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社交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环境下社交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陈金文
内容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交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在时间与空间方面均有所影响,出现了空间失宠、时间延缓、时间并置的现象,而与此同时,现实加强了对虚拟的渗透,虚拟也加深了对现实的影响,对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在互动场域中带来了新的影响。
而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模式由“人-人”到“人-物-人”的模式转变,使得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出现了熟悉的陌生人和陌生的熟悉人现象。
[关键词] 新媒体社交网络人际传播熟悉的陌生人陌生的熟悉人
目录
前言 (2)
正文 (2)
(一)人际传播中时间与空间的重塑 (2)
1、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的时间延缓 (2)
2、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的时间并置 (3)
3、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的空间重塑 (3)
(二)人际传播中现实与虚拟的博弈 (5)
1、现实对虚拟的渗透 (5)
2、虚拟对现实的“反叛” (5)
(三)从“人-人”到“人-物-人” (7)
1、熟悉的陌生人 (8)
2、陌生的熟悉人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社交网络”一词源于英文Social Network Service。
J. A. Barnes 于1954年最早使用 ("Human Relations" ,在章节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内)。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依赖于“硬件+网络平台+软件”的模式,依靠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互联网的开源、分享等特性以及各类互联网企业的不断努力与创新,使得目前的社交网络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1;截至2013年 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已达3亿。
2社交网络凭借其强大的力量,对人们的社交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在社交网络中,更多地呈现出反规则化、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社交网络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BBS时代——由最先的Email点对点的模式发展为点对面的模式,代表论坛有天涯、猫扑等;2、娱乐时代——运用丰富的多媒体空间吸引注意力,代表网站有人人网、开心网等;3、微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兴起,代表网站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4、垂直社交时代——目前社交网络这在向这个趋势发展,微信、陌陌等可能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正文
(一)人际传播中时间与空间的重塑
1、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的时间延缓
传统的人际传播与特定的人物围绕着相对特定的话题在特定的情境和特定的环境中发生,但是在社交网络中,传统的人际传播中共享的特定的情境与特定的环境不再共享,而共享的只是特点的人物与相对特定的话题。
3
时间延缓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在一个相对我们做高速运动的惯性系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在我们看来,他所经历的时间比在这个惯性系中直接观察到的时间长。
惯性系的速度越大,我们观察到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也就越长。
4在这里,时间延缓指人际传播中,参与传播的两人或者多人“交谈”的时间长短。
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不在特定的情境与特定的环境中,
1/html/2013-02/25/content_2161164.htm
2/a/20130115/000179.htm
3孙为《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线性叙事时间初探》《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
期
4
/link?url=rM8AIddoai62ls2464Nsk0Oxt5WqqLt2_WgZWXCj0WZjQkoyf6YNLMourmL2uraq
就物理时间来说是缩短的(例如我和外地的同学通过微信进行沟通,这在没有社交网络以前要实现我们的沟通是极为困难的,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因此相比较于没有社交网络之前,这个行为所耗费的物理时间是大大缩短的),但是传播双方的心理时间确实延长的。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参与传播的双方基本上是以物理面对面的形式进行的,这就使得参与传播的双方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传播者之间的“行为”。
而在社交网络时代则做不到这一点。
例如我在微博上与朋友的交流,我们的话题是关于周末去看电影。
