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认定为毒跑道分析
法律的一些媒体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媒体在传播法治理念、监督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媒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律媒体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深圳“毒跑道”事件2016年,深圳某小学出现跑道异味,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担忧。
经检测,跑道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此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
经过调查,涉事企业因质量问题被依法查处,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揭示了涉事企业的违法行为,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同时,媒体还引导公众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增强了人们的法治意识。
2. 案例:贵州毕节“留守儿童”事件2016年,贵州毕节5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揭示了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随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力度。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揭示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媒体还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 案例:杭州“郭美美”事件2014年,杭州“郭美美”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媒体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揭示了郭美美涉嫌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行为。
在媒体的舆论压力下,郭美美被依法查处。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通过对郭美美违法行为的曝光,推动了司法公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媒体还提醒公众警惕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
4. 案例:深圳“宝安法院审判长受贿案”2017年,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审判长因受贿被依法查处。
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揭示了司法腐败问题。
在媒体的舆论压力下,涉案人员被依法惩处。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新-教育改革下对毒跑道问题的探析 精品
教育改革下对“毒跑道”问题的探析摘要2015—2016年,毒跑道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层出不穷,引发了媒体和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教育改革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毒跑道问题的出现让我们对学校体育的改革产生了新的思考。
该文梳理了毒跑道事件的发展概况,从现行中国教育改革方针的视角,重新思考了这一社会问题,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提出了更宽广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塑胶跑道;教育改革;学校体育;体育器材;教育公益性1毒跑道问题始末11问题的产生2015年9月,江苏苏州元和小学的十多名学生陆续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经查问题出自于学校新铺的塑胶跑道。
江苏之后,上海松江区一所幼儿园的部分孩子也出现了疑似问题塑胶跑道导致的不适症状。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全年,至少有江苏、上海、河南、广东4个省份出现了毒跑道事件,而2016年的情况并没有缓解,成都、北京、沈阳等地相继继续发生毒跑道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案例,先后影响上百名中小学生,仅北京就接连发生了5起。
12问题的发展毒跑道事件的层出不穷,引发了大量媒体和群众的关注,在舆情密集迸发的过程之中逐渐扩大为全国性的社会话题。
大众对塑胶跑道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跑道本身和学校管理。
问题跑道中一些属于质量问题,承包商为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材料导致了问题的产生;而另一种在指标上是符合国家质检局《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规定的,但国家规定的指标只是一个阈值,即使在国家限定的标准内显示跑道安全,也无法完全排除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学校管理方面,在家长的压力和社会的舆论之下,大多数出事中小学都能及时将问题跑道铲除,由学校出钱为学生做血液化验等检查。
13问题的解决现状在毒跑道事件曝光后,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问题的继续扩大。
毒跑道事件发生初始,及时指导相关省市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回应社会关注,对有质疑的场地设施要立即暂停使用,并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整改。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
一,案例概述
6
3,事件高潮
骇人听闻!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 名小学生流鼻血…
一,案例概述
7
3,事件高潮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8
一,案例概述
9
3,事件高潮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 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二,伦理问题
10
1,施工单位的劣质施工
无良施工单位为了压低成本,在明知道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规范的施工工艺 可能会带来危害的情况下,在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未严格按照规 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够等。
2,“价低者得”的招标原则忽视工程质量
学校运动场地改扩建的资金压力大,招标唯低价是取,质量把关不严,严重 影响校园操场的工程质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 产品检测合格报告空气质量检测合格。
一个多月以来,多地已出现近10起塑胶跑道“涉毒”事件,相关部门和单位 纷纷介入调查。江苏、上海等地还对区域内塑胶跑道进行全面排查,防堵 “漏网之鱼”。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调查结果能够解答公众 疑问:塑胶跑道和孩子头晕究竟有无关联?跑道究竟有没有毒?有毒物质来 自哪个环节?
