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5.1意识的本质
晚上出来觅食。
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一个城市里的小朋友,被同学骂她是 猪。她非常高兴。因为她从没见过猪 。只看过动画片,所以她认为猪是很 可爱的。
还有一个城市里的小学生,她写文章 写到:猪是四四方方的动物。因为她 只见过冻猪肉。
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内容来看)
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如何认识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 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结论1: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结论2: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7、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说明了(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
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6、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 ,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 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 事实说明( )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刺激
如:谈梅生津、谈虎色变
人所特有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 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
≠动物脑 ≠大脑 ≠电脑
(2)意识通过人脑在一、二信号系统基础上 的反射活动实现
《意识的本质》文字素材4(人教版必修4)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这首先和人脑的复杂完善程度有关。
人脑是高度复杂严密的物质体系。
科学证明,人脑在脑量、功能、结构诸方面都与猿脑有本质区别。
具体表现在: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人脑的绝对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黑猩猩的脑量大约400克,大猩猩的脑量大约540克,猿人的脑量在850~1000 克之间,现代人的脑量约为1500克。
当然有的动物脑量比人的大得多,但脑量与身重的比重又太小。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动物越是向高级发展,脑与体重的比例就越大。
人的脑重约为体重的1/50,黑猩猩约为1/150,大猩猩则为1/500,大鲸1/1000。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
人脑皮层的沟深、皱折多、面积大、神经细胞多。
人与其他动物的大脑一样,由两半球组成,中间由胼胝体等神经束连合。
动物脑两半球功能只是交叉支配肌体活动。
人脑左半球(大多数人)具有语言、抽象思维、数学计算和形成概念的能力,而右半球则具有图形感觉、几何空间作用、音乐感知等能力。
脑细胞功能的分化和严密组织是一致的。
分工细致联系也进一步加强,于是人脑就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复杂机能。
第三,人脑具有复杂的“等级式”结构。
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神经中枢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更简单的反映是由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分别作出。
最复杂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由大脑执行。
这样既保证了对肌体的粗糙的、强烈的刺激迅速作出反映,以适应环境,保存自己,又可保证大脑皮质进行的高级活动不被破坏。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表明,人脑是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来进行意识活动的,而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低等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无条件反射进行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肌体对某些现实外界刺激的直接回答,是在遗传中固定下来的。
条件反射的生理基础是高级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经验建立起来的,是后天形成的。
哲学 第五课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C
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对此正确的理解 有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客观 事物作出了反应 ③具体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抽象思维则可以脱 离客观事物,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 对未来的预测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 ② B.②③ C.③ ④ D.①④
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物质基础 ②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生物学前 提 ③人的意识
⑵意识是劳动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①劳动和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 ②劳动和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2、从生理基础看:
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意识 是人 脑的 机能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上现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依赖于物质
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
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
意识 是物 质世 界长 期发 展的 产物 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材料一 “表象不是头脑的(生理的、心理的、心理物理的)机 材料二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将存在看作是人的感觉 的产物,这就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将感觉、意识当作是第 能。”“思维也不是头脑的产物,甚至也不是头脑的生理机能或一 材料四五进一步说明了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观 一性的,物质的存在当作是第二性的,认为意识可以决定存在。 般状态。”——阿芬那留斯,转引自《列宁全集》第18卷,第 念的东西是紧紧地依赖于物质的东西,依赖于存在的,即使是荒谬的观点、 255页。 臆想的东西,也不过是对现实的反映,也不能完全“凭空创造"。人的意识对 材料二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材料一否认了意识与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关系。表象、思维都离不开物质器 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观念来自于客 官——人的大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依赖于物质, 材料三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 观,又是对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加以改造,创造性的反映的结果,具有主观性。 其根据之一,就在于意识依赖于意识的物质器官。 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 材料四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 材料三主要说明了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根据现代科学提供 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 的事实,说明了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从无生命的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 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常见的人 反映特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发展,从动 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三个阶段。 体上,增加了眼晴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鲁迅全集》第6卷,第219页。 材料五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 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 l12页。 材料三、四、五说明了意识的本质问题。 请问答: (1)材料一、二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材料三、四、五阐述了哪些哲学原理?
