畜牧概论教材,如《畜牧概论》等。

2. 多媒体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 实验设备:准备畜牧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保障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畜牧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掌握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对畜牧业的兴趣和热情,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畜牧学概论》题集

《畜牧学概论》题集

《畜牧学概论》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畜牧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动物遗传育种B. 动物营养与饲料C. 动物疾病治疗与人类医学D. 动物繁殖技术2.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提供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B. 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C. 对工业发展无直接影响D. 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3.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反刍动物?A. 猪B. 马C. 牛D. 鸡4.畜牧生产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A. 减少运动量B. 降低饲料质量C. 合理的饲养管理D. 忽视环境卫生5.在动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动物外貌B. 动物的血统C. 表型值和基因型值D. 动物的体重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动物繁殖力的主要因素?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营养因素D. 动物年龄因素(过老或过幼除外)7.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利的?A. 合理利用草地资源B. 发展规模化养殖C. 过度放牧D. 推广环保型饲料8.动物营养学中,下列哪种营养物质是能量的主要来源?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9.在畜牧生产中,以下哪项技术有助于提高动物的抗病力?A. 频繁使用抗生素B. 合理的免疫程序C. 降低饲养密度D. 减少动物运动10.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多样性的评估?A. 系谱资料分析B.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C. DNA分子标记技术D. 外貌鉴定二、填空题1.畜牧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科学。

2.动物繁殖技术中,人工授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3.在动物营养学中,粗饲料主要指_________和_________。

4.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生态效益、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5.动物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应性。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畜牧学概论(842)》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畜牧学概论(842)》考试大纲
3.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
4.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维持需要、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概念。
5.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征
国际饲料分类法和中国饲料分类法及其编码。
6.饲料配合的原则和方法
饲料、日粮、饲粮、配合饲料的概念,配合饲料的种类,饲料配合的原则和方法。
(二)动物生理生化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组成以及全血、血浆和血清的制备。
2.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理。
3.血液凝固
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的过程。
4.动物的摄食调控
动物摄食调控中枢及摄食的条件。
5.物理性消化
消化道平滑肌生理、胃肠道的运动形式等。
6.化学性消化
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及生理功能。
7.微生物消化
瘤胃内各种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脂类、维生素等)的消化代谢。
概略养分分类及其各类养分的概念,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与差别
2.必需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初水分和束缚水的概念,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的概念,必需脂肪酸大的概念,常量矿物元素和与微量矿物元素的概念,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概念,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动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去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营养作用,动物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消化、吸收与代谢规律。
(八)养禽生产
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家禽的品种及其生产配套体系的概念,家禽品种分类,主要家禽品种及其特点。
2.家禽的繁殖与人工孵化
母禽的生殖系统及各部位功能,公禽的生殖器官及各部位功能,家禽自然交配的公母比例,种鸡人工授精的操作程序,家禽人工孵化条件及其工艺流程,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方法。

畜牧学概论

畜牧学概论

畜牧学概论笔记实行农牧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反映了全面发展农业的客观规律,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肉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三个方面。

无氮浸出物(NFE)喂饲料中有机物质中的无氮物质除去脂肪及粗纤维以外的部分,总称为无氮浸出物或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以及多糖类(淀粉)等物质。

常规饲料检测分析不直接分析无氮浸出物,由原样本与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和之差得来。

当喂以玉米--豆饼型日粮时,对于猪,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而蛋氨酸、色氨酸则被称为第二、第三限制氨基酸。

粗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1、作为营养物质。

粗纤维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及马、猪等单胃动物的盲肠中可发酵成挥发性脂肪酸,而为动物所利用。