深圳市教育局将问题跑道原因归结为:“一是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 二是未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施工,如未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完工后晾晒时间不 够等。”
一,案例概述
5
3,事件高潮
2016年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节目“谁制造了‘毒跑 道’”将毒跑道事件推向了舆论漩涡。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的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期有多名 学生出现了流鼻血,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状况。学校怀疑与该校最近铺设的塑 胶跑道有关。不只是北京,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现的异味跑道、异味操 场问题所涉及的城市不在少数。几天前,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也出现了类 似问题,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法律缺失道德性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保护环境,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旨在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减少污染排放。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法律缺失道德性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以某市环保部门执法为例,对法律缺失道德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某市某工业园区内,有一家名为“蓝天化工”的民营企业。
该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蓝天化工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废气、废水达标排放。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某市环保部门却对蓝天化工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
一方面,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企业负责人关系密切,相互勾结,为企业逃避环保监管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等行为,导致法律制度形同虚设。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废气、废水超标排放:蓝天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排放严重超标。
环保部门在多次检查中,均未对企业进行处罚,反而对企业负责人表示“网开一面”。
2. 违法偷排:蓝天化工在夜间偷偷排放废气、废水,企图逃避监管。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在得知此事后,却未采取任何措施,反而暗示企业负责人继续违法。
3. 徇私舞弊: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与企业负责人相互勾结,为企业在环保监管上大开绿灯。
一些企业负责人通过行贿、送礼等方式,使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对其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 收受贿赂:部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企业逃避环保监管提供便利。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三、案例分析1. 法律缺失道德性:本案中,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明显存在法律缺失道德性的问题。
一方面,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违反了职业道德,丧失了执法公正性;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通过行贿、送礼等手段,使法律制度形同虚设。
2.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虽然较为完善,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仍存在漏洞。
《话说有毒塑胶跑道》课件
有毒塑胶跑道的危害
1 健康风险
有毒塑胶跑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放出有 害物质,可能对运动员 和使用者的健康产生负 面影响。
2 环境影响
制造和处理有毒塑胶跑 道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对 环境造成污染。
3 可持续性问题
有毒塑胶跑道的生命周 期短,对可持续性发展 构成挑战。
有毒塑胶跑道的影响
运动员健康受损
有毒塑胶跑道可能导致运动员 健康问题,影响他们的训练和 比赛表现。
环境污染
制造和处理有毒塑胶跑道可能 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可持续性挑战
有毒塑胶跑道的生命周期短,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有毒塑胶跑道的解决方案
1
研究和监管
加强对塑胶跑道的研究和监管,确保安全和环保。
2
采用可持续材料
使用可持续材料制作塑胶跑道,并鼓励循环再利用。
3
推广替代方案
推广其他环保、健康的运动场地替代有毒塑胶跑道。
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一:XXX城市
该城市在采用非有毒塑胶 跑道后,运动员健康状况 得到改善,并降低了环境 污染。
案例二:XXX学校
该学校通过采用可持续材 料制作的塑胶跑道,为学 生提供了更安全、更健康 的运动环境。
案例三:XXX运动场
该运动场成功推广了其他 环保、健康的运动场地替 代有毒塑胶跑道,受到了 社区的广泛认可。
《话说有毒塑胶跑道》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分享有关有毒塑胶跑道的知识,以增强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 我们将深入探讨有毒塑胶跑道的定义、危害、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背景介绍
在今天的世界中,越来越多的运动场地使用塑胶跑道,然而,不同品质的塑 胶跑道存在巨大差异。本节我们将介绍有毒塑胶跑道的背景和定义。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
保护孩子!关于塑胶跑道有“毒”,你知道些什么?一、为什么学校要铺塑胶跑道?早期的运动场是由碳渣和泥土构成的,这种构成材料为以后风起或下雨等恶劣天气就埋下了隐患,造成对运动爱好者或者学生身体上的伤害。
塑胶跑道的优点在于弹性优良,接着力强、耐磨、耐酸碱、搞老化,全天候性、环保、阻燃、防尘、无菌、无接缝,清洁、养护简单,颜色鲜艳、有利于美化环境及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
并且,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聚氨酯铺面材在塑胶跑道上铺设应用成功并得到世界认可,发展到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的铺设和托儿所、幼儿园、宾馆、饭店门厅、微机室、图书馆地面和老年人居室的铺设。
早在1961年美国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即3M公司)就用聚氨酯材料铺设了一条200m的赛马跑道,1963年又铺了一条跑道,由于效果好,得到各国的重视。
1965年德国正式生产铺设塑胶跑道。
1967年在加拿大召开的泛美运动会上开始采用塑胶跑道。
196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聚氨酯塑胶跑道被正式采用.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此后,国际奥委会就正式把塑胶跑道定为国际比赛的必备条件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竞相铺设。
