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意识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 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 反作用,才能在意识问题上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具有主观的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 有可见的物质现象之外,还有不可见的意识Hale Waihona Puke Baidu象。 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识现象,就要对意识的起源、 本质和作用进行分析考察。同时,通过对意识现 象的分析,还从反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论断, 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 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 的作用。
1.2 意识产生的条件
1.2.1 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 第一阶段:从所有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 刺激感应性; 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
第三阶段:从动物的感觉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1.2.2 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
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劳动和语言一起,成了 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的过渡 成了人脑”。 为什么劳动能够成为产生意识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呢? 四肢的分离和语言的产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大脑 的进化,而四肢的分离和语言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 成为了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 重要推动力。 所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的 产物。
2.3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 一 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现象,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 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2、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存在; 3、意识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存在需要的程度; 以上三点表明,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 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就 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意识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 · 尊重客观规律 · 对客观事物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定位,不能夸大和贬低意 识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 教学重点
1、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本质
•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意识具有社会性?
• 教学方法
1、分析比较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意识的起源
1.1 关于意识现象的不同表述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解释。 ·唯心主义的解释 ·宗教神学的解释 ·旧唯物主义“物活论”
2、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 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
2.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的结构高度完善,成为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2.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永远是被反映到的物质本身 —— 马克思 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意识不是主观自 生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意识的内容虽 然是客观的,但形式却是主观的,故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