猪、禽等消化道内发酵作用差,不能很好的消化和利用粗纤维,一般猪日粮中粗纤维不超过9%。

2、作为填充物质。

可以限制动物采食,在饲料中加大粗纤维的添加,可以达到控制能量采食量的目的。

3、促进胃肠蠕动及粪便排泄。

粗纤维对肠粘膜有刺激作用,所以能促进胃肠蠕动及粪便排泄。

维生素和动物营养:维生素是人类和动物代谢所必须的需要量很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多数维生素是辅酶的组成部分,维生素缺乏会影响辅酶的合成,导致代谢紊乱,动物会出现各种病症。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的包括A、D、E、K。

这类维生素中的大部分能在体内贮存,短期供应不足不会对畜禽生产力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水溶性的维生素很少或几乎不在体内贮存。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所以成年反刍动物一般不会缺乏。

单胃动物因肠合成、吸收利用少,幼龄动物合成少,所以B族维生素必须依靠饲料补充)。

问题:我们的发酵饲料的维生素种类和含量是否达到猪的生长需要,如果没有,是否考虑添加?目前世界上已经普遍采用Van Soest的洗涤纤维素分析法来代替传统的粗纤维分析法。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畜牧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45课程名称:畜牧学概论英文名称:Animal Husbandr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 学时学分:4.0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农学、草业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动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应用数学(含高等数学、概率论基础、线性代数)、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二、课程简介畜牧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产原理与技术的综合性课程,重点阐述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等。

要求掌握畜牧生产与科研的基础理论,畜牧生产中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发展畜牧生产,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动物生产力和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包括动物遗传、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原理与饲料4大部分。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动物饲养原理、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育种的基本方法、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及常见的繁殖障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生产专业课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国内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①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③国外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④畜牧生产的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畜牧生产3.问题与应用①发展畜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何重要作用?②阐述国外畜牧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③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生产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三)课后练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②课堂讨论。

2.教学手段①教学录像;②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CAI课件)。

842畜牧学概论考研题库

842畜牧学概论考研题库

842畜牧学概论考研题库# 842畜牧学概论考研题库一、单选题1. 畜牧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家禽饲养B. 家畜饲养与繁殖C. 家畜遗传改良D. 家畜饲养、繁殖、遗传改良及产品加工2. 下列哪个不是家畜的主要品种?A. 牛B. 羊C. 猪D. 马3. 家畜饲养管理中,哪种饲料被称为“绿色黄金”?A. 玉米B. 豆粕C. 苜蓿D. 麦麸4. 家畜繁殖技术中,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人工授精?A. 冷冻精液B. 超数排卵C. 胚胎移植D. 人工授精5. 家畜遗传改良的目的是?A. 提高产肉量B. 提高繁殖率C. 提高抗病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二、多选题6. 家畜饲养管理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A. 饲料质量B. 饲养环境C. 疾病防治D. 遗传特性7. 家畜遗传改良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克隆技术8. 家畜产品加工包括哪些方面?A. 肉类加工B. 乳品加工C. 毛皮加工D. 蛋品加工三、判断题9. 家畜饲养管理中,营养平衡是保证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

()10. 家畜遗传改良只能通过自然选择实现。

()四、简答题11. 简述家畜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12. 描述家畜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五、论述题13. 论述现代畜牧学在提高家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

14. 分析当前家畜饲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结语本题库涵盖了畜牧学概论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旨在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掌握考试要点,为考研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考生可以加深对畜牧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包含更多细节和深入的知识点。

考生应结合教材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畜牧学的定义与地位1. 定义:畜牧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畜禽的遗传改良、繁殖、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及畜产品加工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技术。

2. 地位:- 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畜牧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的两大支柱。

-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畜牧业为人类提供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畜牧学是生物学、农学、兽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畜牧学的研究内容1. 遗传育种:- 研究畜禽的遗传规律,包括遗传变异、遗传传递和基因表达等。

- 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适应能力。

2. 繁殖技术:- 研究畜禽的生殖生理和繁殖行为,提高繁殖效率。

- 探索和应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繁殖技术。

3. 营养与饲料:- 研究畜禽的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

- 研究饲料的加工、储存和利用,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

4. 饲养管理:- 研究畜禽的生长发育规律,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

- 探讨不同生产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5. 疾病防治:- 研究畜禽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 制定免疫程序和疾病监控体系,保障畜禽健康。