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瑞士、瑞典相继生产和推广了聚氨酯塑胶跑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塑胶跑道在中国的使用量也在攀升。
二、“毒”跑道是怎么产生的?学校里的基本都是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清洁地面,涂防水底漆;涂一层高粘结胶水;将聚氨酯粘合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搅拌,铺好;喷涂表面颗粒。
防水底漆、胶水、聚氨酯粘合剂、黑色橡胶颗粒、表面颗粒,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那么这个跑道就会有毒。
在全国范围内一年内新增近3000家塑胶场地原料生产供应商,其中很多小作坊没有资质、没有技术、没有专业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有的只是劣质低价。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讲述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讲述一、内容简述说到“毒跑道事件”,这可是近年来牵动公众神经的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案例,一起探讨工程伦理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这个事件起因是某些学校或公共场所的跑道,竟然在孩子们使用不久后出现了质量问题,检测出含有有毒物质。
想象一下那些正在跑道上奔跑的孩子们,吸入的却是危害健康的毒气,真是让人心疼又愤怒。
1. 介绍毒跑道事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好的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我们今天的话题《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讲述》。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毒跑道事件的背景和它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其中毒跑道事件更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毒跑道顾名思义,是指一些中小学操场上铺设的、含有有毒物质的跑道。
这些跑道在雨天或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威胁。
别看它只是一个局部的工程问题,但背后涉及的问题可不少。
这里面不仅有工程伦理的问题,还有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个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乎到我们的孩子,关系到他们的健康和成长。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有毒的操场上奔跑、玩耍,吸入那些有毒气体,这对他们的健康来说是多么大的威胁啊!所以这个事件不仅仅是工程问题,更是关乎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毒跑道事件呢?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复杂得很,比如说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性;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问题产品的出现等等。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应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这个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工程伦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事件,看看它是怎么发生的。
2. 阐述工程伦理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工程伦理听起来好像是个很专业的词汇,但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工程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次我们讲述的毒跑道事件,就凸显了工程伦理的重要性。
你知道吗每一个工程项目背后,都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
法律文化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5年,河南省长葛市某小学操场铺设的跑道被检测出含有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经调查,该跑道是由一家无证无照的厂家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环境法律文化在监管、执法、公众意识等方面的困境。
二、案例分析1. 监管缺失:我国环境法律体系较为完善,但监管力度不足。
在“毒跑道”事件中,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无证无照的厂家,导致有害物质流入校园。
这反映出我国环境法律文化在监管方面的缺失。
2. 执法不力:虽然我国环境法律对违法企业有严厉的处罚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执法不力、执法不严的现象。
在“毒跑道”事件中,相关部门在查处过程中存在拖延、推诿等现象,导致事件迟迟得不到解决。
3. 公众意识薄弱:我国公众对环境法律的认识不足,环保意识薄弱。
在“毒跑道”事件中,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有害物质的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事件扩大。
这反映出我国环境法律文化在公众意识方面的困境。
三、我国环境法律文化的困境1. 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虽然较为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和不足。
例如,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界定、处罚标准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2. 监管体制不健全:我国环境监管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同时,监管手段单一,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
3. 执法力度不足: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导致环境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 公众意识薄弱:我国公众对环境法律的认识不足,环保意识薄弱,导致环境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四、我国环境法律文化的出路1.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环境法律立法,明确环境违法行为的界定、处罚标准等,为环境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2. 健全监管体制:明确环境监管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
同时,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果。
3. 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毒跑道”,毒在哪?
“毒跑道”,毒在哪?2016.7十几年前,国内校园里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沙土跑道,既不美观,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塑胶跑道大面积进入校园,因其具有弹性好、耐磨防滑等优点,被学校以及公共场所广泛接受。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塑胶跑道又成了众矢之的,人们认为它“有毒”。
