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食安112 戴杭1821123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门课中,老师主讲儒、道、佛文化对现代的影响以及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由于时间久远,历史朝代的变迁,加上人们理念的不同,以及特定时期对历史的篡改,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诸多误解,这些误解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现在,我就对老师上课提出的几个常见的误解进行分析讨论。

儒家文化:
误解一:儒家文化是陈旧封闭的,是墨守成规的。

咋一看,这似乎有点道理,大致有两点造这一看法。

其一,在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两千多年里,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发展缓慢,固步自封,最终导致近代的屈辱历史,在后人分析时多把矛头指向儒家文化。

其二,儒家文化确实存在不少封建落后的思想,对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不受欢迎的。

但事实上儒家思想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儒家思想从荀子开始便吸收了道家、法家的思想,“外儒内法”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信条。

汉代儒家与阴阳五行等思想结合,产生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经学思想。

魏晋时代它与道家思想结合,产生了玄学思想。

宋元以后儒家吸纳佛、道观念,成为新儒家——理学。

明清时期,徐光启融合儒教与基督教,刘智会通儒教与伊斯兰教,都得到成功。

近现代以来,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们试图把它和西方近代思想结合起来,这个工作正在继续。

正因为儒学是开放的,所以它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古代,它不仅适应于中国的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而且适应于朝鲜、越南和日本,推动了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文明与文化的发展进步。

对于清末的屈辱历史,更多的是制度方面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才是祸源。

而儒家文化的封建因素,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毕竟,数千年前的古人无法考虑到几千年后的思想。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无视历史原因,肆意指责古人。

误解二:“中庸”不可取
“中庸”这一词在现在出现很频繁,而且大多数时候是贬义词,它几乎成了“软弱”、“不作为”的代名词。

但从课上,我们知道,这大错特错!为什么很多人都误解“中庸”一词呢,这主要源于古代和现代汉语中“中”“庸”两字字义有区别。

在现代,“中”字主要有“中立”的意味,而“庸”字则被理解为“碌碌无为”,两字和在一起,“中庸”就成了贬义词。

但是,在古代,“中”字的意思是“中正”“中和”,“庸”字则指“用、常”,因此在古代,“中庸”的意思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作常道(普遍规律)加以运用”。

从中或中正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地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

从和或中和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

另外,中庸不是折衷主义。

中庸与折衷主义的根本区别:中庸是讲原则的,而折衷主义是不讲原则的。

中庸的原则是仁与礼。

折衷主义则是无原则。

孔子最鄙视的就是搞折衷主义的乡愿。

乡愿似乎也懂得仁义礼乐.但在行动上决不坚持,反而与一切不正义不道德的东西同流合污。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所以中庸不但不是折衷主义,而且正是反对折衷主义的。

以中庸为折衷主义,乃是一种历史的误会。

从上看来,“中庸”并非不可取,相反,它还是值得提倡的。

道家文化
误解三:道家思想是消极的、厌世的
以老子为例,一般人常以为老子思想是消极、厌世的或出世的。

造成这种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

例如:无为、不争、谦退、柔弱、虚无、清静等观念都被人曲解。

但事实上,
“无为”——顺任自然、不强作妄为。

“不争”——不伸展一己的侵占意欲。

“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

“柔弱”——“柔弱”并非懦弱,而是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

意在不可恃刚凌物、强悍暴戾。

“虚无”——“虚”用来形容道体,虚状的的“道”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无”的含义,其一是指道无形无象的特性;其二是指空的空间。

“清静”或“虚静”——主张凝练人内在生命的深度,发展主体的精神空间。

……
因此,道家思想并非消极厌世。

误解四:道家思想反对仁义与圣人
认为老子讽刺仁义,讥笑圣人的原因,是因为对老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等等说法存有误解。

其实这些是老子对当时春秋时代的社会病态,矫枉过正的说辞,并非为针对孔子所说的仁义与圣人而言,后儒拿他这种说法入之以罪,未免有欠公允。

误解五:“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是主张社会历史的倒退
讲到老子治国的政治思想,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读周、秦以上的书,凡是提到国字,必须注意,大多不同于现代所谓国家观念。

因为中国古代的国字,到了秦、汉以后,还有很多地方,仍然作为地方政治单位名称之用,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邦国和邦家,是通用的意义,历史上所谓的诸侯就国,便是要到分封的那个地方上任的意思,过去中国历史文化上关于“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一辞,作为现代的国家或世界的观念。

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推崇“小国寡民”地方自治的理想,所以同时也提出过“治大国如烹小鲜”等政治主张,即主张治理天下,要依靠道德的自觉与自治,就像烹小鱼小虾一样,慢慢地用文火清蒸,用以化民成俗。

老子所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不过是代表一种
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他对于天下国家政治的主张,更是主张统一的德治。

例如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老子所谓的“得一”,同时还包括了道德修养的内涵,是一种德化一统的政治思想。

因此,“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并不是主张社会历史的倒退。

佛家文化
误解六:佛教是单纯的“劝人为善”
有人以为佛教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已。

这一看法实为似是而非,诚然,佛法是讲究为善的,因为它本来大无不包,细无不举。

由于人们贪嗔痴慢、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太多太深,所以不得不用五戒十善来作对治。

而且佛不但劝人为善,更教人为善而要不住着于善,要有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方能达到觉悟的目的。

误解七:佛教是消极逃世的
由于佛教中人大都出家修行,不理世事,因而在很多人眼中,佛教是消极逃世的。

但我们从佛教上可以看到,
大乘佛教精神主张:“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


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法华经》也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又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经云:“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愿为众生趋走给使。

”“负荷人生,永使解脱,”
这些佛经上都强调了尘世对佛家修行的重要性,这足以证明,佛家并不是消极逃世的。

上述七点误解是我上课印象最深刻的,当然也许还有很多误解,但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精心钻研传统文化,指出并修正更多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误解,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让其精华部分能够更好的被继承、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