对于这个话题的交流,我们需要双方共同讨论看某部电影和看电影的时间、地点、价钱、座位号以及到达电影院的交通方式等内容。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时间与空间均在场,使得参与传播的双方只能参与讨论该话题而不能做其他事情,因此参与传播的双方效率较高。
而在社交网络中,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只是时间在场,对传播者的“行为”无法预知(例如我在和朋友交谈的时候如果她不告诉我,我并不知道她在吃饭,或者打游戏,或者写东西等),而且由于这种无法预知,可能使得传播着出现“怠慢”的情况,因为你无法观察到对方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除非对方告知你。
而即时对方告诉你,也可能是为了搪塞而编造的虚假信息。
因此,虽然社交网络相比传统的人际交往,使得交流的物理时间大为缩减,但同时也可能使得交流双方的心理时间出现时间延缓。
2、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的时间并置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人际传播的两者或者多者之间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在场,使得传播双方(这里的传播双方不是指两个人。
为了叙述方便,将参与人际传播的两人或者多人,分为平等的传播者与受传者,在传播中一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的时间变得具有惟一性。
例如几个人开会的时候,我们只能够围绕一个主题按照时间的线性进行讨论。
但是在社交网络中,这种惟一性将不再存在,出现时间并置的情况。
时间并置在电影叙事中指在叙事中将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通过影像重叠或多屏影像装置的方式同时呈现。
主要是在一个空间中多条平行时间线的出现或者在一条时间线中多个平行空间的出现。
而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主要是指在同一空间中多条平行时间线的出现。
例如我在QQ上和四位同学就不同的主题进行交流——对于我而言,我所在的空间只有一个,而由于同时和四个同学就不同的话题进行交流,使得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四条平行的时间线,出现了时间并置的现象。
时间并置可能使得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注意力被分散,因此导致参与的交流更多地停留在浅层的交流方面,很少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
而这,也可能是造成参与传播的双方感受到的心理时间扩大的原因之一。
3、社交网络中人际传播的空间重塑
相比较于传统的人际传播,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使得空间不再重要。
我们的身体从社会交往的场景中分离出来,使得以往人际传播中的线性模式被打破。
但在物理空间失宠的同时,网络空间正在得到新的塑造。
传统人际传播中的情境与环境在社交网络时代正在被重塑。
传统的人际传播中,不同的情境与环境,传播双方所交流的主题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在办公室话题主要与工作相关,在客厅话题主要与朋友、家人等有关,在餐厅话题则可能更加广泛而有趣……
笔者从话题内容、谈话氛围、谈话人关系、谈话特点、谈话人数五个方面对生活中的办公室、餐厅(包括客厅、公共场所内、公共交通工具上等)、卧室三个环境进行比较。
如表格1:
表格 1
而由于物理空间的缺失,使得社交网络在开始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相对混沌的状态,但是这种混沌的状态正在逐步改变。
在网络空间中,出现了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对接。
如图表1:
在社交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承担着不同的物理空间中的“意义”。
尽管不同类物理空间 办公室 餐厅 卧室 网络空间 微博、QQ 、阿里旺旺 人人网、豆瓣网、开心网 微博密友、情侣社交应用
图表 1
型的社交网站承担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
但就从中踢得角度来说,和传统的物理空间相比,两者是大体类似的。
就这样,在社交网络中,传统失宠的物理空间开始变身为现在的网络空间,并开始在人际传播中发挥出类似的作用。
(二)人际传播中现实与虚拟的博弈
1、现实对虚拟的渗透
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的匿名性,使得互联网在发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的问题。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社会对网络社会逐步加强了渗透,而这种渗透,主要表现在匿名性的变化上。
晋晓兵在《试论网络匿名性消逝的三种表现》中,认为由于网络匿名性而导致的违反法律、追逐利益、背离道德和成名欲望的原因,使得互联网的匿名性呈现出完全消逝、半消逝和部分消逝三种状态。
5
在人际传播中,社交网络的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传播对象的相对同一化。
以往社交网络的交友更多地是认识陌生人,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但是现在的社交网络中,在现实社会同属于同一阶层、同一圈群、同一组织团体的人在社交网络中很有可能也是社交网络中的好友,社交网络中的社交更多地成为了熟人社交。
在社交网络中以往完全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社交模式开始变为相似阶层、相似圈群、相似组织团体陌生人的社交。
以大学生用户为主的人人网,首先成为好友的是同班同学,但是由于相处的阶层、组织群体非常类似,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够更多地和陌生的本系、本学院、本校、外校的同学成为好友,这样的陌生人交友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陌生人社交模式更具有效率。