北京市教委也表示会立刻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且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塑胶跑道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塑胶跑道。
坐落在上海闵行区的叮叮幼儿园,是在上海的行业标准出台后,率先铺上安全塑胶地坪的教育机构之一。
幼儿园在近期对现有户外运动场地的改造中,使用了巴斯夫全新开发的运动地坪解决方案。
(卢丽莉供图)塑胶跑道有几种?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颗粒、三元乙丙橡胶(EPDM)颗粒或聚氨酯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等组成。
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色彩鲜艳等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塑胶跑道还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塑胶跑道大致可分为聚氨酯现浇型和预制型橡胶卷材两大类。
预制型橡胶卷材跑道主要采用橡胶等原料制造,是一种环保型产品,但因为造价较高,国内并不普及;聚氨酯现浇型跑道是目前市场占有量最大的传统型材料,占国内塑胶跑道的95%左右。
常规聚氨酯现浇型跑道在铺设时,首先会铺设由聚氨酯混合料加黑橡胶颗粒组成的底层,然后铺设自结纹清浆,形成闭孔性微泡夹层,使跑道既能减缓脚步着地时的冲击力,又能使人体获得连连不断向前的动能,最后铺设由纯胶液(花浆)加金刚砂粉及促变剂搅拌组成的自结纹花浆,静置反应后,形成聚氨酯防滑面层。
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介绍,目前各中小学涌现的“毒跑道”是透气型跑道,主材是各种橡胶材料,聚氨酯主要起黏结作用。
“有毒塑胶跑道”事出有因
“有毒塑胶跑道”事出有因一、引言- 介绍有毒塑胶跑道的背景- 概述问题的严重性二、问题阐述- 描述有毒塑胶跑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分析有毒塑胶跑道的成分和制作流程三、事出有因- 探究有毒塑胶跑道问题的起源,包括成本和便利性等因素- 分析现有政策和规定在监管方面的不足四、案例分析- 分析现有有毒塑胶跑道事件的案例,探究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探究有毒塑胶跑道对学生运动健康的影响五、解决方案- 提出解决有毒塑身跑道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政策、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策略- 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有毒塑身跑道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六、结论- 总结全文的论点和观点- 展望未来,警醒人们重视有毒塑身跑道问题的危害。
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和健康。
塑胶跑道,作为一种便利、美观且耐用的人造跑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塑胶跑道中的化学成分和制作流程却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有毒塑胶跑道的问题,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也影响到了学生运动健康的发展。
本文将探究有毒塑胶跑道的背景、问题阐述和事出有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章问题阐述2.1 有毒塑胶跑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正常的塑胶跑道由橡胶颗粒、聚氨酯层、黄色填料等组成,并经严格的技术和工艺加工而成。
然而,由于成本和操作等原因,一些小厂家采用低成本的材料、不严格的控制条件进行生产,导致有毒成分存在于塑胶跑道中,例如苯乙烯、乙烯、丙烯和乙烯醋酸乙酯等。
这些有毒成分在太阳曝晒和高温下释放出来,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可对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造成危害。
此外,随着塑胶跑道的使用和损耗,微小的橡胶颗粒随风飘散,进入空气和水源中,严重地影响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2.2 有毒塑胶跑道的成分和制作流程根据相关报道,有毒塑胶跑道中的主要成分为苯乙烯、乙烯、丙烯和乙烯醋酸乙酯等有机化合物。
而制作这些塑胶跑道的主要原料是废旧轮胎和聚氨酯。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6年第11、12期
“毒"跑道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乔丽云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针对近年来“毒”跑道事件的频发现象,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毒’’跑道事件;塑胶跑道面层;有害气体 中图分类号:T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6)11、12~0098一0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见表。
采用可倾瓦结构,安装位置如图,其安装在汽轮机推 力盘的两侧工作瓦承受转子的正向推力,非工作瓦 承受转子的反向推力。 此汽轮机组推力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内,使转子 和定子保持一定的动态间隙,承受作用在转子上的 轴向推力。汽轮机推力瓦由正向推力瓦和反向推力 瓦组成。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工作瓦块受力,保证 汽轮机的转子不至于向发电机侧位移。减负荷,尤其 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加大对不合格塑胶跑道所涉及 的相关方的责任认定与惩罚力度。 建议建立运动场地塑胶跑道安全、长效的监督 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建议相关部门要进行 责任分工,建立多方联动、各司其职的监管体系,尤 其对在建的塑胶跑道从材料源头上层层把好质量 关,建成后不仅对塑胶跑道面呈有害物质进行检验, 还要对塑胶跑道在一定时间、一定温度下释放的有 害气体进行检测。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以次充好、以 假乱真的现象。同时可采用合适的媒体平台,让用户 有知情权。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给孩子一个安全的 成长空间、群众们一个安全的健身场所。 [参考文献] Eli
按照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标准相关检测项目进行检验。不难看出,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可溶性铅等检测项目是导致塑胶 跑道面层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而超标的可溶性铅的 存在会导致土壤污染,如果不是裸露足部进行运动 的话,是不会导致身体不适的,但超标的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的存在却是令人担忧的,游离甲苯 二异氰酸酯(TDI)的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 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易致敏。虽然抽检的塑胶跑道其 它项目不存在超标现象,但也不代表没有,只是没有 超出《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新建成的塑胶跑道在投 入使用之前遇上环境温度很高,短期内就会加剧甲 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大量释 放,就会加重塑胶跑道周围空气的污染程度,这些也 就是“毒”跑道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3“毒跑道”事件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塑胶跑道的检测标准有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毒跑道事件是一起发生在中国的公共工程伦理问题,它的始末可以归结为当地官员为追求政绩而放任承包商使用低质劣材料建造跑道,导致跑道严重龟裂、起泡、翘曲,最终导致了运动员的严重伤亡。
