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①这一品德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仍十分重要,也是社会应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但是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变化,人们的思想、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化和物质化,正义和道德崇尚的缺失,见义勇为成为一个极为沉重的社会话题。针对学生思想中的一些不同认识,我们在教育中要把握三个问题:第一,见义勇为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第二,要健全和完善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三,把法律衡量和道德评价结合起来。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及社会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及社会价值标准,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摘要:叩问制度是为了让制度消弭冷漠,生长真善美,叩问内心则又需要我们每摘要一个人能够反躬自省,最近出现的“小悦悦” 事件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残酷,更是一群人的冷漠。中华民族到了最伤痛的时候,每个有道德的人都被逼发出正义的吼声,来叫醒人们的良知;呵走人们的冷漠;唤来正确的价值观;赶走可恶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了救救孩子,也为了,救救自己。与一切恶和非正义抗争。对社会尽这种起码的责任,很多时候常常只需要一点良知良能,就像那个心疼得赶紧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一样。公民们请行动起来,坚守良知,竭尽责任。关键词:小悦悦;社会价值观;价值评价标准;责任关键词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们是一个儒教国家,礼仪之邦,我们向来有个观点,那就是:我们的物质文明虽然比不上西方,但是我们的精神文明雄冠全球,无人能比。那么在一个精神文明雄冠全球的神奇国度里,为什么连一个两岁的小女孩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施以援手呢?三、关于价值观的反思小悦悦,一条幼儿的生命因为事故,由周围人的漠视而逝去,引起社会一片议论,有人建议要立法,阻止见死不救。立法就能阻止这种事的发生吗?众所周知,也许中国目前很多事让我们对法似乎心如止水,因为我们立的法可是不少了,例如我们反贪的,政府几乎年年下达的什么十准,几十不准,但却收效让人摇头。再说如果民众如都有这种心态,那上升到法律,那以如再遇如此事,那或连围观都不会有了,远远看到有事就逃走,也没有人去作证说某人不救人,因为作证也可能有见死不救嫌疑。所以说那根本不是法的事。可以说,当今社会上发生的各种行人冷漠、不伸出援手的事例,或多或少受到曾一度沸沸扬扬的“彭宇案”的影响,事实上类似的事件至今仍在不停上演。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江苏如皋市公交车司机殷红彬主动扶起一位跌倒的老人,却被老人诬陷是他撞的,好在公交车装了视频监控,否则任凭司机有一千张嘴也无法说清。在“好人反被诬”几乎呈现“常态化”的当下,路人“见死不救”固然有人情冷漠的原因在内,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敢救、怕惹祸的心理在作祟,这与不健全的法律保障有莫大关系,救人者如果自己没有充分证据,就有可能面临“被诬” 的境地,如此一来,还有谁敢轻易施以援手?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国家出现的一个关于“路上看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救”的讨论,我们煞有介事的专门设了贴吧、论坛、甚至电视节目大张旗鼓的讨论着这样一个在别的国家看起来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已经严重缺失,当我们在感叹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候,当我们因为彭宇案而“理直气壮”的对弱者不施救时,陈阿婆一弯腰的举动,分明是狠狠的扇了我们一巴掌。我们应该看到了是透过这个现象,隐藏在后面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鲁迅先生笔下曾经刻画出过几种典型的人物:阿 Q、狂人、假洋鬼子……体现出了当时那个年代中国人最典型的价值观。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了,但或多或少的还有残留。转世轮回,续写传承。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还是鲁迅先生描写日俄战争时中国人的看客精神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不能不去看看热闹,这是中国人最典型的特征。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摔倒老人有数百人围观,却无一人扶起而去世的新闻报道。或者,有人就会说,上前救人反被诬陷为肇事者,傻蛋才会去救人。从这个层面,又可以看出这个社会一个最典型的价值观:不相信他人,缺乏信任。我们常说,感情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那丧失了信任,又哪来感情呢?因此,这个社会又一个价值观出现了:冷淡麻木,缺乏温暖。有了这三个价值观做基础,即在一个麻木的、冷淡的、缺乏感情的,丧失信任的社会,人与人还能和谐共处吗?更别说人与大自然了。因此,整个社会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由这些丑陋的价值观引发的丑陋的事件,更加加固了人们这些丑陋的价值观。长此以往,若不悔思己过,必将万劫不复。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价值评判标准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根据自己的经历及所学的道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及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关键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价值评判标准。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生活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顾和融合是有效地人生价值评判标准的必备特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及价值评判标准的树立对我们的生活、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判标准,才不会有“小悦悦” 悲剧的再度上演;才不会有“当好人难”的无奈;才不会有“马路上救摔到老人反被诬”的愤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让这个社会不再那么冷漠,救救孩子,也是救救自己,让这个社会变成一个我温暖的家,让“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在中国每个人的行动中成为现实
2011年,国人的“善心善行”经历着一次次特殊考验。即便是在近年来人们对于社会道德状况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今年所涌现出来的道德事件和道德话题仍然格外突出。在这个时刻,“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呼唤着顶层设计至少是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11月28日,深圳市法制办和市综治办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联合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条例》)开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立法保护“中国好人”,这还是首次尝试。
深圳拟规定救助人行为免责
记者了解到,在拟制定的主要制度中,包括助人行为社会鼓励制度、助人行为免责制度、助人者受帮助制度等,而作为其中最大亮点,《条例》规定助人行为原则上将被免责,并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这都将极大地解决社会热心人做好人好事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