而这,也可能是人们热衷于社交网络的原因之一,因为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和自己有最大共同基础的好友。
此外,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开始在社交网络中发挥作用。
拥有更多地社会资本的人,在社交网络中拥有的人气一般比较高。
而且,具有相似或者类似社会资本的人开始在社交网络中结盟,成为一个联盟集团,通过社交网络一方面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另外一方面,能够更方便的使自己获得想要的资源,并且通过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加以为现实社会服务,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
2、虚拟对现实的“反叛”
在现实社会通过阶层、圈群、组织团体等因素开始对虚拟世界渗透的同时,虚拟世界也5晋晓兵《试论网络匿名性的消逝》《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0期
在一定程度上“反叛”这现实世界。
在社交网络中,尤其是在最近兴起的新浪微博、Twitter 等社会化媒体上,人们通过与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互动,形成了三种互动场域。
(1)公社社会类型的互动场域
“公社社会类型的互动场域指的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目标和追求、信仰和价值观,或者是相似的社会身份、人生经历、思想观念和心理境况等,具有比较密切的非正式关系、依靠情感纽带以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维系的交往社群及其活动空间。
”6此类型的互动场域中,参与人际传播的双方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一般均熟识对方并且是很亲密的朋友。
以家人、密友、室友等初级群体为主。
该类型的互动场域中,参与人际传播的双方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为主。
因为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参与传播的双方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接近性。
而社交网络上的互动,大多以分享在一起的趣事,调侃相互的爱好等为主,多谈论情感、生活类话题。
这类互动场域中,参与传播的双方都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2)科层社会类型的互动场域
“科层社会类型的互动场域建立在社会地位差异、角色分工并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具有正式关系的,通过法律、社会规范等维系的交往社群及其活动空间。
”7该类互动场域在我国的新浪微博中表现比较明显。
一方面,认证企业微博、认证媒体微博、认证个人微博以及政务微博都是现实社会中的科层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另一方面,积聚了相当人气的微博用户也会获得一定的影响现实世界的力量。
在该类互动场域中,谈论话题主要以“工作”话题为主,绝大多数是和同事、客户和老板在交流。
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交谈”比较正式,谈话一半比较严谨,基本上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人群多位利益相关者,这种利益相关使得交谈的双方都尤其注意谈话的质量。
(3)广场社会类型的互动场域
“广场社会类型的互动场域是一个不存在稳定交往关系,,主体在性质上是分散的独立个体的集合,但是个体之间存在交流或者交换的互动空间。
网络空间中广场类型场域的形成动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在异质群体中的交换需要、对于周围环境的监控需要以及娱乐取向的需要。
”8
社交网络中真正“反叛”现实的力量就在这个互动场域中发生。
在该互动场域中,参与人际传播的双方是动态的,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匿名的。
由于没有潜在的亲密感情和利益联系,谈话内容以公共话题为主。
参与传播的双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所认识的公共事务做
6张瑜《网络社会的交往与秩序——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交往场域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2007年
7同上
8同上
出属于自我的判断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双方的互动。
该互动场域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
积极的一方面,例如在四川雅安地震中,由于当前社交网络的即时性特点,使得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成为抗震救灾的主要虚拟阵地之一,对救灾工作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网络反腐、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政务公开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这些事件更多的程度上是以类似于大众传播的方式进行的。
但是,这些传播的源头确是从社交网络上的人际传播开始的。
由于在社交网络中既有亲密朋友也有一般朋友和陌生人。
但每一个人相对的都有自己的亲密朋友和陌生人,而相互之间不断交织重叠。
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节点,按照六度分隔理论,这种传播最初一定是从人际传播开始的。
而传播的速度快慢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种“熟人人际传播+陌生人大众传播”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大众传播模式的模式。