本文将从伦理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毒跑道事件的发生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的政治体制成鲜明的官本位文化,许多地方官员追求政绩、功绩的心态十分强烈。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是高压的政绩观,政府部门追求经济指标的量化,对档案材料的重视,使他们对质量安全等实质性指数重视不足。
同时,公司的商业利益也加剧了低质材料使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守信的标准已经被淡化,工程师和承包商往往会选择采用低质量的材料来追求更高的利润。
其次,毒跑道事件涉及到利益冲突的问题。
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工程质量良莠不齐,其实情况是大范围存在的,但大多因为官员的“奇迹思维”和腐败不问质量安全等实质性指数重视不足。
再次,对于行业管理的责任,政府应该提供有效、透明的监管机制,食品药品等领域都已经成立了专业的监管部门,但建筑领域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
当地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监管职能,对于建筑材料的质检也缺乏制度保障。
在这个国家中,建筑师的道德伦理经常被忽视,对部分建筑师的行为监管措施不够。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建筑行业作为公益性制造业,需要提升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突出道德理念在建筑师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建设健康、安全、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毒跑道事件不仅破坏了公共利益和公共信誉,也反映了国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个人或某些集体利益而违背职责,甚至牺牲了公众利益的现实。
我们希望在政府、企业、工程师、监管机构等多方合作下,强化对于公益性行业的监管,全面改善建筑行业的道德风尚,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法律事件典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某小学新建的运动场铺设了一款名为“环保型硅PU”的运动跑道。
然而,在投入使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多名学生出现头晕、呕吐、皮肤过敏等症状。
家长和教师发现跑道存在异味,疑似有毒。
随后,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一起典型的“毒跑道”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事件原因分析1. 产品质量问题经调查,该运动跑道使用的硅PU材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重金属等有害元素。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
2. 监管缺失在此次事件中,相关部门在产品采购、验收、使用等环节存在监管缺失。
一方面,学校在采购过程中,未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劣质产品进入校园;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产品检测、监管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产品。
3. 企业违法行为生产该运动跑道的厂家存在违法行为,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使用劣质原材料,降低成本,损害消费者权益。
(二)法律依据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产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学校、教师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学生、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我国典型法律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涉及我国某市的一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原告甲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销售新型电子产品的企业,其研发的一款智能手表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量。
被告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擅自生产并销售与甲公司智能手表外观设计高度相似的仿制品。
甲公司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事实1. 原告甲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甲公司拥有一项关于智能手表外观设计的专利。
2. 被告乙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乙公司生产的智能手表外观与甲公司专利产品高度相似。
3. 侵权行为: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生产并销售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外观设计高度相似的仿制品,并在产品包装和宣传材料中使用与甲公司相似的标识。
4. 损失赔偿: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侵权行为给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市场份额的减少、品牌形象的损害等。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根据该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该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该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四、法院判决1. 停止侵权:法院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外观设计相似的仿制品。
2. 赔偿损失:法院根据甲公司提供的证据,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3. 消除影响:法院判决乙公司在相关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因侵权行为给甲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案例分析1. 专利侵权认定:本案中,乙公司的产品外观设计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外观设计高度相似,属于专利侵权行为。
法院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2. 经济损失赔偿:法院根据甲公司提供的证据,合理确定了乙公司应赔偿的经济损失。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课件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或者降低成本,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跑道质量不过关 。例如,没有按照要求对基础进行平整和夯实,导致跑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 的防尘措施,导致跑道表面的尘土被学生吸入肺部。
监管问题
总结词
监管不力是毒跑道事件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 问题。
环境保护概念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工程 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毒跑道事件 中,环境保护的缺失表现在对跑道建设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 处理不当。