简述意识的本质
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起源上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生活,接受群体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答:(1)人民群众指顺应社会历史潮流、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一切社会力量,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这个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内容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又有质的规定性,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答:(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2)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意识的本质1
多项选择题:
3、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D、E (
)
A. 意识是客观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C.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间的人脑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E、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 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F、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认识不是
物质决定意识 2、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物质是本原的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派生的
②意识是通过人脑在一、二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3、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不管正误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是客观内容、主观形式的结合
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现实生活中没有龙,人们头脑中有龙的 形象龙的概念。对这种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出现的 反映 B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主要特点 C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D意识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加工, 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概念
C
5、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能说明
意识产生 的前提
意识产生的 物质基础
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促进 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生成 劳动和社会交往 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产生 提供丰富的意识内容
人脑的功能
人 脑
动物脑
鲸9000克 1/1000 大象6000克 1/1000 大猩猩540克 1/500 黑猩猩400克 1/150 猴子89克 1/90 海豚1600克 1/86
判断正误:
人脑 × 电脑终会取代人脑 × 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意识 × 实践 有客观存在一定有意识 × 鬼神观念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高中政治 《意识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理解:(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分析:(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二、【重点、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的本质及其神经机制
意识的本质及其神经机制意识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心理现象之一,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都伴随着我们的意识。
那么,意识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些一直以来困扰着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重大问题。
本文试图从神经科学角度来探讨意识的本质及其神经机制。
一、意识的本质意识是指任何一种主观的独特的、私人的感受或体验。
它包括所有的感觉、思维、情绪和意愿等心理现象,是人们内在世界的反映。
换句话说,意识是我们脑内产生的所有体验和感知的感觉。
关于意识的本质,最有影响力的是“难以描述但容易辨识”的特点。
这份神秘之处让许多学者而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例如,我们可以描述红色光线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温度和强度,但我们无法真正描述我们怎样看到红色,我们无法真正描述我们身体是怎样感受红光的。
这就是意识的难以描述的一面。
另一方面,意识容易辨识的一面是我们可以自主地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某种体验,感知某种感觉。
当我们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时,我们知道自己正在看到草地,我们能够辨识这个意识体验,而这个体验就是我们意识的典型表现。
二、意识的神经机制尽管对于意识的本质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但意识的神经基础已经开始被科学家们深入探讨。
这其中,最强有力的证据来自神经成像技术,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和电脑断层扫描(CT)。
意识涉及许多不同的神经过程,这些过程通常涉及大脑的特定区域和神经网络。
它们中的一些系统包括丘脑、脑干、大脑皮层和神经树突。
这些神经系统共同形成了意识的神经机制。
(一)丘脑和意识在坐在课桌前阅读本文的过程中,你的丘脑会发出许多的信号,这些信号能够让你感觉到你的身体状态,比如你的背部感到压力,你的眼睛感到疲惫等,进而使你意识到这些感受。
丘脑是连接着大脑和身体的一种区域,它起到了链接意识体验和生理过程的作用。
(二)脑干和意识脑干也是大脑皮质和身体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脉冲生成区、呼吸控制中枢和心血管调节中枢等区域。
这些区域的功能对于保持人类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在维持意识中极为重要的。
意识的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 正确(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如实(歪曲)反映
2.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 的反映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 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
33
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不 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种种不 同甚至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 的反映。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 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 样的未来。
人们在既往的社会环境和 自己的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 在广度和深度上总会有所不 同,这就使其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状况出现差异。
①只要我们端正立场, 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②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 ③不断充实我们的 知识, ④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我们就一定能够在 正确认识世界的 道路上不断前进。
2.引起不同的人反映的差异 是客观的。
(1)立场不同 (2)世界观不同、人生 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3)知识结构不同
春雨如膏,滋长万物。农 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 秋月如镜,普照万方。佳人喜 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
赶
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 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 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 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 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 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 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 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 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第五课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构造
黑猩猩400克 大猩猩500克 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1/1000
大脑皮2600平方厘米140亿 皮层平滑 个神经细胞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面 积的1/14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 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 络系统 动物脑没有语言区
机能
想一想: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 ? 动物脑在机能(功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想 一 想
自 然 界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 维
物质世界 意识世界
整个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意识(精神) 世界,为什么却说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学习内容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本质
结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低级 进化 高级
无生命物质 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 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