消极的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谣言以及网络暴力的出现,使得当前的社交网络环境比较“混沌”。
(三)从“人-人”到“人-物-人”
传统的人际传播主要是人对人的方式呈现,交谈双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某个相对确定的话题进行交谈。
而在社交网络环境中,更多的是以“人-物-人”的方式来呈现。
这其中的变化主要是“物”的出现。
“物”有人造物和自然物之分,这里的“物”主要指人造物,而更具体的则是指能让我们登陆并使用社交网络的终端设备。
袁俸农在《从海氏的技术思想看人与物的关系》中指出人与物的关系主要是:人与物的物质化、人与物的效用化、人与物的对象化。
“一方面人对自然的主体性通过技术发挥到了极端,成为无度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自然本身的存在遭到了极大破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9这句话作者主要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联系到当前社交网络中的人与各种终端的时候,我们人的“主我”与“客我”两者之间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在社交网络中,人的“主我”与“客我”又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
“主我”与“客我”理论最早是由米德提出,他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但是,在新的社交网络环境中,尤其是对于人际传播,我们虽然“感觉”是在和人交流,但其实我们最开始是和“物”交流的。
而“物”是没有思维活动的,尽管它们是智能的,但并不拥有独立的意识。
因此,在这种新环境中,人际传播的起点是从人与物的人内传播。
9袁俸农《从海氏的技术思想看人与物的关系》《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终端设备都比以往的设备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互动性”。
这种“互动性”,一方面是指这种终端的存在,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方便、快捷和低成本;另一方面是指人与终端设备的互动也增强了。
柳沙在《人与物互动中的情感》中指出:人与物互动的情感根据情感类型的高低,以及人的意识参与的程度分为三层,分别是感官、效能和反思。
10
感官层的情感是人与物交互时本能地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体验所激发的情感。
而现在智能终端在听觉、视觉、触觉等三个方面都已经实现了与人的“沟通”与交流。
效能是人们在对物的使用中所感知和体验到的“用”的效能,即物品的可用性带给人们的情感体
验。
反思是由设计的物、环境、符号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来自人们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人通过对设计物所富含的信息、内容和意味的理解与体会而产生的情感。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品牌商标带来的身份地位象征。
似乎人与物的关系不会与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有关系。
但是,人是一种情感的动物,会受情绪的影响。
当我们在社交网络中和好友进行“交谈”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受到物的影响。
例如你和好友正在交谈在关键的时候,突然终端设备死机或者你所使用的软件无辜崩溃或者设备上的杀毒软件的运行导致你们的联系失败……这一切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参与人际传播的双方的情绪,进而影响着参与传播的双方在传统人际传播中消失的情境,即我们通俗意义上的氛围。
此外,这种“物”也可以称之为媒介。
按照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与按摩,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智能终端设备逐渐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视觉、听觉等身体器官的延伸,参与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社交活动。
而笔者认为,这种影响主要的结果就是造就了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悉人。
1、熟悉的陌生人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我们能够在社交网络上更方便、更快捷地认识许多陌生人。
首先,我们认为我们是相互认识的,但这种认识仅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认识和熟悉”,但实际上是陌生人,对彼此了解并不是很多。
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层面,大致主要包括三个类别:
(1)双方可能只是因为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习惯比较一致而长时间造成的“在线熟10柳沙《人与物互动中的情感》《装饰》2005年04期
悉”,即参与人际传播的双方并未见过面,对双方的个人信息了解也不是很多,但只是由于使用社交网络的时段和习惯比较一致和相似而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熟悉。
这种熟悉更多地时候是一种“行为熟悉”,即使用社交网络的行为比较一致,由于长时间的积累而造成的熟悉。
(2)双方关注的话题、谈论的内容以及对某些事件的评价比较一致而造成的“情感熟悉”。
这种熟悉,更多地时候是由于具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价值观,以及由于长时间的积累而给双方在感觉上造成的一种熟悉。
(3)双方并不具有“行为的熟悉”和“情感的熟悉”,但是双方具有共同的“标签”。