VS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工程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工 程师有义务在工程活动中采取必要措施保 护环境。在毒跑道事件中,环境保护的缺 失不仅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对周 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学校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同时, 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也没有及时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和追责,导致问题 愈演愈烈。此外,一些学校在招标过程中也 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为不良施工单位提供了 可乘之机。
04
应对措施与建议
加强材料监管
建立严格的材料质量标准
03
毒跑道事件中的问题
材料问题
总结词
在毒跑道事件中,材料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详细描述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有毒的材料来制作跑道,如使用废旧轮胎、含甲醛和其他有 毒物质的胶水等。这些材料经过长时间暴晒和磨损后,会释放出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学生和教职员工 的健康。
施工问题
总结词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毒跑道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关于触犯法律的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10月20日,陕西省西安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大交通事故。
被告人药家鑫,因驾驶机动车不慎将被害人张妙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故意驾车倒车,将被害人轧死。
此案因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二、案件经过1. 事故发生2010年10月20日,被告人药家鑫驾驶一辆红色雪铁龙轿车,行驶至西安市灞桥区decorate路时,将被害人张妙撞倒。
事故发生后,药家鑫并未立即停车救助,而是继续驾车前行。
2. 遇害者倒地被害人张妙倒地后,药家鑫发现她并未立即起身,于是停车查看。
此时,药家鑫见被害人张妙未起身,心生恐惧,担心被害人张妙会报警,于是产生了杀害被害人的念头。
3. 故意驾车轧死被害人药家鑫熄火后,将被害人张妙抱到车外,发现她仍然未起身。
此时,药家鑫害怕被害人张妙呼救,遂产生杀害被害人的念头。
药家鑫拿起车钥匙,站在被害人张妙身上,故意用钥匙将被害人张妙轧死。
4. 逃逸药家鑫杀害被害人张妙后,驾车逃离现场。
在逃离过程中,药家鑫撞到一辆黑色轿车,但并未停车。
药家鑫继续驾车逃离现场,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
三、案件审理1. 一审药家鑫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 二审药家鑫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3.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药家鑫故意杀人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判处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药家鑫的上诉,维持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
四、案件评析1. 案件性质药家鑫故意杀人案是一起典型的故意杀人案件。
药家鑫在事故发生后,为逃避责任,故意驾车轧死被害人,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具有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 法律依据药家鑫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即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毒跑道事件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2016年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
出的节目“谁制造了‘毒跑道’”将毒跑道事 件推向了舆论漩涡。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 的学生家长反映说近期有多名学生出现了流鼻 血,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状况。学校怀疑与该校 最近铺设的塑胶跑道有关。不只是北京,近一 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现的异味跑道、异味操场 问题所涉及的城市不在少数。几天前,北京市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骇人听闻!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
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名小学生流鼻血…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
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一,案例概述
3,事件高潮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 就是一个大
垃圾场…
二,伦理问题
三,解决方法
1,制定新的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准 吸取这次“毒跑道”事件的经验教训,制定严
格有效的塑胶跑道质量检测标准,并在颁布之 后定期修订、更新。 2,完善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 环保、质检等有关部门需要切实落实塑胶跑道 的检测与验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执行监管, 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解决方法
3,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标标准 学校等有关招标方需在招投标的时候严格把关,
应综合评价施工位及其投标方案,确保工程 质量符合标准。 4,严惩黑心作坊、无良施工单位 执法部门应严厉惩处生产、出售不合格塑胶跑 道原料的黑心作坊,以及劣质施工的无良施工 单位。
谢谢观看!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 但“涉毒”塑胶跑道大都具有产品检测合格报 告。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相关学校公布的检 测情况看,多数“涉毒”塑胶跑道上空空气质
话说(有毒)塑胶跑道
合格报告,存在冒用他人送检报告的疑点。
南京林业大学 常继锋
省教育厅会同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 中心专家实行了三方见证的现场取样复检程序, 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双轨复检,其
结果为:检出甲苯二甲苯总和为0.07g/kg,国家
限值为≤0.05g/kg,超出国家标准,省教育厅已责
成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整改。据了解,人在短时间
南京林业大学 常继锋
当地环保部门 作为职能部门,也只是个管理机构, 自己没有相应的检测机构和仪器设备。
南京林业大学 常继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王哲广说:“目
前学校铺设室内塑胶跑道大多是由校方与 一些生产和销售单位联系,学校里很少有 人对其毒性和相关指标有所了解,因此 ‘在建造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环保的要求 和标准执行’,真正落实到学校和施工方, 是否有规可依才是关键。”
南京林业大学 常继锋