6. 畜产品加工:- 研究畜产品的屠宰、分割、加工和保存技术。

- 开发新产品,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畜牧学的发展历程1. 传统畜牧业:以手工操作和经验传承为主,生产效率低,产品单一。

2. 现代畜牧业:引入工业化生产模式,采用遗传育种、饲料工业、机械化生产等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3. 未来畜牧业: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高效、安全的畜牧业。

四、我国畜牧业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

- 品种改良取得显著成果,良种覆盖率提高。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2)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2)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畜牧业概述1. 畜牧业的定义:畜牧业是指利用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管理等措施,生产肉、蛋、奶、毛、皮等畜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它包括家畜、家禽的饲养以及与之相关的饲料生产、疾病防治、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2. 畜牧业的重要性:- 满足人类营养需求:畜产品是人体所需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 经济价值: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生态循环:畜牧业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土地利用率。

- 社会就业:畜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3.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传统畜牧业:以家庭为单位,手工操作,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依赖自然草地和农作物秸秆。

- 现代化畜牧业:采用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

二、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1. 饲料的概念:饲料是指能供给动物食用,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的物质。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饲料的分类:- 按来源分:植物性饲料(如谷物、豆类、草料)、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矿物质饲料(如食盐、石粉)、微生物饲料(如酵母培养物)。

- 按营养成分分: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蛋白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粗饲料(如干草、秸秆)、青绿饲料(如青草、叶菜)。

3. 畜体的化学组成:- 水分:占畜体比重最大,约为50%-70%,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 蛋白质:约占畜体16%-20%,是构成动物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参与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

- 脂肪:约占畜体10%-20%,是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同时具有保温、缓冲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 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淀粉和纤维,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 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钠、氯、镁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锰、碘、硒等微量元素,参与骨骼、牙齿的形成和生理功能的调节。

畜牧学概论pdf

畜牧学概论pdf

畜牧学概论pdf
畜牧学是研究养殖动物(包括家畜和家禽)的科学,旨在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畜牧学涉及到养殖动物的品种选育、饲养管理、营养需求、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畜牧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物遗传学:研究动物遗传特性,包括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基因改良等,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营养成分,以合理配制饲料,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并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3.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的繁殖生理和繁殖管理,包括发情控制、人工授精、妊娠管理、分娩和育仔等,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健康。

4.动物病理学和兽医学:研究动物的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包括疾病诊断、免疫控制、药物应用等,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5.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福利:研究动物的行为习性和动物福利,包括动物行为观察、环境适应、动物行为调控等,以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益。

通过这些研究和技术应用,畜牧学旨在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益、改善动物福利,并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畜禽产品。

同时,畜牧学也
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畜牧学概论(第十章)--畜牧学概论讲稿

畜牧学概论(第十章)--畜牧学概论讲稿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畜牧学概论任课教师:第十章:养羊生产计划学时:4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授与养羊生产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羊产品的种类及其特点,掌握绵、山羊品种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羊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养羊的主要技术。

重点:各类羊的饲养管理方法难点:羊产品的种类及其基本概念思考题:1.羊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绵、山羊按生产用途可分为哪几类?其代表品种有哪些?3.简述不同时期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4.如何选择四季牧场?四季放牧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节羊的产品一、羊肉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

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人们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

羊的脂肪熔点为47℃,因人的体温为37℃,就是吃了也不易被身体吸收,所以不容易发胖。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

所以现在人们常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

目前市面上供食用的羊肉有绵羊肉、山羊肉及羔羊肉三种,其中山羊肉的滋补作用一向为大众所称赞,在食疗上比绵羊肉更为老饕们所爱。

羔羊肉则是指一岁以下的绵羊经肥育后屠宰所得的肉,精肉多,脂肪少,肉嫩汁多,深受欧美老饕们的喜爱。

二、羊奶1.含脂率高脂肪球小山羊奶含脂率一般比牛奶高0.5%~1.1%,由于脂肪的热量值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所以山羊奶的热值也比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山羊奶的脂肪球直径只是牛奶脂肪球直径的1/2,基至1/10,因此,山羊奶进入胃里后,与消化液接触面积大,很快就能被消化吸收。