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思考:是不是有了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前提,人就 (起源)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和语言 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生理基础)
• 为什么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而动物 脑则不能?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高二政治哲学第五课意识的本质
(3)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 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 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 节进人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 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⑵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 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P36⑤)
※反射分为: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
※.什么叫做第一、二信号系统?(p36⑤)
※条件反射有两种: ▲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
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 人和动物共有的。
▲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 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 特有的。
c 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 )
A.都是人的意识
B.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
C.都是根源于物质的
D.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小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 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内容 本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来看,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反映; 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来看,有正确的,也有歪曲的反映。
小结:什么是意识?理解意识
(l)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结 果和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即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也是社会的产物。概括地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D.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
3、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翼是
《意识的本质》课件
意识包括感觉、知觉 、思维、情感等多种 心理活动。
意识的特性
01
02
03
04
主观性
意识是个人主观的体验和感知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
和认识可能不同。
客观性
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 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
自觉性
意识具有自觉的能动性,人们 能够主动地思考、判断和行动
。
稳定性
意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们 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一定
拓展研究领域
将意识研究应用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为相关领域的 发展提供支持。
意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推动科学进步 意识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大脑的 奥秘,推动神经科学、心理学等 学科的发展。
对哲学和宗教的影响 意识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哲学和 宗教中关于灵魂、心灵和意识的 本质问题,促进人类对自身存在 的思考。
意识的本质。
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现象学的关系
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相互关联,认知科学侧重于研究认知过程和智能的 本质,而神经科学则关注这些过程背后的神经机制。
现象学关注意识经验和现象的本质,与神经科学在研究意识方面有共同 点,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以为现象学提供实证依据和深入分析的工 具,而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哲学和理论指导 。
介绍当前对动物是否有意识的科 学研究,以及支持动物有意识的 证据。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观点在解释意识与物质关系上的分歧。
科学对意识与物质关系的探索
探讨量子力学、神经科学等学科如何从不同角度解释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03 意识的认知科学解释
意识的本质(殷格)
劳动产生语言
使人直立行走
劳 动
人 促进人脑生成, 促进思考问题
产生语言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发展 的产物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9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 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 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 活动实现的
整个世界
自 然 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 维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
整个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世界时物质的
人类产生意识的生物学前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岩石 风化 简单 反应 植物 向阳 应激 反应
动物的 反射
感觉和 心理
思维着 的精神 人类 意识
有了人脑,不一定就 会产生意识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是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鬼神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它的内容 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反映形式是主 观的。
2 不管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 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 意识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作用 于人脑而形成的.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 的,物质决定意识。
生活与哲学5.1 意识的本质
D
•探究三: •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那么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 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 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 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生活习性和 狼一样,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 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 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 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促进了意识的表 达手段:语言的 产生,提供和丰 富了意识内容。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探究二: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 超过人脑? 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 人脑的水平? 以上探究说明了什么?
科幻电影定义为包含着某种因素的电影,这些 因素是基于科学(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 而假想出来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 发生的,或还没有发生的。由此可见科幻电影的 产生 A.来源于人们对未来的设想 B.以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基础 C.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根源于人们创造的主观世界
c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 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 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 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 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 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意识的本质
•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 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人脑的机能
所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强调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这也就是说;
A、意识是从属于物质的,是第二性的,这不仅表现在她的起源上,更表现在其本质上。
B、意识虽然是从属于物质的,但并不是任何物质都有意识机能,只有人脑这一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特殊物质才有意识。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管映像
意识不是人脑主观产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物质世界这个意识的唯一对象和来源,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意识。
所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要映像,是强调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另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本质(张致敏)