(四)交纳验收费 验收费应与验收文件资料同时提交。 非会员单位:Ⅰ类田径场地验收费为3 万元人民币,Ⅱ类田径场地验收费为1.8万 元人民币,Ⅲ类田径场地验收费为1.5万元 人民币; 会员单位:Ⅰ类田径场地验收费为2万 元人民币,Ⅱ类田径场地验收费为1.2万元 人民币,Ⅲ类田径场地验收费为1万元人民 币;
仍能闻到塑胶的异常气味;二是建设方和监理方
人员缺乏塑胶运动场地建设专业知识,监管没有
完全到位。目前,当地政府已将学校塑胶跑道铲
除并封存。
南京林业大学 常继锋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省有关部门要求市区和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切 实加强师生健康监测。从学校反馈结果看,9名学
生体检结果均正常。其中,6名学生病史记录中显
示,近两年秋季临近时期均有流鼻血现象,其他
法律热点案例加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6年,深圳多所中小学发生“毒跑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调查,这些学校铺设的跑道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威胁师生健康。
此事件暴露了我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二、案件经过1. 事件爆发:2016年5月,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发现,学校铺设的跑道存在异味,怀疑跑道中含有有害物质。
随后,多名家长向有关部门投诉。
2. 调查取证:当地教育部门、环保部门、质监部门等部门联合介入调查。
经检测,该跑道含有大量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3. 事件升级: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深圳多所中小学也被发现存在类似问题。
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要求涉事学校停用跑道,并立即进行整改。
4. 责任追究:经调查,涉事跑道由一家名为“XX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
该公司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依法查处。
三、案件分析1.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此事件暴露出我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使用劣质材料生产跑道;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
2. 产品质量监管不力:涉事跑道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这说明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遏制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 法律责任追究不严:在此次事件中,涉事企业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但相关责任人并未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这反映出我国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宽松。
4. 社会影响:此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校园安全、产品质量、政府监管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担忧。
四、案件启示1. 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 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认定为毒跑道很可能施工中使用了劣质的苯类稀释剂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毒跑道”散发有毒气体事件,有人根据学生出现的症状以及塑胶跑道原料等推测,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存在包含苯、甲醛等挥发物的可能性。
长期从事塑胶跑道安装的魏先生表示,塑胶跑道的材质一般是聚氨酯塑胶,这种材质中并不含有苯类物质。
如果说有苯从跑道中挥发出来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在跑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稀释剂。
在早些年的塑胶跑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二甲苯作为稀释剂,其中可能含有苯类的挥发物。
魏先生表示,随着有关“毒跑道”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苯类稀释剂所存在的风险,并尝试使用一种更好更环保的替代材料。
因此,近年来,苯类稀释剂在施工用料中已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以乙酯为代表的酯类稀释剂,“而这种稀释剂本身不含苯类的东西,因此也就不可能会发出含苯的气体。
”魏先生同时称,即便是二甲苯也并非不能作为施工中稀释剂材料。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针对二甲苯在施工中的用量、方法等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正常情况下,如果按照规定用量和方法使用,在达到产品养护期之后,也是不会有超标的挥发量的。
”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证实塑胶跑道周围空气中存在超标的苯,且能够肯定苯的来源系塑胶跑道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跑道施工方在铺设过程中使用了过量或者劣质的苯类稀释剂。
(来源:前街一号)返回腾讯网首页>>11月12日,深圳外国语中学初中部校园内的塑胶跑道和操场被铲除。
此前这所学校的跑道塑胶被检测出甲苯超标140倍。
郭中宝以目前“毒”跑道事件中颇受关注“若长期接触和吸收可能影响男孩生育能力”的邻苯二甲酸脂为例解释,“目前合成塑胶跑道的塑胶颗粒和胶粘剂中都可能含有这种物质。
但标准中并没有对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进行规定,一个原因是在制定标准时我们对环保材料不够关注,没有数据的积累,另外,随着我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有害物质就提出来了,要关注其存在的潜在风险。
”严格规范是“消毒”前提塑胶颗粒和胶是塑胶跑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标检验主要针对苯、甲苯和二甲苯总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还有重金属这4个指标,“这些只是特征污染物,而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室内装修材料检测中的重要指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却不在塑胶跑道的检测范围中,这通常指其他污染物,有的有毒,有的无毒,长期接触或是浓度较高的时候,对人体会有影响。
”这样的指标,在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休闲游憩与运动管理系教授刘田修向中国青年报提供的资料中也能看出差异,“跑道面层铺设之粘合剂和拌和剂禁止使用巨毒之甲苯二异氰酸脂 (TDI),因其可能引起职业性气喘及过敏性肺炎等。
”而TDI正是目前内地使用的标准中必须进行检测的指标之一。
“大家希望我们的标准向先进地区靠拢,但目前这份起草于2003年定稿于2011年的标准已经是现行使用中比较完善的了。
”该标准主要参编人之一、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表示,目前,“毒”跑道事件曝光后,深圳已经着手对地方标准进行修订,而国标“目前尚未有明确计划,虽然修订是迟早的事情。
塑胶跑道的管理应该要上升到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
”事件曝光后,郭中宝所在的检测机构前来咨询和检测塑胶跑道的厂家“明显多了”,“以前大家不够重视,虽然现有标准至少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厂家和学校脑海里有根弦,把超出指标的产品排除了,但在污染物扩充、检测方法改进、增加原材料检验等方面重新完善刻不容缓。