2.奶酪蛋白形成程度高人类食用动物奶时,其成分越接近人奶,对人类的消化吸收就越适宜。

山羊奶食用后,在胃液的作用下,形成和人奶蛋白质相似的絮状物凝块,结构细小松软,便于消化吸收。

但是牛奶会形成较硬的凝块,消化率低。

因此,山羊奶对婴儿更合适。

《畜牧学概论》学习指南

《畜牧学概论》学习指南

《畜牧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畜牧学概论适用对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开课学期:第3学期二、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畜牧学概论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介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纽带作用。

本课程主要包括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环境卫生与无公害生产、牛羊生产、猪的生产几大部分。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动物饲养原理、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育种的基本方法、畜禽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疾病观,让学生掌握动物生长、生产的基本规律,为后续的疫病诊断与防治等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未来从事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并通过本课程的实习实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畜牧生产与科研的基础理论,畜牧生产中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发展畜牧生产,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动物生产力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同时对动物生产以及动物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疾病有所了解,为未来从事动物疾病的病理诊断提供技术和能力支撑。

3.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先修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动物生理与生化、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为畜牧学概论的先修课程,学好上述先修课程是学好畜牧学概论课程的基础。

(2)后续课程畜牧学概论的后续课程有普通病防治技术、畜禽传染病防治、畜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等,学好畜牧学概论课程又是学好以上后续课程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猪、牛、禽规模化养殖生产中常用的畜禽品种及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知识,对现代化畜禽生产工艺和疾病防疫知识有深刻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疫病防治行业打下坚固的基础。

2、能力目标畜牧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实习实训,让学生掌握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理论和方法,并亲自参加各主要生产环节的实践性锻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畜牧学概论知识点大一

畜牧学概论知识点大一

畜牧学概论知识点大一畜牧学是指对家畜(包括牛、羊、猪、鸡等)的繁殖、遗传、生理、疾病等方面进行研究的科学。

作为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畜牧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畜牧学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大一学生参考。

1. 家畜的分类家畜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肉用畜、乳用畜、蛋用畜和毛用畜等。

肉用畜如猪、牛、羊等以提供肉类为主要目的;乳用畜如牛、羊等主要用于生产牛奶、羊奶;蛋用畜如家禽(鸡、鸭、鹅)主要用于生产禽蛋;毛用畜如绵羊主要用于生产羊毛。

2. 家畜的繁殖家畜的繁殖是指通过交配来产生后代的过程。

家畜的繁殖方式有两种: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

自然交配指的是在同种不同性别的家畜之间进行交配;而人工授精是通过人工方式将优良种公畜的精液采集,并注入母畜的子宫内,使其受孕。

3. 家畜的遗传家畜的遗传是指家畜后代获取父母遗传特征的过程。

遗传通过基因传递,影响着家畜的性状、品质和产量等方面。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遗传的规律性、变异的客观性、适应性的一致性和环境的选择性”。

4. 家畜的生理家畜的生理是指家畜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

家畜的生理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等各个方面。

了解家畜的生理规律有助于科学饲养、疾病防控和提高生产效益。

5. 家畜的疾病家畜的疾病是指影响家畜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疾病。

家畜的疾病可以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类。

了解家畜的疾病防治和救治措施,对于保护和提高畜禽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6. 畜牧养殖管理畜牧养殖管理是指根据畜禽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养分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畜牧养殖管理包括畜禽饲养环境的调控、饲料的配制、疫病防治、繁殖管理等方面。

7. 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合理的畜牧业发展可以提供充足的肉类、乳制品和其他畜禽产品,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也要注意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