这些标签主要是个人社会信息的呈现。
例如,在社交网络上遇到的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企业、同一个城市并且年龄差不多的陌生人。
以上三类“熟悉的陌生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假如双方交流的比较深入且保持长时间的联系,这种熟悉就有可能延伸到现实社会中的熟悉。
进而实现真正地熟悉。
造成“熟悉的陌生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现代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陌生人的成本变得很低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空间上认识陌生人。
这使得人们“认识”的陌生人原来越多。
二是社交网络上的人们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属性。
虽然别人看到的只是昵称,但是随着现实社会对网络的渗透,个人身份的信息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呈现出来。
比如年龄、曾就读学校、在职企业等信息开始能够被陌生人知道。
虽然对方不知道自己具体是某个人,如果自己不透露。
但是由于这些基本的社会信息的制约,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不会像完全匿名的状态一样无所顾忌而轻易的不搭理陌生人或者对陌生人恶语相向。
2、陌生的熟悉人
陌生的熟悉人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通过人际交往而认识的熟悉人。
但只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变得陌生,主要是由于地理空间差异和个性差异所造成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非常快。
人在市场经济中更多地是被作为人力资源而在社会中流动。
因此人的流动也变得频繁起来。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某段时间认识的熟悉人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开始在不同的地理空间流动,使得我们的地理空间差异拉大。
以前认识的熟悉人大多是在一个城市,而现在则可能是在不同的国家。
由于地理空间的差异,随着时间的积累,假如相互之间的联系减少则可能逐渐的变得“陌生”,而只是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联系,使得双方成为“陌生的熟悉人”。
而这种熟悉也变成一种过去式的熟悉,一种记忆中的熟悉。
个性差异方面,由于在现实社会中,很多熟悉的人是由于处于共同的群体而变得熟悉的,比如老乡、同学。
但由于其相互之间在个性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共同之处而使得其在网络中的联系与互动会变得较少。
随着时间的推迟,由于在互联网上大家各自谈论各自喜欢的事件和感兴趣的话题,这种长时间的积累会使得相互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而陌生起来。
此外,除了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之外,可能“物”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相比较传统的人际传播,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是“人-物-人”的模式。
这里的“物”成为了现在社交网络中双方进行人际传播的中介物。
由于这个中介物的出现,使得人们交流的时空、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交流的方式方面,传统的人际传播双方的交流主要依靠口语、体态语和象征符号体系进行交流,而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更多地是依赖书面语和网络符号进行交流。
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方式,书面语虽然在逻辑性方面更强,但在表达口语方面是没有口语强的。
口语除了表达基本的观点之外,还可以通过音强、音调、音色来突出情感的交流。
而传统人际传播中体态语的缺失则使得情感的交流更为减少。
虽然二者在利用象征符号进行交流方面没有太大区别,但传统的人际传播主要是通过服饰、饰品等一些立体物来呈现,而社交网络中更多滴则是通过社交网络个人主页的装饰和各种身份的标识以平面化的方式来呈现。
这种交流方式的变化使得网络中的人际传播较之于传统的人际传播所进行的交流更加不深入,更加渐层,这也是造成陌生的一定原因。
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从传统的“人-人”传播模式发展为“人-物-人”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变化使得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相比较于传统的人际传播,在传播的时空、传播的现实与虚拟、传播的交流方式中都发生了变化。
在时间与空间方面,人从空间中分离出来,空间在场对于人际传播已经失效,打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中的线性结构,出现时间延缓与时间并置的特点。
而现实与空间在“物”的作用下也开始了相互的博弈,现实对虚拟世界的渗透加深,而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在这个过程中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较之于传统的人际传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围绕着“人-物-人”的新传播模式而造就了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出现了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悉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