”郭中宝表示,越来越多的案例已经令短时间内出台更完善的标准更加迫切。
但在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梅一飞看来,需要改进的还有低价中标的模式,尤其面向学生群体的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在选择厂商及监督铺设等环节更加重视,“不要给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厂商创造条件,事实上,如果原材料把控好,且铺设后留有近14天的晾晒时间,避免在铺设时就让学生接触,塑胶跑道的侵害性并不足以让人恐慌。
但前提是,该重视的要重视起来,不能因为标准不全就认为无害,该遵守的就一定要去遵守,别把好事变成坏事。
”返回腾讯网首页>>但在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梅一飞看来,需要改进的还有低价中标的模式,尤其面向学生群体的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在选择厂商及监督铺设等环节更加重视,“不要给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厂商创造条件,事实上,如果原材料把控好,且铺设后留有近14天的晾晒时间,避免在铺设时就让学生接触,塑胶跑道的侵害性并不足以让人恐慌。
但前提是,该重视的要重视起来,不能因为标准不全就认为无害,该遵守的就一定要去遵守,别把好事变成坏事。
”返回腾讯网首页>>11月初,深圳的南山附小和福田区美莲小学,塑胶跑道样品均被检出甲苯、二甲苯含量超标。
其中,南山附小位于阴面的跑道样品的检出值超出国标限值5倍,美莲小学跑道检测样品超标20倍。
曾参与起草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的广州大洋元亨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师建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头晕、恶心、咳嗽,很可能都是由甲苯、二甲苯造成的,这种溶剂要坚决禁止添加,招标文件里就应该写进去。
”曾参与起草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的广州大洋元亨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师建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头晕、恶心、咳嗽,很可能都是由甲苯、二甲苯造成的,这种溶剂要坚决禁止添加,招标文件里就应该写进去。
”有毒物来自哪里塑胶跑道实际是“十几二十种”材料组合而成聚氨酯产品,分为透气型、混合型种。
此外,还有一种预制型橡胶跑道,以卷材形式现场铺装,有别于聚氨酯塑胶跑道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
师建华介绍,多数聚氨酯是需要甲、乙两组不同成分化学物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反应,由此形成的一种弹性材料。
而两组材料在反应过程中,有时需加入一些溶剂调整反应效果。
而甲苯、二甲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具有稀释、延长固化速度的作用。
“比如固化剂使用的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型聚氨酯,不加催化剂就无法成熟,永远都是粘糊糊的(无法固化)”,但催化剂添加过量,则易导致聚氨酯产品中可溶性重金属超标。
师建华说,目前塑胶跑道的施工均为手工铺设,尚未形成机械化操作,在天气很热的情况下,如果添加甲苯、二甲苯溶剂,能调整材料的固化速度,“比如几小时后开始固化”,便于施工。
中国田径协会场地器材装备委员会副主任、保定长城合成橡胶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橡胶公司)总经理王宪文则向澎湃新闻透露,因聚氨酯价格贵,而塑胶跑道中另一种填充无机物——黑橡胶颗粒要便宜很多,“加了甲苯、二甲苯后,黑颗粒含量比例可以达到50-60%,但正常比例应低于30%”。
师建华和王宪文均反对在塑胶跑道中添加甲苯、二甲苯。
“我是从工地上出来的,甲苯、二甲苯用了之后什么状况我清楚得很,在工地上适应了还好,成人接受能力强,但发育未完全的小孩突然接受这种气味,受不了的,会有各种反应。
”师建华说,如果混合型跑道加入二甲苯,将长期挥发不尽,“伴随跑道一生”。
据深圳媒体《蛇口消息报》11月9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符显珠曾作为检测组成员,实地勘测美莲小学甲苯、二甲苯超标20倍的塑胶跑道,“明显感觉眼睛和喉咙不适”。
除甲苯、二甲苯之外,“有些地方可能还用天那水(也称香蕉水,主要成分为二甲苯)、汽油(含一定量的芳香烃)做稀释剂”,师建华说,天那水多添加在油漆中,“刷得薄,很快就挥发了”,但塑胶跑道厚度在10mm左右,挥发速度慢,“满场那种气味受不了的,不次于甲苯、二甲苯”。
低价竞标与走过场的监理澎湃新闻走访参与制定塑胶跑道国家标准《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的多家企业发现,目前塑胶跑道集中出现问题,并未出乎行业内人士的意料。
“这些年招投标和建设方分不清质量好坏,都在一条起跑线,好产品无法跟差产品的价格竞争——差的横行,好的进入死角,长期下去,好的也快变差了。
” 多位塑胶跑道生产厂家负责人表达了类似看法。
澎湃新闻采访了解到,目前学校修建或翻新塑胶跑道,除校方自筹自建外,一般由学校所属教育局向发改委申请项目,项目通过后进入住建部门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中标的承建方和监理单位随后产生。
自2001年开始,建设部(现住建部)制定发布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三种级别承包资质,塑胶跑道工程需由专业资质企业承包建设。
一位塑胶行业人士回忆,随着市场利润趋好,具有资质的建设公司也参与招投标竞争,“他们对塑胶跑道一窍不通,中标后就分包出去”,另寻厂家和施工队,“95%的厂家都没有自己的施工队”。
塑胶跑道工艺复杂,施工队是否准确按照厂家提供的配方进行施工,是跑道成品能否符合国家标准的重要因素。
而负责施工控制的监理单位,却被普遍认为“不专业”。
今年10月,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海鹏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体育设施工程监理单位,“很多监理工程师对此一窍不通”,缺乏体育场地基本常识、相关专业知识,工程基本完全依赖施工队伍,“监理也是走过场,造成监而不理”。
一位拥有十多年塑胶跑道项目招投标经验的企业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建设公司相比塑胶跑道生产厂家更具中标优势,前者本身承接项目量多且大,“一开始信用分就要高2分”,且建设公司分包再找厂家降低产品质量压缩成本,“他们的工程报价就更低,更容易中标”。
“建设公司也会来找我们分包,但看了报价后说太高了,合作不成。
”广州大洋元亨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师建华说。
刘海鹏说,合格的混合型塑胶跑道均价约为每平方米200元,优质的则要250元甚至更高,渗水型(透气型)约150元,预制型橡胶跑道则不低于380元,“低于这个报价基本可以断定是不可能合格的”。
但多位厂商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十多年过去,原材料、人工费、水电费等成本都涨了,塑胶跑道的价格却在下降,“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我们的价格在 220-240元之间”,“现在市场上混合型低至150元,透气型七八十元就可以铺,这种价格连原材料成本都不够——不可能有好产品出来”。
刘海鹏介绍,近一年来,全国范围内就新增了近3000家原料供应商,这些无资质、无技术、无生产管理和质量等保障的小型作坊,制造成本很低,但其一年就占原有生产原料市场的50%甚至更多。
师建华认为,小厂家可以挤占市场,但关键要达到标准,“我们是最不怕竞争的,不达标就要管严格;涉及子孙后代的事,作为厂家更要自律,不然就别干了”。
澎湃新闻发现,2015年初,住建部取消了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住建部2013年一份《关于征求“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曾解释,取消体育场地设施,不涉及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可通过行业自律加强管理,允许市场自由选择。
学校无力把关面对施工环节的重重乱象,作为塑胶跑道的使用方——学校却普遍无可奈何。
受访的教育系统相关人士均表示,工程承包方的相关资质均依据规定由招标部门审验,现场施工则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我们哪里能认定它有没有资质之类”,甚至有校长直言,“我们只是做好施工的服务工作”。