一. 意识的本质
1. 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 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岩石的风化
水滴石穿
注意1:一切物质 都具有反应特性 反应特性——人类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葵花的反应
注意2:生物的反应形式 (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应、感觉和心理)——人 类产生意识的生物学前提
(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原材料 实践 加工厂 信息 产品
客观 事物
人的 作用于 感官
传输
人脑
加工
形成
意识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 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 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宗教观念的形成
正确(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
注意1: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注意2: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 应、感觉和心理)
(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 人脑的生成 动、 社 会 促使人思考问题 交 往 产生语言
意识一开始就是 劳动的产物,是社 会的产物。
思考:
为什么动来面目的如实(歪曲)反映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 的反映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 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
鬼神观念的形成
动动手, 画一画 你想象 中的所 谓鬼神?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18
从意识的本质 和内容来看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 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 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意识的本质
注意2: 注意2: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 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 意识产生的 生物学)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 生物学 前提: 感觉和心理) 应、感觉和心理)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 它能打开水龙头, 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 桶放水灭火。 桶放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 后来, 到船上,同样点上火, 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 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 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 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鬼神观念的形成
描神画鬼,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 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 谓‘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 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 增加了眼睛一只, 常见的人体上, 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
人
1500克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占体重的1/50
脑
动物脑
黑猩猩400克 黑猩猩400克,占体重 400 的1/150 大猩猩500 500克 大猩猩500克,占体重 的1/500 大象6000 6000克 大象6000克,占体重 的1/1000 皮层平滑, 皮层平滑,黑猩猩的 大脑皮层是人脑的1/4 大脑皮层是人脑的1/4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 而内容是客观的。 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本质(课课件)
详细描述
康德认为,意识具有先天结构,即先验范畴。这些先验范畴包括时间、空间和 因果等概念,它们是意识的内在属性,而非经验所赋予。通过这些先验范畴, 意识将感觉经验整理为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05
意识的现象学解释
现象学的概念
现象学
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经 验和描述,而不是对现象背后的本质 或意义的探究。
意识具有创造性
人们的意识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还可以通过 想象、创造等方式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 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意识与物质相互作用,意识可 以影响物质,物质也可以影响 意识。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和科 学领域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 涉及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 不同的哲学观点。
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神经递质与意识
03
研究神经递质在意识中的作用,探索不同神经递质对认知、情
感和行为的影响。
哲学与科学的结合
意识与自我意识
探讨意识的本质,以及自我意识在意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观体验与客观描述
研究如何将主观体验用客观的科学语言描述,以促进哲学和科学 的对话。
科学方法论的反思
对科学方法论进行反思,以更好地应用于意识研究。
意识具有主观性,因为每个人的意识体验都是独特 的,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影 响。
意识的特性
意识具有选择性
人们只能意识到有限的信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 经验和需求等因素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 其他信息。
意识具有连续性
人们的意识活动是连续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感知。
重要支持。
人类意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的本质》教案
无极中学北校区席同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价值、情感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教学方法:讨论、谈话十故事式讲授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情境设计:看图分析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和动物对类似现象的反应,引导学生对意识的思考。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自然界长期发展来看经历了非生物、低等生物、动物、人的漫长过程。
与此同时也经历了简单反应、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的反应发展过程。
说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展示即可)
同时,结合p35问题思考:高等动物看起来较复杂的心理是不是意识?结合大猩猩灭火的事例(展示事例)提醒学生注意,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同步的,那么人类是如何来的?同学们会说是劳动。
说明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所谓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图片展示原始人来的生活)说明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再次看猩猩灭火的事例,介绍人类利用动物的事例。
比如警犬可以帮助人类破案,但是警犬能否独立完成案件侦破吗?不能,动物不能进行周密的思考。
只有人类可以,因为人类拥有发达的大脑。
动物园管理员介绍,一般猩猩的智商是普通人2-3岁的水平。
动物也有大脑,谁能说说高等动物大脑与人脑的区别?意在说明人脑在重量、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由此同学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图片展示人脑的功能区。
)
因此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但是人与动物又存在着一些类似的反应,能否说明动物大脑同样会产生意识呢?比如,望梅止渴能否发生在动物身上呢?了解相关链接意识活动的实现。
由同学们进行讨论、介绍。
引申问题:是否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的产生?(展示残酷的丹尼士实验)同学们讨论。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信仰上帝基督耶稣,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已的上帝,是玉皇大帝,你们说玉皇大帝像谁?汉人。
为什么耶酥像西方人,玉皇大帝像汉人,而不是反过来?因为以前西方人没见过汉人,汉人也没见过西方人,这说明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在你的大脑里是没有这个映象的,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
同学发言。
老师补充说明,如党的方针、思想、路线,同学们所学的那些定理、公理都属于正确意识,而宗教、鬼神、法轮功属于错误意识。
问题是否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错误的意识就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呢?
请同学们运用本课有关知识说明鲁迅这段话(p36)。
同学发言。
老师强调: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用专业的哲学术语就是主观映象)。
事例:对月亮人类产生的不同的意识。
(展示图片)
最后让同学们来小结,如老师引导,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从意识的内容或本质看,它是——。
从意识的产生看,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物质。
那么,物质与意识的
关系如何?哪个同学能说说?
4、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5、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做练习册本课习题。
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种无止境的创新活动,只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可以找到鲜活教学素材;另外,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近社会现实,符合学生认知能力;最后,教学是双向活动,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以达到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